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的成功之道

蒙牛的成功之道

在蒙牛公司有很多的企业文化,很多的都是古今中外拿来为我所有的,但这一条是蒙牛人自己提出来的: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合作伙伴需赚钱,员工参与为收入,父老乡亲盼税收。也就是说,公司离不开每一个人,离不开社会各界,只有与广大人民相关联的事业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心做人,这是蒙牛总裁牛总的一个座右铭,蒙牛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也是靠公司对消费者的诚信。

细节决定成败,在蒙牛公司每个工作人员的面前有一面小镜子,镜子上有一句话:“你的面部表情,决定了你的工作态度。”1是在告诉我们自己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公司的形象;2是让我们常常照一下镜子,不要把自己生活当中的不愉快带到工作上来,不管干什么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蒙牛有一条留人的原则: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还有一条用人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如果缺少智慧请你留下汗水,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留下汗水,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 设计是服务于生产的,生产是服务于消费者的,蒙牛的行政是服务于大家的,所以在墙上写着:不能服从他人者,无法指挥他人。每一个办公室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牌子,上面写着“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是一种危险。”蒙牛公司还引进了海尔严格的OEC 管理模式,就是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该公司还有一个制度,那就是如果大家在一起吃饭的话,由职务最高的人来付钱,并且公司还规定只容许上级给下级送礼,这叫做关怀,不容许下级给上级送礼,因为那叫做受贿。

蒙牛公司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在23.5岁,公司就用“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看别人不顺眼,首先要调整自己的修养”、“为了放射自己的光,无须吹熄别人的灯”的企业文化,避免了员工之间少小的摩擦。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蒙牛公司用自己的企业文化演绎了自己的传奇。

蒙牛的成功远远不是简单的一个策略,更不是单一的一种营销手段。作为中国一个成长速度如此之快的企业,它成长的秘诀肯定是与众不同的。

一、牛根生善“借”

借人:牛根生在用人方面绝对是行家,蒙牛创业之初的绝大部分人才全部来自于伊利。这为蒙牛能够超速发展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但借的前提是舍,老牛在伊利的时候基本上就用舍的精神征服了很多员工的心。他这种“钱散人聚,钱聚人散”的经营哲学使得身边的兄弟都知道,跟着老牛好处不会少。所以,当老牛被“逐”出伊利,身边旧部争先从之,实际上老牛把他们的心早就给“偷”走了。再加上郑俊怀犯了一个错误,对以前老牛的手下“赶尽杀绝”,又进一步加速了人才的流失。这些人都是在乳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短期内就壮大了蒙牛的力量。

借势:牛根生是一个借势高手,从起步时,蒙牛一直把伊利挂在嘴上,其产品宣传一开始就和伊利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老牛来自伊利,本身对伊利有感情,同时又深悉比附之道。没有第二的情况下,绑定第一就是第二。另外一方面每次做广告都想着伊利,伊利在道义上也不好意思向它下手,赢得了生存的机会,起到麻痹对手的作用。

借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懂学习的企业家永远做不大。尽管某些企业家不怎么看书,但是他们是通过人来学习,通过和不同阶层的人聊天增长知识和智慧。老牛经常倡导一个观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其实这句话我最早是在9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策划人之一王力的《恩波智业》的书中看到,当时王力到处演讲时这句也是经常提及的招牌语。老牛在早期就知道智力投资,找到当时热火的王力,当时王力对这个“小老板”就没怎么重视,但是老牛用诚意打动了他,最后王力答应请求,只和老牛发散性聊天,收费20万,聊了两天,老牛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但老牛认为特值。至少牛根生的大局观和眼光是非同一般。英雄惜英雄,再次印证企业家学习的速度决定公司成长的速度。

二、文化食粮

在蒙牛厂区,你可以看到上百个标语牌。一进公司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想流汗,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

在容易产生人际摩擦的地方,竖上标语牌:“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地方,写上:“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

在车间里刻上:“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在用人原则上,强调“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在个人激励上,突出“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上述言语在厂区里随处可见,能够固化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渗透员工的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激励员工刻苦敬业,维持团队成员的关系,增强你对产品质量的认知,而且还会让参观者耳目一新,然后替蒙牛免费宣传。

三、战略思路

蒙牛的品牌战略是“三步走”:第一步,做“内蒙古牛”;第二步,做“中国牛”;第三步,做“世界牛”。熟悉的人都知道蒙牛是从1116位倒数开始,在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三无的情况下,牛根生采用了“先做市场,再建工厂”的经营之路。这样就通过品牌的效应裹挟更多资源快速发展壮大。

