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

金融学原理

1、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各国中央银行在建立货币统计体系时,一般根据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同,将货币分为三个层次:M0=现金;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我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其中:活期存款是指单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是也是指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就是企业、机关、部队和事业团体。居民个人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被统计在储蓄中,其他存款是指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流动性。被纳入货币统计范围的资产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所谓资产的流动性,就是指将一项资产转换为现金而不受损失的能力。货币性就是指一项资产执行货币职能的能力的高低。这种分类的经济学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他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

2、结合生命周期储蓄理论简要分析中国未来储蓄率的变化趋势,

莫迪尼亚尼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个人的消费或储蓄行为并不仅仅与现期收入有关,人总是试图把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各个时期做出消费和储蓄的最佳分配。一个人年轻时和年老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在中年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为实现一生消费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会尽可能使其一生消费保持恒定,即一生中收入不稳定,但消费却稳定。因此储蓄倾向会随收入波动而不断变化,具体而言,年轻人在工作后某一段时间里有较高的储蓄倾向,随年岁的增长,退休后储蓄率会相应下降。由于个人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里有不同的储蓄倾向,一般来说,在婴儿潮之后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上升,总体上提高一国总储蓄率水平。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总储蓄率会随之下降。对这种由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上升带来的总国民储蓄率的上升,称之为“人口红利”。假设其它影响人们储蓄倾向的条件不变,仅考虑人口结构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鉴于中国已经初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主要婴儿潮也将进入中年,步出主要储蓄者年龄,中国未来储蓄率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3、简述M-M定理的主要内容

即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是由莫迪格利亚尼和他的学生米勒在1958年提出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其核心在于说明在无摩擦的环境下,资本结构与公司的价值无关。即企业不论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以下状态为M-M定理的无摩擦环境:没有所得税;无破产成本;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而且所有证券都是无限可分的;公司的股息政策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在这些假设下,资金可以充分地流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充分竞争的机制,各种投资的收益率应该相等,即不存在套利空间。在这样的无摩擦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融资结构无关。

有税收时的M-M理论指出:负债经营的企业价值等于具有同样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因负债而产生的税收屏蔽利益。其中税收屏蔽利益等于企业的债务资本总额乘以公司所得税税率。

4、简述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

1.降低交易费用。金融机构可以节省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2.时间与空间转换。金融中介机构可将短期资金聚合起来转化为长期投资,金融系统还可以克服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调剂地区之间的资本余缺。3.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流通性,同时又保持了物质资本投资的连续性。4.风险分摊。金融体

系为家庭和企业应对风险提供了便利。5.清算支付。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市场交易者提供清算支付功能,从而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6.监督和激励。金融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提供监督与激励制度。

5、简述费雪方程式1911年费雪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费雪方程式:MV=PT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有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可以用货币购买到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即收入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少

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应付始料未及的意外支出或为不失去突然来到的机会而持有一定的货币。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量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预防性货币需求也越多;反之,预防性货币需求就越少。

投机动机是指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债券价格的波动依赖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凯恩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的利率水平。若利率低于这一正常值,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水平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会越多。由于利率经常变动,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经常变动。显然与费雪认为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观点存在天壤之别。

7、简述影响货币乘数值的主要因素

货币乘数的公式表述为:

货币乘数=货币存量/基础货币=(现金+银行存款)/(现金+存款准备金)=(1+现金-存款比率)/(现金-存款比率+准备金-存款比率)。

1.法定准备金比率r的变动 假定其它变量保持不变,如果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就需要商业银行提取更多的储备,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了,相应的减少了存款货币的创造,从而使得货币乘数值或趋于下降,反之亦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降低货币的乘数;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比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

2.通货比率c的变化 如果在存款货币创造的每一个环节,借款者都要提取一定比率的现金,那么,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会降低,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

货币的乘数值。货币乘数值随通货比率的上升而下降,随通货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3.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 银行增加超额准备金比率使可用于贷款的比率减少了,从而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货币乘数值会随着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8、简述利率平价理论

抛补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远期汇率升水,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远期汇率贴水,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1+i)=(1+i*)f/e f为远期汇率(直接标价法),e是即期汇率(直接标价法),i是本国利率,i*是外国利率(f-e)/e=(i-i*)/(1+i*)当i*较小时,1+i*约等于1,则(f-e)/e=i-i*如果投资者没有在抛利的时候没有在远期外汇市场卖出远期外汇,则将国外收益折算本币的时候就是未来即期外汇。假设e*是未来即期外汇,则(e*-e)/e=i-i*,为无抛补利率平价公式。

9、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过程中,不受国内其它利益集团影响的程度,这种独立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自主性权利的大小。信用独立性是指财政赤字对中央银行的依赖程度,如果财政赤字主要是靠从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来弥补的,那么该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就较弱。显然,信用独立性受到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越强,货币政策的行动时滞会越短。此外,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越独立于政治,它就越可能致力于价格稳定;反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它就越可能为取得低事业而接受较高的通货膨胀。其次,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越强,基础货币供给受财政赤字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平均来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通货膨胀率越高。同时也有经验表明,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大的国家经济的平价年增长率要高于独立性较小的国家的经济年平价增长率。

10、简述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市场的效率可分为内在效率与外在效率。内在效率是指证券市场的交易营运效率,即证券市场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和以最低的交易费用为交易者完成一笔交易,它反映了证券市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的效率。外在效率是指,股票市场分配资金的效率,即市场上证券的价格是否能够根据有关的信息作出及时、快速的反映,它反映了证券市场调节和分配资金的效率。法玛首先根据证券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量将证券市场分为弱型有效市场、半强型有效市场和强型有效市场。

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影响,那么证券市场就是弱型效率;反之,则证券市场未达到弱型效率。

如果有关证券的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或者说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的反映了公开发表的资料,则证券市场达到了半强型效率。

强型效率是证券市场效率最高的状态。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和内部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的影响,即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的反映了所有有关的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则证券市场到达了强型效率。

