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水彩笔记]--寂静回忆中,灵光重现的城市

2016-11-20 04:01 | 豆瓣:blueshadow

我父亲这本书里写的事情,最远的到五十年代,最近的是八十年代。

我建议他不要写太近的事情,太近的事情没滋味儿。

陈年的事,放久了,混着冬日的水蒸气升腾起来,影影绰绰,剪影一般挂在窗口,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年老的文字,仿佛烧过一段时间的火焰,噼里啪啦的火苗下去了,剩下的是温和、持久的光与热。

火轮船玩具、刀鱼、朋友果里亚,小人书铺子,食品商店,浑身白霜的洋马、过年时的新衣裳……当年的回忆剥落了,浓郁的情感稀释了,如此裸露出叙事的本真。回忆像装满碎纸片的万花筒,对着阳光摇一摇,朴素的细节,拼贴出另一番幻梦般的景象。

摆在一旁的水彩画跟文字互补,是父亲多年辛勤写生劳作的精选。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兴致所至,上街画画。我父亲画水彩写生入了迷。在菜市中画,在杂院儿中画,在垃圾堆边、在厕所边儿也画。落了雨,色彩淌下来,那就淌下来。水结了冰,等着解冻,然后接着画。

写生的奥义是“生”。生是生命,也是生活,生动,生息,生生。水彩写生就是有这么一股特别的生机,传递“在场”的韵味。看这些水彩画,相信你也能感受到:画家就在现场。画家不断与环境、与时间互动,抓取变化,将阴晴雨雪,喜怒哀乐,将感觉、直觉、心情、不可测的种种情形,全部封存在画面之中。

水彩写生,好比不化妆的邻居,素颜、清淡、真实。相比之下,画室里创作的作品,仿佛粉墨登场的演员——精心打扮,完成度更高,匠心独具,却“机心太盛”。

作为一门匆忙的艺术,水彩写生需要快速完成,写生画面上凝固了动态的痕迹,令人回味的是“进行中”而非“完成”的味道,水彩写生的缺陷裸露在外。一笔下去,坏了,也就坏了。画错了,将错就错,追求不可预计的趣味。

看一眼景儿,看一眼画。写生是与风景对话,也是人与景的对照。写生作品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

水彩写生包含错误与遗憾,艺术的美感也就在于此。不可预测,不可逆转,亦如人生。

《哈尔滨水彩笔记》包含了画与字。写作、画画多么不同!文字和画,体现了一个人多么不同的两种状态。

水彩写生,是直觉的,把自己敞开给世界,让光线和色彩,直接冲进来。

写作,是反思的,在纸面上掂量、算计、组合。一个字,一个词,如何恰当。

水彩写生,将即时即刻的痕迹存留下来,几乎完全无法修改;向着记忆深处走去的写作,探索自我的历史,涂涂抹抹,欲说还休。

我父亲一个人身兼两职,这对组合真有意思。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才能咂摸出滋味儿。城与人,相互塑造。

每年我跟父亲到哈尔滨老街道中兜兜转转,闲谈一些过去的往事。我也渐渐理解了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感情。翻这本书,我感到哈尔滨更陌生了。旧日的哈尔滨好像消失在雨雾中的摩电车,只能听见铃铛响,车子已不见踪影。

从前吃顿肉都像过节,户外厕所冬天屎尿堆成山,楼板踩上去嘎吱响。如今,这样的杂院儿越来越少,人与物渐渐消失了。可是,凡濒临消失之物,才显出好。

水彩笔记中的哈尔滨,是一座历史之城,也是作者的自我之城。城市生成了画家和诗人的记忆,街道充满了旧日的痕迹。旧日子浸透了灰尘和油渍,越来越远,却愈发有滋有味。

父亲的文字, 仿佛旧棉布一般朴素、洗练;他的水彩写生,却洋溢着丁香花一般浓郁的抒情味道。文字轻描淡写,干净利落,谨慎节制,欲言又止;写生画面却充盈梦幻气息。在水雾氤氲中,在色彩交融中,世事变迁的穷街陋巷,重新闪着光。

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哈尔滨不仅仅是我父亲所描绘的对象,同样也是自我的象征,描绘自身的两部分——自我节制与抒情的冲突。

