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丝绸之路南线青海段

如果张骞是在台特玛湖以南,就循着米兰河谷上溯到柴达木盆地西南角的话,那将他交给匈奴人的,就应该是游牧至车尔臣河流域的楼兰人,或者在阿尔金山一带发现他的婼羌人了。要是这样的话,被张骞寄予厚望的“青海道”,就很有可能是循着柴达木盆地南沿穿越整个盆地,并最终对接青海湖区。然而真相果真如此吗?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今天穿越柴达木盆地的315国道,是从盆地腹地横穿而过的。基于现在的技术,以及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需要,这种穿越方式自然是可行的。然而对于古典时期的旅行者来说,他们所能选择的只能是沿盆地南北两边的山地前行。因为只有在这些山地的庇护下,才有机会在旅行途中得到淡水的补给。

比起已经让我们感到环境恶劣的塔里木盆地来说,柴达木盆地的生存条件还要差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柴达木盆地周边的山脉,并没有为它注入多少淡水。正因为如此,柴达木盆地内部非但没有形成象塔里木河那样,横贯整个盆地的大河,同时也没有在盆地边缘形成可供农业开发的绿洲。

事实上,在这片盐碱化、荒漠化严重的土地上,那些注入盆地内部的河流,甚至也无法在山前形成连续的荒漠化草原带。也就是说,不管是当年的羌人,还是现在青海境内游牧的蒙古、藏族牧民,都不会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柴达木盆地身上。

对于已经在游牧之地生存了十多年的张骞来说,并不会恐惧在草原地带的旅程(前提是不要碰到匈奴人)。但如果这是一片连游牧民族,都不太容易生存的土地,就没有理由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了。既然从柴达木盆地内边缘穿越的困难太大,那么又有什么相对可取的路线,帮助张骞尽快横穿青海地区呢?看起来,我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柴达木盆地以北地区了(南部是藏北无人区)。

当我们把视线从柴达木盆地向北移动时,会发现一系列东西向延伸的山地,比如党河南山、疏勒南山等。而这些山地实际上又都是祁连山脉在青藏高原上的支脉。也就是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主脉之间的这片高原,我们可以概括为祁连山地区。

以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地区的地理关系来看,它本来很有机会从祁连山地区得到大量淡水补给的。然而正是由于祁连山区内部,是由数条东西向的山脉所组成的,因此大部分由祁连山集水区流出的主要河流,并没有向南注入柴达木盆地,而是沿东、西两个方向,注入了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的几条大河:党河、疏勒河、额济纳河;最终通过黄河流入黄土高原的湟水、大通河等,都是从这些东西向的谷地,获取到大量祁连山之水的。

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向南内流入青藏高原的祁连山之水,

也并不没有都汇入柴达木盆地

北部。在更靠近太平洋季风的东部山地,面积比柴达木盆地更小的青海湖等湖盆,同样也从祁连山区受益不少。

在张骞的记录中,祁连山地区被称之为“南山”,这个带有定位性质的名称,所参照的自然是河西走廊了。如果试图避开河西走廊的张骞,能够顺利进入南山地区的话,那些与山脉平行的东西向河谷,就有可能成为他东行的天然通道了。现在新的问题来了,张骞到底准备从哪里穿越山脉,进入南山地区呢?如果张骞想找到一条河谷,能够直接将它带入南山腹地,那么发源于南山地区的党河,应该是最先进入他视野的。然而在匈奴人已经完全控制了党河——疏勒河下游的情况下,这样做的风险实在有点大。因此张骞最有可能,在离开车尔臣河流域,尚未进入河西走廊之前,转而进入南山地区。

以今天的交通线来看,在车尔臣河与党河之间的“当金山口”的山口,应当是最有可能帮助张骞进入南山地区的。通常情况下,当金山口也会被认为是阿尔金山脉与祁连山脉的分割点。不过从地理角度看,当金山口本身更象是一条山脉中的断裂谷地。将之认定为是两大山脉的分割点,很大程度是因为今天连通河西走廊西端,与唐古拉山口(酒泉——格尔木)的215国道,是从当金山口穿越而过的。

不管当金山口究竟有没有资格,充当两大山脉的地理分割点,但真正的分割点其实也就在这左近了。从这个角度说,拿现在人气最旺的当金山口做一个带有地缘色彩的分割,也无伤大雅。总的来说,位于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之间的这段山体,都已经不太“厚”了,择一个海拔较低的山口穿越起来,并不算太难。对于张骞和试图还原历史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关心的是在穿越当金山口之后,张骞能不能有机会获得帮助。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当金山口以东的215国道,实际上是在穿越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断陷盆地之后,再进入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很多时候,这个盆地也会被视为柴达木盆地的一部分。不过结合它的地缘定位来看,我们更应该将之视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介于南山地区与柴达木盆地之间的缓冲板块。鉴于盆地最低处有大、小两个以“苏干湖”为名的湖泊,我们也可以将整个盆地区命名为“苏干湖盆地”。

最起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荒漠化,要归罪于苏干湖盆地的存在。那些本来能够从南山地区(也包括阿尔金山南坡)向南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淡水,在这个盆地的西侧就已经基本被渗透、蒸发干的。淡水属性的小苏干湖,和它南部咸水属性的大苏干湖(又是一个中继湖与终端湖,淡咸分属的案例),成为本区域地表水的最终归宿。

其实以苏干湖流域,今天那不到五亿的地表水资源,即使进入柴达木盆地腹地,应该也起不了太大作用。现在留在这个规模较小的盆地中,倒还有机会形成一片以小苏干湖为中心的草原带(花海子)。更为重要的是,为苏干湖提供淡水的,主要是发源于盆地东侧祁连山区的大小哈勒腾河。这就为试图穿越南山地区的旅行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穿越当金山口之后,经过小苏干湖——哈勒腾河,横穿整个苏干湖盆地,向东插入南山腹地。

小苏干湖——哈勒腾河谷并非是唯一能够把张骞带入南山腹地的低地带。如果进在穿越山口之后,不以小苏干湖为目的地,转而向北穿越党河南山的话,还可以切入党河上游河谷。向西注入河西走廊西部的“党河”,与向东注入黄河的大通河,是渗入南山中心最深的两条河流。这一东一西两条河流,河源之间的距离不过130公里左右。处于两河之间的,是仅次于青海湖面积的,青海地区第二大湖泊——哈拉湖。虽然象青海湖、哈拉湖这样咸水湖本身,并不能为人类、牲畜所直接利用,但汇入这些湖盆的河流本身,还是足以在这些海拔三千多米的“低地”中,形成可供利用的草场的。

包括祁连山区在内的高大山脉中,人类生存的希望总在在那些海拔较低的河谷、低地中的。对于游牧者来说,以党河上游河谷——哈拉湖区——大通河上游河谷为中心的的这些山间低地带,都有可能成为一条生命之路。当然,如果仅仅以穿越的角度看,从哈勒腾河一路

向东,看起来会更有效率些。

当哈勒腾河谷不再为旅行者提供天然通道时,哈拉湖流域同样会为他们承接下一段旅程。不过如果是寻找草场的游牧者,他们还可以选择向东南方向,进入下一个定位模糊,介于南山与柴达木之间的盆地区。今天建制于这个盆地的城市,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区首府——德令哈市的所在地。有鉴于此,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盆地命名为“德令哈盆地”。