在有效市场上,投资者购买证券不能获得超过均衡回报率的超额回报。

11、简述推动金融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因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金融创新是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来更合理的配置金融资源,获取更高收益或降低风险的活动。

推动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动因有四方面:

第一,降低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克服了需求的双重偶合问题,扩大了交易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的出现也极大的降低了资金盈余者在投资时搜寻信息的成本。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专业化,降低了交易费用。

第二,规避风险。随着储蓄与投资相分离,金融取得了它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之后,人们在金融投资上就面临着不确定性;人们为了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发明了新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

第三,规避管制。金融是受政府管制较多的领域之一。政府对金融管制最突出的手段包括法定准备金管制和利率控制,而为了规避当局的准备金管制和利率控制,商业银行开发了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如欧洲货币。

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领域的革新层出不穷。

12、简述中国利率市场化

利率自由化就是政府放弃行政干预,取消利率上限或下限的规定,由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来决定利率水平。1998年,中国开始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中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整体部署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而今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度到上限开放,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

今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点是,逐步提高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逐步实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和存款利率上浮的制度,并最终取消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真正让资金供求变动、风险状况来决定存贷款的利率水平。

13、简述费雪的债务—紧缩理论

金融市场产生大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同时出现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金融的“变异”会致使实体经济“变异”,其作用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当经济中出现了新发明、新发现、新产业、新兴市场等新的投资机会时,人们便会产生新的预期收益,从而积极的举债。当预期新事物层出不穷,同时资金供给又较为宽松时,借款者为追求新的盈利机会便会产生“过度负债”。

当资金借贷双方均注意到“过度负债”时,借款者就不得不采取措施出售资产,或减少借款。这样就会出现信用收缩。此时,即便投放货币也不能激活经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物价开始下跌。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减少,收益下降,并进一步使破产企业增多,产量减少,大幅度的裁剪人员,失业增加。面对这样的打击,人们就会对经济前景丧失信心,投资意愿下降,沉淀的货币量加大,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降低。由于投资需求下降,物价水平的下降诱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多,从而促使名义利率下降。但是由于物价下跌幅度超过名义利率下降幅度,因而实际利率反而上升,金融市场混乱局面加剧,接着便是银行接连倒闭,爆发金融危机。

14、简述资产证券化原理

资产证券化就是商业银行将资产集合,然后再将集合的资产细分为标准化的可以转让

的证券资产。比如:某家银行发放了很多笔的住房抵押贷款,每笔贷款的期限、金额和利率都不尽相同,但它可以将所有这些抵押贷款集中起来,标准化为期限为10年、每张面值为100元和利率都为6%的证券资产,然后再将这些标准化的证券销售出去。这样,通过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就提前收回了贷款的本金,而随着债券的转让,借款者违约和利率波动的风险也一同转让给了证券化资产的持有者非标准化的贷款资产集中起来,组成。

15、简述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

货币市场是交易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主要是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功能不同,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在于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流动性。此外,货币市场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还具有引导作用,中央银行的间接货币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货币市场来完成的。

货币市场分为同业拆借市场,主要为银行提供流动性和调剂临时性的头寸;票据市场,有利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多元化和分散社会的信用风险;有利于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为银行增加新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开辟了新渠道;也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场所和机制。国库券市场满足政府短期融资需求,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国债回购市场为解决企业和金融机构流动性问题提供途径,国债回购交易也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之一,以控制基础货币的供给;货币基金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16、简述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买卖某种原生产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中设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从而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通过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转嫁给第三方的交易行为。

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但要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交易方向相反,即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同时或先后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从而建立起一种互相冲销的机制。

2.原生产品相同。指套期保值所选择的期货产品必须与现货市场上买卖的原生产品相同。

3.交易的数量相等。指在做套期保值时,选择的期货合约的数量要与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的实际数量相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套期保值的效果。

4.月份相同。指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后与交易者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这是因为相同或相近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会互相趋同,才能到交割月份进行对冲,完成套期保值交易。

论述题1:

答:因为在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无法完全评估零首付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和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最终投资人和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最终投资人无法衡量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人偿付风险,当房市整体价格下跌时,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人就会逆向选择,发生违约风险。导致次级债的产生。

(1)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影响借款者在一个房产上的净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净值=资产-负债,负债不变,就只能是资产影响借款者在一个房产的净值。由于还款人前期只用还利息,不用还本金,所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能够保证。当后期的还款大幅增加

时,一部分还款人由于还款能力有限,导致断供,使得银行开始抛售抵押的房产,结果房产市价大幅降低,使得许多借款人的净值变为负值。因此影响资产的是市场价格,影响市场价格的是信用,影响信用的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2)答:这种抵押贷款允许借款人每月支付一个最低限度的款项,这个最低限度的款项通常低于每月仅付的利息,但是其差额部分将自动计入贷款本金,这种方式称为负摊销。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最终应偿还的本金金额要超出最初的贷款金额。所以该题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负摊销导致次级抵押借款者的净值减少。 (3)答:当后期的还款大幅增加时,一部分还款人由于还款能力有限,导致断供,使得银行开始抛售抵押的房产,结果房产市价大幅降低,使得许多借款人的净值变为负值。 (4)答:房价下跌时,借款者会停止还贷,造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使得金融体系面临信用危机。 (5)答:(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 (5)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论述题2:假定有两家商业银行,(2)计算上述两家银行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是否有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

(1)资本管理是现代银行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银行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吸收包括风险损失在内的经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运营,使银行的管理者能有一定的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缓冲的余地;充足的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其实力;以监管资本为基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限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保证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银行管理中的资本分为三个层次,即:①权益资本:银行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②监管资本:它是按监管当局的要求计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③经济资本: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经济资本成为银行确定其风险控制边界的基础。

(2)A银行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7.31% B银行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10.70%

目前,我国规定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中小银行要达10%;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10%,中小银行要达8%。由计算结果知:A银行、B银行资本充足率均不达标。可以通过吸收新的资本(获得政府注资、IPO及增发)或发现次级债、混合资本债或可转换债等方式来补充资本金,以达到监管者的监管要求,并提高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

