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别都晋阳考论

北齐别都晋阳考论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2)

[提要]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晋阳往往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东魏北齐为晋阳历史上最辉煌之时,晋阳城一度成为当时北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魏时为高欢大丞相府所在地,史称霸府,北齐文宣帝高洋将其升为别都,意即另一处都城,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晋阳极其重要地位的确立,主要仰赖其“四塞”之地理形势,还与其繁荣的经济、民族融合中心地位的形成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等有关。

[关键词]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

中国陪都制度源远流长,自西周初年营建雒邑以来,历代王朝于国都之外往往还建置若干陪都。晋阳①依凭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物质基础,一直是北中国的重镇,素有“北门锁钥”、“中原北门”之称,有着悠久的陪都史。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其重要地位尤为凸显。东魏时高欢于此置大丞相府,史称霸府,高洋代魏建立北齐后升其为别都。北齐时晋阳实为国都邺以外的另一政治中心,地位高于一般意义上的陪都,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本文旨在探讨晋阳在北齐的历史地位及其被定为别都的原因。

一、由“霸府”到“别都”一、由“霸府”别都”

1、尔朱氏坐镇晋阳

北魏正光四年(524年),契胡贵族尔朱荣因镇压鲜卑六镇起义有功,被封为平北将军,占据了晋阳。是时皇权暗弱,尔朱荣凭借晋阳地区强大的军事力量及坚实的经济基础,于永

②安元年(528年)由晋阳出兵,直下洛阳,发动“河阴之变”,杀死了胡太后及北魏宗室公

卿两千余人,另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尔朱荣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太原王③,坐镇晋阳,遥制朝廷④。他曾建议将都城迁往晋阳⑤,以便自己控制朝政,但引起孝庄帝的强烈不满。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于洛阳为孝庄帝诱杀,不久,其侄尔朱兆率军攻入洛阳,将孝庄帝掳

⑥⑦至晋阳处死。普泰元年(531年)七月高欢帅军北伐尔朱兆,次年尔朱兆自缢身亡,尔朱氏势力至此方为高欢剿灭。

②按:今山西太原。按:“河阴之变”,因发生在河阴县(今河南孟津)而得名,尔朱荣借助此次军事政变控制了北魏朝政。③(唐)李延寿:《北史》卷48:“及庄帝即位,诏以(尔朱)荣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48:“荣寻还晋阳,遥制朝廷,亲戚腹心,皆补要职,百僚朝廷动静,莫不以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7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卷19:“尔朱荣之入洛阳,启庄帝欲迁都晋阳。帝以问谌,争之以为不可。荣怒曰:‘何关君而固执也!且河阴之役,君应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96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魏普泰元年)七月壬寅,神武帅师北伐尔朱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魏普泰二年)兆自缢,神武亲临厚葬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

2、高氏父子经营“霸府”

《北齐书》卷1载:“(魏普泰元年)神武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①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晋阳便成为高欢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北魏实际的政治中心,从此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洛阳朝廷。《北齐书》卷2云:“初,神武自京师将

