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资料)

简介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并上书道光帝痛陈****之害,主张禁烟。12月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惩办****贩子,迫使外国****商交出****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被革职,不久发配新疆垦辟屯田。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林则徐在****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为弘扬、纪念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丰功伟绩,由中国著名天文学家陈建生倡议,经国际天文学会批准,北京史密德(ccd)行星项目组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七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将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星”的命名,不仅反映了中国天文学家对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崇敬和爱戴,也反映了国际天文组织对林公伟业的肯定。

详细介绍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在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虎门销烟”时威震中外的林则徐。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家。其谥号“文忠”,是清朝皇帝表彰其维护朝廷长远利益的辛劳所赐,维新派则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全国解放后,从开国领袖毛****到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者,又都称赞过林则徐的变革开拓精神,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最贴切,那就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到广州前也认为洋人的腿不会打弯,接触“夷务”后迅速开阔了眼界

林则徐一生的大部分轨迹,还是按传统封建仕途行进。1785年他生于福建,20岁时中举人。26岁便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后来,他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成为汉族大臣中最受满清皇帝重用的人物。  

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揭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章,也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幕。他在禁烟时,又积极整顿海防,筹备战守。1840年夏,英军入侵后,道光皇帝认为是他惹的祸,将他革职后充军伊犁。后来,皇帝又念及林则徐的忠心,于1846年重新起用他,并授予林则徐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直至他1849年因病辞官返乡。

林则徐禁烟前,中国封建王朝仍以“天朝君临万国”的妄自尊大心态紧闭大门,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认为英国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离开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清朝官员也称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所以拜见中国“万岁”就不能下跪。林则徐刚到广州时,也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相信夷人膝盖伸展不便,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因此,他对英国发动战争的估计也是不足的。

不过,林则徐和那些顽固、愚昧的封建官僚的区别在于,他一旦接触到外部世界,便逐步发现和承认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国人办的报纸书刊,并把出身低下却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并把译成中文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简介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并上书道光帝痛陈****之害,主张禁烟。12月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惩办****贩子,迫使外国****商交出****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被革职,不久发配新疆垦辟屯田。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林则徐在****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为弘扬、纪念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丰功伟绩,由中国著名天文学家陈建生倡议,经国际天文学会批准,北京史密德(ccd)行星项目组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七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将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星”的命名,不仅反映了中国天文学家对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崇敬和爱戴,也反映了国际天文组织对林公伟业的肯定。

详细介绍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在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虎门销烟”时威震中外的林则徐。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家。其谥号“文忠”,是清朝皇帝表彰其维护朝廷长远利益的辛劳所赐,维新派则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全国解放后,从开国领袖毛****到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者,又都称赞过林则徐的变革开拓精神,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最贴切,那就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到广州前也认为洋人的腿不会打弯,接触“夷务”后迅速开阔了眼界

林则徐一生的大部分轨迹,还是按传统封建仕途行进。1785年他生于福建,20岁时中举人。26岁便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后来,他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成为汉族大臣中最受满清皇帝重用的人物。  

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揭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章,也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幕。他在禁烟时,又积极整顿海防,筹备战守。1840年夏,英军入侵后,道光皇帝认为是他惹的祸,将他革职后充军伊犁。后来,皇帝又念及林则徐的忠心,于1846年重新起用他,并授予林则徐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直至他1849年因病辞官返乡。

林则徐禁烟前,中国封建王朝仍以“天朝君临万国”的妄自尊大心态紧闭大门,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认为英国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离开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清朝官员也称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所以拜见中国“万岁”就不能下跪。林则徐刚到广州时,也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相信夷人膝盖伸展不便,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因此,他对英国发动战争的估计也是不足的。

不过,林则徐和那些顽固、愚昧的封建官僚的区别在于,他一旦接触到外部世界,便逐步发现和承认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国人办的报纸书刊,并把出身低下却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并把译成中文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相关文章

  • 禁毒手抄报资料:虎门销烟
  • 虎门销烟相信大家都知道,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 道光18 ...查看


  •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导学案
  • <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导学案 科目 语文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年级 四年级 执教者 课题 时间 学 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 案 学 习 目 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 ...查看


  • 鸦片的背后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省份:江苏 学校: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姓名:韦国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电话:[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 ...查看


  • 品德与生活[血泪国耻]教案
  • <血泪国耻>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屈辱的开端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罂粟花的彩图. 教师:同学们,这花美吗?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欣赏.自由发言. 2.教师:大家知道这 ...查看


  • 林则徐纪念馆参观报告
  • 近代史实习报告 ------林则徐纪念馆 班级: 电子1107 组员: 陈浩(29):梁大雄(28):游应 指导老师: 林林 林则徐简介 人物简介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 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 ...查看


  • 虎门销烟反思
  • <虎门销烟>反思 朱步扬 <虎门销烟>这课讲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肆意欺侮中国,但爱国爱民的中国人,在林则徐的带领下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击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 ...查看


  • 2.火烧圆明园
  •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 1 - - 2 - - 3 - 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师总结: 容易上瘾:市场上卖的鸦片太多了:社会风气颓废,国民素质低下等等. 3.认识来源: 谈到这里,我们不禁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么多的鸦片是从 ...查看


  •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6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 ...查看


  •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李爱君 一.教学目标: 1.设想:(1)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宗旨,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