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给了我们什么
----外国语学院 卢红霞(106141006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一信息时代,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知识爆炸时代,想要有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就要有一份收入稳定而且体面的工作,然而找工作又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我们有高学历(而且毕业院校也是很重要的,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与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之鲜明不用多说,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吧),另外,就是工作经验(简历中工作经验一栏空白与否或许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就业前景„„)然而,所有的一切,就指向了这样一个字眼“教育”。这也正印证了一句古话--“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是啊,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为了这个目标,沿着这一路线奋斗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为一个出生并生活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接受教育或许是唯一一个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途径。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圆了无数农村莘莘学子的大学梦。我们考入了理想的大学,选择了理想的专业,期待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然而,上了大学后,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这样一份从未有过的经历,这样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需要学会什么?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去年刚进大学的时候,心里面挺激动的,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大学读了一年,却越来越迷茫了„„大学的教育模式还是在让我们应试,原以为进入大学就解放了,可以和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说声再见,现在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考试仍然很让人头疼。而且不知怎么的,加入了学生会和其他几个社团组织,有种被忽悠的感觉,实事没干多少,本事也没学会多少,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大部分就是在做一些形象工程,而且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吃喝玩乐。
真正适合学术的环境在大学里好难找,哪怕是在图书馆,绝大部分同学也只是在做作业,背单词,写论文。图书馆很多的好书无人问津,我拿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坐下看,引来的是周围大批做作业的同学异样的目光。难道图书馆的藏书就只是摆设,里面的桌椅就是为了我们自习做作业而安排???
想一下四年之后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心里既有着兴奋与激动,同时更多一点的是焦虑与迷茫。感觉自己对未来完全没有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去发展自己。而且发现在大学里,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好像那是理所应当的一样。图书馆哪里人最多?哪里的同学会不间断的来来往往?在哪里能让我们坚持一整天都不感觉累?呵呵 ,也许答案我不用说,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吧,对的,电子阅览室!在我看来,每一个同学进入电子阅览室,初衷是为了查询学习有关的资料的,然而,经不住诱惑考验的我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看电影,玩游戏,网聊,等等等等。记得每次进电子阅览室,我都会看见一个男
同学,因为他总是在咳嗽,而且是那种咳嗽,第一次时,我出于好奇,看了他一眼,发现他正在玩游戏。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每次我去,都会看见他,而且是在同一台机器旁边,(依旧在玩他“钟爱”的游戏,当然了,总是在咳嗽着„„以至于好几次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因为长时间上网的原因,而生了一种怪病。不解„„)。
还有,上课期间。大部分同学,包括我在内,都是这样一种状态。刚上课时,很激动,很兴奋,很有斗志,告诉自己这一节课,我要怎么怎么样。然而20分钟之后,就疲惫了,不愿在听老师讲课。也就是说,整个课堂90分钟,只有一个人是从头到尾全神贯注的,那个人就是—老师!同学们更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比较好一点的同学在看专业书,或者是其他科的书籍;有的同学是在看一些小说,科幻的,亦或是言情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低头玩手机,上网聊天,或者干脆趴着睡觉。这样的学生,是我们期望的吗?
然而,与此同时,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并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了如下的总结(下面是我在采访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姐时,她的真实话语):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是我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的前进的道路上的指向标。
得之坦然
古人说过“不以物喜”,我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优异的学习成绩、长辈的赞赏、各种活动的奖项„„这都是我通过的努力才取得的。我付出了,才有了回报。取得成就了,我也应该坦然面对。成功不代表永恒,它只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站台,前进的道路还在等着我去探索。
失之淡然
有得必有失。当我在为得到的幸福而快乐时,我也在失去被我忽略的某些事情。当我拥有了成熟,我可能会失去了童真;当我拥有了家庭,我也许会会失去单身的潇洒;当我拥有了事业,我可能会失去闲暇时候去干“蠢事”的快乐„„我会淡然面对这一切。失去,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对身边的人,对公司,对社会做出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
争之必然
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在进步。所以,我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一颗上进的心,让我能够与时俱进;一颗上进的心,让我能够从大众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一颗上进的心,让我能够向前人看齐,努力为超敢他们而奋斗。
顺其自然
争取过了,是得到还是失去?一切顺其自然。付出了,能够得到,那么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了,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只能说明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应该更加的努力。顺其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
四年的求学生涯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
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成绩已成为过去,未来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虽然我现在离那个境界还很远,我希望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勤奋工作,坦然处世。
是啊!不是说大学教会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从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从老师、同学的身上,从与人交往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就拿人际关系来说吧,有的同学人际关系处理地特别好,不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而且与原来的老朋友也继续联系着;而有的同学,不但没有结交到新朋友,或者说与新同学关系处理地不好,而且失去了与原来朋友的联络。
可以看出,在大学里,我们应该主动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它们。大学生涯眼看就要过去一半了,我的未来如何?这要看我的态度了。有志者,事竟成。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让青春无悔,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借用此文,来劝戒一下和我一样迷茫却又不知所措的同学们,早日认识自己,不要把自己埋葬在这个大熔炉里!!!!让我们一起,为了大学应有的环境,应有的氛围,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共同喊出我们内心的声音!
