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从对城市群的概念出发,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作为分析依据,对城市群经济及其构成做出详述:城市群经济既包括基于地方的集聚经济,也包括区域层面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即城市群内部由于分工合作所带来的分工交易经济。而后,分起步、壮大和发展三个阶段阐述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进入门槛低,个别研究内容的泛化等。接着,对生产力区域布局、区域差距问题、区域经济结构进行探讨。最后,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在区域经济研究方向和重点上提出了笔者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城市群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引言: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产生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城市群。随着这些城市群的产生与发展,其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其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群

1.1城市群概念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其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城市圈或都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

1.2我国十大城市群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还涌现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群。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群健康发展,既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据统计,十大城市群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99%,2005年,人口所占比重为35.02%,而GDP 所占比重为 52.83%。也就是说,十大城市群以不到十

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承载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二分之一以上的GDP 。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十大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创造更多的 GDP 。因此可以说:十大城市群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

目前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有五个,它们是: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法国巴黎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1]

表1 中国十大城市群

1.3城市群经济及其构成

“城市群经济”由李学鑫提出,他认为“城市群经济”是集聚经济在区域尺度上的体现,指在特定地域空间上集聚的各专业化城市和多样性城市由于彼此相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正外部经济性,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工交易经济和学习经济的有机统一[2]。显然,城市群经济既包括基于地方的集聚经济,也包括区域层面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即城市群内部由于分工合作所带来的分工交易经济

。前者体现为一种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量的静态经济,后者则表现为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的质的动态经济。[3]

2 区域协调发展

2.1 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三十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壮大三个阶段。

2.1.1起步阶段

在我国首先提出区域经济问题的是夏禹龙和冯之浚 , 1982 年两人在《研究与建议》第8期发表了《梯度理论与区域发展》一文 ,这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开端。1987 年。许维新、许晶心翻译了H·H·涅克拉索夫1978年著的《区域经济学 : 理论·问题·方法》,这是我国引进出版的第一本以《区域经济学》为书名的外国区域经济学著作。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以及国民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沿海与内地问题、“三线”问题、集中与分散问题以及均衡布局问题等重点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2.1.2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界关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这一阶段,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司等组织各方面力量,先后开展了环渤海、长江中下游、东北、西南、西北以及长江流域、陇海、京九和南昆沿线等地区的区域规划研究。各地区也相继开展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和竞争力评价、区域营销和形象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则根据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拓展了研究领域,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区域政策等。

2.1.3壮大阶段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实践的大规模开展,一大批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社会学者及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城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合并,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 ”二级学科。之后,区域经济学专业

硕士点和博士点迅速增加,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4]

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进入门槛低,个别研究内容的泛化。

2.2.1关于生产力区域布局的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下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暴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为产业均衡布局所导致的资源低效利用,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围绕区域生产力均衡布局的讨论成为了当时的热点问题。我国的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国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对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出了“均衡配置”论、“梯度推移”论、“点轴开发”论和“反梯度”的跃发展论等。

在上世纪80年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围绕着生产力布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从中国区域经济实际所走的道路来看,我们基本是采用了梯度转移论的思路。这一点,从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观能够清楚地认识到。

2.2.2关于区域差距问题的讨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一段时期,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区域差距问题展开的。1989年杨开忠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对中国区

[5]域经济发展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他指出,新中国成立40年来,

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水平的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并且,随着人口和国民收入区域间增长趋势的叠加,致使我国以人均国民收入所表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呈U 型变化的趋势。1992年青年学者蒋岳、刘垠等人利用计量工具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对各省区经济实力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展示了中国各省经济势力和发展潜力的差异。尤其是,1995年胡鞍钢等发表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更是将人们对区域差距问题的关注引向了顶峰。不仅引起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也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总体上讲,这一时期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差距究竟是合理的、是提高效率的正常反映,抑或是不合理的并已危及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区域差距是存在着趋同还是存在着趋异;以及区域差距形成的原因、缓解区域[6]

差距的政策等。在方法论上也逐步地从传统的定性分析为主向计量分析、模型分析演变。

2.2.3关于区域经济结构的探讨

伴随着中国区域差距的拉大,经济运行本身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过剩经济之后,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工作者更是对结构性的失衡现象倍加关注。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所说,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和转变。与此相应,许多专家学者逐步将经济学关于结构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到了区域研究之中,并对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现象进行研究。[7]其实,关于区域经济结构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不仅区域生产力布局问题是空间经济结构的一种表现,而且在80~90年代期间,当人们热衷于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时,区域经济结构的问题也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机地融入分析框架之中。总的来讲,关于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和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

