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脚手架电梯安装指导书_secret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指导书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总则及一般规定

样板制作放线 机房内机械设备的安装

底部导轨架与导轨的安装 轿厢的组装 缓冲器的安装 对重的安装、悬挂曳引绳、随行电缆 轿厢在第一段导轨内的测试运行

10、 组装工作平台

11、 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的安装调整

12、 厅门的安装

13、 井道内设备的安装

14、 轿门的安装

1、 总则及一般规定

1.1本指导书用于有机房电梯的安装

1.2本指导书的安装方法是目前通用的安装方法,有关具体的安装要求在本指导书中有较详尽的说明,本安装工艺具有提高作业效率、改善安装质量、强化作业安全性特色。

1.3

1.4

2、 安装的准备工作

2.1井道及机房尺寸的确认。

2.2建筑物机房内应设有AC380交流电源,AC220V 交流电源。

2.3电梯部件清点校对工作。

2.4井道门口的防护,安全标识。

2.5人员的组织:

一般由3至4人组成安装小组,其中需有熟练的安装钳工和电工各一名,以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由安装组长制定作业计划,明确要求统一安排。

电梯安装施工前,必须到当地有关政府管理机构办理申报手续,获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6安装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作业规则。

2.6.1安装人员必须持有政府部门批准的安全操作证,作业时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及工具带等,在井道内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2.6.2有关开工前及工作结束后必须检查的安全项目。

A 、 安全防护装置

B 、

C 、 机械、电气 辅助工具、安全工具

D 、 防火设备等

3、

3.1制作样板的木材应干燥不易变形,四角刨平互成直角,也可用40X40mm

角铁制作。机房地面平整可地面弹线制作。

3.2样架上

(或弹线上)

标出轿厢中心线,门口中心线,门口净宽线,导轨中心线,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0.2mm

3.3在放线各点处应有预留孔洞,作为悬挂铅垂线使用。提升高度在30m 以内可用0.5mm 钢线,提升高度在60m 以上用0.8mm 钢丝作放线用线。

3.4

A :厅门净宽,B

中心至对重中心距离E 样线到导轨背距离,F

3.5机房地面清理平整放两根厅门口净宽铅垂线,然后遂层测量厅门口尺寸使尺寸符合土建布置图标准,固定样板。

3.6以厅门口样线为基准线,按土建布置图尺寸,依次固定好轿厢、对重样板,每根导轨放两根铅垂线。检查各样线间的尺寸确认无误后架设下样板。

3.7下样板距底坑为300—4500mm(如图3-2) ,其安装位置条符合要求后用U 型钉将铅垂固定底样板,检查各样线间的尺寸确认符合土建布置图标准,再次确认井道尺寸是否标准。

300mm

图3-2

4、 机房内设备的安装

4.1机房内的机械设备是电梯心脏和头脑,搬运设备要特别小心,为不影响保养维修,控制柜的工作面离墙面的距离大于600mm 。控制柜与机械设备距离应不小于500mm 。在电梯机房门口的外侧应设置下列简短的须知“机房重地严禁入内”。

4.2支承曳引钢梁必须在承重墙上,在支承的地方由用户预埋好钢板或槽钢。曳引钢梁和承重墙的重叠量应大于125mm 。且超过承重墙

中心线4.3承重梁的水平误差在曳引机安装位置范围内不大于1‰。检查位置和水平度完好后,焊接(图4-1)中的“A ”到“B ”各处(即把承重梁与预埋支撑板焊在一起)。

4.4把曳引机座和导向轮、减震胶块固定在一起,放在承重梁上,在曳相机座上安装曳引机.在图4-1的A 点及B 点处悬吊铅垂砣,移动曳引轮座,使轿厢和对重的上部样板落线点秘铅垂线重合,误差小于2mm ,因定减震胶块和曳引机座。

