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没有天分,却误以为自己有天分,这就是爱做梦的原因。你得先吃饱饭,然后才能用你的天分去改变世界。
放弃你的梦想吧
当能力跟不上野心,就叫自大。
自大的人的可悲之处,不在于他的处境,而在于他不知道他自己的处境,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总觉得自己应该蛮帅的,不然早餐店的阿姨怎么会喊了我好几年的帅哥,总不可能说谎这么多年嘛?要不然以前上班的阿珠每次看到我都害羞地低头,说话也不敢看着我的眼睛呢?
总觉得自己应该是能力一流吧,要不然老板怎么总是喜欢拍我的肩膀,说他很看重我,要我加班好好表现,肯定是因为他只信任我吧?
这个世界不断地鼓励我,不断地跟我说我有机会出人头地,只是时机未到,只是没找到伯乐,跟我说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有机会实现。
这世界跟我说,只要我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我。可以获得全世界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就是可悲的人,因为世界根本没空理你。
自助者也不会得到天助,每一个帮助都是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顺手跟你合作而已,每一个善心都是资源的外溢。
每一个坚持梦想而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有成功的条件,并且条件正好符合他们的梦想而已。
不是梦想实现,而是能力足够、时机刚好、条件补上。
如何过得不那么可悲?首先就是要抛弃你的梦想。不要想了,那些梦都是让你成为可悲的人的开端。
别梦想成为电竞选手,拼命打游戏。
别梦想成为歌星,每天唱歌打扮刷存在感。
别梦想成为漫画家,每天只知道画漫画。
别梦想自己会成为篮球明星,每天跑去跟人斗牛。
放下你的梦想吧,因为那都只是梦。
梦会让你活在美好的想象世界里,你会把梦当做逃避无能的理由。它让你看不清现实,让你模糊了真实的界限。
而你只要好好生活就够了。多找点有趣的事情做,你会发现在许多有趣的事情中,有某些事是你觉得特别有趣的,那种有趣不只是打发时间而已,你还会非常容易上手而且有成就感,那才是值得你投入的事情。
但是,不要因此而产生幻想,觉得自己是不是有某种天分。这只是代表某件事能给你更多的价值感受而已,你或许可以让这件事成为你的兴趣,但兴趣不能当饭吃,是要看你的运气和能力的。
大多数人都没有天分,却误以为自己有天分,这都是爱做梦的原因。
先吃饱饭,然后再用你的天分去改变世界吧。
自己的平庸,是你发现的最大秘密
许多励志大师或奇迹大师,都喜欢告诉你“人生的秘密”,甚至还有一本书就叫《秘密》,卖的很好。
但是,你的人生哪有什么秘密?
想去探索人生的秘密,不过是对自己的无能缺乏认识罢了。
许多人一路探寻秘密,一路晃到了三四十岁,才发现一件事:原来自己的平庸,才是真正的秘密。
人生没有秘密,那些大师说的秘密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去搜寻一下,就可以发现都是前人讲过的话罢了。
什么爱是唯一、健康最重要、态度决定高度、反省是最好的进步,这些事大家都知道,只是做的人觉得这很正常,没做的人则根本不在乎。
20岁的时候说健康很重要,谁理你啊?熬夜读书考试不挂科才重要啊。
25岁的时候说家人很重要,谁理你啊?有机会被外派出差见世面才重要啊。
30岁的时候说态度决定高度,谁理你啊?银行账户才决定说话的力度啊。
人生在不同时期,本来就有不同的追求,每个人追求的事物也不一样。
根本没什么秘密,只是有多少条件做多少事而已。
有才华的人会辛苦,
有微小才华的人会痛苦
人们对自身才华的认知是很薄弱的,这点受制于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才华,而只是要把大家变成同样的人。
但当你顺着这样的教育长大之后,他们又要你当一个有特色的人,这不是害人一生嘛。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才华是什么,做了某件事觉得好像不错,就以为自己有天分了。
就好像有些人玩游戏觉得不错,就以为自己有打电动的天分,但其实这根本就是厂商的阴谋啊!
