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春节返乡记说明不了男女关系现状

春节期间,有一则题为“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的新闻很火。这类网友喜闻乐见的八卦,迅速挑起地域骂战与群体攻击,也让春节里赋闲的网民们酣畅地秀了把婚姻观和家庭观。余波未了,一位上海姑娘记录了自己新婚后在东北婆家过的第一个新年。作者不能“免俗”,比较起东北男人和上海男人,说“位列中国男权思想最重的,东北应该脱不了三甲,而在上海恰恰相反”。这一下不得了,被某些不忿的网友喷得相当厉害(昨日财新网)。

迁徙频仍的年代,回家过年并不是新鲜事,但最近网上冒出的春节返乡记,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热门文体。或许是因为城乡和区域差距未尽如人意地逐步缩小,让一些敏感的人捕捉到了身处其间必然经历的某种身份冲突和经验拉扯。而近来引起争议的两篇返乡记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出自(上海)女性观察的视角,她们的身份,是作为山乡男(如果不用“凤凰男”这么先入为主的贬义词)的女友或妻子,进入男方原生家庭。而“山乡男”对“都市女”的这个搭配,本身就预设了这注定是“贫穷”与“落后”的背景上展开的一场春节奇观之旅。

平心而论,这篇上海媳妇东北过年记,作者对于东北/上海、男人/女人这一类标签可能隐含的刻板印象是有所警惕的。文中她不无自嘲地说,“东北男人会不会打老婆啊?上海媳妇是不是很作、很强势?在让亲友过分担忧这一面上,我与先生简直势均力敌。”什么东北女人配上海男人会不会是最佳搭配,这类说法像极了网上那些男女婚恋星座搭配指南,可是人世间的男男女女,怎么可能如星座一般,只有12种类型?就个人和家庭幸福而言,总是个体差异大于地域差异,只要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无论他们出身是何处,现在在哪里奋斗打拼开创新的生活,他们的幸福都会是一样的。

大约20年前,作家龙应台写过一篇《啊,上海男人!》,赞扬上海温柔男,在上海《文汇报》刊登之后引起轩然大波。“上海男人”纷纷打电话到报社大骂作者“污蔑”,其实上海男人是真正的“大丈夫”。当时有上海女青年说,“长得像个弯豆芽,下了班提一条带鱼回家煮饭,这就是上海男人。我要找北方人,有大男人气概。我就是愿意做个小女人嘛!”也不知20年过去,真找了东北人做夫婿的上海人是否如愿?女性有没有做好准备,忍受“大男人气概”背后的代价?还有,到南方和大都市生活,有没有软化或者改变东北男人原有的文化基因?我想,春节再怎么闹腾,千年传下来“从夫居”的传统都在发生变化,回婆家产生的“文化不适”只是暂时的,怎么经营好小家庭小天地才是正经事。

只是,假如把男女关系、代际矛盾始终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里来谈,未免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就像这位上海媳妇写的,她把男人洗碗当作“女权”,这属于一种误解。对于这一点,龙应台深有感触。她说,虽然都说上海“小男人”,但她接触的上海所谓文化菁英,碰来碰去都是男人,全世界都没有两样:“也就是说,在公共领域里,社会的资源和权力仍旧掌握在男人的手里。上海女人说起来如何厉害、如何能干,显然还局限在私领域中。两性权力分配的均匀只是浅浅的一层表面,举世皆然。”从这个角度,林林总总的春节返乡记,只是男女和家庭关系的某些侧面,要以此来说明男人或者女人就如何如何,那就太过轻率了。 □果冻

春节期间,有一则题为“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的新闻很火。这类网友喜闻乐见的八卦,迅速挑起地域骂战与群体攻击,也让春节里赋闲的网民们酣畅地秀了把婚姻观和家庭观。余波未了,一位上海姑娘记录了自己新婚后在东北婆家过的第一个新年。作者不能“免俗”,比较起东北男人和上海男人,说“位列中国男权思想最重的,东北应该脱不了三甲,而在上海恰恰相反”。这一下不得了,被某些不忿的网友喷得相当厉害(昨日财新网)。

迁徙频仍的年代,回家过年并不是新鲜事,但最近网上冒出的春节返乡记,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热门文体。或许是因为城乡和区域差距未尽如人意地逐步缩小,让一些敏感的人捕捉到了身处其间必然经历的某种身份冲突和经验拉扯。而近来引起争议的两篇返乡记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出自(上海)女性观察的视角,她们的身份,是作为山乡男(如果不用“凤凰男”这么先入为主的贬义词)的女友或妻子,进入男方原生家庭。而“山乡男”对“都市女”的这个搭配,本身就预设了这注定是“贫穷”与“落后”的背景上展开的一场春节奇观之旅。

