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车间交接班、巡回检查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 车间车间各岗位交接班、巡回检查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xx 车间车间各岗位遵循执行交接班、巡回检查工作。
2 xx 岗位
2.1 交接班制度
2.1.1 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2.1.2 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2.1.2.1 交接内容
2.1.2.1.1 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
2.1.2.1.2 xx 燃烧情况及工艺记录。
2.1.2.1.3 工艺控制如蒸汽、炉水、给水溶解氧、煤粉细度等控制情况。
2.1.2.1.4 事故、故障及工艺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1.2.1.5 现场、设备卫生及、安全防火情况车间(班组)指令。
2.1.2.2 交接要求
2.1.2.2.1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交班者负责。
2.1.2.2.2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2.1.2.2.3 未达到交班标准的项目及部位由接班者及时反馈给交班者,直到达到交接标准后方可交接,当发生争议时汇报给交接班双方班长,由双方班长协调解决。
2.1.2.2.4 本班发生的问题能处理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因故不能处理完的通知班长,由班长记入《交接班记录》并反馈到值班长和技术员。
2.1.2.2.5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2.1.3 巡回检查制度
2.1.3.1 巡回检查时间:
2.1.3.1.1 司炉岗位:班中进行一次全面巡检(不包括转机设备及除尘设备)。转动设备每一小时巡检一次。除正常放灰及打扫卫生到现场外,每班对电除尘控制室巡检三次。23米小筛子每小时清理一次。锁气器、木块分离器、给煤机不定期检查、清理。每班次巡检二次炉本体(包括前置炉),给粉机每2小时巡检一次。
2.1.3.1.2 渣口岗位:根据单台炉流渣的实际情况,随时增加(减少)对粒化箱捞焦的频次。
2.1.3.1.3 班长岗位:每班次巡检两次。
2.1.3.2 巡回检查路线:
2.1.3.2.1 司炉工:操作室→炉本体→给水管路→排污管路→风烟道→风机→仓泵→除尘器→引风机室→气化风机室→灰沟、渣沟
2.1.3.2.2 渣口岗位:室内渣沟、粒化箱、冲渣管线、流渣槽、渣井
2.1.3.3 巡回检查内容:
2.1.3.3.1 司炉岗位:地脚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有异音、振动是否过大;润滑油位及油质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冷却水是否正常;电机是否振动、过热,是否有异味;风箱是否漏风、漏粉;大磨回油温度是否正常。除尘电场的电压、电流是否正常,布袋差压是否正常,主副烟道是否正常;放灰口是否漏风或堵的现象。油枪是否备用完好;软管连接是否牢固;xx 各部是否存在漏风、漏粉现象;各管线是否存在漏汽、漏水现象;水位计对照是否一致;xx 各部阀门、风门开关是否与实际要求相符;给粉机漏油(粉)情况,是否有异音(味),是否振动,电机是否过热,对轮穿销是否齐全。筛子必须符合要求,不能有窟窿,上面不允许有杂物;xx 各部是否漏风、漏粉;管线是否漏汽、漏水;安全阀是否漏汽;各阀门(风门)开关或开度与实际是否相符;燃烧室燃烧是否正常;炉受热面内是否有异音;走梯、平台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2.1.3.3.2 渣口岗位:渣沟有无淤渣现象,冲渣喷嘴有无缺陷,粒化箱有无淤渣,流渣槽有无堵塞,冲渣、粒化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渣井有无泄漏。
2.1.3.3.3 班长:对xx 各岗位的巡检点、内容都全面的检查。
3 汽机岗位
3.1交接班制度
3.1.1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3.1.2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3.1.3交接内容
—— 设备运行情况。