2.3我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展望

伴随着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这不仅体现在所使用分析工具、分析方法更突出了计量化和模型化,而且也充分地反映在区域经济研究所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也更趋于多样化、完备化。由于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因此以西方纯粹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也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本土化的过程依旧是中国学者所努力的方向。此外,笔者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协调的问题,而要真正在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间实现所谓的协调,实非易事。因为协调本身就要求打破一种利益格局同时形成新的利益格局,但任何利益格局的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制度根源、社会根源。而这一点绝非通过复杂的模型就能够完全解决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就成为了一个市场,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必将全面地渗透到中国区域经济的运行之中。任何非理性的个人行为、非规范的操作都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对中国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以下两个方面也应被作为重点加以探讨。

一是区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但也

并非无可作为。比如中央在对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上,过去一直是成文或不成文的以区域人均GDP 的高低来衡量,显然这种标准是造成短期化行为的根源,并从根本上阻碍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在此,笔者认为,在绿色GDP 尚未付诸实践之前,可以考虑采用“区域内最低人均GDP ”的评价指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最低的人均水平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使政府集中发展原来人均水平最低的地区,但很可能造成最低人均水平的地区不再是最低的局面,从而使其短期化的行为没有了具体的针对目标。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区域政府的长期化行为成为主导,实现区际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中国区域文化的整合并制定出与不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说到底文化背景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中枢。中国地域辽阔,文化的区际差异较大,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市场运行的效率、运行的机制不尽相同,如何充分地利用文化差异、协调文化差异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肖金成, 袁朱. 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J].决策与信息,2007,05:7.

[2] 李学鑫. 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65-71.

[3]丁建军. 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J]. 经济地理,2010,12:2018-2022.

[4]安树伟. 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J].学术界,2008,05:263-277.

[5]杨开忠.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6]蒋岳、刘垠.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比较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7]霍利斯·B. 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从对城市群的概念出发,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作为分析依据,对城市群经济及其构成做出详述:城市群经济既包括基于地方的集聚经济,也包括区域层面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即城市群内部由于分工合作所带来的分工交易经济。而后,分起步、壮大和发展三个阶段阐述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进入门槛低,个别研究内容的泛化等。接着,对生产力区域布局、区域差距问题、区域经济结构进行探讨。最后,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在区域经济研究方向和重点上提出了笔者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城市群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引言: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产生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城市群。随着这些城市群的产生与发展,其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其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群

1.1城市群概念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其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城市圈或都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

1.2我国十大城市群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还涌现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群。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群健康发展,既是“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据统计,十大城市群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99%,2005年,人口所占比重为35.02%,而GDP 所占比重为 52.83%。也就是说,十大城市群以不到十

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承载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二分之一以上的GDP 。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十大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创造更多的 GDP 。因此可以说:十大城市群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

目前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有五个,它们是: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法国巴黎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1]

表1 中国十大城市群

1.3城市群经济及其构成

“城市群经济”由李学鑫提出,他认为“城市群经济”是集聚经济在区域尺度上的体现,指在特定地域空间上集聚的各专业化城市和多样性城市由于彼此相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正外部经济性,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工交易经济和学习经济的有机统一[2]。显然,城市群经济既包括基于地方的集聚经济,也包括区域层面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即城市群内部由于分工合作所带来的分工交易经济

。前者体现为一种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量的静态经济,后者则表现为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的质的动态经济。[3]

2 区域协调发展

2.1 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三十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壮大三个阶段。

2.1.1起步阶段

在我国首先提出区域经济问题的是夏禹龙和冯之浚 , 1982 年两人在《研究与建议》第8期发表了《梯度理论与区域发展》一文 ,这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开端。1987 年。许维新、许晶心翻译了H·H·涅克拉索夫1978年著的《区域经济学 : 理论·问题·方法》,这是我国引进出版的第一本以《区域经济学》为书名的外国区域经济学著作。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以及国民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沿海与内地问题、“三线”问题、集中与分散问题以及均衡布局问题等重点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2.1.2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界关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这一阶段,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司等组织各方面力量,先后开展了环渤海、长江中下游、东北、西南、西北以及长江流域、陇海、京九和南昆沿线等地区的区域规划研究。各地区也相继开展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和竞争力评价、区域营销和形象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则根据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拓展了研究领域,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区域政策等。

2.1.3壮大阶段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实践的大规模开展,一大批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社会学者及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城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合并,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 ”二级学科。之后,区域经济学专业

硕士点和博士点迅速增加,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4]

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进入门槛低,个别研究内容的泛化。

2.2.1关于生产力区域布局的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下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暴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为产业均衡布局所导致的资源低效利用,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围绕区域生产力均衡布局的讨论成为了当时的热点问题。我国的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国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对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出了“均衡配置”论、“梯度推移”论、“点轴开发”论和“反梯度”的跃发展论等。

在上世纪80年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围绕着生产力布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从中国区域经济实际所走的道路来看,我们基本是采用了梯度转移论的思路。这一点,从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观能够清楚地认识到。

2.2.2关于区域差距问题的讨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一段时期,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区域差距问题展开的。1989年杨开忠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对中国区