《哈尔滨水彩笔记》用画笔与文字追溯一座城,同时也是一个老哈尔滨人的“自我完成”。

水彩写生搭建“空间之城”,是对哈尔滨老街巷的探索,是谓“看得见的城市”。

而语词搭建“叙事之城”,则是哈尔滨时间的探索,这些私人的小历史,构成“看不见的城市”。

奈莫罗夫说:诗人和画家都想抵达语言背后的寂静,那种语言之内的寂静。

字与句的回忆滋味,光与色的感知空间,图像与文字相互对照,一起通往岁月尽头的寂静。

画笔与回忆,为正在坍塌的城市时空重新镀上金光。前尘旧梦,浅尝辄止,意犹未尽。如同白酒一盅配小菜一碟。带我神游美好的“凝固瞬息”。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当我们反复念着普希金的句子,体验到的却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滋味。

在寂静中,昨日的甜蜜涌上心头。幻梦从此照进现实,为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哈尔滨,点燃灵光。

———

作者:王可越

本文是给我爸即将出版的《哈尔滨水彩笔记》写的代序,已发表在《小说林》(双月刊,2016年第五期)

文中的图文仍是未排版状态。本书预计年底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文转载需要经允许。

哈尔滨水彩写生相册:《哈尔滨水彩笔记》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2016-11-20 04:01 | 豆瓣:blueshadow

我父亲这本书里写的事情,最远的到五十年代,最近的是八十年代。

我建议他不要写太近的事情,太近的事情没滋味儿。

陈年的事,放久了,混着冬日的水蒸气升腾起来,影影绰绰,剪影一般挂在窗口,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年老的文字,仿佛烧过一段时间的火焰,噼里啪啦的火苗下去了,剩下的是温和、持久的光与热。

火轮船玩具、刀鱼、朋友果里亚,小人书铺子,食品商店,浑身白霜的洋马、过年时的新衣裳……当年的回忆剥落了,浓郁的情感稀释了,如此裸露出叙事的本真。回忆像装满碎纸片的万花筒,对着阳光摇一摇,朴素的细节,拼贴出另一番幻梦般的景象。

摆在一旁的水彩画跟文字互补,是父亲多年辛勤写生劳作的精选。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兴致所至,上街画画。我父亲画水彩写生入了迷。在菜市中画,在杂院儿中画,在垃圾堆边、在厕所边儿也画。落了雨,色彩淌下来,那就淌下来。水结了冰,等着解冻,然后接着画。

写生的奥义是“生”。生是生命,也是生活,生动,生息,生生。水彩写生就是有这么一股特别的生机,传递“在场”的韵味。看这些水彩画,相信你也能感受到:画家就在现场。画家不断与环境、与时间互动,抓取变化,将阴晴雨雪,喜怒哀乐,将感觉、直觉、心情、不可测的种种情形,全部封存在画面之中。

水彩写生,好比不化妆的邻居,素颜、清淡、真实。相比之下,画室里创作的作品,仿佛粉墨登场的演员——精心打扮,完成度更高,匠心独具,却“机心太盛”。

作为一门匆忙的艺术,水彩写生需要快速完成,写生画面上凝固了动态的痕迹,令人回味的是“进行中”而非“完成”的味道,水彩写生的缺陷裸露在外。一笔下去,坏了,也就坏了。画错了,将错就错,追求不可预计的趣味。

看一眼景儿,看一眼画。写生是与风景对话,也是人与景的对照。写生作品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

水彩写生包含错误与遗憾,艺术的美感也就在于此。不可预测,不可逆转,亦如人生。

《哈尔滨水彩笔记》包含了画与字。写作、画画多么不同!文字和画,体现了一个人多么不同的两种状态。

水彩写生,是直觉的,把自己敞开给世界,让光线和色彩,直接冲进来。

写作,是反思的,在纸面上掂量、算计、组合。一个字,一个词,如何恰当。

水彩写生,将即时即刻的痕迹存留下来,几乎完全无法修改;向着记忆深处走去的写作,探索自我的历史,涂涂抹抹,欲说还休。

我父亲一个人身兼两职,这对组合真有意思。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才能咂摸出滋味儿。城与人,相互塑造。

每年我跟父亲到哈尔滨老街道中兜兜转转,闲谈一些过去的往事。我也渐渐理解了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感情。翻这本书,我感到哈尔滨更陌生了。旧日的哈尔滨好像消失在雨雾中的摩电车,只能听见铃铛响,车子已不见踪影。