论述题3:下表是某两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试根据基础货币供给原理,分析这两年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先看看中国人民银行资产方的变动。外汇占款,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同年还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中国出现了大量外贸顺差。2002年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之后,美国、日本等国的财长纷纷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更进一步导致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空前高涨。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再加上中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得2003年之后,中国的外汇占款出现了急剧扩张之势,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货币被动的扩张。由此可见,结售汇制使得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并进而使基础货币的供给受到的外部冲击非常大。对金融机构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包括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对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其它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对特定存款机构的再贷款等。外汇占款使基础货币出现刚性的扩张,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再贷款又对基础货币的供给造成了一次性的冲

击。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的调整便是应付这些对基础货币冲击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对政府债权 中央银行资产中对政府债权的变化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而引起的。当中央银行需要回笼基础货币时,可以出售政府债券,这会使中央银行的资产中对政府债权减少。2007年,中国设立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财政部发行了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券为其筹集资本金,这些债券最终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购买,因此央行对政府债权在这一年大幅扩张。其次,看看中国人民银行负债方面的变动。中央银行票据 中央银行票据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负债方的中央银行债券。到2008年底,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5779亿元,较2007年底 34469亿余元增长了,这表明中央银行在该年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尽回笼基础货币1131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主动创造的一种负债,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较为主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规模。政府存款 政府存款在整体上呈增长的趋势,这对中央银行回笼基础货币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2008年的政府余额达到了16963.84亿元,较2007年的17121亿元略有减少。尽管政府存款的增加可以起到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但是,政府存款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的变化,中央银行无法控制政府存款的变动,它并不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一个工具。

论述题4:论述“金融脆弱性”

金融本身具有脆弱性,从而容易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性质,一遇有外部冲击就可能触发金融危机。无论是商业银行、股票市场还的汇率都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银行的脆弱性当储蓄者对商业银行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对商业银行的挤兑,导致其流通性严重不足,甚至破产。商业银行面对挤兑所显示出的脆弱性,深藏于其业务的特征之中。

不良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存款者就会担心他们的本金安全。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使得存款者完全失去了对银行的信心,他们就会提取自己的存款。

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难以有效筛选借款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恰恰将贷款提供给那些违约风险较高的借款者,而将信用较好的借款者排挤到了信贷市场之外。

商业银行自身也会存在不利于银行股东或存款者的道德风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或明或暗都是得到政府“保险”的,商业银行相信一旦银行陷入了困境,政府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危机越严重,政府救援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制度上分析,商业银行管理者在经营业绩上获得奖励和受到处罚的不对称性也是导致其不能有效筛选客户的原因。商业银行管理者总是倾向于从事那些高风险,但一旦成功便会产生丰富收益的信贷活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特征也是导致其从事高风险贷款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的自由资本只占其资金来源的很小部分,而且银行的净值很小,其所有者从其错误决策中可能招致的损失越小,他们从事高风险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监督方面来说,商业银行对借款者的监督较零散的储户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监督也是有成本的,而且交易合同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事项,不能做到完全有效的事后监督,这样,信贷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商业银行不可能完全消除借款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总之,银行的正常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资产和稳定的负债,但由于以上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商业银行面临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流动性风险,从而使其具有很高的脆弱性。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除了金融机构外,金融市场也具有脆弱性。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是一

个意外事件的冲击导致人们信心的丧失时,极易引发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价格的急剧下跌,从而严重扰乱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执行。

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对它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一个贴现值。人们在判断金融资产的价格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导致了人们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具有“羊群效应”。简单的说,羊群效应就是指金融资产投资中具有跟风操作的现象,即当股票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就跟着买进;反之,一旦股票市场价格出现逆转下跌,就跟着“卖出”。所谓“跟涨杀跌”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行为。

可能导致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和市场结构的某些技术特征。交易制度中的任何便利低买高卖的技术性特征都可能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股票市场最大的波动性表现为股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过程。金融泡沫是指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时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随着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

但是,金融泡沫是很难持久的维持下去的,泡沫时期的繁荣非常脆弱。实际上,“泡沫”在非常形象的表达了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和成交量放大速度之快的同时,也表明了它是非常容易破灭的脆弱性一面。即便,一个极小的外力作用,也很快就会使“泡沫”破灭。当投机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股票市场的信息开始动摇,某个平常看来微不足道的因素都可能引发股票市场在短时间里急剧下跌,并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维持非常低迷的行情,成交量也极度的萎缩。

论述题5: 试解释“吉布逊迷团”。

英国经济学家吉布逊在对1791年至1928年长达137年的名义利率与物价水平的统计中发现,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基本上呈同向变化,即物价水平越高时利率水平也会越高;反之,物价水平越低,利率水平也会越低。通胀率高时,利率水平也相应较高。反之,利率水平下降的时期,通胀率也是在下降的。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的这种正向关系于理论上的分析相去甚远,这种物价水平同名义利率之间同向变化的现象被称作“吉布逊谜团”

之所以会产生吉布逊谜团,是因为除了流动性效应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存在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后三种效应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收入效应是指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会产生扩张性的影响,能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财富。收入水平和财富的增加,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因而,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也会自动的促使人们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水平应收入水平的增加而上升。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这就是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影响的价格水平效应。最后,货币供给增加,也可能使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会更高,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也会提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就是指利率因货币供给增加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而上升。

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都会使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呈同向变化,即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反之,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

将这四种效应结合起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利率水平并不一定会下降。这要取决于流动性效应相对于其它三种效应的大小以及货币供应量调整后他们的反应实质。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后,流动性效应会马上发挥作用,而收入效应和价格水平效应则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才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发挥作用实质的长短,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调整的快慢。

论述题6:200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的财政部债券,论

述美联储的这一行动可能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会增加,并进一步为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奠定了基础;反之,则会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缩。

