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的宏观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堪忧

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5月/18日/第B02版

前沿

今年1~4月,宏观经济基本呈现了一个L型底部震荡的态势,宏观政策应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

数据中的宏观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堪忧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陈阳

虽然在信贷加政府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特征,但是,这些力量更多是政府的拉动,市场自发的力量还不足,产生较大分化。

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如期公布经济数据显示,中国4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降至6%,低于3月份的6.8%,也低于市场分析人士预计的6.5%,同时,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10.5%,低于1~3月的10.7%和市场预计的10.9%。分项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固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显示民营经济部门对经济前景依旧疑虑重重。1~4月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为5.2%,低于1~3月的5.7%。

而在5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泽分析指出,今年1~4月,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基本呈现了一个L型底部震荡的态势,而这一L型底部震荡经济的取得,主要依靠今年的高额信贷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在政府基建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各项总量宏观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但经济增长动能在政府和市场间持续分化,区域与行业发展差距扩大。

“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增长基础还并不稳固,存在一定风险。”于泽说。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企稳

于泽透露,2016年1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为完成全年6.5%目标奠定基础。4月份,经济呈现弱复苏中的波动态势。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增速较3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维持同一水平。

从经济门类来看,制造业基本处在平稳态势,4月份增长6.9%,采矿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波动导致了工业增加值的波动。“这表明整体工业较为平稳,仍保持底部特征,工业生产基本上在经济L型底部呈现震荡态势。”于泽如是说。

分行业来看,发电量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出现了产量的负增长。于泽认为,这表明我国经济在底部进行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发电量的下降与高耗能的钢铁等行业的产量调整相吻合。

而在制造业等底部波动的时期,经济景气指数维持在扩张区间,但也处在震荡中。于泽介绍,2016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数虽然还维持在扩张区间,但是震荡开始加剧。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增速维持了相对较高水平。4月份M2增长12.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快速上升,4月份为22.9%。”于泽介绍说。

伴随着货币增长,社会融资总额快速上升。在2016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高速增长,1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2.5万亿元,超过了2009年1月份的1.6万亿元。

在于泽看来,在大量信贷中,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等形式,政策性银行获得大量贷款

资金,通过注入水利工程、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这些信贷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主导成为这轮固定资产投资的显著特征。”于泽认为。

市场内生动力仍不充分

财新智库莫尼塔董事总经理、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虽然在信贷加政府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特征,但是,这些力量更多是政府的拉动,市场自发的力量还不足,产生较大分化。

从短期库存来看,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还不充分。“在2016年4月份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长期低于50,表明企业对未来生产信心依然不足。同时,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需求并不稳定,下行压力较大。”钟正生表示。

钟正生表示,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上升,但是民间投资在今年出现快速下滑。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5.2%,只有去年同期水平的不到一半。今年的快速下滑主要是中部民间投资下降导致的。西部的民间投资早在2014年底就已经快速下降,现在底部徘徊,一直维持着较高增速的中部民间资本投资出现了快速下挫,直接拉低了全国民间固定资本投资。东北地区民间固定资本投资更是下降了23.1%,降幅扩大6个百分点。从行业构成来看,民间固定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等形成了对比。政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拉动民间资本,这对未来的增长产生了制约。

于泽同时指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一季度回调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基本持平。总体来看,消费还没有得以释放,未来构成增长新动能还有待考察。

进出口在经历了3月份的反弹之后,4月份重回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指出,实际上,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出口并没有非常强的修正动力。“我国出口增速来源一方面是欧美国家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出口国的替代。在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我国出口优势在逐步丧失。在这双重因素作用下,未来出口较难实现全面复苏。”

积极财政政策仍需坚持

刘元春指出,在外贸持续低迷,市场内生动力启动不足,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时间的环境下,维持一定的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还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刘元春看来,在保持积极态势的同时,财政政策的支出方向和方法需要更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在支出方向上,保证前期基建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产能过剩产业分流职工的安置支出,抵消转岗等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同时,加大财政对产业基金的支持,促进资金从虚入实。例如,加大政府财政出资结合民间资本构建各类产业基金,一方面扶持新技术和新业态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民间资本分担风险,提升民间投资的风险偏好,促进民间投资。产业基金由民间资本主导选项目,可以避免行政对市场发展的干扰,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减少骗补等财政资金的浪费,提升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

货币政策应维持适度稳定透明的流动性供给

于泽认为,在价格水平温和上升和调控思路转变的双重影响下,4月份货币政策明显偏紧,社会融资总额快速下降。在信贷加基建的传统增长模式稳定经济,市场内生动能不足的大环境下,信贷的快速收缩对于稳增长会产生一定的损害。“但这也不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信贷供给。首先,由于以往的历次经济刺激以财政和货币手段加大资源投资,特别是信贷投入,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积累了很高杠杆,这在经济增速下降的状态下,蕴含了大量的金融风险,继续进行大规模需