—— 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故障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安全防火、防冻情况
—— 现场、设备卫生及车间(班组)指令。
3.1.4交接要求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
交班者负责。
—―交接人员在交接前三十分钟完成以下工作:(1)全面检查所管辖设备有无不正常现象;(2)检
查所做的技术记录是否完全、清楚;(3)整理好所管辖的工具、仪表和技术文件及做好现场和设备的清洁工作。
—―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进入现场,进行检查和了解下列事项:(1)查看前几班的运行日志,交
接班记录和有关技术记录;(2)向交班人员了解前几班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检查、试验、备用情况及安全经济运行的注意事项等;(3)检查设备状况和仪表指示;(4)检查现场运行的技术文件、工具、仪表等是否完整齐备,现场是否清洁。
—―接班人员进入现场时,交班人员将本班的情况、设备运行、备用、检修和试验情况、上级生产
指令和注意事项等,在交接班记录上记载清楚后,再做详细口头交接。
—―接班前10分钟,由接班班长主持召开班前会,各岗位人员汇报检查和了解的情况,班长交待
本班的生产任务,运行方式和可能进行的操作,并提出相关要求,做好事故预想。
—―接班班长确认交待清楚后,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各岗位人员排队进入自己的岗位,按接班时
间正式接班,交班班长带领本班人员排队离开现场,班长接班后,主动向值长汇报接班情况。
—―交班时如双方发生意见、分歧不得争吵,应向班长、值长汇报,听从领导裁决。在交接过程中,
如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由交班人负责处理事故,接班人员协助处理,但应听交班人员统一指挥。
—―在下列情况下不得进行交接:(1)连续性操作未告一段落;(2)事故处理过程中;(3)设备发生
异常,危胁人身设备安全原因不清。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酒后人员和重病人不得接班。
3.2巡回检查制度
3.2.1巡回检查时间:
—―司机:每小时对机组及附属设备、双减系统、死区疏水、高加系统巡检一次,每班对高加水位
校对一次。
—―付司机:每小时对给水除氧系统及疏水箱、低位水箱系统检查一次,每班对除氧器压力、温度、水位、高加水位至少校对一次。
班长每班接班后定期巡检两次即:白班:8:30,13:30;四点班:16:30,20:30;零点班:0:30,4:30。
3.2.2巡检路线:
—―司机巡检路线:
操作室—主汽母管—电动主闸门—自动主汽门—前轴承箱—本体—后轴承箱—三瓦—四瓦—油位
计—汽封冷却器—空冷器—冷油器―油泵—各双减—减温器—各死区疏水—表盘。
—―付司机巡检路线:
操作室—给水泵—疏水箱—低位水箱—减温水泵—中继水泵―除盐水升压泵—高加系统―低压除
氧器(除盐水加热器)—连排—高压除氧器。
3.2.3巡检内容:
—―操作室:检查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油位计:检查有无卡涩;
—―各种阀门:检查法兰、压兰、盘根是否泄漏;阀门开、关状态及停送电情况;
—―机组:调速汽门开度、油动机行程、机组内部听音、汽封漏汽情况、发电机风温;对各轴承听
音、摸振动情况、检查油流情况;
—―抽汽系统:检查抽汽管线有无异音、有无泄漏;
—―轴封抽汽系统:检查机组汽封信号管冒汽情况、汽封冷却器运行是否正常;
—―双减及减温器系统:检查阀门、法兰有无渗漏、双减、减温器热备及冷备状态时疏水阀门开度
及运行时的现场压力、温度等。
—―采暖系统:检查热水箱水位、采暖温度、采暖压力、管线、阀门是否泄漏;
—―泵类:检查泵有无振动、异音、电机是否过热、泵油位是否正常、盘根漏水情况、冷却水情况; —―楼下其它:检查各阀门、管线有无泄漏,门窗是否关严(冬天)
—―付司机:高、低除氧器水位、水温、给水压力、给水泵电流、稀油站油位、润滑油压、油温、中继水压力、减温水压力、高加水位、水温、除盐水升压泵的运行情况、疏水箱及疏水泵、低位水箱及低位水泵的运行情况。
—―司机:负荷、转速、抽汽压力、主汽压力、主汽温度、背压、排汽温度、润滑油压力、温度、高压压力、温度、中压压力、温度、低压压力、温度、空冷器风温、机组振动、轴承回油温度、瓦温、串轴滤网压差,还需对外网系统、地沟工业水及设施防冻工作进行检查,对带病工作的设备(振动、温度、压力、负荷超标,设备连接部位卡涩等),每半小时巡检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