与苏干湖盆地的情况相似的是,德令哈盆地也有一淡一咸,南北两个湖。北边的淡水湖(也有点微咸)叫做可鲁克湖,南边的则叫做托克素湖。相比更加深入大陆腹地的苏干湖盆地,德令哈盆地的环境要好的多。更靠近太平洋的祁连山地为之补给了更多的淡水。今天的我们,甚至能够在可鲁克湖东部看见大片被开垦的农田。不过,在古典时期,德令哈北部那些水土条件更好土地的自然状态,还是一片不可多得的草原地带。

总的来说,如果柴达木盆地的范围中,不包括象苏干湖、德令哈盆地这样的边缘盆地,那么这个盆地本身对于古人来说,用处真不的不是太大了。而苏干湖盆地则是这一切选择的起点板块。这一点甚至可以从今天苏干湖盆地的行政归属看出。

在今天甘肃省哑铃型轮廓线的西北角,是一个叫做“阿克塞”的行政县。这个县横跨祁连山脉的行政区,不仅包括祁连山北麓的山前平原,更包括基本囊获了整个苏干湖盆地(包括它东、北部的集水山地)。而这个身处“肃北蒙古族自治州”,东、南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接的县,却是一个哈萨克族自治县。

这些向源自北疆地区的哈萨克人,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因新疆地区复杂的政治、民族关系,而被迫向东迁移的(大约四批,三万人)。在没有可能迁入相对富庶的河西走廊的情况下,向青海地区渗透成为了唯一的方向(向塔里木盆地腹地更没有游牧之地了)。当然,在原有蒙、藏部族的阻击之下。哈萨克人并没有可能深入山南地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两大板块相接的边缘地区艰难求生。在红色中国建立来,带着逃难性质游牧于此的哈萨克人,大部分得以回到了北疆地区,而留下定居的就组建了“阿克塞哈萨克人自治县”。

哈萨克人的迁移至苏干湖盆地的这段历史,实际上也反向验证了,历史上南山地区的羌人和其它游牧民族,西出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的战略方向。同时,也用实例证明了苏干湖盆地,是青海道西端的起止板块。至于说在苏干湖之东,游牧部落和商旅到底会选择哪些低地草原,向东穿行就很难说了。只能说,如果他们只是希望借由南山地区,

转入河西走廊的

话,那么靠北的路线更有可能成为选择。这样的话,在经行一段大通河谷之后,通过大斗拔谷就能向北进入河西的张掖地区了;而如果想接入的是河湟地区,那么在柴达木盆地北部这些边缘盆地中穿行,再经青海湖区中继也是一种选择。

应该说,已经熟悉了游牧生活的张骞(被匈奴扣了十几年,不适应也适应了),在南山的山地草原中穿行并不会不适应。然而鉴于整个南山地区的海拔,中央之国是注定不会把建立农耕区的希望,寄托于此的。即使在今天,从柴达木盆地到祁连山一线,除少数点聚集点进行了农业开发以外,大多数地区的自然、地缘结构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 。

一个被游牧民族所覆盖的区域,也并不是说不能因为交通而获得额外的地缘利益(虽然由定居民族经营的通道会更稳定)。事实上,在河西走廊受阻,青海道一度成为承接西域与黄土高原的中转站时,控制这条通道的也是游牧民族(比如吐谷浑)。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包括南山在内的青海地区,在交通上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承接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之间的中转任务。以他们的机动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向南经由柴达木盆地东沿,穿越唐古拉山口(格尔木市南)进入西藏地区的唐蕃古道;以及东南借河湟水谷地,接入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进而入川的通道,也同样被有效的利用起来。

如果一定要扩张丝绸之路的概念,这张连通五大板块的交通网,也可以都被视为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这张游牧民族织就的交通网上,除了能够发现来自中央之国的痕迹,也同样有机会看到,从丝绸之路另一端输入的商品(比如前面有朋友问到的“都兰古墓”就有类似发现)。

好了,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张骞进入这片羌人之地以后的选择了。由于当时他所能利用的这条,横穿祁连山地的通道是从羌人领地当中穿越,所以这段被视作丝绸之路支路的祁连山通道,也因此被称之为“羌中道”。基于这个原因,亦有研究者判断,张骞是被南山的羌人俘获,并送交给匈奴人的。不过,既然张骞在切入苏干湖盆地之前,就已经接近河西走廊的边缘了,他在塔里木盆地就直接被匈奴骑兵所捕获的可能性会更大。毕竟从战略角度看,存在羌人由此西入塔里木盆地,甚至威胁河西走廊的可能性。派驻专人巡查当金山口一带,也是很自然的事。

以地缘位置来看,当金山口北部的祁连山山前平原,相当于南山——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三大板块相接之地。在匈奴人进入河西走廊之前,往来于这个枢纽点的,应该是楼兰、月氏(包括之前的乌孙),以及南山的羌人部落了。不过在张骞回到帝国之后,用不了太久,在此布防的就是来自中央之国的汉军了。至于中央之国是如何在此对接丝绸之路的,我们下一节再继续解读。

提到河西走廊对接西域的地标,大家脑海中一定会闪过下面几个地标:敦煌、玉门关、阳关、嘉峪关这些名字。而除了嘉峪关以外,前面三个地标都出现于汉武帝时代。

在汉帝国的建制中,敦煌郡是河西四郡中位置最西的行政区。往前推的话,这个包含疏勒河——党河流域的板块,还曾经是乌孙故地。在联手月氏共同对抗匈奴的希望破灭之后,汉武帝曾经想“召”乌孙人回河西故地,帮助帝国镇守西大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此时已经得到伊犁河谷,并可以向中亚方向大展拳脚的乌孙人,自然是不会接受这个建议的。不过这样也好,汉帝国可以仔细考虑移民实边,自己经营河西走廊的问题了。

玉门关和阳关,都是在河西走廊纳入郡县体系后,作为帝国直属地的西大门而修建的。对于很多人唐诗中知晓这两个著名关口的人来说,心中多半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汉、唐帝国,需要有两个西大门。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了下玉门关和阳关的位置。尽管对现在发现的玉门关、阳关遗址,是否就是西汉始建的位置,还有些许怀疑的声音。但大致位置总是不至于出现太大偏差的。

关口总是建立在交通要道之上的,比如那些穿越山脉,连接重要板块的谷地,就经常会被军事家们用来构筑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只是自河西走廊始的西域之路,大部分的路程当中都是在荒漠化的低地中行走。而要想顺利走完这段丝绸之路,能够为旅行者补给淡水、指明方向的河流,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要点。

仔细观察附图(可参考《河西走廊——西域地缘关系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玉门关和阳关都是在水源地左近。其中玉门关所依附的,是一路向西,直通罗布泊的疏勒河;而阳关则是在向北穿敦煌而过,与疏勒河交汇的党河附近。与水源相近的好处,自不必说了。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两条河流能够为玉门关与阳关带来什么样的区位优势。

记得在当日解读楼兰时,曾经说过玉门关的用处。很明显,通过楼兰的最佳路线,是顺疏勒河而下,然后沿罗布泊边缘西行,切入罗布泊西侧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三角洲。最初的时候,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很有可能是在楼兰分道的。毕竟那时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可以很方便的将将商旅们,分别从楼兰带往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阳关的兴建时间可能就要略晚于玉门关了。

汉帝国之所以要在玉门关之南再建阳关,倒不是因为楼兰和罗布泊消失而必须改道(那时还没有这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汉帝国需要一条稳定的,较少受到匈奴干扰的南线,以保证丝绸之路畅通。从地理结构上看,这条南线要想稳定的话,最好是沿祁连山北麓直接过渡到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在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一直受到匈奴战略威胁时,在即将步出河西走廊之时就分道向南,相比把楼兰打造为一个掌控南北两道的枢纽点,战略上要安全的多。