4.5通过在减震胶块下板底面加垫片的方法,使曳引机座的上表面水平误差≤1mm ,在曳引轮适当位置,标出轿厢升降方向。曳引轮及导向轮绳中心面的对称度误差不大于1mm ,见图4-2,轿厢和对重的上部样板落线点与铅垂线B 和A 的误差小于2mm 见图4-2,曳引轮及导向轮的垂直度误差,在空载及满载情况下均不大于2mm ,见图4-3

4.6 注意:机房配线时,应将控制柜整体与地隔离,防止电焊时烧毁控制柜元器件

5、 底部导轨架与导轨的安装

5.1根据导轨架垂线,在井道壁上划出导轨架位置,用电锤在井道壁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固定支架托架,在支架上用压力钳如图1、e 尺寸木板或铁板临时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焊接导轨支架,注意导轨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焊接质量。

5.2 导轨单根长度为5米,最底端导轨需要3步导轨支架,可利用脚手架或梯子固定第1、2步,最上端支架可以暂时不予固定,同时对下端2

5.3

最底端导轨校正

5.3.1

首先用博林特专用校正尺校正两根导轨的水平度,使两根导轨平行,偏差不大于1/300mm

。 5.3.2

用直角尺卡在导轨端面上,测量校线与导轨左右前后尺寸,使之于放线尺寸符合。

5.3.3每列导轨工作面(侧面与顶面)对安装基装线每5m 的偏差不大于:轿厢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侧导轨为0.6mm ,不设安全钳的T 型对重导轨为1mm 。在有安装基准线时,每列导轨应相对基准线整列检测,取最大偏差值。电梯安装完成后检查导轨时,查对每5m 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至少测3次),取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不大于上述的2倍。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侧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 ,导轨接头台阶处用直线度0.01/300平直尺(如刀口尺)配合塞尺测量就不大于0.05mm ,超过应修平,修光长度大于150mm ,不设安全钳的T 型对重导轨接头缝

隙不大于1mm ,导轨接头台阶处应不大于0.15mm ,超过应修平。导

轨顶面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1mm ,对重导轨为0-2mm 。两导轨平行度偏差,用相对导轨卡规检查,误差值应小于±1/300,(找正尺一个刻度之内)用直尺检查如图5-1,直尺与导轨的间隙在轨侧面长度为30mm 时小于0.1mm 或以此为标准进行换算.

5.3.4较轨的方法:导轨校正部位应在导轨接头处以及导轨支架处。

5.3.5调整导轨:宁紧压板螺栓至弹簧圈平齐时,测量样线与导轨面支架与导轨底面的上下位置单边插入垫片。为避免支架处出现偏差应在焊接作业时保证支架的位置精度。调整导轨纵向垂直度:实心轨样线与基准线的对中偏差在±0.5mm 以内;对同一方向的偏差每5米不大于0.7mm ,全高不大于1.0mm 以内。校正方法:拧松导轨压板紧固螺栓半圈后用手锤敲击导轨,直至卡板上的基准线与样线重合,拧紧压板螺栓。为便于观测,可将卡板适当倾斜(限于实心轨)。 注意事项:导轨校正过程中,应注意样线是否有位移。具体方法是测量任意两样线间的距离,看是否有变化。意外的原因,如井道坠物,搬运部件等均会造成样线的偏移。

调整导轨对向平行度及导轨距,校正方法:两人合作,使用图5-1所述的专用找正尺在各校正部位测量,要求两校轨尺间的拉线不超过1个刻度线。若导轨对向平行度超差,可在导轨支架与导轨底面间插入单边垫片调整;若轨距超差则重复检查横向垂直误差并调整。

5.3.6导轨接头台阶和修光长度见图5-2、5-3、5-4。校轨的要求:使

用的垫片数超过五件或厚度超过3mm

时,要把垫片点焊在导轨支架

上。单边垫片应点焊在导轨支架上。压板必须端正地压在导轨上,其整个长度上的倾斜度应不大于1。导轨校正完毕后,应拧紧压板螺栓,并将导轨支架背肌的大平垫焊到导轨支架上至少2点。

