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大中棚建设
1、合理选择水稻秧田地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方便运苗等原则,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水源条件、土壤偏酸、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育秧或庭院育秧,按水田面积的1/80~1/100,留设比较集中的旱育秧田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确保旱育、高出地面50米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选定的秧田要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培养床土、常年积造有机肥。
2、旱育秧田规范化
水稻旱育秧田规范化是培育水稻壮秧、争取农时、使水怕获得高产的首要基础条件。其基本要求是在总体规划适当集中的基础上,坚持秧田“两秋二常年”建设,两秋即秋翻地、秋做床,既缓解了农时,又利于土壤风化,提高土壤的速效养分,秋翻深度一般为15~16厘米。三常年即常年固定秧田,常年培肥地力,常年积造有机肥。
(1)使育秧相对集中,管理方便,利于技术指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是有利于统一建立防风林带,防止风害、冻害等;
(3)是秋整地、秋作床,可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使早春土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而大大缓解了农时,同时可使水稻出苗提早2~3天;
(4)是可以相互借鉴育秧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水稻大、中棚的建造方法
目前的建造材料主要有钢骨架结构、原子灰结构两种。
(1)钢骨架结构。它是由钢管和钢筋焊接成成型的骨架,然后进行安装。规格一般高 2.5 米左右,跨度 6 ~ 10 米,长度自行设定。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或减轻钢管和棚布之间的磨损,盖棚前要包好钢管,否则棚布容易磨坏,另外地基地沉牢,避免风吹变形。优点是建造简单方便,便于作业管理,采光好。缺点是成本比较高,一般一栋(一亩地) 6000 ~ 8000 元,而且钢管上滴下的锈水容易烧苗。
(2)原子灰大棚。它是利用一种特殊材料或电厂的废物粉煤灰等加工成型的棚架,然后进行安装而成大棚。规格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建造简单方便,骨架表面光滑,不磨损棚布,坚固不易变形,抗拉抗折,而且棚架本身蓄势,增温效果好,采光好。一般一亩地大棚建造成本需要 4000 ~ 5000 元。
4、水稻大中棚的扣棚方法
应在播前10~15天扣棚,增温解冻。棚膜应选用0.08毫米以上的无、耐低温、防老化的蓝色膜。其具体扣棚方法有3种:
(1)整幅扣法,以6.0米膜扣4~6.0米棚。优点是节省农膜,防风能力强,缺点是不便通风,要双侧开门;
(2)单开闭式,开闭缝在背风侧,两块农膜交叉重叠30~60厘米,大幅膜6.0米左右,小幅膜2.0米左右,重叠处距地面1.0米左右。优点是方便通风,便于管理,缺点是浪费农膜;
(3)脱裙子式,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两侧分别用开闭式,通风时将两侧重叠处农膜向上或向下拉,优点是方便管理。盖膜后要拉好防风绳,注意防风。为增强保温效果,还可以加盖草帘、棉被或遇有霜冻时在棚内生烟增温;也可采用三膜覆盖,增加保温效果。即在大棚内做小床,小床上扣小棚(类似小棚育苗) ,苗床上再铺一层地膜,这种方法保温效果极好,一般可在早育苗或育大苗时采用。
水稻育苗大中棚建设
1、合理选择水稻秧田地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方便运苗等原则,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水源条件、土壤偏酸、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育秧或庭院育秧,按水田面积的1/80~1/100,留设比较集中的旱育秧田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确保旱育、高出地面50米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选定的秧田要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培养床土、常年积造有机肥。
2、旱育秧田规范化
水稻旱育秧田规范化是培育水稻壮秧、争取农时、使水怕获得高产的首要基础条件。其基本要求是在总体规划适当集中的基础上,坚持秧田“两秋二常年”建设,两秋即秋翻地、秋做床,既缓解了农时,又利于土壤风化,提高土壤的速效养分,秋翻深度一般为15~16厘米。三常年即常年固定秧田,常年培肥地力,常年积造有机肥。
(1)使育秧相对集中,管理方便,利于技术指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是有利于统一建立防风林带,防止风害、冻害等;
(3)是秋整地、秋作床,可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使早春土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而大大缓解了农时,同时可使水稻出苗提早2~3天;
(4)是可以相互借鉴育秧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水稻大、中棚的建造方法
目前的建造材料主要有钢骨架结构、原子灰结构两种。
(1)钢骨架结构。它是由钢管和钢筋焊接成成型的骨架,然后进行安装。规格一般高 2.5 米左右,跨度 6 ~ 10 米,长度自行设定。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或减轻钢管和棚布之间的磨损,盖棚前要包好钢管,否则棚布容易磨坏,另外地基地沉牢,避免风吹变形。优点是建造简单方便,便于作业管理,采光好。缺点是成本比较高,一般一栋(一亩地) 6000 ~ 8000 元,而且钢管上滴下的锈水容易烧苗。
(2)原子灰大棚。它是利用一种特殊材料或电厂的废物粉煤灰等加工成型的棚架,然后进行安装而成大棚。规格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建造简单方便,骨架表面光滑,不磨损棚布,坚固不易变形,抗拉抗折,而且棚架本身蓄势,增温效果好,采光好。一般一亩地大棚建造成本需要 4000 ~ 5000 元。
4、水稻大中棚的扣棚方法
应在播前10~15天扣棚,增温解冻。棚膜应选用0.08毫米以上的无、耐低温、防老化的蓝色膜。其具体扣棚方法有3种:
(1)整幅扣法,以6.0米膜扣4~6.0米棚。优点是节省农膜,防风能力强,缺点是不便通风,要双侧开门;
(2)单开闭式,开闭缝在背风侧,两块农膜交叉重叠30~60厘米,大幅膜6.0米左右,小幅膜2.0米左右,重叠处距地面1.0米左右。优点是方便通风,便于管理,缺点是浪费农膜;
(3)脱裙子式,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两侧分别用开闭式,通风时将两侧重叠处农膜向上或向下拉,优点是方便管理。盖膜后要拉好防风绳,注意防风。为增强保温效果,还可以加盖草帘、棉被或遇有霜冻时在棚内生烟增温;也可采用三膜覆盖,增加保温效果。即在大棚内做小床,小床上扣小棚(类似小棚育苗) ,苗床上再铺一层地膜,这种方法保温效果极好,一般可在早育苗或育大苗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