正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敦煌南面的阳关得以兴建。阳关的具体位置,并不在党河河畔,它直接所连接的水源地,是党河西侧的一个天然蓄水洼地——寿昌海。这个连通党河的洼地,在当时也滋养出了一片绿洲。汉帝国因此得以将阳关所在板块,屯垦成一块有自给能力的战略补给点,而不仅仅一是个用来驻军以控交通的城堡。

帝国在寿昌海绿洲所建制的行政区叫做“龙勒县”,它的名字来源于一座绿洲之南的山——龙勒山。所谓龙勒山如果要泛指的话,就是今天的阿尔金山了。如果要再具体点的话,那就是阳关西南方向,阿尔金山脉上的一处向北凸起的山地了。

从阳关所在的寿昌海向南插入龙勒山北,接下来的路程看起来无疑是,贴着阿尔金山脉北麓一路向西,然后进入车尔臣河下游了。为了安置南迁更国名为“鄯善”的楼兰人,也为了让旅行者们尽快有一片绿洲补给(当然还要为帝国屯兵积粮了)。

在兴建阳关的同时,

车尔臣河——台特玛湖之南,已经开发了诺羌河、米兰河等绿洲。看起来,丝绸之路南线就这样和阳关对接起来了。而阳关的战略作用也就此明了了。不过当我们把视线越过龙勒山之后,却发现了一个我们在上一节曾经解读过的重要板块——苏干湖盆地。

出现在龙勒山侧的,不仅仅是苏干湖盆地,还有从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之间穿越而过“当金山口”。从位置上看,当金山口基本就处在寿昌海绿洲的南偏东方向,与阳关的直线距离仅仅50公里。在我们知晓了当金山口和苏干湖盆地,是一条横穿青海境内的“羌中道”的起止点时,阳关的另一个战略作用到底是什么就不再是迷了。

很明显,即使丝绸之路南北两路是在楼兰故地分线,阳关和龙勒县的存在对于防止青海境内的游牧部落(当时是羌人)侵扰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丝绸之路南线确定从阳关开始向南之后,阳关在交通网上的位置,就更加显得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阳关即使称不到是河西走廊的南大门,最起码也算的上是敦煌郡的南大门了。

基于中央之国与羌人之间的恩怨,阳关被附加上战略防御羌人侵扰的作用,并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不过终汉一事,来自青藏高原的羌人游牧部落并没有对西域造成什么威胁。然而到了唐代,来自青藏高原的威胁终于成为现实了。尽管从雅鲁藏布江崛起的吐蕃人,攻击西域的主要路线还是透过克什米尔——喀喇昆仑走廊进行的。但攻灭吐谷浑,占据整个青海地区的吐蕃人无疑不会放过更加富庶的河西走廊。当这支高原农牧政权开始攻击河西走廊时,当金山口——阳关这条攻击路线,相信是很难置身于事外的。

既然汉帝国并没有去开拓青海道,在西域的经营实际也没有受到那些高原羌人的干扰(人口少是主要原因),那么我们还是应该把解读的重点,放在阳关——鄯善国的这条丝绸之路南线通道上来。粗略测量一下距离的话,我们会知道阳关与伊循城之间的直线距离,约在五、六百公里。而在此之间,无论两千年前还是现在,都没有绿洲居间补给,也看不到明显的河流痕迹为旅行者补给淡水。那么当年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那些商旅是如何走完这段路程的呢?是不是就是沿阿尔金山北麓西行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下一节,我们将揭晓问题的答案。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13-09-30 12:16:27

@qiuxin213 66156楼 2013-09-30 00:18:29

既然楼主已经见到了西亚。那我还烦请各位告诉我一个问题,清朝对从新疆边境到哈萨克的巴尔喀什湖的控制形式和力度究竟如何,史书上说是伊犁将军管辖还是说是羁縻统治,除此以外为什么清朝停止了向西的扩张,以致哥萨克的到来,要知道但是已经没有像样的西部强敌了?

-----------------------------

羁縻。一切外交都是服务于内政的。是否要主动对外扩张,很重要一点就是要看有没有直接收益。否则如果一味扩张,徒增国内的经济负担,就会动摇根基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动扩张。是因为如果不主动出击的话,自己的利益会直接受到威胁。说到底,还是为了内政稳定。象包括征葛尔丹在内的,中央帝国的几次入主西域之举,都是源于此。至于俄国人和来自欧洲的威胁,没有可供借鉴的历史,也不能太苛求清政府能够想到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13-10-13 12:53:14

@比尔克林顿 66596楼 2013-10-13 11:38:08

祖先崇拜的话题看来关注的人不少,不知道LZ是怎么看的.

大家说了很多解释性的东西,可是都没有说出祖先崇拜是怎么产生的,这才是我的主要问题.

如果说是因为技术传承而祭祀祖先,西方技术早期更加发达,却没有产生祖先崇拜.如果说为了分封控制,产生祖先崇拜,时间上又太晚了,而且事先毫无征兆,难道是拍脑袋想出

来的?

我觉得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在早期人类社会是共存的,就好像女娲是人首蛇身,商祖是玄鸟后裔一样,在埃及......

-----------------------------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祖先崇拜,准确点说应该是“祖灵崇拜”。不仅是单纯的敬祖,而且是相信祖先会以灵魂的形式存在(注意,不是鬼魂),并保佑后世子孙。

祖灵崇拜在人类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点,在近现代通过研究那些原始部落,已经得到了验证。西方的族群在早期当然也存在这种现象,只不过他们没有延续下来,更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这些历史,所以会觉得他们好像直接进入现在的宗教状态了。研究中国的案例,不在于研究它是如何起源的,而在于它是如何被保留下来的。

事实上,祖灵崇拜也是一种宗教的形式,只不过比较原始。由于原始人类受自然力的影响较大,无法准确解释、预知一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因此在祖灵崇拜的同时,往往还会伴生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所谓图腾文化,其实就是万物有灵信仰的初级体现。

比较有趣的是,祖灵崇拜本质上应该算是用来对抗万物之灵的。也就是说,人类寄希望于自己的祖先,庇护自己,不受那些自然力的伤害。从这个角度说,在原始状态下,人类征服自然力的能力越强,祖先崇拜的成分就会越高。反之,则越会屈从于自然力,并寄希望单纯以崇敬之心,来避免伤害的产生。而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强化并延续祖灵崇拜,并形成信仰体系,正是缘于农耕、治水技术的发展。能够依靠祖先遗留下来的经验(比如节气),在稳定状态下延续族群的生存。

如果一个族群,自认为无法一定程度的控制自然力的话,那么“万物有灵”信仰中的“灵”,就会进一步人格化(或者说“神”化),从而产生“多神教”形式了。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化也普遍存在。比如在坚持祖灵崇拜的同时,山神、河神一类的神灵,也同样不成体系的存在于华夏文化中,毕竟人类无法完全征服自然力。当然,华夏文明的核心,还是相信人定胜天。所以即使在古代,主流知识阶层,往往对这些怪力乱神的观念,也是嗤之以鼻的。

从宗教角度看,简单、易推广、去偶像化的一神教算是终极模式了。关于东、西方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信仰体系,在中央之国以及中东部分,都有解读过,如果仔细回看(特别是中东部分)应该会有答案的。

