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化
1、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无限性(4)动态性(5)依附性(6)变换性(7)传递性(8)层次性(9)系统性(10)转化性
2、信息化
(1)定义: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结果。
3、国家信息化体系
(1)信息技术应用
(2)信息资源
(3)信息网络
(4)信息技术和产业
(5)信息化人才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1、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义
a 、政府信息化的含义
(1)政府信息化必须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软件产品
(2)政府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
(3)政府信息化要对已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或再造
b 、政府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
(1)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效用
(2)对于社会 信息化起到示范作用
(3)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4)可以使人力资源等到优化配置
(5)有利于反腐倡廉
(6)做到信息共享
(7)有利于节约开支
2、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1)电子政务的内容
三个行为主体: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
A 、政府与政府(G2G )
B 、政府对企业(G2B )
C 、政府对居民(G2C )
D 、企业对政府(B2G )
E 、居民对政府(C2G )
3、电子政务的技术形式
(1)主机、微机加局域网、因特网三个阶段
(2)电子政务的发展四个阶段
A 、起步阶段B 、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C 、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D 、网上事务处理
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企业信息化 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企业资源规划(ERP )的结构和功能
(1)ERP 的概念
A 、概念: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 )是一种整合了企业 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是以MRP2(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为核心,但有两方面拓展一是将资源的概念扩大,将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作为可控对象集成进来,二是反时间也作为资源计划的最关键的一部纳入控制范畴。
(2)ERP 的结构
A 、ERP 的管理思想
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警告企业的最大增值
B 、软件产品
C 、管理系统
(2)ERP 的功能
A 、支持决策的功能
B 、为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 有针对性的IT 解决方案
C 、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发民为全行业和跨行业的供应链
3、客户关系管理(CRM )在企业中的应用
(1)概念: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上,重构凶手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
(2)CRM 的内容
A 、客户服务
B 、市场营销
C 、共享的客户资料库
D 、分析能力
(3)CRM 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过程
三个要素 A 、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触发中心)B 、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挖掘中心)C 、CRM 必须能与ERP 很好的集成
4、企业门户
分类:(1)企业信息门户
(2)企业知识门户 为员工服务
(3)企业应用门户 以商业流程和企业应用为核心
5、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 )是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丙个或更多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
包括 企业间应用集成,企业内的集成
目前市场主流的集成模式有三种: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面向服务斩集成技术
6、供应链管理(SCM )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核心是供应链,两个含义:一个是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另一个是企业必定处于市场更长的供应链之中。
7、商业智能(BI )
主要实现将原始业务数据转换为企业决策信息的过程。
四个阶段:1、数据预处理2、建立数据仓库3、数据分析4、数据展现
三大组成部分:
(1)数据仓库
四个特征: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2、数据仓库是集成的
3、数据仓库是非易失的
4、数据仓库承受埋单的变化性
(2)OLAP 海量数据分析利器
联机分析处理(OLAP )
1、基于关系数据库(ROLAP )
2、基于多维数据库(MOLAP )
3、基于混合数据组织(HOLAP )
(3)数据挖掘
A 、描述性数据挖掘
1、数据总结 继承于数据分析中的统计分析
2、聚类 是把整个数据库分成不同的群组
3、关联分析 是寻找数据库中值的相关性
B 、预测型数据挖掘
1、分类 目的是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该模型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
2、回归 是通过具有已知值的变量来预测其他变量的值。
3、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是用变量过去的值来预测未来的值
8、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 )是指买卖双方利用现代开放的因特网络,按照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
三个方面:
(1)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
(2)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
(3)网上售后服务
消费主体不同分三类
(1)企业间接电子商务(B2B )
(2)企业与消费者(B2C )
(3)消费者与消费者(C2C )
第11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化
1、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无限性(4)动态性(5)依附性(6)变换性(7)传递性(8)层次性(9)系统性(10)转化性
2、信息化
(1)定义: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结果。
3、国家信息化体系
(1)信息技术应用
(2)信息资源
(3)信息网络
(4)信息技术和产业
(5)信息化人才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1、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义
a 、政府信息化的含义
(1)政府信息化必须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软件产品
(2)政府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
(3)政府信息化要对已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或再造
b 、政府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
(1)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效用
(2)对于社会 信息化起到示范作用
(3)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4)可以使人力资源等到优化配置
(5)有利于反腐倡廉
(6)做到信息共享
(7)有利于节约开支
2、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1)电子政务的内容
三个行为主体: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
A 、政府与政府(G2G )
B 、政府对企业(G2B )
C 、政府对居民(G2C )
D 、企业对政府(B2G )
E 、居民对政府(C2G )
3、电子政务的技术形式
(1)主机、微机加局域网、因特网三个阶段
(2)电子政务的发展四个阶段
A 、起步阶段B 、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C 、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D 、网上事务处理
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企业信息化 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企业资源规划(ERP )的结构和功能
(1)ERP 的概念
A 、概念: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 )是一种整合了企业 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是以MRP2(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为核心,但有两方面拓展一是将资源的概念扩大,将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作为可控对象集成进来,二是反时间也作为资源计划的最关键的一部纳入控制范畴。
(2)ERP 的结构
A 、ERP 的管理思想
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警告企业的最大增值
B 、软件产品
C 、管理系统
(2)ERP 的功能
A 、支持决策的功能
B 、为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 有针对性的IT 解决方案
C 、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发民为全行业和跨行业的供应链
3、客户关系管理(CRM )在企业中的应用
(1)概念: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上,重构凶手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
(2)CRM 的内容
A 、客户服务
B 、市场营销
C 、共享的客户资料库
D 、分析能力
(3)CRM 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过程
三个要素 A 、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触发中心)B 、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挖掘中心)C 、CRM 必须能与ERP 很好的集成
4、企业门户
分类:(1)企业信息门户
(2)企业知识门户 为员工服务
(3)企业应用门户 以商业流程和企业应用为核心
5、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 )是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丙个或更多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
包括 企业间应用集成,企业内的集成
目前市场主流的集成模式有三种: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面向服务斩集成技术
6、供应链管理(SCM )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核心是供应链,两个含义:一个是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另一个是企业必定处于市场更长的供应链之中。
7、商业智能(BI )
主要实现将原始业务数据转换为企业决策信息的过程。
四个阶段:1、数据预处理2、建立数据仓库3、数据分析4、数据展现
三大组成部分:
(1)数据仓库
四个特征: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2、数据仓库是集成的
3、数据仓库是非易失的
4、数据仓库承受埋单的变化性
(2)OLAP 海量数据分析利器
联机分析处理(OLAP )
1、基于关系数据库(ROLAP )
2、基于多维数据库(MOLAP )
3、基于混合数据组织(HOLAP )
(3)数据挖掘
A 、描述性数据挖掘
1、数据总结 继承于数据分析中的统计分析
2、聚类 是把整个数据库分成不同的群组
3、关联分析 是寻找数据库中值的相关性
B 、预测型数据挖掘
1、分类 目的是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该模型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
2、回归 是通过具有已知值的变量来预测其他变量的值。
3、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是用变量过去的值来预测未来的值
8、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 )是指买卖双方利用现代开放的因特网络,按照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
三个方面:
(1)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
(2)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
(3)网上售后服务
消费主体不同分三类
(1)企业间接电子商务(B2B )
(2)企业与消费者(B2C )
(3)消费者与消费者(C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