从前吃顿肉都像过节,户外厕所冬天屎尿堆成山,楼板踩上去嘎吱响。如今,这样的杂院儿越来越少,人与物渐渐消失了。可是,凡濒临消失之物,才显出好。

水彩笔记中的哈尔滨,是一座历史之城,也是作者的自我之城。城市生成了画家和诗人的记忆,街道充满了旧日的痕迹。旧日子浸透了灰尘和油渍,越来越远,却愈发有滋有味。

父亲的文字, 仿佛旧棉布一般朴素、洗练;他的水彩写生,却洋溢着丁香花一般浓郁的抒情味道。文字轻描淡写,干净利落,谨慎节制,欲言又止;写生画面却充盈梦幻气息。在水雾氤氲中,在色彩交融中,世事变迁的穷街陋巷,重新闪着光。

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哈尔滨不仅仅是我父亲所描绘的对象,同样也是自我的象征,描绘自身的两部分——自我节制与抒情的冲突。

《哈尔滨水彩笔记》用画笔与文字追溯一座城,同时也是一个老哈尔滨人的“自我完成”。

水彩写生搭建“空间之城”,是对哈尔滨老街巷的探索,是谓“看得见的城市”。

而语词搭建“叙事之城”,则是哈尔滨时间的探索,这些私人的小历史,构成“看不见的城市”。

奈莫罗夫说:诗人和画家都想抵达语言背后的寂静,那种语言之内的寂静。

字与句的回忆滋味,光与色的感知空间,图像与文字相互对照,一起通往岁月尽头的寂静。

画笔与回忆,为正在坍塌的城市时空重新镀上金光。前尘旧梦,浅尝辄止,意犹未尽。如同白酒一盅配小菜一碟。带我神游美好的“凝固瞬息”。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当我们反复念着普希金的句子,体验到的却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滋味。

在寂静中,昨日的甜蜜涌上心头。幻梦从此照进现实,为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哈尔滨,点燃灵光。

———

作者:王可越

本文是给我爸即将出版的《哈尔滨水彩笔记》写的代序,已发表在《小说林》(双月刊,2016年第五期)

文中的图文仍是未排版状态。本书预计年底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文转载需要经允许。

哈尔滨水彩写生相册:《哈尔滨水彩笔记》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 百年孤独经典段落
  • 百年孤独经典段落 1.她是那么自信,那么死死抱住自己的孤独不放,奥雷良诺第二感到他们父女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联系,而那种同伴加同谋的关系只不过是往昔的幻想而己. 2.那座城市的石子小路上,在黑夜中驶过总督大人的华丽的座车.三十二座钟楼在傍晚六 ...查看


  • 荐书 | 6月雨天不出门,在家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 6月天气变幻莫测,无聊就读这8本书 1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是青 ...查看


  • 浙美版初中美术书作品汇总
  • 八年级13册 0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 <鹰桧图>绢本设色 元代 张舜咨.雪界翁 1走进美术 父亲 (油画) 罗中立 粒粒皆辛苦 (中国画) 方增先 鸳鸯戏水(中国画)喻继高 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 鲁迅像(版画)赵延 ...查看


  • 最美的告白这首歌什么时候出
  •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中国)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 ...查看


  • 遗忘与记忆
  • 一.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一) 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 ...查看


  • 王中忱:殖民主义冲动与二叶亭四迷的中国之旅
  • 人文与社会 提交 2011/11/14 阅读: 120 来源:日本学论坛2001.1 摘要:中学时代,二叶亭四迷曾在岛根县松江市有名的汉学私塾---相长舍跟随儒学者内村友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良好的汉学素养.但如果由此以为他埋骨中国的夙愿 ...查看


  • 2011-2012学年东江小学生科技创辅导活动方案
  • 东江小学生科技创辅导活动方案 2011-2012学年 一.活动目标: (一). 让学生收集交流中外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在收集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创造的情感和动手.动脑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 ...查看


  • 水彩画:休闲的机器猫水彩画
  • 大雄放暑假啦,让机器猫给大雄找一个暑假好去处,大雄和静香在里面欢乐的游玩着,机器猫顿时轻松下来了,找了一朵大大的叶子,悠闲的躺在上面喝着饮料,睡着觉,也享受一下自己过暑假的感觉,这么悠闲的日子机器猫也很久都没有享受过了哦! 哆啦A梦的创造要 ...查看


  • 繁星春水简介及大纲
  • 冰心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几年前,李大钊.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刚刚发表过"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