—―班长:对设备各部运行情况及防寒防冻进行检查。班长除定期巡检以外,根据天气、季节及认
为巡检质量易产生问题的设施进行不定期抽检,并对发现的隐患及缺陷与记录相对照,以监督各专责岗位巡检质量。
3.2.4巡回检查要求:
—―巡回检查必须由专责岗位工执行,不得由实习人员和其他人员代替。
—―巡回检查时必须携戴好必备的工具和用具、抹布。(如手电、听音棒和其他检测仪器),检查中
应认真细致,根据设备运行特点,通过听、看、摸和试表检查,但必须保证安全。
—―检查的重点包括:(1)运行方式改变或操作过的设备;(2)新投入运行的设备;(3)因无备台而
带病工作的设备;(4)检修试验工作的安全措施;(5)班中设备缺陷消除后的运行情况。
—―在巡回检查中,值班员应顺便做以下工作:设备的清洁;消除附近的杂物;校对水位;调节各
泵冷却水的开度。
—―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班长,并按其指示对设备加强监视,设法消除、防止事故扩
大,对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值长和相关人员,处理情况及措施应详细记入交接班记录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4 化学岗位
4.1 交接班制度
4.1.1 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4.1.2 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4.1.3 交接内容
—— 设备运行情况。
—— 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故障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安全防火情况
—— 现场、设备卫生及车间(班组)指令。
4.1.4 交接要求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
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未达到交班标准的项目及部位由接班者及时反馈给交班者,直到达到交接标准后方可交接,当
发生争议时汇报给交接班双方班长,由双方班长协调解决。
—―本班发生的问题能处理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因故不能处理完的通知班长,由班长记入
《交接班记录》并反馈到值班长和技术员。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5 燃料
5.1 交接班制度
5.1.1 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5.1.2 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5.1.3 交接内容
—— 设备运行情况。
—— 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故障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安全防火情况
—— 现场、设备卫生及车间(班组)指令。
5.1.4 交接要求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
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未达到交班标准的项目及部位由接班者及时反馈给交班者,直到达到交接标准后方可交接,当
发生争议时汇报给交接班双方班长,由双方班长协调解决。
—―本班发生的问题能处理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因故不能处理完的通知班长,由班长记入
《交接班记录》并反馈到值班长和技术员。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5.2 巡回检查制度
5.2.1 巡回检查时间:
—―二期燃料:2#渣池泵工半点巡检到45分结束,换1#渣池岗位工巡检,到58分结束回操作室,然后两个渣池整点记录。
班长:白班7:20开始进行交接班,然后到煤场交接班;四点班15:20;20:00;23:00。零点班:23:20;4:00;7:00。
—―一期燃料:每小时巡检一次, 整点开始巡检。
5.2.2 巡回检查路线:
5.2.2.1三期燃料:
—― 叶轮给煤机→1段皮带机→电磁铁→筛煤机→粗碎破碎机→2段皮带机→3段皮带机→细碎破碎机
→4段皮带机→电磁铁 →5段皮带机→梨煤器 →油泵→消防泵
5.2.2.1 二期燃料:
—―1#渣池岗位工巡检路线: 操作室→循环泵→冲渣泵→油泵房→操作室
