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名家]阅读决定视野高度

第七期名家讲述

方文山  在坊间众多以情绪独白描写男女情爱的华语流行歌词中,方文山的作品婉约清丽、引经据典、意境细腻有如电影画面,显得独树一帜。在题材方面,也比传统流行歌曲更多变,诸如武术、战争、吸血鬼、书法、球类、动物,甚至中药,都可成为他的歌词素材。

丰沛的创作力,让方文山连续八届入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因为作品修辞精致,歌词曾多次在考试中入题,《上海一九四三》还被选韵文读本补充教材。

方文山少时家境并不好,最高学历成功工商电子科也不显赫,但他的文字造诣与选题多元性却令人惊艳,这都是拜长年阅读习惯之赐。阅读不但丰富了他黯淡的年少岁月,更为他打开了通往另一个宽阔世界的门。

阅读决定视野高度

方文山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当你喜欢某件事物,就会产生自发性吸收的强烈动机。就像对设计有兴趣的孩子喜欢搜集美丽的图片,喜欢篮球的孩子总离不开球场,我从小就对文字很有“感觉”。虽然家里从没有刻意引导,我念的学校读书风气也不是很盛,但我就是自然而然的爱上了阅读。

“白看”诗词,慢慢琢磨

很多中产以上的家庭,都会刻意栽培孩子阅读,可能小孩年纪还小,就坐拥几百册图书,父母也会鼓励小孩用零用钱买书。但我家家境并不宽裕,从小到大我从来不知“零用钱”为何物,家里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藏书”。小时候,一度还以为“零用钱”是电视连续剧的编剧凭空捏造出来的东西!一个不事生产、没有收入的小孩,怎么可能拥有一笔固定开支,应该是编的吧?

如果我想要有“零用钱”,得自己想办法才行。我的打工经验很丰富,捡废铁丝或饮料铝罐卖钱、在电子工厂与建筑工地做小工、送过报纸、做过广告派报生、当过高尔夫球场的球童。中小学生只有寒暑假可以打工,也赚不了几个钱,中学以后,打工的钱还会上缴一半贴补家用,能买书的资源自然也不会太多。

就读中学时期的某一段时间,我经常到旧书店站着“白看”。看的多半是一些唐诗宋词或新诗诗集,比较少看小说。小说是连贯的故事,很难一口气在书店读完,片段片段地读,难免意犹未尽不过瘾。诗词集就没有这种问题,即使只有寥寥数行字,也是自成结构的完整作品,可以快快看完几首,再放在心里慢慢琢磨。

钟情席慕蓉诗集和宋词

那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洛夫、夏宇、席慕蓉等人的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席慕蓉,我对她的作品一见钟情,她的作品影响我很深。我后来写了一首《七里香》,就是为了对她致敬,因为《七里香》是诗人席慕蓉的代表诗集之一。

席慕蓉的语言美丽流畅,比喻浅显易懂,她的诗中没有声嘶力竭的大悲大苦,没有太深刻、太沉重的国仇家恨,只有婉约袅娜的凄美爱情。诗里的生生世世、思念、寂寞与等待,其实跟流行歌曲想表达的意念很类似,对一个十几岁的惨绿少年来说,是很容易入门的东西。

有人觉得我的歌词创作极富中国风与画面感,而且重视押韵容易琅琅上口,我想这是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唐诗宋词有一种优雅的韵致,而比起格律工整的唐诗,我又更喜欢宋词。

宋词字句结构比较有变化,而且本来就是搭配旋律传唱的。《浪淘沙》《虞美人》等都是词牌名。说穿了,其实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只是宋词服务的对象是上流社会的知识分子,而当今流行歌曲服务的对象则是普罗大众。

宋词词人中,我又特别喜爱婉约派的李煜、李清照等,他们都擅于以景喻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文字多有画面感啊。

阅读像饮食,不宜偏食

我作品受这些古典诗词影响极深,但当年阅读这些作品的初衷,只是单纯被它们的“美”深深吸引,其实并没有想到这点点滴滴的累积、浸润、酝酿,日后竟会成为我工作中的养分。

大家看我写的情歌歌词,或许以为我只读那些抒情缠绵、只着墨于儿女私情的软性作品。但事实上,我在阅读上是“杂食性动物”,新诗、散文、小说、时事评论、现象观察、科普书、历史书、旅游书、美学书、文物考,我都有涉猎。