“原始”二字并非贬意,因为它往往代表着稳定。记得当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元素里(又比如汉字),还引起一些朋友的反感。有一点必须说明,今天的中现在的中国,由于几十年对无神论的强化,加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很难从整体上回复到“祖灵崇拜”状态了。但对于我们这个重血缘关系的族群来说,保持“祖先崇拜”的态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这个层面,即使在华夏文化中,没有了“神灵”的存在(包括祖灵),我们的祖先和他们为我们留下的各种遗产,也能够成为华夏文明的信仰基础。

当然,没有“神”存在的信仰体系,是很难让受一神教影响的族群所理解的。不过华夏文化,本来就是独特而不具有攻击力的,。能够做好自己,并且依托祖先数千年来积累的雄厚基础(比如领土、人口),已经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影响世界格局的异类了。

从阳关到鄯善,最显见的路线,应该就是沿着阿尔金山北麓前行了,这样一条路线,也同样可以成为张骞靠近当金山口,进入南山的选择。问题是,就现在的环境来看,单薄的阿尔金山并没有为它的北麓提供多少淡水,用以湿润土地。早在两百多万年前,阿尔金山与罗布泊洼地之间,就实际上是为一片沙漠所覆盖了。

这条叫做“库姆(木)塔格”狭长的沙漠地带,可以视作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吐鲁番盆地东南部,今天的鄯善县一带,也有一片相同名称的沙漠。没有证据证明,是那些鄯善后裔在迁移的同时,把这个名字带到了吐鲁番盆地。不过从地缘

角度来看,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巧合”吧。

在塔里木盆地这片干旱的土地上,沙漠本身并不足以阻挡人们前行的脚步,关键在于其中要有高山之水补给,而这恰恰又是阿尔金山的弱项。与被沙漠吞噬的风险相比,阿尔金山腹地反而成为了最好的通行选择。一方面可以免受沙漠恶劣气候的侵扰;另一方面山地之中也更容易找到水源。

如果山地本身成为了通行的选择(而不是阿尔金山北麓的山前低地),那么从阳关南下的旅行者,理论上可以选择直接从当金山口,切入到山脉之南。然后在苏干湖盆地、塔里木盆地的西边缘,贴着阿尔金山,向米兰河上游靠近,并最终北向切入到鄯善人当年游牧的地区。不过通常情况下,旅行者并不会选择这么快的进入山地之中。因为在苏干湖盆地相对应的这段阿尔金山北麓,环境还并没有那么糟糕。

让这段山前低地免受沙漠直接覆盖命运的,是一段海拔两千多米,东西纵横约一百五十公里的山地带。这段山体的存在,有效的阻隔了库木塔格沙漠的南侵。山体向南的突出部名叫“大红山”(汉称“西紫亭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大红山与阿尔金山北麓的那个突出部——龙勒山遥相呼应,收紧了这条山前通道的宽度。相信即使你不是军事专家,也应该能够看的出。大红山和龙勒山这两个制高点,有条件建成河西走廊板块最西端的军事要塞。

事实也的确如此,汉、唐两朝也的确在大红山、龙勒山一带部署了军事据点。今天甘肃与新疆的行政分割线,也正是从大红山之西滑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今天甘肃省的西部边界,的确与河西走廊——南疆地区的地缘分割线是吻合的。不过对于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来说,大红山及其所属山体,并不能一直帮助他们阻挡沙漠。如果不想进入沙漠地区的话,他们很快就必须选择向南进入阿尔金山腹地了。

在今天的行政地图上,寻找丝绸之路切入阿尔金山腹地的这个点,也并不困难。因为这个点和甘肃、新疆、青海三省(自治区)相接的这个点是吻合的。当然,在行政地图上我们并不能看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割。但如果在地形图上看这些行政分割线(可参照《汉.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地缘结构图》),揭开谜底的钥匙就露出来了。

这个三地交汇的点,所处的位置正是在阿尔金山之上。而它的北边,则是一条东西横穿阿尔金山东部腹地的盆地。事实上,从地理结构上,这条叫做“索尔库里”盆地,是一条标准的谷地形态。只不过阿尔金山的集水能力太弱了。这条谷地之中,并没有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河流。

沿着甘、新边界,切入索尔库里盆地的是一条古道,

这条古道也是今天隶属新疆的

若羌县,直接连通甘肃境内阿克塞县省道的选择(如果不想经过青海境,再经由当金山口北入阳关的话)。与山口最为接近的地区,今天叫做拉配泉(隶属若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道路穿行的山口,称之为“拉配泉山口”。

从拉配泉进入索尔库里盆地之后,阿尔金山腹地的这条低地带,能够帮助旅行者一直抵达米兰河上游。顺米兰河而下,就是汉军为协防若羌而屯垦的米兰绿洲了。当然,鉴于米兰河上游所处的阿尔金山山体已经有些复杂了。旅行者们并不一定非要在抵达米兰河谷后,再北入塔里木盆地。今天的315国道,就在米兰河之东选择了两个山口穿出阿尔金山(苏吾什杰和巴什考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比起周边那些高大山脉,穿越单薄的阿尔金山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管选择哪个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索尔库里盆地的存在,最起码都能够帮助丝路之上的旅行者,绕过库木塔格沙漠。我们实在无法确定的是,张骞在上述四个山口(苏吾什杰、巴什考供、拉配泉、当金山口),抑或是其它未知山口中,到底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帮助它转入到阿尔金山之南的。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最终还是落到了匈奴人手中,并且在滞留一年多之后,终于脱离苦海回到了长安。

张骞的这次旅行,前后耗时共计13年(公元前138年——126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是被匈奴人所扣押。然而这些被扣押的日子,也并非一无所获。相反,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张骞才有机会为汉武帝带去更多关于匈奴的信息。在张骞返回之后,汉帝国经过五年的充分准备,连续发动了两次河西之战,并最终将河西走廊纳入了帝国的领土,完成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设想。

尽管张骞最后的回归,让汉帝国完成了对匈奴的致命一击。但长达13年的等待也未免太长了。汉武帝也不可能把反击匈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大月氏人身上。如果在遥远的西方,能够有这样一个战略盟友当然是最好;如果没有,汉帝国反击匈奴的主战场,仍然是在北方。在张骞出使大月氏五年之后,已经不对此抱有希望的汉武帝,终于决定在中央之国所熟悉的正面战场,拉开反击匈奴的序幕了。而我们接下来的视线,也将从黄土高原之西,转回到黄土高原之北。去看看在张骞出人意料的回来之前,汉匈之间对抗关系,呈现出了怎样一种变化。

如果张骞是在台特玛湖以南,就循着米兰河谷上溯到柴达木盆地西南角的话,那将他交给匈奴人的,就应该是游牧至车尔臣河流域的楼兰人,或者在阿尔金山一带发现他的婼羌人了。要是这样的话,被张骞寄予厚望的“青海道”,就很有可能是循着柴达木盆地南沿穿越整个盆地,并最终对接青海湖区。然而真相果真如此吗?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今天穿越柴达木盆地的315国道,是从盆地腹地横穿而过的。基于现在的技术,以及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需要,这种穿越方式自然是可行的。然而对于古典时期的旅行者来说,他们所能选择的只能是沿盆地南北两边的山地前行。因为只有在这些山地的庇护下,才有机会在旅行途中得到淡水的补给。

比起已经让我们感到环境恶劣的塔里木盆地来说,柴达木盆地的生存条件还要差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柴达木盆地周边的山脉,并没有为它注入多少淡水。正因为如此,柴达木盆地内部非但没有形成象塔里木河那样,横贯整个盆地的大河,同时也没有在盆地边缘形成可供农业开发的绿洲。