[5]域经济发展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他指出,新中国成立40年来,

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水平的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并且,随着人口和国民收入区域间增长趋势的叠加,致使我国以人均国民收入所表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呈U 型变化的趋势。1992年青年学者蒋岳、刘垠等人利用计量工具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对各省区经济实力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展示了中国各省经济势力和发展潜力的差异。尤其是,1995年胡鞍钢等发表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更是将人们对区域差距问题的关注引向了顶峰。不仅引起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也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总体上讲,这一时期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差距究竟是合理的、是提高效率的正常反映,抑或是不合理的并已危及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区域差距是存在着趋同还是存在着趋异;以及区域差距形成的原因、缓解区域[6]

差距的政策等。在方法论上也逐步地从传统的定性分析为主向计量分析、模型分析演变。

2.2.3关于区域经济结构的探讨

伴随着中国区域差距的拉大,经济运行本身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过剩经济之后,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工作者更是对结构性的失衡现象倍加关注。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所说,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和转变。与此相应,许多专家学者逐步将经济学关于结构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到了区域研究之中,并对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现象进行研究。[7]其实,关于区域经济结构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不仅区域生产力布局问题是空间经济结构的一种表现,而且在80~90年代期间,当人们热衷于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时,区域经济结构的问题也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机地融入分析框架之中。总的来讲,关于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和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

2.3我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展望

伴随着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这不仅体现在所使用分析工具、分析方法更突出了计量化和模型化,而且也充分地反映在区域经济研究所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也更趋于多样化、完备化。由于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因此以西方纯粹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也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本土化的过程依旧是中国学者所努力的方向。此外,笔者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协调的问题,而要真正在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间实现所谓的协调,实非易事。因为协调本身就要求打破一种利益格局同时形成新的利益格局,但任何利益格局的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制度根源、社会根源。而这一点绝非通过复杂的模型就能够完全解决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就成为了一个市场,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必将全面地渗透到中国区域经济的运行之中。任何非理性的个人行为、非规范的操作都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对中国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以下两个方面也应被作为重点加以探讨。

一是区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但也

并非无可作为。比如中央在对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上,过去一直是成文或不成文的以区域人均GDP 的高低来衡量,显然这种标准是造成短期化行为的根源,并从根本上阻碍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在此,笔者认为,在绿色GDP 尚未付诸实践之前,可以考虑采用“区域内最低人均GDP ”的评价指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最低的人均水平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使政府集中发展原来人均水平最低的地区,但很可能造成最低人均水平的地区不再是最低的局面,从而使其短期化的行为没有了具体的针对目标。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区域政府的长期化行为成为主导,实现区际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中国区域文化的整合并制定出与不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说到底文化背景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中枢。中国地域辽阔,文化的区际差异较大,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市场运行的效率、运行的机制不尽相同,如何充分地利用文化差异、协调文化差异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肖金成, 袁朱. 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J].决策与信息,2007,05:7.

[2] 李学鑫. 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65-71.

[3]丁建军. 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J]. 经济地理,2010,12:2018-2022.

[4]安树伟. 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J].学术界,2008,05:263-277.

[5]杨开忠.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6]蒋岳、刘垠.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比较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7]霍利斯·B. 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相关文章

  • 区域规划的反思--基于珠三角的探讨-0915
  • 区域规划的反思--基于的探讨 1.当前区域规划的特征2.三个反思 3.三个转变及建议 1.当前区域规划的特征 区域发展的问题 24项 17项 7项7项 东部地区国土面积 --2005年至今各类"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查看


  •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802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时空协调性研究_李建新
  • 第39卷第3期2015年5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39No.3May 2015 5862(2015)03-031 ...查看


  • 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INDUSTRIAL ECONOMY 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罗睿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统计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09) 08-168-01 肋",珠三 ...查看


  • 国外区域一体化实践对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启示_以西咸一体化为例
  • 区域 REGION 1009-6000(2010)10-0060-07文章编号: F290;TU984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 60现代城市研究 2010.10 作者简介: 朱菁(1982-),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研究 ...查看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6 年课题指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六年二月 目 录 说明----------------------(3) 第一部分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系列--- ...查看


  • 城镇体系规划
  • 第九章 城镇体系规划 1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的基本特点  起步晚 西方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研究,70年代达到高潮.我国起步较晚 •1945年,梁思成"市镇的体系秩序"引介城镇体系思想 • 1950年代末,翻译克里斯 ...查看


  •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调整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 调整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X 孙久文 叶振宇 [提 要]本文从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现状出发,分析该标准实施以来存在的若干个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从区域规划. ...查看


  • [瞭望]文章:区域规划博弈国家意志
  • 以已审批的区域规划为基础,进一步编制区域国土规划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意图落实到国土空间,并通过一系列刚性的土地管制手段予以实施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敏 历经5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