蒙牛一开始的战略就是比附,盯住标杆伊利,通过打造内蒙古的这个乳都,借城市牌和伊利来彰显自己。所以蒙牛将“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打在产品包装上,给人一种谦虚的印象,但实际上就是借名生辉,借梯升高。点亮了别人,也闪耀了自己。而且,在蒙牛,“竞争对手”这个词被另一个词——“竞争队友”——所代替。一个字的改变让我想起曹植,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向伊利表示“相煎何太急”的意思。这也是智慧。牛根生有一句名言:“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这不仅体现了老牛的胸怀!显示出蒙牛的大度,也在无形中为蒙牛做了宣传。

四、营销传播

通过选择强势媒体中央电视台率先打广告见品牌,眼光独到,之后我们看宝洁继蒙牛之后蝉联3届标王,中国特殊国情下,标王还是会得到很多好处的。至于以前标王的陨落,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爱多、秦池的衰败不是因为标王。我们某些专家当初甚至下预言说蒙牛肯定要出问题,他就是按照现象的惯性思维来推算了。其实就如同预言人会死一样可笑。正是中央电视台在品牌传播上的天然优势,使得消费者迅速地接纳了蒙牛。当然蒙牛后来还通过神5、超女等一系列事件营销来壮大声势,最大化传播品牌。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蒙牛还有一个传播途径,就是参观,把厂区建设的和“旅游景点”似的。这“旅游景点”是对消费者、投资人、企业管理人士等等开放的。这样大家就了解了蒙牛牛奶生产的流程和品质,而且这些人就成为传播的节点,真是实现参观也是生产力,生产出更多义务的品牌见证广告。所

以说,企业对外开放也是一种宣传,要不为什么餐厅出现后厨开放的潮流,千岛湖的农夫山泉为什么热衷于请消费者去参观,因为参观也是互动体验的过程,而体验就会带来忠诚。

五、高层的学习能力

谈到高层,也许大家最为熟悉的是老牛,因为他现在是各大媒体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其实蒙牛的其他高层也非常优秀,具有很好的洞察力和学习力。蒙牛杨文俊总裁曾经说:“我去联想集团参观的时候,看到他们客服中心的每位员工面前都有一面小镜子,刚开始以为是化妆镜,后来才发现,这面镜子不仅可以帮助员工看到自己的整体形象,保持仪容整洁,更可以使员工时时都能够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表情,从而能知道自己对待客户的态度。于是我将这种虽然细小,但却有效的管理方式学了过来,让我们的员工能从这面镜子中认识自我,端正工作态度,保持积极心态,使每一项工作都畅通无阻。”此例子可以看出联想这种大公司在关键细节上的管理,还可以体会蒙牛高层的学习能力。

牛根生简介

姓名:牛根生

性别:男

生日:1958年1月25日

国籍:中国

供职机构:蒙牛集团

职务:董事长

牛根生,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

从事乳业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获奖的大陆品牌;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其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牛根生档案

●1958年生内蒙古人

●1978年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 厂长

●1992年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2002年获“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获“中国企业新领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赴港上市,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2006年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

●期间曾在北京大学深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

蒙牛的成功之道

在蒙牛公司有很多的企业文化,很多的都是古今中外拿来为我所有的,但这一条是蒙牛人自己提出来的: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合作伙伴需赚钱,员工参与为收入,父老乡亲盼税收。也就是说,公司离不开每一个人,离不开社会各界,只有与广大人民相关联的事业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心做人,这是蒙牛总裁牛总的一个座右铭,蒙牛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也是靠公司对消费者的诚信。

细节决定成败,在蒙牛公司每个工作人员的面前有一面小镜子,镜子上有一句话:“你的面部表情,决定了你的工作态度。”1是在告诉我们自己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公司的形象;2是让我们常常照一下镜子,不要把自己生活当中的不愉快带到工作上来,不管干什么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蒙牛有一条留人的原则: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还有一条用人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如果缺少智慧请你留下汗水,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留下汗水,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 设计是服务于生产的,生产是服务于消费者的,蒙牛的行政是服务于大家的,所以在墙上写着:不能服从他人者,无法指挥他人。每一个办公室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牌子,上面写着“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是一种危险。”蒙牛公司还引进了海尔严格的OEC 管理模式,就是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该公司还有一个制度,那就是如果大家在一起吃饭的话,由职务最高的人来付钱,并且公司还规定只容许上级给下级送礼,这叫做关怀,不容许下级给上级送礼,因为那叫做受贿。