—―2#渣池岗位工巡检路线: 操作室→冲渣粒化循环泵→冷却塔泵房→1#渣沟→2期渣沟→1#操作室替岗→操作室 —―班长巡检路线:
1#渣池→油泵房→1#渣沟→2期渣沟→冷却塔→深水泵房→2#渣池→煤场
5.2.2.2 一期燃料:
—―天车工
天车操作室→天车各部位(大、小车、抓斗、减速箱)→煤(灰)的堆放情况
—―输煤
下煤篦子→地沟皮带机→粉碎机→回头皮带机→振动筛→斜桥五楼皮带 —―泵区
泵室→ 沉降池→ 清水池→ 储水池
5.2.3 巡回检查内容及要求:
5.2.3.1 燃料:
—―泵区:
听:电机及泵体是否有异音、摩擦现象。
闻:盘根是否冒烟,电动机接线是否有烧焦味等。
摸:电机及泵体温升情况,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看:电流指示是否正常,水位和油位是否正常,盘根漏水是否严重,阀门是否漏水,对轮胶圈是否有碎末。
—―输煤
上煤期间岗位工要检查皮带运行情况是否好用,电机、滚筒是否发热、发震及异常声音,注意碎煤(石)机的电流是否升高,电机、碎煤(石)机是否振动过大,如果进去铁器及杂物,要及时停车处理。
—―班长
班长可根据上煤时间进到各段巡检。一是检查劳动纪律,二是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同时要检查天车工的配煤和抓渣情况。
—―天车工
大、小车的运行情况(包括掉道);钢丝绳是否有断股现象;抓斗有无裂纹。
大、小车限位及抓斗起升限位是否灵活可靠;天车系统运行的声音是否正常;电机及减速箱有无异常声音。检查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
6 维修
6.1 巡回检查制度
6.1.1 巡回检查时间
—―专责每天巡检上午、下午各一次。集中检修时由班组统一安排。
—―管工按专责设备划分进行巡检,巡检时间上午:7:30 -8:00,下午15:45 -16:15,并负责本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签写。
—―管工周六、日值班负责巡检所有专责设备,巡检时间上午7:30 -8:30,下午13:00 - 14:00,并负责所有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签写。
6.1.2 巡回检查要求
6.1.2.1 严格执行三级点检管理模式,即设备专责的日常点检,巡检人员的周期点检,设备技术人员的专业点检。
6.1.2.2 专责侧重检查影响设备正常使用部位,如天车钢丝绳,抱闸等。并负责本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的填写。擦拭
6.1.2.3 专责检查设备时应做到详细询问工艺人员设备使用情况,并且要求工艺启动设备进行听、摸、查、看。
6.1.2.4 巡检人员侧重于对设备易发故障部位进行点检,采用周期点检方式,执行《xx 车间设备监测表》,并负责所有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签写。
6.1.2.5 钳工值班巡检要求
—―巡检时携带好听音棒、活扳手、抹布和手电筒。
—―严格按巡检路线和巡检时间进行巡检。
—―严格按《xx 车间设备监测表》对设备进行检查。
—―主动征求或听取操作工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反映,经复查确认后及时排除缺陷。处理不了的及时反馈给专责和班长进行处理。
—―通过听、摸、查、看对重要设备或设备的重要部位进行监视。
—―查看油位,补充油量达标准要求。
—―擦拭设备泄油及专责区域的卫生工作。
—―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巡检时发现的隐患要立即处理,当时不能处理的要向设备技术员和设备主任汇报,夜班值班人员向值班长汇报,并详细记载在值班记录中。
—―及时、准确、工整、干净地填写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维修工值班记录、 重点设备点检卡、设备注油卡及设备缺陷记录。
—―值班人员负责执行或监督执行定期工作,并记录在巡检记录中。
—―巡检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漏检一处扣5-10元。
—―巡检人员在巡检中未能发现问题,视情况给予相应罚款。
—―除巡检时间外,值班人员在班组听电话、打扫休息室卫生和学习。如处理故障,应电话告知值长或当班班长(炉钳值班通知第一运行炉司炉) 自己所在位置,否则视为违纪。
—―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公司、车间各种有关规定,否则执行《xx 车间考核标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xxx 处提出;
本标准由xxx 处归口;
