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习作4;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教学评价设计】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相结合。

2、 评价策略多元化:小组内生生互动,打开素材。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提

【教学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

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第二课时

环节二——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 学生自由练说。

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板书设计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动作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互评互改,提高表达能力。要使学生善于表达,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引导学生从说到写。(1)写自己在秋天的独特发现,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互评互改,围绕“独特发现”、“独特感受”这两点进行评改。

(3)推荐小组内佳作在全班交流。通过本次习作,应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把它们描写下来的方法。

不足之处:我们写景,必须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没有特点,就写不具体。要知道,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景色是千姿百态的,如果不认真观察,就不可能把景物写得那么生动具体。 并且景色描写要有选择,抓住最突出而又独特的现象,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

运动和变化,还要运用恰当的比方和摹声方法,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有真实感。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抓住景物的特点:抓住了花草的颜色、草的高矮,蝴蝶的动作等。由此从习作例文中总结出描写景物的方法:即要细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的表达。并能将此写作方法观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习作4;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教学评价设计】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相结合。

2、 评价策略多元化:小组内生生互动,打开素材。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提

【教学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

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第二课时

环节二——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 学生自由练说。

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板书设计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动作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互评互改,提高表达能力。要使学生善于表达,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引导学生从说到写。(1)写自己在秋天的独特发现,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互评互改,围绕“独特发现”、“独特感受”这两点进行评改。

(3)推荐小组内佳作在全班交流。通过本次习作,应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把它们描写下来的方法。

不足之处:我们写景,必须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没有特点,就写不具体。要知道,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景色是千姿百态的,如果不认真观察,就不可能把景物写得那么生动具体。 并且景色描写要有选择,抓住最突出而又独特的现象,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

运动和变化,还要运用恰当的比方和摹声方法,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有真实感。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抓住景物的特点:抓住了花草的颜色、草的高矮,蝴蝶的动作等。由此从习作例文中总结出描写景物的方法:即要细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的表达。并能将此写作方法观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相关文章

  •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一.三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开始习作,要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作文起步 ...查看


  • 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计划
  • 校本教研计划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 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2012 年 3 月 1 日 校本教研计划 --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 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校本教研是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落 ...查看


  • 四年级作文指导
  • 一.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 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这从"课标"第17页"3. 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来. 1. "课标"说:写 ...查看


  •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
  • 东禅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料 --------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 刘廷军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乃至初中.高中的作文教学都有着奠定基础的作用.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基础上的作 ...查看


  •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近一年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 ...查看


  • 浅谈八年级学生心理辅导与作文教学
  • 浅谈八年级学生心理辅导与作文教学 作者:席小娟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6期 摘要: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八年级学生,由于身心的急剧发展变化,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这段新时期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是教师教育的关 ...查看


  • 指导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案例研究
  • <指导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案例研究> 黄陵县阿党镇中心小学 刘秀娟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 1.指导作文修改:作文修改,是写作者对写出的文章初稿进行修饰.改动并使之定型的活动,是写作文的很重要的一环.修改过程是对文章去粗取精的过程 ...查看


  • 论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 新课程下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侯坪完小 胡玲芝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看图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从一句话的写 ...查看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潢川县第五小学:彭伟 2014年10月 小学语文小作文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界定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的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相对于教材规定的八篇大作文之外的小作文,还 ...查看


  • 作文教学的思考
  •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旺苍县教研室 熊顺琼 首先我向大家表达一个迟到的祝贺,祝贺大家在人才济济的语文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了一名市级骨干教师!那么市级骨干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更优秀的语文教师呢?今天我带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大家见面并做交流.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