蒙牛公司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在23.5岁,公司就用“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看别人不顺眼,首先要调整自己的修养”、“为了放射自己的光,无须吹熄别人的灯”的企业文化,避免了员工之间少小的摩擦。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蒙牛公司用自己的企业文化演绎了自己的传奇。

蒙牛的成功远远不是简单的一个策略,更不是单一的一种营销手段。作为中国一个成长速度如此之快的企业,它成长的秘诀肯定是与众不同的。

一、牛根生善“借”

借人:牛根生在用人方面绝对是行家,蒙牛创业之初的绝大部分人才全部来自于伊利。这为蒙牛能够超速发展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但借的前提是舍,老牛在伊利的时候基本上就用舍的精神征服了很多员工的心。他这种“钱散人聚,钱聚人散”的经营哲学使得身边的兄弟都知道,跟着老牛好处不会少。所以,当老牛被“逐”出伊利,身边旧部争先从之,实际上老牛把他们的心早就给“偷”走了。再加上郑俊怀犯了一个错误,对以前老牛的手下“赶尽杀绝”,又进一步加速了人才的流失。这些人都是在乳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短期内就壮大了蒙牛的力量。

借势:牛根生是一个借势高手,从起步时,蒙牛一直把伊利挂在嘴上,其产品宣传一开始就和伊利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老牛来自伊利,本身对伊利有感情,同时又深悉比附之道。没有第二的情况下,绑定第一就是第二。另外一方面每次做广告都想着伊利,伊利在道义上也不好意思向它下手,赢得了生存的机会,起到麻痹对手的作用。

借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懂学习的企业家永远做不大。尽管某些企业家不怎么看书,但是他们是通过人来学习,通过和不同阶层的人聊天增长知识和智慧。老牛经常倡导一个观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其实这句话我最早是在9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策划人之一王力的《恩波智业》的书中看到,当时王力到处演讲时这句也是经常提及的招牌语。老牛在早期就知道智力投资,找到当时热火的王力,当时王力对这个“小老板”就没怎么重视,但是老牛用诚意打动了他,最后王力答应请求,只和老牛发散性聊天,收费20万,聊了两天,老牛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但老牛认为特值。至少牛根生的大局观和眼光是非同一般。英雄惜英雄,再次印证企业家学习的速度决定公司成长的速度。

二、文化食粮

在蒙牛厂区,你可以看到上百个标语牌。一进公司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想流汗,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

在容易产生人际摩擦的地方,竖上标语牌:“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地方,写上:“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

在车间里刻上:“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在用人原则上,强调“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在个人激励上,突出“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上述言语在厂区里随处可见,能够固化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渗透员工的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激励员工刻苦敬业,维持团队成员的关系,增强你对产品质量的认知,而且还会让参观者耳目一新,然后替蒙牛免费宣传。

三、战略思路

蒙牛的品牌战略是“三步走”:第一步,做“内蒙古牛”;第二步,做“中国牛”;第三步,做“世界牛”。熟悉的人都知道蒙牛是从1116位倒数开始,在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三无的情况下,牛根生采用了“先做市场,再建工厂”的经营之路。这样就通过品牌的效应裹挟更多资源快速发展壮大。

蒙牛一开始的战略就是比附,盯住标杆伊利,通过打造内蒙古的这个乳都,借城市牌和伊利来彰显自己。所以蒙牛将“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打在产品包装上,给人一种谦虚的印象,但实际上就是借名生辉,借梯升高。点亮了别人,也闪耀了自己。而且,在蒙牛,“竞争对手”这个词被另一个词——“竞争队友”——所代替。一个字的改变让我想起曹植,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向伊利表示“相煎何太急”的意思。这也是智慧。牛根生有一句名言:“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这不仅体现了老牛的胸怀!显示出蒙牛的大度,也在无形中为蒙牛做了宣传。

四、营销传播

通过选择强势媒体中央电视台率先打广告见品牌,眼光独到,之后我们看宝洁继蒙牛之后蝉联3届标王,中国特殊国情下,标王还是会得到很多好处的。至于以前标王的陨落,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爱多、秦池的衰败不是因为标王。我们某些专家当初甚至下预言说蒙牛肯定要出问题,他就是按照现象的惯性思维来推算了。其实就如同预言人会死一样可笑。正是中央电视台在品牌传播上的天然优势,使得消费者迅速地接纳了蒙牛。当然蒙牛后来还通过神5、超女等一系列事件营销来壮大声势,最大化传播品牌。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蒙牛还有一个传播途径,就是参观,把厂区建设的和“旅游景点”似的。这“旅游景点”是对消费者、投资人、企业管理人士等等开放的。这样大家就了解了蒙牛牛奶生产的流程和品质,而且这些人就成为传播的节点,真是实现参观也是生产力,生产出更多义务的品牌见证广告。所