公开市场操作通常是以正回购或逆回购的方式进行的。正回购是指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在签订协议时,首先以议定的价格将其手中所持有的国债暂时让渡给后者,并同时约定中央银行在未来某一天按协商好的价格再重新如数买回这些债券。在正回购中,中央银行将其持有的国债让渡给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就反映为政府债券的减少,同时负债方则表现为金融机构准备金等额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的正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回收基础货币。公开市场逆回购则是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时,后者将其手持的国债以议定的价格暂时让渡给中央银行,同时约定中央银行在未来某一天再按协商好的价格如数卖给原来的金融机构。譬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1000万元短期国库券,同时卖出1000万元的长期政府公债,这样,就可能引起短期国库券的价格上升,长期国债价格下跌,因此,即便是基础货币总量并没受到影响,但短期国库券价格上升的结果时期利率下跌了,而长期公债价格下跌的结果使其利率上升了。从短期来看,美联储出手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有助于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弥补国债市场可能出现的供求缺口,以遏制美国新增国债收益率显著上扬,从而避免存量国债市场价值显著缩水。此举之意在于安抚美国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以避免债权人出现抛售美国国债的“羊群行为”,造成美国国债市场崩盘,切断美国政府最可靠的融资渠道。对投资者而言,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短期内的确有利于美国国债的保值甚至增值。维持美国国债市场的稳定,降低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以帮助美国经济更早地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是美联储决定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根本原因。

美元下跌的影响:中长期内蕴涵着严重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美联储购买3000亿美元的财政部债券,相当于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由于短期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投资者风险偏好很低,即使美联储大举注入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并未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即货币乘数很低。然而,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实体经济有所反弹,则投资者开始重新配置风险资产,这意味着基础货币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货币乘数开始上升。一旦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中抽回流动性。那么随着货币乘数的反转,通缩压力可能旦夕之间转变为通胀压力。而一旦通胀压力击碎了投资者对美元汇率的信心,美元大幅贬值、黄金、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就难以避免。

论述题7:下图是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试结合上图分析外汇贷款增长率变化的主要经济动因有哪些?

汇率是联接国内外商品、服务和金融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因此汇率波动对经济本币汇率下降会降低本国产品和服务在国外的价格,从而使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相反,本国居民则会减少对国外进口产品的需求,因此,本币贬值可能会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假设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汇率现在是1:8即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国内某服装生产商生产的T恤衫人民币标价为200元,按照目前的汇率,同样的T恤衫在美国市场的标记应为25美元。现在假设人民币出现了贬值,汇率降到了1:10,但该T恤衫在国内的标价没有变化,因此贬值后它在美国的标价就变成了20美元。这样,由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该T恤衫在美国市场上更便宜了,从而可能刺激对该T恤衫的需求。与贬值相反,本币的升值则会打击出口,这是因为本币升值使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 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了,从而会抑制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水平都可能会产生影响。由于本币贬值后可能会刺激出口的增长,这样就扩大了总需求。如果国内还有足够的闲置资源,总需求的扩张会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内的就业。但是,如果国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本币贬值所导致的净出口的增长就不会扩大就业机会只会带来较高的物价上涨率。反之,本币升值则对总需求和就业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此外,汇率的波动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本币贬值后会刺激国外居民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这又会相应的提高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如果国内的需求结构没有变化,那么,本币贬值又会导致出口产品本币价格上升,从而可能使生产出口产品更为有利可图。这就会诱使国内更多的生产企业生产出口产品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度。

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货币当局不承担维持汇率固定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自由波动,因此,国际收支的赤字或盈余一般不会改变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本国对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从而使外汇的汇率上升,本币则相对的贬值。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从而使本币出现升值,外汇出现贬值。汇率的波动会自动的改变本国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国际收支赤字通过汇率的波动而得以自动的消除。

论述题8:2008年,结合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对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的上述行为加以评析。

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能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商业和政策银行、经理国库、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机构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同时还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以又称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最后贷款人。而作为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尤其是当商业银行遇到存款者挤兑,有可能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困境时,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发生银行挤兑的危机,通常会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向这类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又称为银行的银行。当然,除了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外,处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它也可能向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2007年至2009年,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就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了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的贷款和流动性援助。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之所以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无论是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还是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既然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物价水平的剧烈波动都会给经济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各国中央银行无不将物价水平的稳定当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充分就业,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如心理畸形和犯罪等,也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和谐。此外,大量的失业还是社会动荡的直接根源。因此,充分就业一度是各国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一个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大量的国际收支失衡,无论是长期的盈余还是赤字,都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国际收支平衡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金融市场的稳定,现在,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成了货币政策所关注的重要目标。目标之间的冲突,货币政策的有些目标之间也存在着冲突,追求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无暇顾及另外一个目标了。由于多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冲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正在向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变。当银行体系面临流动性困境时,中央银行就有必要充分发挥它的最后贷款人的只能,以防止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困境进一步恶化成金融恐慌。此外,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会对进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出现了中央银行所不期望的波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行干预,稳定汇率。最后,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对投资、消费、宏观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各国中央

专业基础课《财政学》

银行都会对金融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会对陷入困境的一些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2005年,为了稳定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对几家证券公司提供了数百亿元的再贷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恶化之时,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就通过各种途径为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和市场提供信贷和流动性支持。

2010年5月份院考题库11

金融学原理

1、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各国中央银行在建立货币统计体系时,一般根据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同,将货币分为三个层次:M0=现金;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我国人民银行的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其中:活期存款是指单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是也是指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就是企业、机关、部队和事业团体。居民个人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被统计在储蓄中,其他存款是指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流动性。被纳入货币统计范围的资产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所谓资产的流动性,就是指将一项资产转换为现金而不受损失的能力。货币性就是指一项资产执行货币职能的能力的高低。这种分类的经济学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他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

