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之我见

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之我见

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时代带来的对素质内涵的新的补充,它具有道德、技术、人文三个要素。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课堂的主体从来都是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如果学生享受不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求知乐趣,自然将学生推向追求娱乐化的极端。尽管都知道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不是电脑的全部,但学生很容易被这把“双刃剑”伤害。如果唤起了学生积极求知、思考探索的主体意识,方能使学生感觉有用武之地。

通过课堂学习后,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课程整合唤起主体意识

课程整合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科问题。比如,班级管理上可以在博客上建立心灵交流平台,学生心里话愿倾诉乐倾诉。语文教学综合运用图片、声音、色彩,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加深对主题的把握。数理化学科,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探知事物变化的过程与奥秘。课程整合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就真正发挥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学生甘愿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法”,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

和能力穿连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会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加深了,娱乐化倾向自然有望解除。

二.团结协作激发主体能力

高中生心理具有很强的动荡性。思维敏锐,但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被动性。他们往往把坚定和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通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于是现实的压力又将他们推向无聊的境地,主体能力倒退,动手的能力衰弱。沉迷电脑,不能有效运用信息工具,缺少信息协作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人,长期如此,自己也会给自己贴上“宅男宅女”的标签。因此,信息技术课上,课程整合中,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会打字,会作图,会制作幻灯片、网页,不是高层次的信息素养,能进行广泛的信息协作,发挥信息效益,才能激发主体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三.正确引导,树立主体道德

信息素养包含信息道德、信息免疫。如果在网络上觉得“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所以正确引导,树立主体道德,是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措施。

引导家长,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络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制定家庭政策,规定使用时间,监督子女接收发送邮件,监督网上聊天室等。

引导孩子运用电脑做有益的事。如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提高阅读面,查找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料,学习英语,了解信息等等。

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树立网络法纪观。 主体道德的建立还需要进行网络免疫教育。预防网瘾的教育,使学生过身心俱健的网络生活;网络休闲教育,使学生过有情趣的网络生活;网络交往教育,拒绝网聊、网恋;网络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远离色情、反动等。

学生的主体道德一旦建立,学生的信息素养将进一步提高,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信息素养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之我见

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时代带来的对素质内涵的新的补充,它具有道德、技术、人文三个要素。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课堂的主体从来都是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如果学生享受不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求知乐趣,自然将学生推向追求娱乐化的极端。尽管都知道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不是电脑的全部,但学生很容易被这把“双刃剑”伤害。如果唤起了学生积极求知、思考探索的主体意识,方能使学生感觉有用武之地。

通过课堂学习后,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课程整合唤起主体意识

课程整合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科问题。比如,班级管理上可以在博客上建立心灵交流平台,学生心里话愿倾诉乐倾诉。语文教学综合运用图片、声音、色彩,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加深对主题的把握。数理化学科,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探知事物变化的过程与奥秘。课程整合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就真正发挥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学生甘愿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法”,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

和能力穿连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会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加深了,娱乐化倾向自然有望解除。

二.团结协作激发主体能力

高中生心理具有很强的动荡性。思维敏锐,但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被动性。他们往往把坚定和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通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于是现实的压力又将他们推向无聊的境地,主体能力倒退,动手的能力衰弱。沉迷电脑,不能有效运用信息工具,缺少信息协作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人,长期如此,自己也会给自己贴上“宅男宅女”的标签。因此,信息技术课上,课程整合中,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会打字,会作图,会制作幻灯片、网页,不是高层次的信息素养,能进行广泛的信息协作,发挥信息效益,才能激发主体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三.正确引导,树立主体道德

信息素养包含信息道德、信息免疫。如果在网络上觉得“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所以正确引导,树立主体道德,是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措施。

引导家长,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络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制定家庭政策,规定使用时间,监督子女接收发送邮件,监督网上聊天室等。

引导孩子运用电脑做有益的事。如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提高阅读面,查找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料,学习英语,了解信息等等。

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树立网络法纪观。 主体道德的建立还需要进行网络免疫教育。预防网瘾的教育,使学生过身心俱健的网络生活;网络休闲教育,使学生过有情趣的网络生活;网络交往教育,拒绝网聊、网恋;网络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远离色情、反动等。

学生的主体道德一旦建立,学生的信息素养将进一步提高,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信息素养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相关文章

  • 八大素养相关资料
  • 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挑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13‟12 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查看


  • 信息技术新课标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理念
  • 信息技术 新课标 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 2009年08月23日 星期日 上午 10:06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 ...查看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作者:张素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5年第02期 [摘要] 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学校 ...查看


  • 课题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
  • 课题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 批准号:DYA010407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拨付经费: 1.4万元 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鉴定时间:2008年11月 课题负责人:董玉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 主要成员:解月光.王保中 ...查看


  • 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已成为了现代发展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阶段,不断开创信息技术新课堂,在课堂上学习博客,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多种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 ...查看


  • 浅析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策略
  • 浅析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从新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可以看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管是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上都有新的突破,教学正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 ...查看


  • 郑州市第七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 袁惠玲 2013-12-12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的总和.我校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学校办学理念,基于对学生需求.社会要求.教师实际.学校特色发展以及各类课程资源的分析,按照<郑州市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 ...查看


  • 谈谈语文核心素养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查看


  • 龙文区职称论文发表-语文素养培养措施小学教育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龙文区职称论文发表-语文素养|培养措施|小学教育论文选题题目 龙文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语文素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