以说,企业对外开放也是一种宣传,要不为什么餐厅出现后厨开放的潮流,千岛湖的农夫山泉为什么热衷于请消费者去参观,因为参观也是互动体验的过程,而体验就会带来忠诚。

五、高层的学习能力

谈到高层,也许大家最为熟悉的是老牛,因为他现在是各大媒体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其实蒙牛的其他高层也非常优秀,具有很好的洞察力和学习力。蒙牛杨文俊总裁曾经说:“我去联想集团参观的时候,看到他们客服中心的每位员工面前都有一面小镜子,刚开始以为是化妆镜,后来才发现,这面镜子不仅可以帮助员工看到自己的整体形象,保持仪容整洁,更可以使员工时时都能够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表情,从而能知道自己对待客户的态度。于是我将这种虽然细小,但却有效的管理方式学了过来,让我们的员工能从这面镜子中认识自我,端正工作态度,保持积极心态,使每一项工作都畅通无阻。”此例子可以看出联想这种大公司在关键细节上的管理,还可以体会蒙牛高层的学习能力。

牛根生简介

姓名:牛根生

性别:男

生日:1958年1月25日

国籍:中国

供职机构:蒙牛集团

职务:董事长

牛根生,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

从事乳业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获奖的大陆品牌;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其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牛根生档案

●1958年生内蒙古人

●1978年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 厂长

●1992年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2002年获“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获“中国企业新领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赴港上市,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2006年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

●期间曾在北京大学深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


相关文章

  • 蒙牛的成功之路1
  • 编者的话:目前,蒙牛管理团队核心成员撰写的<蒙牛内幕>成了众多企业家.经理人.学者.媒体乃至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书洋洋30万字,总结了蒙牛成功的核心优势(关键因素),读来很有启发,现节选书中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蒙牛内幕 ...查看


  • 成功公关案例
  • 2003年可谓是拥有上千家企业的中国乳品业的多事之秋,几家被曝光.几家被收购;几家欢喜几家忧.在这纷纷扰扰中却始终有一个品牌独树一帜.高歌猛进,它就是来自蒙古草原的蒙牛. 看看其2003年品牌宣传的轨迹,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之所以最风光.最耀眼 ...查看


  • 蒙牛创业模式 文档
  • 从蒙牛看资本运营 2007年09月27日11:27搜狐新闻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如果不是"先建市场,后建工厂",蒙牛产品的问世至少要晚一年:如果不用经济杠杆撬动社会资金,蒙牛的发展速度至少减一半:如果不引 ...查看


  • 蒙牛差异化营销战略
  •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 一.差异化营销战略概论 ................................................................................. ...查看


  • 公关第一章案例及分析
  • 第一章[案例] 案例一 借力"神五" 蒙牛诠释公关四大精髓 案例主体: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地位: 已由行业第四一举上升至榜眼之位,而液态奶部分更是攀升为行业霸主. 市场意义: 紧扣产品的核心优势和品牌的核心价值, ...查看


  • 产品创新的成功案例特仑苏
  • 产品创新的成功案例--特仑苏 [背 景] 当我们翻开蒙牛自从上市以来的财务报表时,也许会感觉到这家企业的利润还不错.但对蒙牛而言,产品毛利率一直是个"心病".几年前,除了纯牛奶以外,无论其冰激凌.奶粉,还是酸奶,都不怎么 ...查看


  • 蒙牛宣传策划书--六一儿童节
  • 蒙牛集团(烟台代销处)"六一"儿童节宣传及促销活动策划书 一.背景分析: 1.受08年全国奶制品"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销售量下降,虽有所提升,但比以往还有差距.该事件之后,我公司已动用资金.技术.人 ...查看


  • 对蒙牛资本运作引入PE投资论文
  • 对蒙牛资本运作引入PE投资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10-000-02 摘 要 在蒙牛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亮点便是引入国际pe投资.为什么蒙牛选择外资pe投资以及蒙牛是否 ...查看


  • 怎么做事件营销
  • 怎么做事件营销(2009-08-14 17:29:44)转载标签: 品牌营销蒙牛事件营销策划公 关活动杂谈 分类: 企业品牌成长策略 利用心智资源的点 连成品牌成长的线中国有句古语: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在品牌创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