本标准由xx 车间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 车间交接班、巡回检查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 车间车间各岗位交接班、巡回检查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xx 车间车间各岗位遵循执行交接班、巡回检查工作。
2 xx 岗位
2.1 交接班制度
2.1.1 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2.1.2 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2.1.2.1 交接内容
2.1.2.1.1 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
2.1.2.1.2 xx 燃烧情况及工艺记录。
2.1.2.1.3 工艺控制如蒸汽、炉水、给水溶解氧、煤粉细度等控制情况。
2.1.2.1.4 事故、故障及工艺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1.2.1.5 现场、设备卫生及、安全防火情况车间(班组)指令。
2.1.2.2 交接要求
2.1.2.2.1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交班者负责。
2.1.2.2.2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2.1.2.2.3 未达到交班标准的项目及部位由接班者及时反馈给交班者,直到达到交接标准后方可交接,当发生争议时汇报给交接班双方班长,由双方班长协调解决。
2.1.2.2.4 本班发生的问题能处理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因故不能处理完的通知班长,由班长记入《交接班记录》并反馈到值班长和技术员。
2.1.2.2.5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2.1.3 巡回检查制度
2.1.3.1 巡回检查时间:
2.1.3.1.1 司炉岗位:班中进行一次全面巡检(不包括转机设备及除尘设备)。转动设备每一小时巡检一次。除正常放灰及打扫卫生到现场外,每班对电除尘控制室巡检三次。23米小筛子每小时清理一次。锁气器、木块分离器、给煤机不定期检查、清理。每班次巡检二次炉本体(包括前置炉),给粉机每2小时巡检一次。
2.1.3.1.2 渣口岗位:根据单台炉流渣的实际情况,随时增加(减少)对粒化箱捞焦的频次。
2.1.3.1.3 班长岗位:每班次巡检两次。
2.1.3.2 巡回检查路线:
2.1.3.2.1 司炉工:操作室→炉本体→给水管路→排污管路→风烟道→风机→仓泵→除尘器→引风机室→气化风机室→灰沟、渣沟
2.1.3.2.2 渣口岗位:室内渣沟、粒化箱、冲渣管线、流渣槽、渣井
2.1.3.3 巡回检查内容:
2.1.3.3.1 司炉岗位:地脚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有异音、振动是否过大;润滑油位及油质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冷却水是否正常;电机是否振动、过热,是否有异味;风箱是否漏风、漏粉;大磨回油温度是否正常。除尘电场的电压、电流是否正常,布袋差压是否正常,主副烟道是否正常;放灰口是否漏风或堵的现象。油枪是否备用完好;软管连接是否牢固;xx 各部是否存在漏风、漏粉现象;各管线是否存在漏汽、漏水现象;水位计对照是否一致;xx 各部阀门、风门开关是否与实际要求相符;给粉机漏油(粉)情况,是否有异音(味),是否振动,电机是否过热,对轮穿销是否齐全。筛子必须符合要求,不能有窟窿,上面不允许有杂物;xx 各部是否漏风、漏粉;管线是否漏汽、漏水;安全阀是否漏汽;各阀门(风门)开关或开度与实际是否相符;燃烧室燃烧是否正常;炉受热面内是否有异音;走梯、平台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2.1.3.3.2 渣口岗位:渣沟有无淤渣现象,冲渣喷嘴有无缺陷,粒化箱有无淤渣,流渣槽有无堵塞,冲渣、粒化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渣井有无泄漏。
2.1.3.3.3 班长:对xx 各岗位的巡检点、内容都全面的检查。
3 汽机岗位
3.1交接班制度
3.1.1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3.1.2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3.1.3交接内容
—— 设备运行情况。