现在为了写歌词,我也会刻意去找一些特定领域的书籍来参考。比如说,创作“青花瓷”前,我搜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创作“刀马旦”时,则认真研究过京剧;要写“三年二班”“斗牛”时,还特别去买了乒乓球跟篮球的书做为参考。

我的阅读种类一向相当驳杂,每一种类型都能带给我乐趣与收获。我觉得,阅读就像饮食,如果“偏食”,只“摄取”某种文类,吃“软”(感性作品),不吃“硬”(理性作品)的话,你的大脑就很容易“营养不良”。不仅思考角度就会被限制,也较难培养客观、独立的观点。

评论性书籍冲击观念

我开始阅读评论性书籍,是缘于龙应台的《野火集》。高中时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内心深受震慑,她针砭起时事,就好像刀剑一样锋锐犀利,将许多社会问题的肌理一层一层剖解得清清楚楚。我才明白,原来写文章不一定只能风花雪月,也能够以笔代剑、气势磅礡。

对我而言,阅读这类作品,经常是一种“观念冲击”。记得当兵的时候,接触到柏杨写的《中国人史纲》,这套书从另一个史观来诠释中国历史,跟我们从小被灌输的那套冠冕堂皇的史观截然不同。他赤裸裸地呈现“权力”这件事,让我突然领悟,原来我们所谓的“光辉历史五千年”,所谓“中国人是天性重视仁义、爱好和平的民族”,或许只是一种官方说法。历史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杀伐、掳掠与战争,只是那一部分在教科书中被隐匿了。

如果我们不广泛涉猎,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或许就只被有意识灌输的世界,没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我对与“文化”或“民族”相关的论述相当有兴趣,只要逛书店看到相关书籍,就会买回来,办公室书架上这些《消逝的德国人》《民族的世界地图》《拉丁文帝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同民族,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各异,这也是最迷人的地方,涉猎愈多,我们就愈能了解另一个不同的文化、欣赏另一种美。不会凡事都只能从自己有限的经验出发,轻易就“排斥异己”。

但任何跟“文化”有关系的事物,只要经过翻译,就必然会流失一部分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更广泛地涉猎,当你参考的对象愈多,视野就愈广,愈能够弥补可能流失的意义。

有句形容人著述甚多的成语叫做“著作等身”,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恐怕不大有机会,但是,“阅读等身”绝对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你的阅读有多少,你的(视野)高度就有多高。

我一直觉得,没有几件事能比“阅读”更划算、投资报酬率更高了。作者将他数年、数十年,甚至毕生的心血浓缩、凝结,写成一本书,读者只要花极短的时间就能经历,纵使不能通盘领略,但多少能留下些许痕迹,还有什么买卖比这件事更上算?

第七期名家讲述

方文山  在坊间众多以情绪独白描写男女情爱的华语流行歌词中,方文山的作品婉约清丽、引经据典、意境细腻有如电影画面,显得独树一帜。在题材方面,也比传统流行歌曲更多变,诸如武术、战争、吸血鬼、书法、球类、动物,甚至中药,都可成为他的歌词素材。

丰沛的创作力,让方文山连续八届入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因为作品修辞精致,歌词曾多次在考试中入题,《上海一九四三》还被选韵文读本补充教材。

方文山少时家境并不好,最高学历成功工商电子科也不显赫,但他的文字造诣与选题多元性却令人惊艳,这都是拜长年阅读习惯之赐。阅读不但丰富了他黯淡的年少岁月,更为他打开了通往另一个宽阔世界的门。

阅读决定视野高度

方文山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当你喜欢某件事物,就会产生自发性吸收的强烈动机。就像对设计有兴趣的孩子喜欢搜集美丽的图片,喜欢篮球的孩子总离不开球场,我从小就对文字很有“感觉”。虽然家里从没有刻意引导,我念的学校读书风气也不是很盛,但我就是自然而然的爱上了阅读。

“白看”诗词,慢慢琢磨

很多中产以上的家庭,都会刻意栽培孩子阅读,可能小孩年纪还小,就坐拥几百册图书,父母也会鼓励小孩用零用钱买书。但我家家境并不宽裕,从小到大我从来不知“零用钱”为何物,家里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藏书”。小时候,一度还以为“零用钱”是电视连续剧的编剧凭空捏造出来的东西!一个不事生产、没有收入的小孩,怎么可能拥有一笔固定开支,应该是编的吧?