6、 轿厢组装

6.1在水平装设的轿厢架装配托架上。

6.1.1此时为使安全钳体和导轨间产生均匀的间隙,要叠合一组衬垫,并插入该间隙中,加以固定,从而使其不能前后左右移动,保证钳口与导轨的间隙。

6.1.2当下梁组件找好水平后,按立柱组件上的孔把它装配起来,并轻轻地拧紧螺栓。

6.1.3立柱组件应平行导轨,如不平行,要用绞刀或锉刀修正螺栓孔。

6.1.4当立柱组件自然直立时,装上导靴后,按轿厢架连接螺栓对角线方式针包有螺栓预紧。当预紧后,拆下一侧上部导靴并查明导轨中心一致,如果其误差≥2mm ,则松开所有螺栓,并重调它们的中心,如图6-1。

6.2轿底的组装

6.2.1水平地装上轿厢托架,为此在下梁上下水平面与轿厢托架之间可插入一个垫片并调节它,把斜拉筋固定于组件及轿厢托架上,斜拉筋螺母应用手带紧后,再拧进1/4圈拧紧锁紧,不要用力拉斜拉筋来

调节轿厢托架水平度,见图6-2

。在安装轿厢托架及斜拉筋后,安装

随行电缆的吊架。

6.2.2在底梁附近安装导轨限位支架及开关,保证电梯运行时,下导靴不会脱离导轨。

6.2.3利用轿壁与轿底的安装孔安装临时防护护栏,为了施工方便,建议护栏前后两端为活门设计。

6.3轿架及轿厢安装的精度要求:立柱的垂直度误差,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都不大于1.5mm 。上梁的水平度误差,长度方向不大于2mm ,宽度方向不大于1mm 。安全钳的40.5mm

7、 缓冲器的安装

7.1将对重轿厢缓冲器用螺栓固定在下部槽钢上,液压缓冲器的安装最终保证缓冲器活塞外缘有行程的上下终点与铅垂线的距离差不大于0.5mm 。

7.2液压缓冲器的加油至规定油面高度油的粘度和充油量,按缓冲器的说明规定。

8、 对重的安装

8.1在井道顶层,组装好对重架,并在对重架里装上适量对重块,用压紧件固定好。

8.2在机房把钢丝绳由对重中心顺下用绳头组合在对重上安装好,然后串入防转铁丝及销子。

8.3在对重架下部拴好对重防晃绳,在机房挂上手动葫芦,把对重从

顶层厅门处拽入井道。注意提升设备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对重架进入井道时,厅门外应有人员拽住防晃绳,以免对重进入井道时晃动过大。

8.4由机房把钢丝绳从轿厢中心孔至首层轿厢顶用绳头组合安装轿架8.5

9、 轿厢在第一段导轨内的测试运行

9.1在机房封好门联急停回路(轿顶急停、机房急停、轿厢防脱急停不封)。

9.2在机房检修点动(速度设为100mm/s)轿厢上下测试运行正常,然后在轿顶检修点动轿厢上下运行测试。

10、 在轿顶加装工作平台

10.1在首层安装轿架,利用轿架立柱上门机支架的4个安装孔安装两个角铁支臂,支臂长度应等于轿厢深度,在支臂两端安装水平撑臂,并利用门头斜拉筋增强强度,在支撑臂上铺装>250mmX25mm 厚的木板,并固定好然后安装防护栏,注意厅门方向防护栏为活动方式。在对重侧安装防护屏网。