每个人都会打篮球、踢足球,但球星还是只有那几个而已。
绝大多数的人,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才华或天赋。
而有太多的人,则是根本误会了自己——他们可能是战争天才,但这时代暂时不需要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超级猎人,但都市里根本没有这个职位啊。
这个时代,真正拥有才华的人会很辛苦。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才华,所以他们对有才华者既嫉妒又怨恨,甚至百般刁难。
比如一个确实有电竞才华的学生,却被逼着要上完无聊的学校课程,才能在下课后去比赛练习。他不得不把时间浪费在与他的才华不相干的地方,只因为这是教育体制。
再比如一个真的有运动才华的人,会被逼着学语文、英语、数学,直到课余时间才能锻炼体能。他把跟全世界一流人才比拼锻炼的大把时间,拿来浪费在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地方。
真正拥有才华的人,不可能是个全能者。
但人们就是会习惯性地嫉妒和刁难有才华的人,找到他们的缺失之后,再把他们的才华淹没。
所以有才华的人要非常辛苦,才能让自身的才华受到大众认同。
与之对比,仅有微小才华的人就更加痛苦了。
他们的才华,并不足以让他们功成名就,但与一般人相比,他们又似乎有那么点不一样。
他们会思考,是要认命放弃,还是奋力坚持;放弃这微小的才华虽有些可惜,但现实生活又逼得他们无法坚持。
可每当要放弃时,听了一些励志的言语,又会燃起一股希望之火,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再试一试;但真的试了,却又没什么成果。
这些仅具备微小才华的人,不断地在能力与现实之间摆动。
比如唱歌好听的人,偶尔一唱,总有人会发出赞叹,觉得他不当歌手太可惜了;但当他把自己唱歌的视频放上网络时,却又没有多少人点击,也不曾有唱片公司的人上门。
这样的人,一生都会觉得痛苦。
要认命又不甘心,不认命却也赢不了。
每当他们快放弃时,就会被那些励志文章鼓励,接受激励大师的说法,然后继续坚持下去。
直到岁月把他们的机会磨蚀,花了多年时间,终于证明——没错,自己确实只是拥有微小的才华而已。
已获凤凰联动授权转载
大多数人都没有天分,却误以为自己有天分,这就是爱做梦的原因。你得先吃饱饭,然后才能用你的天分去改变世界。
放弃你的梦想吧
当能力跟不上野心,就叫自大。
自大的人的可悲之处,不在于他的处境,而在于他不知道他自己的处境,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总觉得自己应该蛮帅的,不然早餐店的阿姨怎么会喊了我好几年的帅哥,总不可能说谎这么多年嘛?要不然以前上班的阿珠每次看到我都害羞地低头,说话也不敢看着我的眼睛呢?
总觉得自己应该是能力一流吧,要不然老板怎么总是喜欢拍我的肩膀,说他很看重我,要我加班好好表现,肯定是因为他只信任我吧?
这个世界不断地鼓励我,不断地跟我说我有机会出人头地,只是时机未到,只是没找到伯乐,跟我说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有机会实现。
这世界跟我说,只要我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我。可以获得全世界的帮助,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就是可悲的人,因为世界根本没空理你。
自助者也不会得到天助,每一个帮助都是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顺手跟你合作而已,每一个善心都是资源的外溢。
每一个坚持梦想而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有成功的条件,并且条件正好符合他们的梦想而已。
不是梦想实现,而是能力足够、时机刚好、条件补上。
如何过得不那么可悲?首先就是要抛弃你的梦想。不要想了,那些梦都是让你成为可悲的人的开端。
别梦想成为电竞选手,拼命打游戏。
别梦想成为歌星,每天唱歌打扮刷存在感。
别梦想成为漫画家,每天只知道画漫画。
别梦想自己会成为篮球明星,每天跑去跟人斗牛。
放下你的梦想吧,因为那都只是梦。
梦会让你活在美好的想象世界里,你会把梦当做逃避无能的理由。它让你看不清现实,让你模糊了真实的界限。
而你只要好好生活就够了。多找点有趣的事情做,你会发现在许多有趣的事情中,有某些事是你觉得特别有趣的,那种有趣不只是打发时间而已,你还会非常容易上手而且有成就感,那才是值得你投入的事情。
但是,不要因此而产生幻想,觉得自己是不是有某种天分。这只是代表某件事能给你更多的价值感受而已,你或许可以让这件事成为你的兴趣,但兴趣不能当饭吃,是要看你的运气和能力的。
大多数人都没有天分,却误以为自己有天分,这都是爱做梦的原因。
先吃饱饭,然后再用你的天分去改变世界吧。
自己的平庸,是你发现的最大秘密
许多励志大师或奇迹大师,都喜欢告诉你“人生的秘密”,甚至还有一本书就叫《秘密》,卖的很好。
但是,你的人生哪有什么秘密?