事实上,在这片盐碱化、荒漠化严重的土地上,那些注入盆地内部的河流,甚至也无法在山前形成连续的荒漠化草原带。也就是说,不管是当年的羌人,还是现在青海境内游牧的蒙古、藏族牧民,都不会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柴达木盆地身上。

对于已经在游牧之地生存了十多年的张骞来说,并不会恐惧在草原地带的旅程(前提是不要碰到匈奴人)。但如果这是一片连游牧民族,都不太容易生存的土地,就没有理由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了。既然从柴达木盆地内边缘穿越的困难太大,那么又有什么相对可取的路线,帮助张骞尽快横穿青海地区呢?看起来,我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柴达木盆地以北地区了(南部是藏北无人区)。

当我们把视线从柴达木盆地向北移动时,会发现一系列东西向延伸的山地,比如党河南山、疏勒南山等。而这些山地实际上又都是祁连山脉在青藏高原上的支脉。也就是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主脉之间的这片高原,我们可以概括为祁连山地区。

以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地区的地理关系来看,它本来很有机会从祁连山地区得到大量淡水补给的。然而正是由于祁连山区内部,是由数条东西向的山脉所组成的,因此大部分由祁连山集水区流出的主要河流,并没有向南注入柴达木盆地,而是沿东、西两个方向,注入了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的几条大河:党河、疏勒河、额济纳河;最终通过黄河流入黄土高原的湟水、大通河等,都是从这些东西向的谷地,获取到大量祁连山之水的。

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向南内流入青藏高原的祁连山之水,

也并不没有都汇入柴达木盆地

北部。在更靠近太平洋季风的东部山地,面积比柴达木盆地更小的青海湖等湖盆,同样也从祁连山区受益不少。

在张骞的记录中,祁连山地区被称之为“南山”,这个带有定位性质的名称,所参照的自然是河西走廊了。如果试图避开河西走廊的张骞,能够顺利进入南山地区的话,那些与山脉平行的东西向河谷,就有可能成为他东行的天然通道了。现在新的问题来了,张骞到底准备从哪里穿越山脉,进入南山地区呢?如果张骞想找到一条河谷,能够直接将它带入南山腹地,那么发源于南山地区的党河,应该是最先进入他视野的。然而在匈奴人已经完全控制了党河——疏勒河下游的情况下,这样做的风险实在有点大。因此张骞最有可能,在离开车尔臣河流域,尚未进入河西走廊之前,转而进入南山地区。

以今天的交通线来看,在车尔臣河与党河之间的“当金山口”的山口,应当是最有可能帮助张骞进入南山地区的。通常情况下,当金山口也会被认为是阿尔金山脉与祁连山脉的分割点。不过从地理角度看,当金山口本身更象是一条山脉中的断裂谷地。将之认定为是两大山脉的分割点,很大程度是因为今天连通河西走廊西端,与唐古拉山口(酒泉——格尔木)的215国道,是从当金山口穿越而过的。

不管当金山口究竟有没有资格,充当两大山脉的地理分割点,但真正的分割点其实也就在这左近了。从这个角度说,拿现在人气最旺的当金山口做一个带有地缘色彩的分割,也无伤大雅。总的来说,位于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之间的这段山体,都已经不太“厚”了,择一个海拔较低的山口穿越起来,并不算太难。对于张骞和试图还原历史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关心的是在穿越当金山口之后,张骞能不能有机会获得帮助。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当金山口以东的215国道,实际上是在穿越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断陷盆地之后,再进入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很多时候,这个盆地也会被视为柴达木盆地的一部分。不过结合它的地缘定位来看,我们更应该将之视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介于南山地区与柴达木盆地之间的缓冲板块。鉴于盆地最低处有大、小两个以“苏干湖”为名的湖泊,我们也可以将整个盆地区命名为“苏干湖盆地”。

最起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荒漠化,要归罪于苏干湖盆地的存在。那些本来能够从南山地区(也包括阿尔金山南坡)向南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淡水,在这个盆地的西侧就已经基本被渗透、蒸发干的。淡水属性的小苏干湖,和它南部咸水属性的大苏干湖(又是一个中继湖与终端湖,淡咸分属的案例),成为本区域地表水的最终归宿。

其实以苏干湖流域,今天那不到五亿的地表水资源,即使进入柴达木盆地腹地,应该也起不了太大作用。现在留在这个规模较小的盆地中,倒还有机会形成一片以小苏干湖为中心的草原带(花海子)。更为重要的是,为苏干湖提供淡水的,主要是发源于盆地东侧祁连山区的大小哈勒腾河。这就为试图穿越南山地区的旅行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穿越当金山口之后,经过小苏干湖——哈勒腾河,横穿整个苏干湖盆地,向东插入南山腹地。

小苏干湖——哈勒腾河谷并非是唯一能够把张骞带入南山腹地的低地带。如果进在穿越山口之后,不以小苏干湖为目的地,转而向北穿越党河南山的话,还可以切入党河上游河谷。向西注入河西走廊西部的“党河”,与向东注入黄河的大通河,是渗入南山中心最深的两条河流。这一东一西两条河流,河源之间的距离不过130公里左右。处于两河之间的,是仅次于青海湖面积的,青海地区第二大湖泊——哈拉湖。虽然象青海湖、哈拉湖这样咸水湖本身,并不能为人类、牲畜所直接利用,但汇入这些湖盆的河流本身,还是足以在这些海拔三千多米的“低地”中,形成可供利用的草场的。

包括祁连山区在内的高大山脉中,人类生存的希望总在在那些海拔较低的河谷、低地中的。对于游牧者来说,以党河上游河谷——哈拉湖区——大通河上游河谷为中心的的这些山间低地带,都有可能成为一条生命之路。当然,如果仅仅以穿越的角度看,从哈勒腾河一路

向东,看起来会更有效率些。

当哈勒腾河谷不再为旅行者提供天然通道时,哈拉湖流域同样会为他们承接下一段旅程。不过如果是寻找草场的游牧者,他们还可以选择向东南方向,进入下一个定位模糊,介于南山与柴达木之间的盆地区。今天建制于这个盆地的城市,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区首府——德令哈市的所在地。有鉴于此,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盆地命名为“德令哈盆地”。

与苏干湖盆地的情况相似的是,德令哈盆地也有一淡一咸,南北两个湖。北边的淡水湖(也有点微咸)叫做可鲁克湖,南边的则叫做托克素湖。相比更加深入大陆腹地的苏干湖盆地,德令哈盆地的环境要好的多。更靠近太平洋的祁连山地为之补给了更多的淡水。今天的我们,甚至能够在可鲁克湖东部看见大片被开垦的农田。不过,在古典时期,德令哈北部那些水土条件更好土地的自然状态,还是一片不可多得的草原地带。

总的来说,如果柴达木盆地的范围中,不包括象苏干湖、德令哈盆地这样的边缘盆地,那么这个盆地本身对于古人来说,用处真不的不是太大了。而苏干湖盆地则是这一切选择的起点板块。这一点甚至可以从今天苏干湖盆地的行政归属看出。

在今天甘肃省哑铃型轮廓线的西北角,是一个叫做“阿克塞”的行政县。这个县横跨祁连山脉的行政区,不仅包括祁连山北麓的山前平原,更包括基本囊获了整个苏干湖盆地(包括它东、北部的集水山地)。而这个身处“肃北蒙古族自治州”,东、南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接的县,却是一个哈萨克族自治县。

