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1)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2)马鸣。

[注](1)蓬:一种遇风便脱离根部拔地起飞的草。(2)班:分离之意。

(1)

“转蓬”、“孤蓬”皆为古诗中用来象征游子的语汇,本诗选用了后者,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萧萧马鸣”本是《诗经·车攻》中的诗句,“萧萧”指马的长鸣声。李白在化用此句时添一“班”字则翻出了新意,请结合作品谈谈新意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是传诵既久的佳句,请结合全诗谈谈此二句在抒发情感方面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转蓬”、“孤蓬”均表现了游子的飘泊无依,而“孤蓬”重在强调分离后的孤独,这便寓有对友人远走他乡的关切之情。诗人用“孤蓬”一词,将分离时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更加真切、深挚。

  评分标准:本题1分,该小题重在分析“孤蓬”的表意侧重和对全诗意境产生的作用两个方面,一点1分,若只答“用语精练传神”等标签语,不得分;答案意思对即可。

(2)

  “班马”即行将分离的马,“萧萧班马鸣”意为一对即将分别的马儿发出眷恋的嘶鸣。诗人添一“班”字,寄情于物,巧妙地点出与友人的离别之意,颇有推陈出新的效果。

  评分标准:本题1分,该小题重在分析“班”字所造成的“物我交融”,由此才与诗意产生勾连,若只答“‘班’字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简略语,不得分;答案意思对即可。

(3)

  (示例一)此二句用眼前的实景营造了一幅送别图:浮云飘舞,红日斜照,山水分外秀丽,在这样美好的景致中,友人却将远行,令人顿生眷恋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将离别的情意表达得颇为浓郁、深沉。

  (示例二)此二句将行踪不定的游子比作飘乎不定的浮云,将友人之间的别离比作日薄西山,化实景为抽象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

  评分标准:本题4分,可从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条途径中任选其一作答,在结合全诗基调的前提下,以对诗句的分析为赋分重点,若只答“此二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情”只能得1分;答案表述意思对即可;若考生选择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能结合全诗且言之成理便可赋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二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1)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2)马鸣。

[注](1)蓬:一种遇风便脱离根部拔地起飞的草。(2)班:分离之意。

(1)

“转蓬”、“孤蓬”皆为古诗中用来象征游子的语汇,本诗选用了后者,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萧萧马鸣”本是《诗经·车攻》中的诗句,“萧萧”指马的长鸣声。李白在化用此句时添一“班”字则翻出了新意,请结合作品谈谈新意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是传诵既久的佳句,请结合全诗谈谈此二句在抒发情感方面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转蓬”、“孤蓬”均表现了游子的飘泊无依,而“孤蓬”重在强调分离后的孤独,这便寓有对友人远走他乡的关切之情。诗人用“孤蓬”一词,将分离时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更加真切、深挚。

  评分标准:本题1分,该小题重在分析“孤蓬”的表意侧重和对全诗意境产生的作用两个方面,一点1分,若只答“用语精练传神”等标签语,不得分;答案意思对即可。

(2)

  “班马”即行将分离的马,“萧萧班马鸣”意为一对即将分别的马儿发出眷恋的嘶鸣。诗人添一“班”字,寄情于物,巧妙地点出与友人的离别之意,颇有推陈出新的效果。

  评分标准:本题1分,该小题重在分析“班”字所造成的“物我交融”,由此才与诗意产生勾连,若只答“‘班’字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简略语,不得分;答案意思对即可。

(3)

  (示例一)此二句用眼前的实景营造了一幅送别图:浮云飘舞,红日斜照,山水分外秀丽,在这样美好的景致中,友人却将远行,令人顿生眷恋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将离别的情意表达得颇为浓郁、深沉。

  (示例二)此二句将行踪不定的游子比作飘乎不定的浮云,将友人之间的别离比作日薄西山,化实景为抽象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

  评分标准:本题4分,可从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条途径中任选其一作答,在结合全诗基调的前提下,以对诗句的分析为赋分重点,若只答“此二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情”只能得1分;答案表述意思对即可;若考生选择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能结合全诗且言之成理便可赋分。


相关文章

  • 饯别王十一南游阅读答案
  • 篇一:饯别王十一南游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训练及答案1.颔联中 没 和 空 两个字点出被送的人远去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表达诗人送别友人的离愁别恨.(或依依惜别之情)3.颔联中 空 ...查看


  • 送友人李白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 ...查看


  •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对比阅读答案
  • (2010·天津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查看


  • 与友人书阅读答案
  • 与友人书阅读答案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 ...查看


  • 浅谈高考诗歌鉴赏中尾联的设题角度
  • 纵观近几年古典诗歌鉴赏的命题,其设问角度无非从下几个方面入手,即"赏析诗句内容"."赏析诗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对常考结句或尾联题型中作一管中窥 ...查看


  • 淮上与友人别诗词阅读答案
  • 淮上与友人别(4分)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 ...查看


  • [疑人窃履]阅读附答案
  • 文阅读疑人窃履(9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 ...查看


  • 送友人入蜀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桑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②君平:是汉代 ...查看


  • [荀巨伯探友]阅读附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8分)荀巨伯探友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