—— 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故障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安全防火、防冻情况
—— 现场、设备卫生及车间(班组)指令。
3.1.4交接要求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
交班者负责。
—―交接人员在交接前三十分钟完成以下工作:(1)全面检查所管辖设备有无不正常现象;(2)检
查所做的技术记录是否完全、清楚;(3)整理好所管辖的工具、仪表和技术文件及做好现场和设备的清洁工作。
—―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进入现场,进行检查和了解下列事项:(1)查看前几班的运行日志,交
接班记录和有关技术记录;(2)向交班人员了解前几班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检查、试验、备用情况及安全经济运行的注意事项等;(3)检查设备状况和仪表指示;(4)检查现场运行的技术文件、工具、仪表等是否完整齐备,现场是否清洁。
—―接班人员进入现场时,交班人员将本班的情况、设备运行、备用、检修和试验情况、上级生产
指令和注意事项等,在交接班记录上记载清楚后,再做详细口头交接。
—―接班前10分钟,由接班班长主持召开班前会,各岗位人员汇报检查和了解的情况,班长交待
本班的生产任务,运行方式和可能进行的操作,并提出相关要求,做好事故预想。
—―接班班长确认交待清楚后,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各岗位人员排队进入自己的岗位,按接班时
间正式接班,交班班长带领本班人员排队离开现场,班长接班后,主动向值长汇报接班情况。
—―交班时如双方发生意见、分歧不得争吵,应向班长、值长汇报,听从领导裁决。在交接过程中,
如发生事故,应停止交接,由交班人负责处理事故,接班人员协助处理,但应听交班人员统一指挥。
—―在下列情况下不得进行交接:(1)连续性操作未告一段落;(2)事故处理过程中;(3)设备发生
异常,危胁人身设备安全原因不清。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酒后人员和重病人不得接班。
3.2巡回检查制度
3.2.1巡回检查时间:
—―司机:每小时对机组及附属设备、双减系统、死区疏水、高加系统巡检一次,每班对高加水位
校对一次。
—―付司机:每小时对给水除氧系统及疏水箱、低位水箱系统检查一次,每班对除氧器压力、温度、水位、高加水位至少校对一次。
班长每班接班后定期巡检两次即:白班:8:30,13:30;四点班:16:30,20:30;零点班:0:30,4:30。
3.2.2巡检路线:
—―司机巡检路线:
操作室—主汽母管—电动主闸门—自动主汽门—前轴承箱—本体—后轴承箱—三瓦—四瓦—油位
计—汽封冷却器—空冷器—冷油器―油泵—各双减—减温器—各死区疏水—表盘。
—―付司机巡检路线:
操作室—给水泵—疏水箱—低位水箱—减温水泵—中继水泵―除盐水升压泵—高加系统―低压除
氧器(除盐水加热器)—连排—高压除氧器。
3.2.3巡检内容:
—―操作室:检查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油位计:检查有无卡涩;
—―各种阀门:检查法兰、压兰、盘根是否泄漏;阀门开、关状态及停送电情况;
—―机组:调速汽门开度、油动机行程、机组内部听音、汽封漏汽情况、发电机风温;对各轴承听
音、摸振动情况、检查油流情况;
—―抽汽系统:检查抽汽管线有无异音、有无泄漏;
—―轴封抽汽系统:检查机组汽封信号管冒汽情况、汽封冷却器运行是否正常;
—―双减及减温器系统:检查阀门、法兰有无渗漏、双减、减温器热备及冷备状态时疏水阀门开度
及运行时的现场压力、温度等。
—―采暖系统:检查热水箱水位、采暖温度、采暖压力、管线、阀门是否泄漏;
—―泵类:检查泵有无振动、异音、电机是否过热、泵油位是否正常、盘根漏水情况、冷却水情况; —―楼下其它:检查各阀门、管线有无泄漏,门窗是否关严(冬天)
—―付司机:高、低除氧器水位、水温、给水压力、给水泵电流、稀油站油位、润滑油压、油温、中继水压力、减温水压力、高加水位、水温、除盐水升压泵的运行情况、疏水箱及疏水泵、低位水箱及低位水泵的运行情况。
—―司机:负荷、转速、抽汽压力、主汽压力、主汽温度、背压、排汽温度、润滑油压力、温度、高压压力、温度、中压压力、温度、低压压力、温度、空冷器风温、机组振动、轴承回油温度、瓦温、串轴滤网压差,还需对外网系统、地沟工业水及设施防冻工作进行检查,对带病工作的设备(振动、温度、压力、负荷超标,设备连接部位卡涩等),每半小时巡检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
—―班长:对设备各部运行情况及防寒防冻进行检查。班长除定期巡检以外,根据天气、季节及认
