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淬火工艺

内容摘要 比较了几种不同的高频淬火工艺,改进了感应器,选用了新型淬火剂.使产品

达到了进口件的水准

为某汽车厂国产化配套中,有一种要做高频淬火的调节螺钉。该螺钉的材料为42CrMo钢,要求对呈球状的端部进行高频淬火,淬火后硬度≥52HRC,淬硬层深度2-4mm。

开始,我们认为,要求的硬化层较深,是该工艺的热处理关键。初试时采用了较长的加热时间。试验工艺和结果如表1所示。虽然表面硬度和淬硬深度都达到要求,但淬火部位出现较长的裂纹。同时,因加热时间长,还产生了0.15mm的脱碳层。

表1 初试工艺及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层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层深度/mm 11 3 0.6 8 自来水浸淬 3.4-3.9 54 0.15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淬裂和表面脱碳都可能是加热时间过长引起的。为此,采取了几种缩短加热时间的试验方案,试验工艺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缩短加热时间的工艺及结果

序号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 11.0 2.4 0.50 7.0 自来水浸淬 3.2-3.8 54 0.120 发现几条细小 2 10.5 2.4 0.40 6.5 自来水浸淬 3.2-3.7 55 0.100 存在 3 10.5 2.2 0.35 5.5 自来水浸淬 2.8-3.3 55 0.030 存在 4 10.5 2.2 0.35 5.0 自来水浸淬 2.5-3.1 55 0.005 存在 按表2的方案将加热时间缩短后,淬火硬度和淬硬深度仍然达到要求。方案4的加热时间缩短到5s,还可以把表面脱碳层深度减少到0.005mm,但是,这几个方案都没能解决淬火开裂问题。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使用适当浓度的聚乙烯醇溶液淬火,可能解决42CrMo钢淬裂问题。于是,在上述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安排了两种浓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作冷却介质的试验方案。试验工艺及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试验工艺及结果

序号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 10.5 2.2 0.35 5.0 0.3%聚乙烯醇溶液 2.5-3.1 54 0.005 存在 2 10.5 2.2 0.35 5.0 0.5%聚乙烯醇溶液 2.5-3.1 54 0.005 存在 两种浓度的聚乙烯醇都未能解决淬裂问题。这时,我们想到,在(金属热处理)杂志上曾经看到,用PAG类新型水溶性淬火剂成功解决了合金结构钢感应加热淬火开裂的问题的文章[1]。最终选择了北京华立精细化工公司并购买了PAG淬火剂今禹8-20。按照该公司的建议,我们安排了浓度为10%的两种试验。试验的工艺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今禹8-20的试验工艺及结果

序号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 10.5 2.2 0.35 5.0 今禹8-20浸淬 2.5-3.1 54 0.005 无 2 10.0 2.2 0.35 5.0 今禹8-20浸淬 2.4-2.8 54 0.005 无

淬裂问题解决了,热处理要求全部达到了。但淬硬层深度不够均匀。检查淬火工件的截面,发现球面端部的边缘淬硬层浅,而中间部分比较深。

作为对比,我们检查了进口原件的淬硬层分布。该零件的淬硬层分布与球形端面基本相仿,淬硬层基本是均匀的。按感应加热原理[2],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是改进感应器。图2是原感应器与工件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改进后的感应器与工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用改进后的感应器进行了一组试验,工艺参数和结果如表5所示。经检查对比,各项指标与进口件的质量相当。淬硬层均匀了,全部达到我们希望的效果。现已按表5工艺进行生产。表6是对比试验结果。

表5 改进感应器后的试验参数及结果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0.0 2.2 0.35 5.0 今禹8-20浸淬 2.8 55 0.005 无

表6 与进口零件的质量对比

分析项目 进口零件 本厂生产件

基体硬度(HRC) 26 28

基体组织 细小索氏体 细小索氏体

球头硬度(HRC) 54 55

硬化层深度/mm 2.6 2.8

过度区长度/mm 0.20 0.30

硬化层组织 隐针状马氏体≤3级 隐针状马氏体≤3级

在确定生产工艺的试验中,出现过淬裂、脱碳、淬硬层深度不均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借助《金属热处理》杂志提供的信息,从感应加热时间、淬火介质、感应器等方面着手,把问题解决了,并且使调节螺钉的热处理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内容摘要 比较了几种不同的高频淬火工艺,改进了感应器,选用了新型淬火剂.使产品

达到了进口件的水准

为某汽车厂国产化配套中,有一种要做高频淬火的调节螺钉。该螺钉的材料为42CrMo钢,要求对呈球状的端部进行高频淬火,淬火后硬度≥52HRC,淬硬层深度2-4mm。

开始,我们认为,要求的硬化层较深,是该工艺的热处理关键。初试时采用了较长的加热时间。试验工艺和结果如表1所示。虽然表面硬度和淬硬深度都达到要求,但淬火部位出现较长的裂纹。同时,因加热时间长,还产生了0.15mm的脱碳层。

表1 初试工艺及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层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层深度/mm 11 3 0.6 8 自来水浸淬 3.4-3.9 54 0.15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淬裂和表面脱碳都可能是加热时间过长引起的。为此,采取了几种缩短加热时间的试验方案,试验工艺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缩短加热时间的工艺及结果

序号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 11.0 2.4 0.50 7.0 自来水浸淬 3.2-3.8 54 0.120 发现几条细小 2 10.5 2.4 0.40 6.5 自来水浸淬 3.2-3.7 55 0.100 存在 3 10.5 2.2 0.35 5.5 自来水浸淬 2.8-3.3 55 0.030 存在 4 10.5 2.2 0.35 5.0 自来水浸淬 2.5-3.1 55 0.005 存在 按表2的方案将加热时间缩短后,淬火硬度和淬硬深度仍然达到要求。方案4的加热时间缩短到5s,还可以把表面脱碳层深度减少到0.005mm,但是,这几个方案都没能解决淬火开裂问题。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使用适当浓度的聚乙烯醇溶液淬火,可能解决42CrMo钢淬裂问题。于是,在上述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安排了两种浓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作冷却介质的试验方案。试验工艺及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试验工艺及结果