2、结合生命周期储蓄理论简要分析中国未来储蓄率的变化趋势,

莫迪尼亚尼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个人的消费或储蓄行为并不仅仅与现期收入有关,人总是试图把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各个时期做出消费和储蓄的最佳分配。一个人年轻时和年老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在中年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为实现一生消费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会尽可能使其一生消费保持恒定,即一生中收入不稳定,但消费却稳定。因此储蓄倾向会随收入波动而不断变化,具体而言,年轻人在工作后某一段时间里有较高的储蓄倾向,随年岁的增长,退休后储蓄率会相应下降。由于个人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里有不同的储蓄倾向,一般来说,在婴儿潮之后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上升,总体上提高一国总储蓄率水平。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总储蓄率会随之下降。对这种由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上升带来的总国民储蓄率的上升,称之为“人口红利”。假设其它影响人们储蓄倾向的条件不变,仅考虑人口结构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鉴于中国已经初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主要婴儿潮也将进入中年,步出主要储蓄者年龄,中国未来储蓄率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3、简述M-M定理的主要内容

即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是由莫迪格利亚尼和他的学生米勒在1958年提出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其核心在于说明在无摩擦的环境下,资本结构与公司的价值无关。即企业不论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以下状态为M-M定理的无摩擦环境:没有所得税;无破产成本;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而且所有证券都是无限可分的;公司的股息政策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在这些假设下,资金可以充分地流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充分竞争的机制,各种投资的收益率应该相等,即不存在套利空间。在这样的无摩擦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融资结构无关。

有税收时的M-M理论指出:负债经营的企业价值等于具有同样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因负债而产生的税收屏蔽利益。其中税收屏蔽利益等于企业的债务资本总额乘以公司所得税税率。

4、简述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

1.降低交易费用。金融机构可以节省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2.时间与空间转换。金融中介机构可将短期资金聚合起来转化为长期投资,金融系统还可以克服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调剂地区之间的资本余缺。3.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流通性,同时又保持了物质资本投资的连续性。4.风险分摊。金融体

系为家庭和企业应对风险提供了便利。5.清算支付。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市场交易者提供清算支付功能,从而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6.监督和激励。金融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提供监督与激励制度。

5、简述费雪方程式1911年费雪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费雪方程式:MV=PT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有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可以用货币购买到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即收入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少

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应付始料未及的意外支出或为不失去突然来到的机会而持有一定的货币。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量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预防性货币需求也越多;反之,预防性货币需求就越少。

投机动机是指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债券价格的波动依赖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凯恩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的利率水平。若利率低于这一正常值,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水平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会越多。由于利率经常变动,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经常变动。显然与费雪认为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观点存在天壤之别。

7、简述影响货币乘数值的主要因素

货币乘数的公式表述为:

货币乘数=货币存量/基础货币=(现金+银行存款)/(现金+存款准备金)=(1+现金-存款比率)/(现金-存款比率+准备金-存款比率)。

1.法定准备金比率r的变动 假定其它变量保持不变,如果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就需要商业银行提取更多的储备,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了,相应的减少了存款货币的创造,从而使得货币乘数值或趋于下降,反之亦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降低货币的乘数;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比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

2.通货比率c的变化 如果在存款货币创造的每一个环节,借款者都要提取一定比率的现金,那么,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会降低,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

货币的乘数值。货币乘数值随通货比率的上升而下降,随通货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3.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 银行增加超额准备金比率使可用于贷款的比率减少了,从而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货币乘数值会随着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8、简述利率平价理论

抛补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远期汇率升水,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远期汇率贴水,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1+i)=(1+i*)f/e f为远期汇率(直接标价法),e是即期汇率(直接标价法),i是本国利率,i*是外国利率(f-e)/e=(i-i*)/(1+i*)当i*较小时,1+i*约等于1,则(f-e)/e=i-i*如果投资者没有在抛利的时候没有在远期外汇市场卖出远期外汇,则将国外收益折算本币的时候就是未来即期外汇。假设e*是未来即期外汇,则(e*-e)/e=i-i*,为无抛补利率平价公式。

9、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过程中,不受国内其它利益集团影响的程度,这种独立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自主性权利的大小。信用独立性是指财政赤字对中央银行的依赖程度,如果财政赤字主要是靠从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来弥补的,那么该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就较弱。显然,信用独立性受到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越强,货币政策的行动时滞会越短。此外,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越独立于政治,它就越可能致力于价格稳定;反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它就越可能为取得低事业而接受较高的通货膨胀。其次,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越强,基础货币供给受财政赤字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平均来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通货膨胀率越高。同时也有经验表明,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大的国家经济的平价年增长率要高于独立性较小的国家的经济年平价增长率。

10、简述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市场的效率可分为内在效率与外在效率。内在效率是指证券市场的交易营运效率,即证券市场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和以最低的交易费用为交易者完成一笔交易,它反映了证券市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的效率。外在效率是指,股票市场分配资金的效率,即市场上证券的价格是否能够根据有关的信息作出及时、快速的反映,它反映了证券市场调节和分配资金的效率。法玛首先根据证券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量将证券市场分为弱型有效市场、半强型有效市场和强型有效市场。

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影响,那么证券市场就是弱型效率;反之,则证券市场未达到弱型效率。

如果有关证券的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或者说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的反映了公开发表的资料,则证券市场达到了半强型效率。

强型效率是证券市场效率最高的状态。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和内部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的影响,即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的反映了所有有关的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则证券市场到达了强型效率。

在有效市场上,投资者购买证券不能获得超过均衡回报率的超额回报。

11、简述推动金融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因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金融创新是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来更合理的配置金融资源,获取更高收益或降低风险的活动。

推动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动因有四方面:

第一,降低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克服了需求的双重偶合问题,扩大了交易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的出现也极大的降低了资金盈余者在投资时搜寻信息的成本。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专业化,降低了交易费用。

第二,规避风险。随着储蓄与投资相分离,金融取得了它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之后,人们在金融投资上就面临着不确定性;人们为了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发明了新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

第三,规避管制。金融是受政府管制较多的领域之一。政府对金融管制最突出的手段包括法定准备金管制和利率控制,而为了规避当局的准备金管制和利率控制,商业银行开发了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如欧洲货币。