如果我想要有“零用钱”,得自己想办法才行。我的打工经验很丰富,捡废铁丝或饮料铝罐卖钱、在电子工厂与建筑工地做小工、送过报纸、做过广告派报生、当过高尔夫球场的球童。中小学生只有寒暑假可以打工,也赚不了几个钱,中学以后,打工的钱还会上缴一半贴补家用,能买书的资源自然也不会太多。

就读中学时期的某一段时间,我经常到旧书店站着“白看”。看的多半是一些唐诗宋词或新诗诗集,比较少看小说。小说是连贯的故事,很难一口气在书店读完,片段片段地读,难免意犹未尽不过瘾。诗词集就没有这种问题,即使只有寥寥数行字,也是自成结构的完整作品,可以快快看完几首,再放在心里慢慢琢磨。

钟情席慕蓉诗集和宋词

那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洛夫、夏宇、席慕蓉等人的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席慕蓉,我对她的作品一见钟情,她的作品影响我很深。我后来写了一首《七里香》,就是为了对她致敬,因为《七里香》是诗人席慕蓉的代表诗集之一。

席慕蓉的语言美丽流畅,比喻浅显易懂,她的诗中没有声嘶力竭的大悲大苦,没有太深刻、太沉重的国仇家恨,只有婉约袅娜的凄美爱情。诗里的生生世世、思念、寂寞与等待,其实跟流行歌曲想表达的意念很类似,对一个十几岁的惨绿少年来说,是很容易入门的东西。

有人觉得我的歌词创作极富中国风与画面感,而且重视押韵容易琅琅上口,我想这是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唐诗宋词有一种优雅的韵致,而比起格律工整的唐诗,我又更喜欢宋词。

宋词字句结构比较有变化,而且本来就是搭配旋律传唱的。《浪淘沙》《虞美人》等都是词牌名。说穿了,其实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只是宋词服务的对象是上流社会的知识分子,而当今流行歌曲服务的对象则是普罗大众。

宋词词人中,我又特别喜爱婉约派的李煜、李清照等,他们都擅于以景喻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文字多有画面感啊。

阅读像饮食,不宜偏食

我作品受这些古典诗词影响极深,但当年阅读这些作品的初衷,只是单纯被它们的“美”深深吸引,其实并没有想到这点点滴滴的累积、浸润、酝酿,日后竟会成为我工作中的养分。

大家看我写的情歌歌词,或许以为我只读那些抒情缠绵、只着墨于儿女私情的软性作品。但事实上,我在阅读上是“杂食性动物”,新诗、散文、小说、时事评论、现象观察、科普书、历史书、旅游书、美学书、文物考,我都有涉猎。

现在为了写歌词,我也会刻意去找一些特定领域的书籍来参考。比如说,创作“青花瓷”前,我搜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创作“刀马旦”时,则认真研究过京剧;要写“三年二班”“斗牛”时,还特别去买了乒乓球跟篮球的书做为参考。

我的阅读种类一向相当驳杂,每一种类型都能带给我乐趣与收获。我觉得,阅读就像饮食,如果“偏食”,只“摄取”某种文类,吃“软”(感性作品),不吃“硬”(理性作品)的话,你的大脑就很容易“营养不良”。不仅思考角度就会被限制,也较难培养客观、独立的观点。

评论性书籍冲击观念

我开始阅读评论性书籍,是缘于龙应台的《野火集》。高中时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内心深受震慑,她针砭起时事,就好像刀剑一样锋锐犀利,将许多社会问题的肌理一层一层剖解得清清楚楚。我才明白,原来写文章不一定只能风花雪月,也能够以笔代剑、气势磅礡。