这些向源自北疆地区的哈萨克人,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因新疆地区复杂的政治、民族关系,而被迫向东迁移的(大约四批,三万人)。在没有可能迁入相对富庶的河西走廊的情况下,向青海地区渗透成为了唯一的方向(向塔里木盆地腹地更没有游牧之地了)。当然,在原有蒙、藏部族的阻击之下。哈萨克人并没有可能深入山南地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两大板块相接的边缘地区艰难求生。在红色中国建立来,带着逃难性质游牧于此的哈萨克人,大部分得以回到了北疆地区,而留下定居的就组建了“阿克塞哈萨克人自治县”。

哈萨克人的迁移至苏干湖盆地的这段历史,实际上也反向验证了,历史上南山地区的羌人和其它游牧民族,西出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的战略方向。同时,也用实例证明了苏干湖盆地,是青海道西端的起止板块。至于说在苏干湖之东,游牧部落和商旅到底会选择哪些低地草原,向东穿行就很难说了。只能说,如果他们只是希望借由南山地区,

转入河西走廊的

话,那么靠北的路线更有可能成为选择。这样的话,在经行一段大通河谷之后,通过大斗拔谷就能向北进入河西的张掖地区了;而如果想接入的是河湟地区,那么在柴达木盆地北部这些边缘盆地中穿行,再经青海湖区中继也是一种选择。

应该说,已经熟悉了游牧生活的张骞(被匈奴扣了十几年,不适应也适应了),在南山的山地草原中穿行并不会不适应。然而鉴于整个南山地区的海拔,中央之国是注定不会把建立农耕区的希望,寄托于此的。即使在今天,从柴达木盆地到祁连山一线,除少数点聚集点进行了农业开发以外,大多数地区的自然、地缘结构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 。

一个被游牧民族所覆盖的区域,也并不是说不能因为交通而获得额外的地缘利益(虽然由定居民族经营的通道会更稳定)。事实上,在河西走廊受阻,青海道一度成为承接西域与黄土高原的中转站时,控制这条通道的也是游牧民族(比如吐谷浑)。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包括南山在内的青海地区,在交通上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承接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之间的中转任务。以他们的机动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向南经由柴达木盆地东沿,穿越唐古拉山口(格尔木市南)进入西藏地区的唐蕃古道;以及东南借河湟水谷地,接入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进而入川的通道,也同样被有效的利用起来。

如果一定要扩张丝绸之路的概念,这张连通五大板块的交通网,也可以都被视为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这张游牧民族织就的交通网上,除了能够发现来自中央之国的痕迹,也同样有机会看到,从丝绸之路另一端输入的商品(比如前面有朋友问到的“都兰古墓”就有类似发现)。

好了,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张骞进入这片羌人之地以后的选择了。由于当时他所能利用的这条,横穿祁连山地的通道是从羌人领地当中穿越,所以这段被视作丝绸之路支路的祁连山通道,也因此被称之为“羌中道”。基于这个原因,亦有研究者判断,张骞是被南山的羌人俘获,并送交给匈奴人的。不过,既然张骞在切入苏干湖盆地之前,就已经接近河西走廊的边缘了,他在塔里木盆地就直接被匈奴骑兵所捕获的可能性会更大。毕竟从战略角度看,存在羌人由此西入塔里木盆地,甚至威胁河西走廊的可能性。派驻专人巡查当金山口一带,也是很自然的事。

以地缘位置来看,当金山口北部的祁连山山前平原,相当于南山——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三大板块相接之地。在匈奴人进入河西走廊之前,往来于这个枢纽点的,应该是楼兰、月氏(包括之前的乌孙),以及南山的羌人部落了。不过在张骞回到帝国之后,用不了太久,在此布防的就是来自中央之国的汉军了。至于中央之国是如何在此对接丝绸之路的,我们下一节再继续解读。

提到河西走廊对接西域的地标,大家脑海中一定会闪过下面几个地标:敦煌、玉门关、阳关、嘉峪关这些名字。而除了嘉峪关以外,前面三个地标都出现于汉武帝时代。

在汉帝国的建制中,敦煌郡是河西四郡中位置最西的行政区。往前推的话,这个包含疏勒河——党河流域的板块,还曾经是乌孙故地。在联手月氏共同对抗匈奴的希望破灭之后,汉武帝曾经想“召”乌孙人回河西故地,帮助帝国镇守西大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此时已经得到伊犁河谷,并可以向中亚方向大展拳脚的乌孙人,自然是不会接受这个建议的。不过这样也好,汉帝国可以仔细考虑移民实边,自己经营河西走廊的问题了。

玉门关和阳关,都是在河西走廊纳入郡县体系后,作为帝国直属地的西大门而修建的。对于很多人唐诗中知晓这两个著名关口的人来说,心中多半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汉、唐帝国,需要有两个西大门。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了下玉门关和阳关的位置。尽管对现在发现的玉门关、阳关遗址,是否就是西汉始建的位置,还有些许怀疑的声音。但大致位置总是不至于出现太大偏差的。

关口总是建立在交通要道之上的,比如那些穿越山脉,连接重要板块的谷地,就经常会被军事家们用来构筑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只是自河西走廊始的西域之路,大部分的路程当中都是在荒漠化的低地中行走。而要想顺利走完这段丝绸之路,能够为旅行者补给淡水、指明方向的河流,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要点。

仔细观察附图(可参考《河西走廊——西域地缘关系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玉门关和阳关都是在水源地左近。其中玉门关所依附的,是一路向西,直通罗布泊的疏勒河;而阳关则是在向北穿敦煌而过,与疏勒河交汇的党河附近。与水源相近的好处,自不必说了。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两条河流能够为玉门关与阳关带来什么样的区位优势。

记得在当日解读楼兰时,曾经说过玉门关的用处。很明显,通过楼兰的最佳路线,是顺疏勒河而下,然后沿罗布泊边缘西行,切入罗布泊西侧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三角洲。最初的时候,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很有可能是在楼兰分道的。毕竟那时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可以很方便的将将商旅们,分别从楼兰带往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阳关的兴建时间可能就要略晚于玉门关了。

汉帝国之所以要在玉门关之南再建阳关,倒不是因为楼兰和罗布泊消失而必须改道(那时还没有这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汉帝国需要一条稳定的,较少受到匈奴干扰的南线,以保证丝绸之路畅通。从地理结构上看,这条南线要想稳定的话,最好是沿祁连山北麓直接过渡到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在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一直受到匈奴战略威胁时,在即将步出河西走廊之时就分道向南,相比把楼兰打造为一个掌控南北两道的枢纽点,战略上要安全的多。

正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敦煌南面的阳关得以兴建。阳关的具体位置,并不在党河河畔,它直接所连接的水源地,是党河西侧的一个天然蓄水洼地——寿昌海。这个连通党河的洼地,在当时也滋养出了一片绿洲。汉帝国因此得以将阳关所在板块,屯垦成一块有自给能力的战略补给点,而不仅仅一是个用来驻军以控交通的城堡。

帝国在寿昌海绿洲所建制的行政区叫做“龙勒县”,它的名字来源于一座绿洲之南的山——龙勒山。所谓龙勒山如果要泛指的话,就是今天的阿尔金山了。如果要再具体点的话,那就是阳关西南方向,阿尔金山脉上的一处向北凸起的山地了。

从阳关所在的寿昌海向南插入龙勒山北,接下来的路程看起来无疑是,贴着阿尔金山脉北麓一路向西,然后进入车尔臣河下游了。为了安置南迁更国名为“鄯善”的楼兰人,也为了让旅行者们尽快有一片绿洲补给(当然还要为帝国屯兵积粮了)。