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领域的革新层出不穷。

12、简述中国利率市场化

利率自由化就是政府放弃行政干预,取消利率上限或下限的规定,由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来决定利率水平。1998年,中国开始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中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整体部署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而今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度到上限开放,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

今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点是,逐步提高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逐步实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和存款利率上浮的制度,并最终取消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真正让资金供求变动、风险状况来决定存贷款的利率水平。

13、简述费雪的债务—紧缩理论

金融市场产生大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同时出现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金融的“变异”会致使实体经济“变异”,其作用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当经济中出现了新发明、新发现、新产业、新兴市场等新的投资机会时,人们便会产生新的预期收益,从而积极的举债。当预期新事物层出不穷,同时资金供给又较为宽松时,借款者为追求新的盈利机会便会产生“过度负债”。

当资金借贷双方均注意到“过度负债”时,借款者就不得不采取措施出售资产,或减少借款。这样就会出现信用收缩。此时,即便投放货币也不能激活经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物价开始下跌。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减少,收益下降,并进一步使破产企业增多,产量减少,大幅度的裁剪人员,失业增加。面对这样的打击,人们就会对经济前景丧失信心,投资意愿下降,沉淀的货币量加大,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降低。由于投资需求下降,物价水平的下降诱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多,从而促使名义利率下降。但是由于物价下跌幅度超过名义利率下降幅度,因而实际利率反而上升,金融市场混乱局面加剧,接着便是银行接连倒闭,爆发金融危机。

14、简述资产证券化原理

资产证券化就是商业银行将资产集合,然后再将集合的资产细分为标准化的可以转让

的证券资产。比如:某家银行发放了很多笔的住房抵押贷款,每笔贷款的期限、金额和利率都不尽相同,但它可以将所有这些抵押贷款集中起来,标准化为期限为10年、每张面值为100元和利率都为6%的证券资产,然后再将这些标准化的证券销售出去。这样,通过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就提前收回了贷款的本金,而随着债券的转让,借款者违约和利率波动的风险也一同转让给了证券化资产的持有者非标准化的贷款资产集中起来,组成。

15、简述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

货币市场是交易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主要是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功能不同,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在于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流动性。此外,货币市场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还具有引导作用,中央银行的间接货币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货币市场来完成的。

货币市场分为同业拆借市场,主要为银行提供流动性和调剂临时性的头寸;票据市场,有利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多元化和分散社会的信用风险;有利于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为银行增加新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开辟了新渠道;也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场所和机制。国库券市场满足政府短期融资需求,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国债回购市场为解决企业和金融机构流动性问题提供途径,国债回购交易也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之一,以控制基础货币的供给;货币基金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16、简述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买卖某种原生产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中设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从而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通过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转嫁给第三方的交易行为。

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但要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交易方向相反,即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同时或先后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从而建立起一种互相冲销的机制。

2.原生产品相同。指套期保值所选择的期货产品必须与现货市场上买卖的原生产品相同。

3.交易的数量相等。指在做套期保值时,选择的期货合约的数量要与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的实际数量相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套期保值的效果。

4.月份相同。指所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最后与交易者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的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这是因为相同或相近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会互相趋同,才能到交割月份进行对冲,完成套期保值交易。

论述题1:

答:因为在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无法完全评估零首付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和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最终投资人和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最终投资人无法衡量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人偿付风险,当房市整体价格下跌时,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人就会逆向选择,发生违约风险。导致次级债的产生。

(1)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影响借款者在一个房产上的净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净值=资产-负债,负债不变,就只能是资产影响借款者在一个房产的净值。由于还款人前期只用还利息,不用还本金,所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能够保证。当后期的还款大幅增加

时,一部分还款人由于还款能力有限,导致断供,使得银行开始抛售抵押的房产,结果房产市价大幅降低,使得许多借款人的净值变为负值。因此影响资产的是市场价格,影响市场价格的是信用,影响信用的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2)答:这种抵押贷款允许借款人每月支付一个最低限度的款项,这个最低限度的款项通常低于每月仅付的利息,但是其差额部分将自动计入贷款本金,这种方式称为负摊销。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最终应偿还的本金金额要超出最初的贷款金额。所以该题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负摊销导致次级抵押借款者的净值减少。 (3)答:当后期的还款大幅增加时,一部分还款人由于还款能力有限,导致断供,使得银行开始抛售抵押的房产,结果房产市价大幅降低,使得许多借款人的净值变为负值。 (4)答:房价下跌时,借款者会停止还贷,造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使得金融体系面临信用危机。 (5)答:(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 (5)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论述题2:假定有两家商业银行,(2)计算上述两家银行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是否有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

(1)资本管理是现代银行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银行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吸收包括风险损失在内的经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运营,使银行的管理者能有一定的时间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缓冲的余地;充足的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其实力;以监管资本为基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限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保证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银行管理中的资本分为三个层次,即:①权益资本:银行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②监管资本:它是按监管当局的要求计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③经济资本: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经济资本成为银行确定其风险控制边界的基础。

(2)A银行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7.31% B银行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10.70%

目前,我国规定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中小银行要达10%;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10%,中小银行要达8%。由计算结果知:A银行、B银行资本充足率均不达标。可以通过吸收新的资本(获得政府注资、IPO及增发)或发现次级债、混合资本债或可转换债等方式来补充资本金,以达到监管者的监管要求,并提高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

论述题3:下表是某两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试根据基础货币供给原理,分析这两年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先看看中国人民银行资产方的变动。外汇占款,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同年还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中国出现了大量外贸顺差。2002年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之后,美国、日本等国的财长纷纷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更进一步导致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空前高涨。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再加上中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得2003年之后,中国的外汇占款出现了急剧扩张之势,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货币被动的扩张。由此可见,结售汇制使得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并进而使基础货币的供给受到的外部冲击非常大。对金融机构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包括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对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其它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对特定存款机构的再贷款等。外汇占款使基础货币出现刚性的扩张,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再贷款又对基础货币的供给造成了一次性的冲