对我而言,阅读这类作品,经常是一种“观念冲击”。记得当兵的时候,接触到柏杨写的《中国人史纲》,这套书从另一个史观来诠释中国历史,跟我们从小被灌输的那套冠冕堂皇的史观截然不同。他赤裸裸地呈现“权力”这件事,让我突然领悟,原来我们所谓的“光辉历史五千年”,所谓“中国人是天性重视仁义、爱好和平的民族”,或许只是一种官方说法。历史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杀伐、掳掠与战争,只是那一部分在教科书中被隐匿了。

如果我们不广泛涉猎,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或许就只被有意识灌输的世界,没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我对与“文化”或“民族”相关的论述相当有兴趣,只要逛书店看到相关书籍,就会买回来,办公室书架上这些《消逝的德国人》《民族的世界地图》《拉丁文帝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同民族,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各异,这也是最迷人的地方,涉猎愈多,我们就愈能了解另一个不同的文化、欣赏另一种美。不会凡事都只能从自己有限的经验出发,轻易就“排斥异己”。

但任何跟“文化”有关系的事物,只要经过翻译,就必然会流失一部分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更广泛地涉猎,当你参考的对象愈多,视野就愈广,愈能够弥补可能流失的意义。

有句形容人著述甚多的成语叫做“著作等身”,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恐怕不大有机会,但是,“阅读等身”绝对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你的阅读有多少,你的(视野)高度就有多高。

我一直觉得,没有几件事能比“阅读”更划算、投资报酬率更高了。作者将他数年、数十年,甚至毕生的心血浓缩、凝结,写成一本书,读者只要花极短的时间就能经历,纵使不能通盘领略,但多少能留下些许痕迹,还有什么买卖比这件事更上算?


相关文章

  • 推荐书目(汇集众人智慧)
  • 华政青年教师推荐书单 通识方面,我推荐这几套(本)书: 1.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包括<经济学是什么>(梁小民).<法学是什么>(贺卫方).<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等26本 这套丛书由 ...查看


  • 灵峰探梅 灯会猜谜 元宵节前后天气不错·都市快报
  • 灵峰探梅 灯会猜谜 元宵节前后天气不错 2017-02-05 记者 岳雁 林琳 通讯员 谭敏佳 摄影 许康平 本报讯 冷空气伴着绵绵小雨如期而至,却不能浇灭人们错峰出游的兴致.昨天前往植物园.灵隐等地探梅祈福的人群络绎不绝,下午两点多,灵溪 ...查看


  • 浅谈对初中生语文课外读物的推荐与指导
  • 浅谈对初中生语文课外读物的推荐与指导 作者:胡敏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2期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 ...查看


  • 2017[开学第一课]内容介绍
  • 2017<开学第一课>内容介绍 2017<开学第一课>节目单 主办单位:教育部.中央电视台 播出时间:2017年9月1日 21:00 播出频道:央视综合频道 开场 <第一课> 演唱:吴磊:作词:王平久:作 ...查看


  • 访谈教育名家如何评议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 访谈教育名家如何评议一堂精彩的语文课.txt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你还外边转什么阿老实在我身边待着就行了. 听我的就是,问那么多干嘛,我在你身边,你还走错路!跟着我!不能给你幸福是我的错,但谁让你不幸福,我TMD去砍了他 支玉恒:什么是好课- ...查看


  • 阅读链接童年圣地
  • 阅读链接 童年圣地 学习内容: 本组的阅读链接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伟人.名家的童年故事,开拓视野.激励自我: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寻找记忆中的童年圣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内容与本组教材的文化主题相一致. 学习目标: 1. 扫除字词障碍,把握 ...查看


  • 令我感动的曾经
  • 那曾经,如一泓清泉,滋润我干涸的心田:那曾经,如一缕阳光,温暖我冰冷的心灵:那曾经,如一缕秋风,拂去我精神的污浊.那曾经耳闻目睹的一切,都令我感动.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援助.他们用倔强的行 ...查看


  •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
  • 群文阅读,让语文教学绽放异样的光彩!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 成华小学四年级语文组 戢 晓 颜晓萍 程丽萍 唐 黎 李 悦 一.研究缘起 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化,需要阅读的材料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视野,快速阅读 ...查看


  • 苏洵教子读书的故事(附: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 苏洵教子读书的故事 (附:像苏洵一样教育孩子) 北宋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