10.2利用上导靴的4个固定螺栓安装简易固定装置(图5.4.1),以便在调整导轨时将轿厢固定于井道壁。同时在运行中,上导靴脱离导轨后也可以防止轿厢大幅度晃动。

图5.4.1

10.2

台距天花应该大于1800mm

实际高度在4000mm 11、轿厢导轨对重导轨的安装调整

11.1使用专用无脚手架安装导轨找正尺,导轨校正如图5.4。

图5.4

11.2最底端导轨已经安装校正完毕,轿厢点动上升。轿厢上导靴允许脱离导轨,但下导靴应一直在导轨上运动,将电梯运行至下导靴到达已安装调整完毕导轨的顶端为止。

11.3将即将安装的导轨初步固定。

11.4调节轿定支撑顶杠,使上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接附力达到最小。

11.5校正导轨,达到相关标准。

11.6随安装导轨及校正直至顶层。在焊接支架时注意防火及避免伤到钢丝绳(轿厢架上段钢丝绳做好防护,电梯运行时同时注意对重避免晃动)。

11.2

11.3中下行,同时拆下对重防晃绳。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指导书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总则及一般规定

样板制作放线 机房内机械设备的安装

底部导轨架与导轨的安装 轿厢的组装 缓冲器的安装 对重的安装、悬挂曳引绳、随行电缆 轿厢在第一段导轨内的测试运行

10、 组装工作平台

11、 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的安装调整

12、 厅门的安装

13、 井道内设备的安装

14、 轿门的安装

1、 总则及一般规定

1.1本指导书用于有机房电梯的安装

1.2本指导书的安装方法是目前通用的安装方法,有关具体的安装要求在本指导书中有较详尽的说明,本安装工艺具有提高作业效率、改善安装质量、强化作业安全性特色。

1.3

1.4

2、 安装的准备工作

2.1井道及机房尺寸的确认。

2.2建筑物机房内应设有AC380交流电源,AC220V 交流电源。

2.3电梯部件清点校对工作。

2.4井道门口的防护,安全标识。

2.5人员的组织:

一般由3至4人组成安装小组,其中需有熟练的安装钳工和电工各一名,以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由安装组长制定作业计划,明确要求统一安排。

电梯安装施工前,必须到当地有关政府管理机构办理申报手续,获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6安装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作业规则。

2.6.1安装人员必须持有政府部门批准的安全操作证,作业时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及工具带等,在井道内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2.6.2有关开工前及工作结束后必须检查的安全项目。

A 、 安全防护装置

B 、

C 、 机械、电气 辅助工具、安全工具

D 、 防火设备等

3、

3.1制作样板的木材应干燥不易变形,四角刨平互成直角,也可用40X40mm

角铁制作。机房地面平整可地面弹线制作。

3.2样架上

(或弹线上)

标出轿厢中心线,门口中心线,门口净宽线,导轨中心线,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0.2mm

3.3在放线各点处应有预留孔洞,作为悬挂铅垂线使用。提升高度在30m 以内可用0.5mm 钢线,提升高度在60m 以上用0.8mm 钢丝作放线用线。

3.4

A :厅门净宽,B

中心至对重中心距离E 样线到导轨背距离,F

3.5机房地面清理平整放两根厅门口净宽铅垂线,然后遂层测量厅门口尺寸使尺寸符合土建布置图标准,固定样板。

3.6以厅门口样线为基准线,按土建布置图尺寸,依次固定好轿厢、对重样板,每根导轨放两根铅垂线。检查各样线间的尺寸确认无误后架设下样板。

3.7下样板距底坑为300—4500mm(如图3-2) ,其安装位置条符合要求后用U 型钉将铅垂固定底样板,检查各样线间的尺寸确认符合土建布置图标准,再次确认井道尺寸是否标准。

300mm

图3-2

4、 机房内设备的安装

4.1机房内的机械设备是电梯心脏和头脑,搬运设备要特别小心,为不影响保养维修,控制柜的工作面离墙面的距离大于600mm 。控制柜与机械设备距离应不小于500mm 。在电梯机房门口的外侧应设置下列简短的须知“机房重地严禁入内”。