击。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的调整便是应付这些对基础货币冲击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对政府债权 中央银行资产中对政府债权的变化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而引起的。当中央银行需要回笼基础货币时,可以出售政府债券,这会使中央银行的资产中对政府债权减少。2007年,中国设立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财政部发行了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券为其筹集资本金,这些债券最终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购买,因此央行对政府债权在这一年大幅扩张。其次,看看中国人民银行负债方面的变动。中央银行票据 中央银行票据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负债方的中央银行债券。到2008年底,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5779亿元,较2007年底 34469亿余元增长了,这表明中央银行在该年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尽回笼基础货币1131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主动创造的一种负债,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较为主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规模。政府存款 政府存款在整体上呈增长的趋势,这对中央银行回笼基础货币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2008年的政府余额达到了16963.84亿元,较2007年的17121亿元略有减少。尽管政府存款的增加可以起到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但是,政府存款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的变化,中央银行无法控制政府存款的变动,它并不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一个工具。

论述题4:论述“金融脆弱性”

金融本身具有脆弱性,从而容易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性质,一遇有外部冲击就可能触发金融危机。无论是商业银行、股票市场还的汇率都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银行的脆弱性当储蓄者对商业银行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对商业银行的挤兑,导致其流通性严重不足,甚至破产。商业银行面对挤兑所显示出的脆弱性,深藏于其业务的特征之中。

不良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存款者就会担心他们的本金安全。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使得存款者完全失去了对银行的信心,他们就会提取自己的存款。

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难以有效筛选借款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恰恰将贷款提供给那些违约风险较高的借款者,而将信用较好的借款者排挤到了信贷市场之外。

商业银行自身也会存在不利于银行股东或存款者的道德风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或明或暗都是得到政府“保险”的,商业银行相信一旦银行陷入了困境,政府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危机越严重,政府救援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制度上分析,商业银行管理者在经营业绩上获得奖励和受到处罚的不对称性也是导致其不能有效筛选客户的原因。商业银行管理者总是倾向于从事那些高风险,但一旦成功便会产生丰富收益的信贷活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特征也是导致其从事高风险贷款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的自由资本只占其资金来源的很小部分,而且银行的净值很小,其所有者从其错误决策中可能招致的损失越小,他们从事高风险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监督方面来说,商业银行对借款者的监督较零散的储户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监督也是有成本的,而且交易合同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事项,不能做到完全有效的事后监督,这样,信贷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商业银行不可能完全消除借款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总之,银行的正常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资产和稳定的负债,但由于以上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商业银行面临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流动性风险,从而使其具有很高的脆弱性。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除了金融机构外,金融市场也具有脆弱性。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是一

个意外事件的冲击导致人们信心的丧失时,极易引发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价格的急剧下跌,从而严重扰乱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执行。

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对它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一个贴现值。人们在判断金融资产的价格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导致了人们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具有“羊群效应”。简单的说,羊群效应就是指金融资产投资中具有跟风操作的现象,即当股票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就跟着买进;反之,一旦股票市场价格出现逆转下跌,就跟着“卖出”。所谓“跟涨杀跌”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行为。

可能导致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和市场结构的某些技术特征。交易制度中的任何便利低买高卖的技术性特征都可能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股票市场最大的波动性表现为股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过程。金融泡沫是指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时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随着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

但是,金融泡沫是很难持久的维持下去的,泡沫时期的繁荣非常脆弱。实际上,“泡沫”在非常形象的表达了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和成交量放大速度之快的同时,也表明了它是非常容易破灭的脆弱性一面。即便,一个极小的外力作用,也很快就会使“泡沫”破灭。当投机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股票市场的信息开始动摇,某个平常看来微不足道的因素都可能引发股票市场在短时间里急剧下跌,并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维持非常低迷的行情,成交量也极度的萎缩。

论述题5: 试解释“吉布逊迷团”。

英国经济学家吉布逊在对1791年至1928年长达137年的名义利率与物价水平的统计中发现,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基本上呈同向变化,即物价水平越高时利率水平也会越高;反之,物价水平越低,利率水平也会越低。通胀率高时,利率水平也相应较高。反之,利率水平下降的时期,通胀率也是在下降的。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的这种正向关系于理论上的分析相去甚远,这种物价水平同名义利率之间同向变化的现象被称作“吉布逊谜团”

之所以会产生吉布逊谜团,是因为除了流动性效应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存在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后三种效应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收入效应是指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会产生扩张性的影响,能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财富。收入水平和财富的增加,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因而,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也会自动的促使人们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水平应收入水平的增加而上升。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这就是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影响的价格水平效应。最后,货币供给增加,也可能使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会更高,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也会提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就是指利率因货币供给增加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而上升。

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都会使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呈同向变化,即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反之,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

将这四种效应结合起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利率水平并不一定会下降。这要取决于流动性效应相对于其它三种效应的大小以及货币供应量调整后他们的反应实质。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后,流动性效应会马上发挥作用,而收入效应和价格水平效应则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才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发挥作用实质的长短,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调整的快慢。

论述题6:200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的财政部债券,论

述美联储的这一行动可能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会增加,并进一步为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奠定了基础;反之,则会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缩。

公开市场操作通常是以正回购或逆回购的方式进行的。正回购是指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在签订协议时,首先以议定的价格将其手中所持有的国债暂时让渡给后者,并同时约定中央银行在未来某一天按协商好的价格再重新如数买回这些债券。在正回购中,中央银行将其持有的国债让渡给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就反映为政府债券的减少,同时负债方则表现为金融机构准备金等额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的正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回收基础货币。公开市场逆回购则是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时,后者将其手持的国债以议定的价格暂时让渡给中央银行,同时约定中央银行在未来某一天再按协商好的价格如数卖给原来的金融机构。譬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1000万元短期国库券,同时卖出1000万元的长期政府公债,这样,就可能引起短期国库券的价格上升,长期国债价格下跌,因此,即便是基础货币总量并没受到影响,但短期国库券价格上升的结果时期利率下跌了,而长期公债价格下跌的结果使其利率上升了。从短期来看,美联储出手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有助于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弥补国债市场可能出现的供求缺口,以遏制美国新增国债收益率显著上扬,从而避免存量国债市场价值显著缩水。此举之意在于安抚美国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以避免债权人出现抛售美国国债的“羊群行为”,造成美国国债市场崩盘,切断美国政府最可靠的融资渠道。对投资者而言,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短期内的确有利于美国国债的保值甚至增值。维持美国国债市场的稳定,降低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以帮助美国经济更早地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是美联储决定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根本原因。