为巡检质量易产生问题的设施进行不定期抽检,并对发现的隐患及缺陷与记录相对照,以监督各专责岗位巡检质量。
3.2.4巡回检查要求:
—―巡回检查必须由专责岗位工执行,不得由实习人员和其他人员代替。
—―巡回检查时必须携戴好必备的工具和用具、抹布。(如手电、听音棒和其他检测仪器),检查中
应认真细致,根据设备运行特点,通过听、看、摸和试表检查,但必须保证安全。
—―检查的重点包括:(1)运行方式改变或操作过的设备;(2)新投入运行的设备;(3)因无备台而
带病工作的设备;(4)检修试验工作的安全措施;(5)班中设备缺陷消除后的运行情况。
—―在巡回检查中,值班员应顺便做以下工作:设备的清洁;消除附近的杂物;校对水位;调节各
泵冷却水的开度。
—―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班长,并按其指示对设备加强监视,设法消除、防止事故扩
大,对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值长和相关人员,处理情况及措施应详细记入交接班记录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4 化学岗位
4.1 交接班制度
4.1.1 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4.1.2 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4.1.3 交接内容
—— 设备运行情况。
—— 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故障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安全防火情况
—— 现场、设备卫生及车间(班组)指令。
4.1.4 交接要求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
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未达到交班标准的项目及部位由接班者及时反馈给交班者,直到达到交接标准后方可交接,当
发生争议时汇报给交接班双方班长,由双方班长协调解决。
—―本班发生的问题能处理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因故不能处理完的通知班长,由班长记入
《交接班记录》并反馈到值班长和技术员。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5 燃料
5.1 交接班制度
5.1.1 交接前准备工作:到岗后先穿戴好本岗位劳保用品;到现场预查工艺生产情况;班长组织开班前会。
5.1.2 交接时间
白班:7:35分;中班:15:35分;夜班:23:35分
5.1.3 交接内容
—— 设备运行情况。
—— 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故障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安全防火情况
—— 现场、设备卫生及车间(班组)指令。
5.1.4 交接要求
—―交班者必须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没有上岗,交班者不能离岗,否则出现事故由
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未达到交班标准的项目及部位由接班者及时反馈给交班者,直到达到交接标准后方可交接,当
发生争议时汇报给交接班双方班长,由双方班长协调解决。
—―本班发生的问题能处理完的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因故不能处理完的通知班长,由班长记入
《交接班记录》并反馈到值班长和技术员。
—―交接班必须执行“五不交、五不接”的原则,即“生产情况不清不交接,工艺控制不稳不交接,事故处理不完不交接,卫生不达标不交接,各种记录记载不清不交接”。
5.2 巡回检查制度
5.2.1 巡回检查时间:
—―二期燃料:2#渣池泵工半点巡检到45分结束,换1#渣池岗位工巡检,到58分结束回操作室,然后两个渣池整点记录。
班长:白班7:20开始进行交接班,然后到煤场交接班;四点班15:20;20:00;23:00。零点班:23:20;4:00;7:00。
—―一期燃料:每小时巡检一次, 整点开始巡检。
5.2.2 巡回检查路线:
5.2.2.1三期燃料:
—― 叶轮给煤机→1段皮带机→电磁铁→筛煤机→粗碎破碎机→2段皮带机→3段皮带机→细碎破碎机
→4段皮带机→电磁铁 →5段皮带机→梨煤器 →油泵→消防泵
5.2.2.1 二期燃料:
—―1#渣池岗位工巡检路线: 操作室→循环泵→冲渣泵→油泵房→操作室
—―2#渣池岗位工巡检路线: 操作室→冲渣粒化循环泵→冷却塔泵房→1#渣沟→2期渣沟→1#操作室替岗→操作室 —―班长巡检路线:
1#渣池→油泵房→1#渣沟→2期渣沟→冷却塔→深水泵房→2#渣池→煤场
5.2.2.2 一期燃料:
—―天车工
天车操作室→天车各部位(大、小车、抓斗、减速箱)→煤(灰)的堆放情况
—―输煤
下煤篦子→地沟皮带机→粉碎机→回头皮带机→振动筛→斜桥五楼皮带 —―泵区
泵室→ 沉降池→ 清水池→ 储水池
5.2.3 巡回检查内容及要求:
5.2.3.1 燃料:
—―泵区:
听:电机及泵体是否有异音、摩擦现象。
闻:盘根是否冒烟,电动机接线是否有烧焦味等。
摸:电机及泵体温升情况,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看:电流指示是否正常,水位和油位是否正常,盘根漏水是否严重,阀门是否漏水,对轮胶圈是否有碎末。
—―输煤
上煤期间岗位工要检查皮带运行情况是否好用,电机、滚筒是否发热、发震及异常声音,注意碎煤(石)机的电流是否升高,电机、碎煤(石)机是否振动过大,如果进去铁器及杂物,要及时停车处理。
—―班长
班长可根据上煤时间进到各段巡检。一是检查劳动纪律,二是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同时要检查天车工的配煤和抓渣情况。
—―天车工
大、小车的运行情况(包括掉道);钢丝绳是否有断股现象;抓斗有无裂纹。
大、小车限位及抓斗起升限位是否灵活可靠;天车系统运行的声音是否正常;电机及减速箱有无异常声音。检查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
6 维修
6.1 巡回检查制度
6.1.1 巡回检查时间
—―专责每天巡检上午、下午各一次。集中检修时由班组统一安排。
—―管工按专责设备划分进行巡检,巡检时间上午:7:30 -8:00,下午15:45 -16:15,并负责本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签写。
—―管工周六、日值班负责巡检所有专责设备,巡检时间上午7:30 -8:30,下午13:00 - 14:00,并负责所有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签写。
6.1.2 巡回检查要求
6.1.2.1 严格执行三级点检管理模式,即设备专责的日常点检,巡检人员的周期点检,设备技术人员的专业点检。
6.1.2.2 专责侧重检查影响设备正常使用部位,如天车钢丝绳,抱闸等。并负责本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的填写。擦拭
6.1.2.3 专责检查设备时应做到详细询问工艺人员设备使用情况,并且要求工艺启动设备进行听、摸、查、看。
6.1.2.4 巡检人员侧重于对设备易发故障部位进行点检,采用周期点检方式,执行《xx 车间设备监测表》,并负责所有岗位设备缺陷记录签写。
6.1.2.5 钳工值班巡检要求
—―巡检时携带好听音棒、活扳手、抹布和手电筒。
—―严格按巡检路线和巡检时间进行巡检。
—―严格按《xx 车间设备监测表》对设备进行检查。
—―主动征求或听取操作工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反映,经复查确认后及时排除缺陷。处理不了的及时反馈给专责和班长进行处理。
—―通过听、摸、查、看对重要设备或设备的重要部位进行监视。
—―查看油位,补充油量达标准要求。
—―擦拭设备泄油及专责区域的卫生工作。
—―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巡检时发现的隐患要立即处理,当时不能处理的要向设备技术员和设备主任汇报,夜班值班人员向值班长汇报,并详细记载在值班记录中。
—―及时、准确、工整、干净地填写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维修工值班记录、 重点设备点检卡、设备注油卡及设备缺陷记录。
—―值班人员负责执行或监督执行定期工作,并记录在巡检记录中。
—―巡检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漏检一处扣5-10元。
—―巡检人员在巡检中未能发现问题,视情况给予相应罚款。
—―除巡检时间外,值班人员在班组听电话、打扫休息室卫生和学习。如处理故障,应电话告知值长或当班班长(炉钳值班通知第一运行炉司炉) 自己所在位置,否则视为违纪。
—―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公司、车间各种有关规定,否则执行《xx 车间考核标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xxx 处提出;
本标准由xxx 处归口;
本标准由xx 车间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