在兴建阳关的同时,

车尔臣河——台特玛湖之南,已经开发了诺羌河、米兰河等绿洲。看起来,丝绸之路南线就这样和阳关对接起来了。而阳关的战略作用也就此明了了。不过当我们把视线越过龙勒山之后,却发现了一个我们在上一节曾经解读过的重要板块——苏干湖盆地。

出现在龙勒山侧的,不仅仅是苏干湖盆地,还有从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之间穿越而过“当金山口”。从位置上看,当金山口基本就处在寿昌海绿洲的南偏东方向,与阳关的直线距离仅仅50公里。在我们知晓了当金山口和苏干湖盆地,是一条横穿青海境内的“羌中道”的起止点时,阳关的另一个战略作用到底是什么就不再是迷了。

很明显,即使丝绸之路南北两路是在楼兰故地分线,阳关和龙勒县的存在对于防止青海境内的游牧部落(当时是羌人)侵扰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丝绸之路南线确定从阳关开始向南之后,阳关在交通网上的位置,就更加显得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阳关即使称不到是河西走廊的南大门,最起码也算的上是敦煌郡的南大门了。

基于中央之国与羌人之间的恩怨,阳关被附加上战略防御羌人侵扰的作用,并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不过终汉一事,来自青藏高原的羌人游牧部落并没有对西域造成什么威胁。然而到了唐代,来自青藏高原的威胁终于成为现实了。尽管从雅鲁藏布江崛起的吐蕃人,攻击西域的主要路线还是透过克什米尔——喀喇昆仑走廊进行的。但攻灭吐谷浑,占据整个青海地区的吐蕃人无疑不会放过更加富庶的河西走廊。当这支高原农牧政权开始攻击河西走廊时,当金山口——阳关这条攻击路线,相信是很难置身于事外的。

既然汉帝国并没有去开拓青海道,在西域的经营实际也没有受到那些高原羌人的干扰(人口少是主要原因),那么我们还是应该把解读的重点,放在阳关——鄯善国的这条丝绸之路南线通道上来。粗略测量一下距离的话,我们会知道阳关与伊循城之间的直线距离,约在五、六百公里。而在此之间,无论两千年前还是现在,都没有绿洲居间补给,也看不到明显的河流痕迹为旅行者补给淡水。那么当年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那些商旅是如何走完这段路程的呢?是不是就是沿阿尔金山北麓西行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下一节,我们将揭晓问题的答案。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13-09-30 12:16:27

@qiuxin213 66156楼 2013-09-30 00:18:29

既然楼主已经见到了西亚。那我还烦请各位告诉我一个问题,清朝对从新疆边境到哈萨克的巴尔喀什湖的控制形式和力度究竟如何,史书上说是伊犁将军管辖还是说是羁縻统治,除此以外为什么清朝停止了向西的扩张,以致哥萨克的到来,要知道但是已经没有像样的西部强敌了?

-----------------------------

羁縻。一切外交都是服务于内政的。是否要主动对外扩张,很重要一点就是要看有没有直接收益。否则如果一味扩张,徒增国内的经济负担,就会动摇根基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动扩张。是因为如果不主动出击的话,自己的利益会直接受到威胁。说到底,还是为了内政稳定。象包括征葛尔丹在内的,中央帝国的几次入主西域之举,都是源于此。至于俄国人和来自欧洲的威胁,没有可供借鉴的历史,也不能太苛求清政府能够想到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13-10-13 12:53:14

@比尔克林顿 66596楼 2013-10-13 11:38:08

祖先崇拜的话题看来关注的人不少,不知道LZ是怎么看的.

大家说了很多解释性的东西,可是都没有说出祖先崇拜是怎么产生的,这才是我的主要问题.

如果说是因为技术传承而祭祀祖先,西方技术早期更加发达,却没有产生祖先崇拜.如果说为了分封控制,产生祖先崇拜,时间上又太晚了,而且事先毫无征兆,难道是拍脑袋想出

来的?

我觉得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在早期人类社会是共存的,就好像女娲是人首蛇身,商祖是玄鸟后裔一样,在埃及......

-----------------------------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祖先崇拜,准确点说应该是“祖灵崇拜”。不仅是单纯的敬祖,而且是相信祖先会以灵魂的形式存在(注意,不是鬼魂),并保佑后世子孙。

祖灵崇拜在人类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点,在近现代通过研究那些原始部落,已经得到了验证。西方的族群在早期当然也存在这种现象,只不过他们没有延续下来,更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这些历史,所以会觉得他们好像直接进入现在的宗教状态了。研究中国的案例,不在于研究它是如何起源的,而在于它是如何被保留下来的。

事实上,祖灵崇拜也是一种宗教的形式,只不过比较原始。由于原始人类受自然力的影响较大,无法准确解释、预知一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因此在祖灵崇拜的同时,往往还会伴生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所谓图腾文化,其实就是万物有灵信仰的初级体现。

比较有趣的是,祖灵崇拜本质上应该算是用来对抗万物之灵的。也就是说,人类寄希望于自己的祖先,庇护自己,不受那些自然力的伤害。从这个角度说,在原始状态下,人类征服自然力的能力越强,祖先崇拜的成分就会越高。反之,则越会屈从于自然力,并寄希望单纯以崇敬之心,来避免伤害的产生。而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强化并延续祖灵崇拜,并形成信仰体系,正是缘于农耕、治水技术的发展。能够依靠祖先遗留下来的经验(比如节气),在稳定状态下延续族群的生存。

如果一个族群,自认为无法一定程度的控制自然力的话,那么“万物有灵”信仰中的“灵”,就会进一步人格化(或者说“神”化),从而产生“多神教”形式了。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化也普遍存在。比如在坚持祖灵崇拜的同时,山神、河神一类的神灵,也同样不成体系的存在于华夏文化中,毕竟人类无法完全征服自然力。当然,华夏文明的核心,还是相信人定胜天。所以即使在古代,主流知识阶层,往往对这些怪力乱神的观念,也是嗤之以鼻的。

从宗教角度看,简单、易推广、去偶像化的一神教算是终极模式了。关于东、西方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信仰体系,在中央之国以及中东部分,都有解读过,如果仔细回看(特别是中东部分)应该会有答案的。

“原始”二字并非贬意,因为它往往代表着稳定。记得当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元素里(又比如汉字),还引起一些朋友的反感。有一点必须说明,今天的中现在的中国,由于几十年对无神论的强化,加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很难从整体上回复到“祖灵崇拜”状态了。但对于我们这个重血缘关系的族群来说,保持“祖先崇拜”的态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这个层面,即使在华夏文化中,没有了“神灵”的存在(包括祖灵),我们的祖先和他们为我们留下的各种遗产,也能够成为华夏文明的信仰基础。

当然,没有“神”存在的信仰体系,是很难让受一神教影响的族群所理解的。不过华夏文化,本来就是独特而不具有攻击力的,。能够做好自己,并且依托祖先数千年来积累的雄厚基础(比如领土、人口),已经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影响世界格局的异类了。

从阳关到鄯善,最显见的路线,应该就是沿着阿尔金山北麓前行了,这样一条路线,也同样可以成为张骞靠近当金山口,进入南山的选择。问题是,就现在的环境来看,单薄的阿尔金山并没有为它的北麓提供多少淡水,用以湿润土地。早在两百多万年前,阿尔金山与罗布泊洼地之间,就实际上是为一片沙漠所覆盖了。

这条叫做“库姆(木)塔格”狭长的沙漠地带,可以视作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吐鲁番盆地东南部,今天的鄯善县一带,也有一片相同名称的沙漠。没有证据证明,是那些鄯善后裔在迁移的同时,把这个名字带到了吐鲁番盆地。不过从地缘

