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简介】

(1038-1117)北宋词人。男,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行政区划分为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三部分)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哲宗元佑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就卜居其地。《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译文】

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呵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

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简介】

(1038-1117)北宋词人。男,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行政区划分为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三部分)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哲宗元佑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就卜居其地。《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译文】

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呵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

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相关文章

  • 长江的诉说教学设计
  • <长江的诉说>教学设计 南雄市主田莲花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祖国>,通过两个主题"我们生息的国土"和 "沿着江河走下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祖国. ...查看


  • [关于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解读
  • 1.<意见>出台的背景和宗旨 在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格局下,建立健全集中统一.权责一致.关系顺畅.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的体制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在相应 ...查看


  • 长江之歌说课稿
  • <长江之歌>说课稿 渑池三小 梁燕 一.说教材 <长江之歌>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是一首抒 ...查看


  • 长江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等源流情况 2. 理解长江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与长江特点之间的关系 3.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 2.长 ...查看


  • 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
  •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56号 <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已经2003年9月15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3年9月19日起施行. 省 长 罗清泉 二○○三年九月十九日 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 ...查看


  • 党课实践报告
  • 张家港市长江村 从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到工业经济发展时代的先锋,再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长江村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之路.30年前,长江村是一个人穷.地薄的小地方,村民们祖辈以打渔为生,被称为苏南的苏北.七十年代,长 ...查看


  • 1.长江之歌
  • 1.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这条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唱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歌词赞美长江, ...查看


  • [滚滚长江]教案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课题: 滚滚长江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初中 孔令刚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3.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 ...查看


  • 长江的开发
  • 长江的开发 备课人:蒋姣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读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通过有关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 ...查看


  • 第六章 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三节 长江流域地区 教案
  • 第三节 长江流域地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和数据资料,让学生在分析探究中学习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