大学,给了我们什么
----外国语学院 卢红霞(106141006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一信息时代,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知识爆炸时代,想要有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就要有一份收入稳定而且体面的工作,然而找工作又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我们有高学历(而且毕业院校也是很重要的,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与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之鲜明不用多说,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吧),另外,就是工作经验(简历中工作经验一栏空白与否或许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就业前景„„)然而,所有的一切,就指向了这样一个字眼“教育”。这也正印证了一句古话--“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是啊,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为了这个目标,沿着这一路线奋斗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为一个出生并生活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接受教育或许是唯一一个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途径。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圆了无数农村莘莘学子的大学梦。我们考入了理想的大学,选择了理想的专业,期待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然而,上了大学后,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这样一份从未有过的经历,这样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需要学会什么?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去年刚进大学的时候,心里面挺激动的,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大学读了一年,却越来越迷茫了„„大学的教育模式还是在让我们应试,原以为进入大学就解放了,可以和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说声再见,现在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考试仍然很让人头疼。而且不知怎么的,加入了学生会和其他几个社团组织,有种被忽悠的感觉,实事没干多少,本事也没学会多少,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大部分就是在做一些形象工程,而且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吃喝玩乐。
真正适合学术的环境在大学里好难找,哪怕是在图书馆,绝大部分同学也只是在做作业,背单词,写论文。图书馆很多的好书无人问津,我拿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坐下看,引来的是周围大批做作业的同学异样的目光。难道图书馆的藏书就只是摆设,里面的桌椅就是为了我们自习做作业而安排???
想一下四年之后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心里既有着兴奋与激动,同时更多一点的是焦虑与迷茫。感觉自己对未来完全没有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去发展自己。而且发现在大学里,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好像那是理所应当的一样。图书馆哪里人最多?哪里的同学会不间断的来来往往?在哪里能让我们坚持一整天都不感觉累?呵呵 ,也许答案我不用说,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吧,对的,电子阅览室!在我看来,每一个同学进入电子阅览室,初衷是为了查询学习有关的资料的,然而,经不住诱惑考验的我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看电影,玩游戏,网聊,等等等等。记得每次进电子阅览室,我都会看见一个男
同学,因为他总是在咳嗽,而且是那种咳嗽,第一次时,我出于好奇,看了他一眼,发现他正在玩游戏。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每次我去,都会看见他,而且是在同一台机器旁边,(依旧在玩他“钟爱”的游戏,当然了,总是在咳嗽着„„以至于好几次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因为长时间上网的原因,而生了一种怪病。不解„„)。
还有,上课期间。大部分同学,包括我在内,都是这样一种状态。刚上课时,很激动,很兴奋,很有斗志,告诉自己这一节课,我要怎么怎么样。然而20分钟之后,就疲惫了,不愿在听老师讲课。也就是说,整个课堂90分钟,只有一个人是从头到尾全神贯注的,那个人就是—老师!同学们更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比较好一点的同学在看专业书,或者是其他科的书籍;有的同学是在看一些小说,科幻的,亦或是言情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低头玩手机,上网聊天,或者干脆趴着睡觉。这样的学生,是我们期望的吗?
然而,与此同时,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并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了如下的总结(下面是我在采访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姐时,她的真实话语):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是我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的前进的道路上的指向标。
得之坦然
古人说过“不以物喜”,我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优异的学习成绩、长辈的赞赏、各种活动的奖项„„这都是我通过的努力才取得的。我付出了,才有了回报。取得成就了,我也应该坦然面对。成功不代表永恒,它只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站台,前进的道路还在等着我去探索。
失之淡然
有得必有失。当我在为得到的幸福而快乐时,我也在失去被我忽略的某些事情。当我拥有了成熟,我可能会失去了童真;当我拥有了家庭,我也许会会失去单身的潇洒;当我拥有了事业,我可能会失去闲暇时候去干“蠢事”的快乐„„我会淡然面对这一切。失去,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对身边的人,对公司,对社会做出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
争之必然
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在进步。所以,我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一颗上进的心,让我能够与时俱进;一颗上进的心,让我能够从大众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一颗上进的心,让我能够向前人看齐,努力为超敢他们而奋斗。
顺其自然
争取过了,是得到还是失去?一切顺其自然。付出了,能够得到,那么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了,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只能说明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应该更加的努力。顺其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
四年的求学生涯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
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成绩已成为过去,未来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虽然我现在离那个境界还很远,我希望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勤奋工作,坦然处世。
是啊!不是说大学教会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从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从老师、同学的身上,从与人交往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就拿人际关系来说吧,有的同学人际关系处理地特别好,不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而且与原来的老朋友也继续联系着;而有的同学,不但没有结交到新朋友,或者说与新同学关系处理地不好,而且失去了与原来朋友的联络。
可以看出,在大学里,我们应该主动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它们。大学生涯眼看就要过去一半了,我的未来如何?这要看我的态度了。有志者,事竟成。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让青春无悔,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借用此文,来劝戒一下和我一样迷茫却又不知所措的同学们,早日认识自己,不要把自己埋葬在这个大熔炉里!!!!让我们一起,为了大学应有的环境,应有的氛围,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共同喊出我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