想去探索人生的秘密,不过是对自己的无能缺乏认识罢了。
许多人一路探寻秘密,一路晃到了三四十岁,才发现一件事:原来自己的平庸,才是真正的秘密。
人生没有秘密,那些大师说的秘密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去搜寻一下,就可以发现都是前人讲过的话罢了。
什么爱是唯一、健康最重要、态度决定高度、反省是最好的进步,这些事大家都知道,只是做的人觉得这很正常,没做的人则根本不在乎。
20岁的时候说健康很重要,谁理你啊?熬夜读书考试不挂科才重要啊。
25岁的时候说家人很重要,谁理你啊?有机会被外派出差见世面才重要啊。
30岁的时候说态度决定高度,谁理你啊?银行账户才决定说话的力度啊。
人生在不同时期,本来就有不同的追求,每个人追求的事物也不一样。
根本没什么秘密,只是有多少条件做多少事而已。
有才华的人会辛苦,
有微小才华的人会痛苦
人们对自身才华的认知是很薄弱的,这点受制于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才华,而只是要把大家变成同样的人。
但当你顺着这样的教育长大之后,他们又要你当一个有特色的人,这不是害人一生嘛。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才华是什么,做了某件事觉得好像不错,就以为自己有天分了。
就好像有些人玩游戏觉得不错,就以为自己有打电动的天分,但其实这根本就是厂商的阴谋啊!
每个人都会打篮球、踢足球,但球星还是只有那几个而已。
绝大多数的人,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才华或天赋。
而有太多的人,则是根本误会了自己——他们可能是战争天才,但这时代暂时不需要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超级猎人,但都市里根本没有这个职位啊。
这个时代,真正拥有才华的人会很辛苦。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才华,所以他们对有才华者既嫉妒又怨恨,甚至百般刁难。
比如一个确实有电竞才华的学生,却被逼着要上完无聊的学校课程,才能在下课后去比赛练习。他不得不把时间浪费在与他的才华不相干的地方,只因为这是教育体制。
再比如一个真的有运动才华的人,会被逼着学语文、英语、数学,直到课余时间才能锻炼体能。他把跟全世界一流人才比拼锻炼的大把时间,拿来浪费在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地方。
真正拥有才华的人,不可能是个全能者。
但人们就是会习惯性地嫉妒和刁难有才华的人,找到他们的缺失之后,再把他们的才华淹没。
所以有才华的人要非常辛苦,才能让自身的才华受到大众认同。
与之对比,仅有微小才华的人就更加痛苦了。
他们的才华,并不足以让他们功成名就,但与一般人相比,他们又似乎有那么点不一样。
他们会思考,是要认命放弃,还是奋力坚持;放弃这微小的才华虽有些可惜,但现实生活又逼得他们无法坚持。
可每当要放弃时,听了一些励志的言语,又会燃起一股希望之火,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再试一试;但真的试了,却又没什么成果。
这些仅具备微小才华的人,不断地在能力与现实之间摆动。
比如唱歌好听的人,偶尔一唱,总有人会发出赞叹,觉得他不当歌手太可惜了;但当他把自己唱歌的视频放上网络时,却又没有多少人点击,也不曾有唱片公司的人上门。
这样的人,一生都会觉得痛苦。
要认命又不甘心,不认命却也赢不了。
每当他们快放弃时,就会被那些励志文章鼓励,接受激励大师的说法,然后继续坚持下去。
直到岁月把他们的机会磨蚀,花了多年时间,终于证明——没错,自己确实只是拥有微小的才华而已。
已获凤凰联动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