求刺激会提高杠杆而导致泡沫的进一步聚集,经济危机风险加大。其次,当前经济流动性偏好上升。当信贷进入经济当事人的口袋后,资金会进入流动性更强的金融,而不是进入长时间投资的实体经济,货币灌溉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因此,未来需要保持适度稳定流动性供给,适度防止杠杆的反弹和累积,稳定保持现有基建等顺利开展,稳定经济。”

于泽指出,在适度稳定供给流动性的时候,必须保证供给渠道的透明性。从银行间市场来看,4月份主要的流动性供给来源是中期借贷便利(MLF)。这种供给模式的问题是当MLF资金到期后,市场主体难以判断央行续作的力度,例如是扩张还是大幅收缩。这就导致了在到期日附近市场波动较大,推升利率。因此,央行的流动性供给需要增加透明性,引导市场主体进行长远规划,防止人为的短期流动性供给冲击。

“此外,要启动内需,发挥市场的内生动力,关键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重要表现是消费持续下行和房地产投资下降。这两个问题实质上都是结构性问题,并不是简单扩大总需求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完成。”钟正生强调说。

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5月/18日/第B02版

前沿

今年1~4月,宏观经济基本呈现了一个L型底部震荡的态势,宏观政策应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

数据中的宏观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堪忧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陈阳

虽然在信贷加政府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特征,但是,这些力量更多是政府的拉动,市场自发的力量还不足,产生较大分化。

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如期公布经济数据显示,中国4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降至6%,低于3月份的6.8%,也低于市场分析人士预计的6.5%,同时,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10.5%,低于1~3月的10.7%和市场预计的10.9%。分项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固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显示民营经济部门对经济前景依旧疑虑重重。1~4月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为5.2%,低于1~3月的5.7%。

而在5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泽分析指出,今年1~4月,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基本呈现了一个L型底部震荡的态势,而这一L型底部震荡经济的取得,主要依靠今年的高额信贷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在政府基建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各项总量宏观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但经济增长动能在政府和市场间持续分化,区域与行业发展差距扩大。

“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增长基础还并不稳固,存在一定风险。”于泽说。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企稳

于泽透露,2016年1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为完成全年6.5%目标奠定基础。4月份,经济呈现弱复苏中的波动态势。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增速较3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维持同一水平。

从经济门类来看,制造业基本处在平稳态势,4月份增长6.9%,采矿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波动导致了工业增加值的波动。“这表明整体工业较为平稳,仍保持底部特征,工业生产基本上在经济L型底部呈现震荡态势。”于泽如是说。

分行业来看,发电量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出现了产量的负增长。于泽认为,这表明我国经济在底部进行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发电量的下降与高耗能的钢铁等行业的产量调整相吻合。

而在制造业等底部波动的时期,经济景气指数维持在扩张区间,但也处在震荡中。于泽介绍,2016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数虽然还维持在扩张区间,但是震荡开始加剧。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增速维持了相对较高水平。4月份M2增长12.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快速上升,4月份为22.9%。”于泽介绍说。

伴随着货币增长,社会融资总额快速上升。在2016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高速增长,1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2.5万亿元,超过了2009年1月份的1.6万亿元。

在于泽看来,在大量信贷中,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等形式,政策性银行获得大量贷款

资金,通过注入水利工程、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这些信贷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主导成为这轮固定资产投资的显著特征。”于泽认为。

市场内生动力仍不充分

财新智库莫尼塔董事总经理、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虽然在信贷加政府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特征,但是,这些力量更多是政府的拉动,市场自发的力量还不足,产生较大分化。

从短期库存来看,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还不充分。“在2016年4月份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长期低于50,表明企业对未来生产信心依然不足。同时,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需求并不稳定,下行压力较大。”钟正生表示。

钟正生表示,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上升,但是民间投资在今年出现快速下滑。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5.2%,只有去年同期水平的不到一半。今年的快速下滑主要是中部民间投资下降导致的。西部的民间投资早在2014年底就已经快速下降,现在底部徘徊,一直维持着较高增速的中部民间资本投资出现了快速下挫,直接拉低了全国民间固定资本投资。东北地区民间固定资本投资更是下降了23.1%,降幅扩大6个百分点。从行业构成来看,民间固定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等形成了对比。政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拉动民间资本,这对未来的增长产生了制约。

于泽同时指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一季度回调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基本持平。总体来看,消费还没有得以释放,未来构成增长新动能还有待考察。