平心而论,这篇上海媳妇东北过年记,作者对于东北/上海、男人/女人这一类标签可能隐含的刻板印象是有所警惕的。文中她不无自嘲地说,“东北男人会不会打老婆啊?上海媳妇是不是很作、很强势?在让亲友过分担忧这一面上,我与先生简直势均力敌。”什么东北女人配上海男人会不会是最佳搭配,这类说法像极了网上那些男女婚恋星座搭配指南,可是人世间的男男女女,怎么可能如星座一般,只有12种类型?就个人和家庭幸福而言,总是个体差异大于地域差异,只要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无论他们出身是何处,现在在哪里奋斗打拼开创新的生活,他们的幸福都会是一样的。

大约20年前,作家龙应台写过一篇《啊,上海男人!》,赞扬上海温柔男,在上海《文汇报》刊登之后引起轩然大波。“上海男人”纷纷打电话到报社大骂作者“污蔑”,其实上海男人是真正的“大丈夫”。当时有上海女青年说,“长得像个弯豆芽,下了班提一条带鱼回家煮饭,这就是上海男人。我要找北方人,有大男人气概。我就是愿意做个小女人嘛!”也不知20年过去,真找了东北人做夫婿的上海人是否如愿?女性有没有做好准备,忍受“大男人气概”背后的代价?还有,到南方和大都市生活,有没有软化或者改变东北男人原有的文化基因?我想,春节再怎么闹腾,千年传下来“从夫居”的传统都在发生变化,回婆家产生的“文化不适”只是暂时的,怎么经营好小家庭小天地才是正经事。

只是,假如把男女关系、代际矛盾始终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里来谈,未免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就像这位上海媳妇写的,她把男人洗碗当作“女权”,这属于一种误解。对于这一点,龙应台深有感触。她说,虽然都说上海“小男人”,但她接触的上海所谓文化菁英,碰来碰去都是男人,全世界都没有两样:“也就是说,在公共领域里,社会的资源和权力仍旧掌握在男人的手里。上海女人说起来如何厉害、如何能干,显然还局限在私领域中。两性权力分配的均匀只是浅浅的一层表面,举世皆然。”从这个角度,林林总总的春节返乡记,只是男女和家庭关系的某些侧面,要以此来说明男人或者女人就如何如何,那就太过轻率了。 □果冻


相关文章

  • 回应博士生春节返乡笔记:真实的中国农村现状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 中国历史解密(微信号:lishi58588)历史解读,时事评论. 最近网上很热的上海大学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笔记:看沧海桑田,看人情冷暖>,描述出了当前部分地域农村生活的一些情境和问题.读过之后,感觉和我的家 ...查看


  • 返乡流动党员.务工人员座谈会会议记录1
  • 枣林村返乡流动党员. 枣林村返乡流动党员.务工人员座谈会 村返乡流动党员 时间:2011 年 1 月 31 日 时间: 地点:党员活动室 地点 党员活动室 主持人: 主持人:胡则网 记录人: 记录人:陈文林 会议主题:交流务工经验, 会议主 ...查看


  • 归途列车影评
  • 归途,归途 --观<归途列车>有感 上两节的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这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感触很多,勾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回忆.这的确是一部让人看后感觉意味深长的纪录片,非常触动人心. <归途列车& ...查看


  • 关于义乌市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调查报告
  • 关于义乌市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调查报告 2008年春运高峰时期,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50年来罕见的雨雪和冰冻天气,使南方的许多地方交通运输严重受阻,这对民营企业发达.外来务工集中的浙江义乌市农民工返乡过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具体情况, ...查看


  • 关于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
  • 关于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 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文明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 ...查看


  • 碧翰烽:说说春节最不文明的八大现象,不文明开车最突出!(原创首发)
  • 翰烽:说说春节最不文明的八大现象,不文明开车最突出!(原创首发) [ 翰烽 ] 于2012-01-29 14:43:49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奔波近千里,到岳父母家过年.尽管老天弄人,又是雨又是雪,却是 ...查看


  • 北大才子:真实的中国农村是这样的
  • 原标题: 北大才子:真实的中国农村是这样的 编者按:本文作者杨仁旺先生曾在2000年以江西永丰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市人大附中教师.本文由作者授权新观察家族公号"新观察传媒"推送,因编辑仓促,推送时漏掉 ...查看


  • 2015浙江省考面试热点预测:博士返乡笔记
  • [热点背景] 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写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各社交媒体上疯转.这位博士生眼里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在春节返乡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乡土文明的思考. [返乡笔记经典段落] " ...查看


  • 返乡调研活动报告
  • "改革开放新亮点,社会发展我见证"返乡调研报告 李趁 2012级教育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1**********] 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寒假,为了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情,长见识增才敢,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