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认识

谈谈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认识

去年9月在鄞州一乡下小学接手了两个一年级班,发现有的孩子拼音计算全会,有的虽然学过但是方法不太对,还有一部分是零基础。一个班的学生层次很多,课堂教学又很难组织,特别是那些已经学会的孩子不爱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童其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幼儿园时,为了迎合家长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而不重视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从而导致小学入学的各种不适应。

在学习上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午睡时间较长,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他们,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课间十分钟自己不会安排。从而开始厌学。

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学的上课时间已增加到40分钟,课间活动10分钟,因此,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

在标准和要求上,在幼儿园孩子只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乖乖的不出什么大问题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到了小学老师和家长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好就会成为挨骂甚至挨打的理由。

对此,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另外,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

其次,要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注重生活能力的重点培养。

其实,刚入学的小学生要进入陌生环境,还是会胆怯或者紧张,这就要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一般乐于分享乐于倾听的小朋友都有很多玩伴。家长若能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也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当然,老师在校内出谋划策,校外,也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小衔接家长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在正式接受一年级新生之前,确实有必要百分百进行家访活动,并在期间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发放,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小学“很好玩”,背着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总之,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他们的心态。

谈谈对幼小衔接课程的认识

去年9月在鄞州一乡下小学接手了两个一年级班,发现有的孩子拼音计算全会,有的虽然学过但是方法不太对,还有一部分是零基础。一个班的学生层次很多,课堂教学又很难组织,特别是那些已经学会的孩子不爱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童其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幼儿园时,为了迎合家长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而不重视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从而导致小学入学的各种不适应。

在学习上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午睡时间较长,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他们,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课间十分钟自己不会安排。从而开始厌学。

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学的上课时间已增加到40分钟,课间活动10分钟,因此,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

在标准和要求上,在幼儿园孩子只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乖乖的不出什么大问题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到了小学老师和家长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好就会成为挨骂甚至挨打的理由。

对此,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另外,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

其次,要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注重生活能力的重点培养。

其实,刚入学的小学生要进入陌生环境,还是会胆怯或者紧张,这就要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一般乐于分享乐于倾听的小朋友都有很多玩伴。家长若能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也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当然,老师在校内出谋划策,校外,也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小衔接家长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在正式接受一年级新生之前,确实有必要百分百进行家访活动,并在期间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发放,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小学“很好玩”,背着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总之,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他们的心态。


相关文章

  • 禁了幼儿园"小学化" 火了"幼小衔接班"
  • 焦海洋 绘 编者按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严查幼儿园"小学化",成效显著,大多数幼儿园不再提前教小学课程知识.幼儿园规范了,但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幼小衔接班却火了,他们迎合并诱导家长的不合理需求,以违背幼儿成长规律 ...查看


  • 红枫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方案
  • 红枫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幼儿升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 ...查看


  •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心得体会-麦丽萍 幼儿宝宝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那么在科学领域要怎么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呢?在幼小衔接阶段课程的实施上 ...查看


  • 幼小衔接课程
  • 幼小衔接课程 -- 拼音 -- 上册总结与下册计划 上册总结 授课日期 授课内容 拼音(上) 授课教师 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的知识. 能力. 习惯等方面进行 了培养.知识方面:教授了 6 单韵母.23 个声母的认读. 书写, 教学生对简单音节 ...查看


  • 大班幼小衔接的活动计划
  • 大班幼小衔接的活动计划 一.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早的感受小学学习的气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活,我班从本学期开学初开始进行小幼衔接的内容,准备在一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参观小学 1)开学初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 ...查看


  • 恒石教育幼小衔接项目策划书
  • 恒石教育幼小衔接 项目策划书 策划人:刘道鑫 策划时间:2016年5月26日 幼小衔接项目介绍 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幼小衔接问题 ...查看


  • 幼小衔接语言课程设计现状调查
  • 幼小衔接语言课程设计现状调查 作者:李小培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2期 [摘要]通过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教师教育观念等方面入手,分析呼和浩特市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设计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设计现状,透彻 ...查看


  • 逸典教育暑期幼小衔接班实施方案
  • 逸典教育暑期幼小衔接班实施方案 9月份幼儿园的小朋友即将成长为学校的一名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漫长的学习生涯即将开始.由于生活上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做好 ...查看


  • 幼小衔接课程计划
  • 育人教育培训幼小衔接课程计划 △数学启蒙: 1. 认识数字1-20 2. 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 3. 简单的比较与测量.分类与统计的方法 4. 认识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 5. 生活中的数学,口编应用题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与运算.逻辑推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