序号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 10.5 2.2 0.35 5.0 0.3%聚乙烯醇溶液 2.5-3.1 54 0.005 存在 2 10.5 2.2 0.35 5.0 0.5%聚乙烯醇溶液 2.5-3.1 54 0.005 存在 两种浓度的聚乙烯醇都未能解决淬裂问题。这时,我们想到,在(金属热处理)杂志上曾经看到,用PAG类新型水溶性淬火剂成功解决了合金结构钢感应加热淬火开裂的问题的文章[1]。最终选择了北京华立精细化工公司并购买了PAG淬火剂今禹8-20。按照该公司的建议,我们安排了浓度为10%的两种试验。试验的工艺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今禹8-20的试验工艺及结果

序号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 10.5 2.2 0.35 5.0 今禹8-20浸淬 2.5-3.1 54 0.005 无 2 10.0 2.2 0.35 5.0 今禹8-20浸淬 2.4-2.8 54 0.005 无

淬裂问题解决了,热处理要求全部达到了。但淬硬层深度不够均匀。检查淬火工件的截面,发现球面端部的边缘淬硬层浅,而中间部分比较深。

作为对比,我们检查了进口原件的淬硬层分布。该零件的淬硬层分布与球形端面基本相仿,淬硬层基本是均匀的。按感应加热原理[2],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是改进感应器。图2是原感应器与工件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改进后的感应器与工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用改进后的感应器进行了一组试验,工艺参数和结果如表5所示。经检查对比,各项指标与进口件的质量相当。淬硬层均匀了,全部达到我们希望的效果。现已按表5工艺进行生产。表6是对比试验结果。

表5 改进感应器后的试验参数及结果

工艺参数 检测结果

阳压/kV 阳流/A 栅流/A 加热时间/s 冷却介质 淬硬深度/mm 硬度/HRC 脱碳深度/mm 裂纹 10.0 2.2 0.35 5.0 今禹8-20浸淬 2.8 55 0.005 无

表6 与进口零件的质量对比

分析项目 进口零件 本厂生产件

基体硬度(HRC) 26 28

基体组织 细小索氏体 细小索氏体

球头硬度(HRC) 54 55

硬化层深度/mm 2.6 2.8

过度区长度/mm 0.20 0.30

硬化层组织 隐针状马氏体≤3级 隐针状马氏体≤3级

在确定生产工艺的试验中,出现过淬裂、脱碳、淬硬层深度不均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借助《金属热处理》杂志提供的信息,从感应加热时间、淬火介质、感应器等方面着手,把问题解决了,并且使调节螺钉的热处理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关文章

  • 高频淬火和激光淬火区别
  • 高频淬火和激光淬火区别 新闻来源: 点击数:208 更新时间:2010-3-2 高频淬火和激光淬火区别 激光淬火技术及应用激光淬火技术,是利用聚焦后的激光束快速加热钢铁材料表面,使其发生相变,形成马氏体淬硬层的过程.激光淬火的功率密度高,冷 ...查看


  • 金属的淬火工艺
  • A. 将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非扩散型转变组织,如马氏体.贝氏体和奥氏体等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温度:又叫淬火加热温度,是指对将进行淬火处理的工件进行加热所达到的 最高温度,也是其进行冷却处理 ...查看


  • 各种热处理工艺代号及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
  • 各种热处理工艺代号及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 热处理类型 代号 表示方法举例 退火 Th 标注为Th 正火 Z 标注为Z 调质 T 调质后硬度为200-250HB 时, 标注为T235 淬火 C 淬火后回火至45-50HRC 时, 标注为C48 ...查看


  • 活塞环槽加工和强化处理技术"的报告
  • 活塞环槽加工和强化处理技术 在内燃机中,活塞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要承受高温.高压和冲击载荷.因此,活塞环槽磨损主要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活塞环在活塞环槽内的轴向冲击.径向冲击以及周向的复杂运动会导致配对的摩擦表面严重磨损.从而造成活塞密封效果和 ...查看


  • 硬质合金焊接铣刀的热处理技术改进
  • 硬质合金焊接铣刀的热处理技术改进 大 中 小 日期: 2008-07-12 来源: 中国刀具商务网 1. 问题的提出 我厂自制的焊接铣刀原来一直采用将刀体先进行淬火,而后再在刀体上高频焊接硬质合金刀头的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对刀体强度要求不 ...查看


  • 链轮制造工艺流程优化设计
  • 链轮制造工艺流程优化设计 在机械化的今天,链轮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行业,如工业.农业.军事.医疗卫生.科技等方面,在各种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规模大的传动过程中,链轮比齿轮起到更大的作用,链轮是用链条来传动的,齿轮是通过互相啮合来传动的.和 ...查看


  •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第二版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 颜色不同的是课件和课后题都有的题目,水平有限,大家参考哦 3-1在结构钢的部颁标准中,每个钢号的力学性能都注明热处理状态和试样直径或钢材厚度,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这个实在不会也查不到,大家集思广益吧!!!) 3-2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 ...查看


  • 中国矿业大学,洛阳一拖,生产实习报告6
  • 生产实习报告学 号: 生产实习 题目生产实习 教学院专班姓业级名指导教师2013年04月18日 目录 一.前言 1.1生产实习概况··········································2 1.2生产实习的性质与 ...查看


  • 正火与回火
  • 正火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