4.2支承曳引钢梁必须在承重墙上,在支承的地方由用户预埋好钢板或槽钢。曳引钢梁和承重墙的重叠量应大于125mm 。且超过承重墙

中心线4.3承重梁的水平误差在曳引机安装位置范围内不大于1‰。检查位置和水平度完好后,焊接(图4-1)中的“A ”到“B ”各处(即把承重梁与预埋支撑板焊在一起)。

4.4把曳引机座和导向轮、减震胶块固定在一起,放在承重梁上,在曳相机座上安装曳引机.在图4-1的A 点及B 点处悬吊铅垂砣,移动曳引轮座,使轿厢和对重的上部样板落线点秘铅垂线重合,误差小于2mm ,因定减震胶块和曳引机座。

4.5通过在减震胶块下板底面加垫片的方法,使曳引机座的上表面水平误差≤1mm ,在曳引轮适当位置,标出轿厢升降方向。曳引轮及导向轮绳中心面的对称度误差不大于1mm ,见图4-2,轿厢和对重的上部样板落线点与铅垂线B 和A 的误差小于2mm 见图4-2,曳引轮及导向轮的垂直度误差,在空载及满载情况下均不大于2mm ,见图4-3

4.6 注意:机房配线时,应将控制柜整体与地隔离,防止电焊时烧毁控制柜元器件

5、 底部导轨架与导轨的安装

5.1根据导轨架垂线,在井道壁上划出导轨架位置,用电锤在井道壁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固定支架托架,在支架上用压力钳如图1、e 尺寸木板或铁板临时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焊接导轨支架,注意导轨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焊接质量。

5.2 导轨单根长度为5米,最底端导轨需要3步导轨支架,可利用脚手架或梯子固定第1、2步,最上端支架可以暂时不予固定,同时对下端2

5.3

最底端导轨校正

5.3.1

首先用博林特专用校正尺校正两根导轨的水平度,使两根导轨平行,偏差不大于1/300mm

。 5.3.2

用直角尺卡在导轨端面上,测量校线与导轨左右前后尺寸,使之于放线尺寸符合。

5.3.3每列导轨工作面(侧面与顶面)对安装基装线每5m 的偏差不大于:轿厢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侧导轨为0.6mm ,不设安全钳的T 型对重导轨为1mm 。在有安装基准线时,每列导轨应相对基准线整列检测,取最大偏差值。电梯安装完成后检查导轨时,查对每5m 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至少测3次),取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不大于上述的2倍。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侧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 ,导轨接头台阶处用直线度0.01/300平直尺(如刀口尺)配合塞尺测量就不大于0.05mm ,超过应修平,修光长度大于150mm ,不设安全钳的T 型对重导轨接头缝

隙不大于1mm ,导轨接头台阶处应不大于0.15mm ,超过应修平。导

轨顶面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1mm ,对重导轨为0-2mm 。两导轨平行度偏差,用相对导轨卡规检查,误差值应小于±1/300,(找正尺一个刻度之内)用直尺检查如图5-1,直尺与导轨的间隙在轨侧面长度为30mm 时小于0.1mm 或以此为标准进行换算.

5.3.4较轨的方法:导轨校正部位应在导轨接头处以及导轨支架处。

5.3.5调整导轨:宁紧压板螺栓至弹簧圈平齐时,测量样线与导轨面支架与导轨底面的上下位置单边插入垫片。为避免支架处出现偏差应在焊接作业时保证支架的位置精度。调整导轨纵向垂直度:实心轨样线与基准线的对中偏差在±0.5mm 以内;对同一方向的偏差每5米不大于0.7mm ,全高不大于1.0mm 以内。校正方法:拧松导轨压板紧固螺栓半圈后用手锤敲击导轨,直至卡板上的基准线与样线重合,拧紧压板螺栓。为便于观测,可将卡板适当倾斜(限于实心轨)。 注意事项:导轨校正过程中,应注意样线是否有位移。具体方法是测量任意两样线间的距离,看是否有变化。意外的原因,如井道坠物,搬运部件等均会造成样线的偏移。