美元下跌的影响:中长期内蕴涵着严重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美联储购买3000亿美元的财政部债券,相当于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由于短期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投资者风险偏好很低,即使美联储大举注入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并未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即货币乘数很低。然而,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实体经济有所反弹,则投资者开始重新配置风险资产,这意味着基础货币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货币乘数开始上升。一旦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中抽回流动性。那么随着货币乘数的反转,通缩压力可能旦夕之间转变为通胀压力。而一旦通胀压力击碎了投资者对美元汇率的信心,美元大幅贬值、黄金、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就难以避免。

论述题7:下图是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试结合上图分析外汇贷款增长率变化的主要经济动因有哪些?

汇率是联接国内外商品、服务和金融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因此汇率波动对经济本币汇率下降会降低本国产品和服务在国外的价格,从而使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相反,本国居民则会减少对国外进口产品的需求,因此,本币贬值可能会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假设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汇率现在是1:8即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国内某服装生产商生产的T恤衫人民币标价为200元,按照目前的汇率,同样的T恤衫在美国市场的标记应为25美元。现在假设人民币出现了贬值,汇率降到了1:10,但该T恤衫在国内的标价没有变化,因此贬值后它在美国的标价就变成了20美元。这样,由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该T恤衫在美国市场上更便宜了,从而可能刺激对该T恤衫的需求。与贬值相反,本币的升值则会打击出口,这是因为本币升值使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 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了,从而会抑制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水平都可能会产生影响。由于本币贬值后可能会刺激出口的增长,这样就扩大了总需求。如果国内还有足够的闲置资源,总需求的扩张会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内的就业。但是,如果国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本币贬值所导致的净出口的增长就不会扩大就业机会只会带来较高的物价上涨率。反之,本币升值则对总需求和就业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此外,汇率的波动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本币贬值后会刺激国外居民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这又会相应的提高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如果国内的需求结构没有变化,那么,本币贬值又会导致出口产品本币价格上升,从而可能使生产出口产品更为有利可图。这就会诱使国内更多的生产企业生产出口产品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度。

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货币当局不承担维持汇率固定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自由波动,因此,国际收支的赤字或盈余一般不会改变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本国对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从而使外汇的汇率上升,本币则相对的贬值。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从而使本币出现升值,外汇出现贬值。汇率的波动会自动的改变本国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国际收支赤字通过汇率的波动而得以自动的消除。

论述题8:2008年,结合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对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的上述行为加以评析。

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能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商业和政策银行、经理国库、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机构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同时还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以又称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最后贷款人。而作为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尤其是当商业银行遇到存款者挤兑,有可能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困境时,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发生银行挤兑的危机,通常会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向这类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又称为银行的银行。当然,除了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外,处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它也可能向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2007年至2009年,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就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了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的贷款和流动性援助。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之所以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无论是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还是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既然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物价水平的剧烈波动都会给经济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各国中央银行无不将物价水平的稳定当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充分就业,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如心理畸形和犯罪等,也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和谐。此外,大量的失业还是社会动荡的直接根源。因此,充分就业一度是各国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一个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大量的国际收支失衡,无论是长期的盈余还是赤字,都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国际收支平衡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金融市场的稳定,现在,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成了货币政策所关注的重要目标。目标之间的冲突,货币政策的有些目标之间也存在着冲突,追求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无暇顾及另外一个目标了。由于多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冲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正在向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变。当银行体系面临流动性困境时,中央银行就有必要充分发挥它的最后贷款人的只能,以防止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困境进一步恶化成金融恐慌。此外,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会对进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出现了中央银行所不期望的波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行干预,稳定汇率。最后,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对投资、消费、宏观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各国中央

专业基础课《财政学》

银行都会对金融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会对陷入困境的一些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2005年,为了稳定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对几家证券公司提供了数百亿元的再贷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恶化之时,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就通过各种途径为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和市场提供信贷和流动性支持。

2010年5月份院考题库11


相关文章

  • 2015年经济师考试大纲与教材[中级金融]
  •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惠森教育整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查看


  •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
  •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代码:020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理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社会调查分析.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结算和投资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理财 ...查看


  • 自考专升本专业
  • 自考专升本专业 2015年自考专升本专业介绍已经公布,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会计学(专升本)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熟悉经济.管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财务理论和会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基本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会计师事务所 ...查看


  • 本科专业介绍
  • 本科专业介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 ...查看


  • 民法学推荐书
  • <民法学>推荐阅读书目 一.民法总论部分 1.私法的理念,[加拿大]欧内斯特·J·温里布著,徐爱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民法总则讲要(元照法学文库),谢怀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罗马法原理,陈朝璧, ...查看


  • 2014年金融专业大学排名(前20名)(2)
  • 13.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考试科目: 101政治 201英语 304数学四 807金融学联考 研究方向: 01国际金融学 02货币银行学 03投资学与资本市场 14. 厦门大学金融系 考试科目: 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4数学四 ④ ...查看


  • 金融学课程说明
  • 金融学课程说明 1\宏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政府与市场.企业组 ...查看


  • 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
  • 200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说明 1.宏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查看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09年副修专业招生通知 我院2009年副修专业(我校只颁发副修证书,无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证书)报名现已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欢迎各位同学前来报名修读. 一.报名对象 2008级本科生 二.报名时间 5月18日-5月 ...查看


  •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分析 1.第一节增加"三.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关内容:2.第二节删除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的有关内容:3.第三节名称改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