进出口在经历了3月份的反弹之后,4月份重回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指出,实际上,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出口并没有非常强的修正动力。“我国出口增速来源一方面是欧美国家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出口国的替代。在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我国出口优势在逐步丧失。在这双重因素作用下,未来出口较难实现全面复苏。”

积极财政政策仍需坚持

刘元春指出,在外贸持续低迷,市场内生动力启动不足,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时间的环境下,维持一定的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还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刘元春看来,在保持积极态势的同时,财政政策的支出方向和方法需要更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在支出方向上,保证前期基建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产能过剩产业分流职工的安置支出,抵消转岗等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同时,加大财政对产业基金的支持,促进资金从虚入实。例如,加大政府财政出资结合民间资本构建各类产业基金,一方面扶持新技术和新业态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民间资本分担风险,提升民间投资的风险偏好,促进民间投资。产业基金由民间资本主导选项目,可以避免行政对市场发展的干扰,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减少骗补等财政资金的浪费,提升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

货币政策应维持适度稳定透明的流动性供给

于泽认为,在价格水平温和上升和调控思路转变的双重影响下,4月份货币政策明显偏紧,社会融资总额快速下降。在信贷加基建的传统增长模式稳定经济,市场内生动能不足的大环境下,信贷的快速收缩对于稳增长会产生一定的损害。“但这也不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信贷供给。首先,由于以往的历次经济刺激以财政和货币手段加大资源投资,特别是信贷投入,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积累了很高杠杆,这在经济增速下降的状态下,蕴含了大量的金融风险,继续进行大规模需

求刺激会提高杠杆而导致泡沫的进一步聚集,经济危机风险加大。其次,当前经济流动性偏好上升。当信贷进入经济当事人的口袋后,资金会进入流动性更强的金融,而不是进入长时间投资的实体经济,货币灌溉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因此,未来需要保持适度稳定流动性供给,适度防止杠杆的反弹和累积,稳定保持现有基建等顺利开展,稳定经济。”

于泽指出,在适度稳定供给流动性的时候,必须保证供给渠道的透明性。从银行间市场来看,4月份主要的流动性供给来源是中期借贷便利(MLF)。这种供给模式的问题是当MLF资金到期后,市场主体难以判断央行续作的力度,例如是扩张还是大幅收缩。这就导致了在到期日附近市场波动较大,推升利率。因此,央行的流动性供给需要增加透明性,引导市场主体进行长远规划,防止人为的短期流动性供给冲击。

“此外,要启动内需,发挥市场的内生动力,关键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重要表现是消费持续下行和房地产投资下降。这两个问题实质上都是结构性问题,并不是简单扩大总需求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完成。”钟正生强调说。


相关文章

  • 2016年消费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16 析报告 2015年12月 年消费品行业分 目 录 一.对消费品的再认识 ....................................................................... 5 1.需求端 ...查看


  • 为什么经济一定要增长,才能够实现足够的就业?
  • [沂风的回答(27票)]: 谢邀.(觉得麻烦的可以直接看加粗字体,为了观看方便,模型图我会重复放几次) 一.简单地谈谈索罗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 ① 红色曲线: k:人均资本(每个劳动力拥有的工作场所.设备等) y ...查看


  • 人口政策 经济增长
  • 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西方经济学 周林雨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结构中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特别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社会上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推行了近三十年的人口政策是造成人口结构问题的根源.只有放开这一 ...查看


  •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GDP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陈国强罗楚亮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03期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5)05-0116-11 doi:10.16299/j.1009-6116.2015.05.0 ...查看


  • 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
  • 作者:郭庆旺贾俊雪 经济研究 2010年02期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澄清公共教育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通过较好地刻画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深入剖析公共教育政策对经济增 ...查看


  • 成果报告示例
  • 广东省珠海市河道生态环境调研 XXX 一.调查的意义 生态问题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后,成为了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生态问题无疑是政府和企业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同时,珠海地处沿海区域,拥有众多河流及 ...查看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正文部分)
  • 广东省珠海市河道生态环境调研 袁颖志 一.调查的意义 生态问题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后,成为了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生态问题无疑是政府和企业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同时,珠海地处沿海区域,拥有众多河流及 ...查看


  • 社会信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陆铭
  • 2010.2 社会信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中国农村整合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其地区差异 高 虹1 陆 铭1,2 内容提要:基于农村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以及社会信任的作用将如何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改变 ...查看


  • 双边贸易国际引力模型
  • 2007年第8期 双边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中 3 地区生产率的经验研究 彭国华 内容提要:应用双边贸易引力模型, 本文构造了由地理因素决定的我国各省区贸易开放度的工具变量, 有效地克服了国际贸易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表明, 国际贸易对我国地区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