调整导轨对向平行度及导轨距,校正方法:两人合作,使用图5-1所述的专用找正尺在各校正部位测量,要求两校轨尺间的拉线不超过1个刻度线。若导轨对向平行度超差,可在导轨支架与导轨底面间插入单边垫片调整;若轨距超差则重复检查横向垂直误差并调整。

5.3.6导轨接头台阶和修光长度见图5-2、5-3、5-4。校轨的要求:使

用的垫片数超过五件或厚度超过3mm

时,要把垫片点焊在导轨支架

上。单边垫片应点焊在导轨支架上。压板必须端正地压在导轨上,其整个长度上的倾斜度应不大于1。导轨校正完毕后,应拧紧压板螺栓,并将导轨支架背肌的大平垫焊到导轨支架上至少2点。

6、 轿厢组装

6.1在水平装设的轿厢架装配托架上。

6.1.1此时为使安全钳体和导轨间产生均匀的间隙,要叠合一组衬垫,并插入该间隙中,加以固定,从而使其不能前后左右移动,保证钳口与导轨的间隙。

6.1.2当下梁组件找好水平后,按立柱组件上的孔把它装配起来,并轻轻地拧紧螺栓。

6.1.3立柱组件应平行导轨,如不平行,要用绞刀或锉刀修正螺栓孔。

6.1.4当立柱组件自然直立时,装上导靴后,按轿厢架连接螺栓对角线方式针包有螺栓预紧。当预紧后,拆下一侧上部导靴并查明导轨中心一致,如果其误差≥2mm ,则松开所有螺栓,并重调它们的中心,如图6-1。

6.2轿底的组装

6.2.1水平地装上轿厢托架,为此在下梁上下水平面与轿厢托架之间可插入一个垫片并调节它,把斜拉筋固定于组件及轿厢托架上,斜拉筋螺母应用手带紧后,再拧进1/4圈拧紧锁紧,不要用力拉斜拉筋来

调节轿厢托架水平度,见图6-2

。在安装轿厢托架及斜拉筋后,安装

随行电缆的吊架。

6.2.2在底梁附近安装导轨限位支架及开关,保证电梯运行时,下导靴不会脱离导轨。

6.2.3利用轿壁与轿底的安装孔安装临时防护护栏,为了施工方便,建议护栏前后两端为活门设计。

6.3轿架及轿厢安装的精度要求:立柱的垂直度误差,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都不大于1.5mm 。上梁的水平度误差,长度方向不大于2mm ,宽度方向不大于1mm 。安全钳的40.5mm

7、 缓冲器的安装

7.1将对重轿厢缓冲器用螺栓固定在下部槽钢上,液压缓冲器的安装最终保证缓冲器活塞外缘有行程的上下终点与铅垂线的距离差不大于0.5mm 。

7.2液压缓冲器的加油至规定油面高度油的粘度和充油量,按缓冲器的说明规定。

8、 对重的安装

8.1在井道顶层,组装好对重架,并在对重架里装上适量对重块,用压紧件固定好。

8.2在机房把钢丝绳由对重中心顺下用绳头组合在对重上安装好,然后串入防转铁丝及销子。

8.3在对重架下部拴好对重防晃绳,在机房挂上手动葫芦,把对重从

顶层厅门处拽入井道。注意提升设备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对重架进入井道时,厅门外应有人员拽住防晃绳,以免对重进入井道时晃动过大。

8.4由机房把钢丝绳从轿厢中心孔至首层轿厢顶用绳头组合安装轿架8.5

9、 轿厢在第一段导轨内的测试运行

9.1在机房封好门联急停回路(轿顶急停、机房急停、轿厢防脱急停不封)。

9.2在机房检修点动(速度设为100mm/s)轿厢上下测试运行正常,然后在轿顶检修点动轿厢上下运行测试。

10、 在轿顶加装工作平台

10.1在首层安装轿架,利用轿架立柱上门机支架的4个安装孔安装两个角铁支臂,支臂长度应等于轿厢深度,在支臂两端安装水平撑臂,并利用门头斜拉筋增强强度,在支撑臂上铺装>250mmX25mm 厚的木板,并固定好然后安装防护栏,注意厅门方向防护栏为活动方式。在对重侧安装防护屏网。