角度来看,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巧合”吧。

在塔里木盆地这片干旱的土地上,沙漠本身并不足以阻挡人们前行的脚步,关键在于其中要有高山之水补给,而这恰恰又是阿尔金山的弱项。与被沙漠吞噬的风险相比,阿尔金山腹地反而成为了最好的通行选择。一方面可以免受沙漠恶劣气候的侵扰;另一方面山地之中也更容易找到水源。

如果山地本身成为了通行的选择(而不是阿尔金山北麓的山前低地),那么从阳关南下的旅行者,理论上可以选择直接从当金山口,切入到山脉之南。然后在苏干湖盆地、塔里木盆地的西边缘,贴着阿尔金山,向米兰河上游靠近,并最终北向切入到鄯善人当年游牧的地区。不过通常情况下,旅行者并不会选择这么快的进入山地之中。因为在苏干湖盆地相对应的这段阿尔金山北麓,环境还并没有那么糟糕。

让这段山前低地免受沙漠直接覆盖命运的,是一段海拔两千多米,东西纵横约一百五十公里的山地带。这段山体的存在,有效的阻隔了库木塔格沙漠的南侵。山体向南的突出部名叫“大红山”(汉称“西紫亭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大红山与阿尔金山北麓的那个突出部——龙勒山遥相呼应,收紧了这条山前通道的宽度。相信即使你不是军事专家,也应该能够看的出。大红山和龙勒山这两个制高点,有条件建成河西走廊板块最西端的军事要塞。

事实也的确如此,汉、唐两朝也的确在大红山、龙勒山一带部署了军事据点。今天甘肃与新疆的行政分割线,也正是从大红山之西滑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今天甘肃省的西部边界,的确与河西走廊——南疆地区的地缘分割线是吻合的。不过对于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来说,大红山及其所属山体,并不能一直帮助他们阻挡沙漠。如果不想进入沙漠地区的话,他们很快就必须选择向南进入阿尔金山腹地了。

在今天的行政地图上,寻找丝绸之路切入阿尔金山腹地的这个点,也并不困难。因为这个点和甘肃、新疆、青海三省(自治区)相接的这个点是吻合的。当然,在行政地图上我们并不能看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割。但如果在地形图上看这些行政分割线(可参照《汉.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地缘结构图》),揭开谜底的钥匙就露出来了。

这个三地交汇的点,所处的位置正是在阿尔金山之上。而它的北边,则是一条东西横穿阿尔金山东部腹地的盆地。事实上,从地理结构上,这条叫做“索尔库里”盆地,是一条标准的谷地形态。只不过阿尔金山的集水能力太弱了。这条谷地之中,并没有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河流。

沿着甘、新边界,切入索尔库里盆地的是一条古道,

这条古道也是今天隶属新疆的

若羌县,直接连通甘肃境内阿克塞县省道的选择(如果不想经过青海境,再经由当金山口北入阳关的话)。与山口最为接近的地区,今天叫做拉配泉(隶属若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道路穿行的山口,称之为“拉配泉山口”。

从拉配泉进入索尔库里盆地之后,阿尔金山腹地的这条低地带,能够帮助旅行者一直抵达米兰河上游。顺米兰河而下,就是汉军为协防若羌而屯垦的米兰绿洲了。当然,鉴于米兰河上游所处的阿尔金山山体已经有些复杂了。旅行者们并不一定非要在抵达米兰河谷后,再北入塔里木盆地。今天的315国道,就在米兰河之东选择了两个山口穿出阿尔金山(苏吾什杰和巴什考供)。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比起周边那些高大山脉,穿越单薄的阿尔金山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管选择哪个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索尔库里盆地的存在,最起码都能够帮助丝路之上的旅行者,绕过库木塔格沙漠。我们实在无法确定的是,张骞在上述四个山口(苏吾什杰、巴什考供、拉配泉、当金山口),抑或是其它未知山口中,到底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帮助它转入到阿尔金山之南的。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最终还是落到了匈奴人手中,并且在滞留一年多之后,终于脱离苦海回到了长安。

张骞的这次旅行,前后耗时共计13年(公元前138年——126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是被匈奴人所扣押。然而这些被扣押的日子,也并非一无所获。相反,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张骞才有机会为汉武帝带去更多关于匈奴的信息。在张骞返回之后,汉帝国经过五年的充分准备,连续发动了两次河西之战,并最终将河西走廊纳入了帝国的领土,完成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设想。

尽管张骞最后的回归,让汉帝国完成了对匈奴的致命一击。但长达13年的等待也未免太长了。汉武帝也不可能把反击匈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大月氏人身上。如果在遥远的西方,能够有这样一个战略盟友当然是最好;如果没有,汉帝国反击匈奴的主战场,仍然是在北方。在张骞出使大月氏五年之后,已经不对此抱有希望的汉武帝,终于决定在中央之国所熟悉的正面战场,拉开反击匈奴的序幕了。而我们接下来的视线,也将从黄土高原之西,转回到黄土高原之北。去看看在张骞出人意料的回来之前,汉匈之间对抗关系,呈现出了怎样一种变化。


相关文章

  • 进藏公路有几条?川滇新青外你还知道哪些?
  • 随着近些年川藏线旅游大热,越来越多的驴友开始把目光从其他地方转移到西藏,这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进藏之路自从1954年,第一条线路川藏线修好,一直到新世纪2015年,那么西藏旅游进藏公路有几条?总共有6条由国内进藏路线,分别是: 1.青藏线 ...查看


  • 2015暑假出游计划2
  • 兰州-敦煌自驾游 Day 1:兰州-塔尔寺(250KM)-青海湖 (170KM) [路况]兰州-塔尔寺(G30-G6京藏高速-G109国道-G315国道) -青海湖(公路-G109国道) [景点]塔尔寺 青海湖日落 1.早8:00出发,开往 ...查看


  • 千里路云和月
  • 这是第二次来西宁,曾经在一个临时起意的旅途中到过这个地方,在清亮的青海湖畔感受过那份虔诚,那是上万修行者不辞辛苦而来的圣地 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这里是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称西平亭,也是唐蕃古道起点.古丝绸之路 ...查看


  • 黄河最美的滩涂
  • 滩涂,是由海洋.河流.湖泊有规律的涨落而出现的一种地貌,是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观.30多年前,甘肃摄影家张润国和王杰等人就借助直升机和热气球等设备对甘肃临夏刘家峡库区周边的滩涂风光进行拍摄,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们认为刘家峡这种独特又典型的滩涂风 ...查看


  • 成都出发自驾青海湖路书
  • 成都出发自驾青海湖路书 (2008-11-24 10:26:12) 转载 标签: 分类: 汽车旅游·线路 成都至青海湖 自驾路书 出行路线(成都-广元―宁强―勉县-留坝-凤县-两当-天水-兰州-西宁-青海湖-西宁-兰州-天水-凤县-汉中-广 ...查看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丝绸之路经济带 编者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 ...查看


  •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 中国地理知识点集锦 地形 总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包围),海拔超过4000米,内部地形为山地和高原. 第二级阶梯:自青藏高原边缘向北到国界.向东到大兴安岭 ...查看


  • 丝绸之路的由来
  • ( 书村网 www.mcqyy.com )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来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 ...查看


  • 五千年前的包裹如何在全球旅行(视域)
  • 本报记者 杨雪梅<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03日   17 版) 2010年7月英国爱丁堡,英格兰历史文化资源主管彼得·约曼展示一件有45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雕像.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距今约3500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