10.2利用上导靴的4个固定螺栓安装简易固定装置(图5.4.1),以便在调整导轨时将轿厢固定于井道壁。同时在运行中,上导靴脱离导轨后也可以防止轿厢大幅度晃动。

图5.4.1

10.2

台距天花应该大于1800mm

实际高度在4000mm 11、轿厢导轨对重导轨的安装调整

11.1使用专用无脚手架安装导轨找正尺,导轨校正如图5.4。

图5.4

11.2最底端导轨已经安装校正完毕,轿厢点动上升。轿厢上导靴允许脱离导轨,但下导靴应一直在导轨上运动,将电梯运行至下导靴到达已安装调整完毕导轨的顶端为止。

11.3将即将安装的导轨初步固定。

11.4调节轿定支撑顶杠,使上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接附力达到最小。

11.5校正导轨,达到相关标准。

11.6随安装导轨及校正直至顶层。在焊接支架时注意防火及避免伤到钢丝绳(轿厢架上段钢丝绳做好防护,电梯运行时同时注意对重避免晃动)。

11.2

11.3中下行,同时拆下对重防晃绳。


相关文章

  • 洞口和临边作业安全防护措施_secret
  • 第一节 洞口和临边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洞口防护措施 工程施工期间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均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并且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还要有红灯示警. 1.楼梯口防护 楼梯踏步拆模后在楼梯扶安装前,沿楼梯设置1.2m 高的 ...查看


  • 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书(空白模板)_secret
  • ******项目 工程管理策划书 编制:******项目公司 年 月 日   目 录  第一章:工程概况 ................................................................ ...查看


  • 电梯改造作业指导书
  • 电梯改造作业指导书 编制:苏旭华 审核:赵晓伟 批准:张国力 山西联亿达电梯销售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四年十一月 电梯改造作业指导书 (安全操作规程) 工程项目名称: Project 业 主: owner 山西联亿达电梯销售安装有限责任公 ...查看


  •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模板 1
  •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编 制 : 日期: 审 核 : 日期: 批 准 : 日期: 编制单位: 有限公司 目 录 1 编制依据 „„„„„„„„„„„„„„„„„„„„„„„„„„„„3 2 工程概况 „„ ...查看


  • 商品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
  •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紫藤花园1#住宅楼施工图纸 2.主要标准.规程 三.施工准备 砼强度等级 ①. 桩基砼:C30. ②. 基础垫层:C15. ③. 基础基础梁及防水板砼:C40P8. ④.剪力墙.暗柱:-3 --1 ...查看


  • 无机玻璃钢风管安装工艺标准_secret
  • 无机玻璃钢风管安装工艺标准(V905)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通风与空调系统无机玻璃钢(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风管及部件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玻璃钢风管及部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鉴定文件. 2.1.2 ...查看


  •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模板
  • 电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 安装单位: 电梯安装资质证级别 电梯安装资质证书编号: 审批表 电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人力资源配置 四. 安装质量策划 五. 施工方案 六. 质量保证措 ...查看


  • 电梯安装作业指导书
  • 1.1 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从思想上保持警惕. 1.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头戴安全帽,工作时穿上合适的工作服和安全鞋,不可戴手镯.戒 指等其它装饰品,严禁在工作时玩耍.打逗.饮酒. 1.3 在井道脚手架上工作 ...查看


  • 电梯安装安全交底记录
  • 安 全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总包单位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A 标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编 号 2009 年 11 月 13 日 电梯安装工程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全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北京无障碍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