②北,以为洛阳久经丧乱,王气衰尽,虽有山河之固,土地褊狭,不如邺,请迁都。”高欢

极力主张孝武帝将都城由洛阳迁往邺,孝武帝不许。有学者撰文指出高欢迫孝武帝迁都邺是因为邺距晋阳更近,更便于他控制朝政③。永熙三年(534年)六月,高欢命令本该运往洛阳的粮草统统运往邺,强迫魏帝迁都,孝武帝遂下诏北伐高欢。高欢却从晋阳率大军南下,直逼洛阳,还将自己出兵晋阳南征洛阳与当年赵简子起兵晋阳作比,曰:“昔赵鞅兴晋阳之甲,诛君侧恶人。今者南迈,诛椿而已。④”高欢紧逼,孝武帝西遁长安⑤,由宇文泰拥立建立西魏,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自此北魏分为东、西魏。高欢执掌东魏政权,既要对抗西魏政权,又要震慑南朝势力,以洛阳距南梁太近之故,挟孝静帝迁都邺城⑥。挟东魏孝静帝迁都邺之后的高欢并没有驻扎于邺,而是返回了晋阳。孝静帝即位之时年方十一岁,怎斗得过老谋深算又重权在握的高欢?东魏军国政务实出于霸府晋阳而非国都邺,高欢长住晋阳,频繁往来于晋阳与邺之间。《北齐书》卷2云:“(元象四年十一月)庚戌,遣太原公洋镇邺。辛亥,征世子澄至晋阳。”⑦可见,高欢紧紧将晋阳与邺控制在其父子手中,独柄朝纲。元象五年(542年)高欢死⑧后其子高澄、高洋继续坐镇晋阳控御东魏朝政,为紧随其后的“北齐代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3、“霸府”升“别都”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三月高洋进封齐王,食冀州之渤海长乐安德武邑、瀛洲之河间五郡,却居于晋阳而不回自己的封地⑨。是年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政权,都城邺,改东魏武定八年为北齐天保元年⑩。晋阳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对于北齐统治者来讲,晋

11阳既是防御北方势力之屏障,又是南下争雄之战略重镇,实乃“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北

12齐天保元年(550年)年高洋罢相国府,晋阳遂升级为别都,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

—晋阳”双都体制。然晋阳被称为别都并不见于《北齐书》之记载,在南北朝诸史籍中,《北史》13、《周书》14、《隋书·地理志》15等皆称晋阳为北齐别都,在《北齐书》中晋阳被称为①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页。

③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第21页。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页。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魏帝逊于长安。”(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7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神武以孝武既西,恐逼崤、陕,洛阳复在河外,接近梁境,如向晋阳,形势不能相接,乃议迁邺,护军祖瑩赞焉。诏下三日,车驾便发,户四十万狼狈就道。神武留洛阳部分,事毕还晋阳。自是军国政务,皆归相府。”(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8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3页。

⑧(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元象五年正月)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秘不发丧。”(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4页。

⑨(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武定八年)三月辛酉,又进封齐王,食冀州之渤海长乐安德武邑、瀛洲之河间五郡,邑十万户。自居晋阳,寝室夜有光如画。”(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页。⑩(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0页。1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页。

12(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元年冬十月)壬辰,罢相国府,留骑兵、外兵曹,各立一省,别掌机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4页。按:晋阳始为北齐别都当在天保元年(550)。13(唐)李延寿:《北史》卷57:“神举早孤……及帝东伐,从平并州,即授刺史。州既齐氏别都,多有奸

下都①。

二、北齐晋阳非一般陪都论

一般而言,都城在政治上具有绝对权威,陪都只起辅助作用。晋阳虽为北齐陪都,然其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邺——晋阳”双都体制,实乃当时实际的军政中心,其地位颇为煊赫。

1、北齐诸帝与晋阳

北齐国祚颇短,从天保元年(550年)高洋代魏自立,至承光元年(577)为宿敌北周消灭,历时仅二十八载,皇帝凡六: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高洋称帝后更多的时间住在晋阳,令太子在邺监国②。诸帝中高殷、高演、高纬均即帝位于晋阳③,高洋、高殷、高演崩于晋阳④。按常理来讲,君主登位是极其隆重的盛典,除了在非常时期,一般都要在都城举行,而在北齐短短的二十八年中,在晋阳即位的皇帝便有三位。这一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表明,在北齐统治者看来,“老巢”晋阳才是北齐真正意义上的都城所在。北齐诸帝多居住于晋阳。据毛汉光先生统计,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至北齐承光元年(577年)的43年中,高齐执政者共穿梭于晋阳和邺之间37次,住在晋阳的时间是29年,在邺都的时间是14年,在晋阳时间为在邺时间之倍⑤。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表明,北齐诸帝在晋阳与邺城停留的时间比是3:2⑥。另外,东魏北齐时的晋阳也是许

⑦⑧多皇亲国戚、勋贵权臣的居所,在今太原出土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武安王徐显秀墓等墓

葬可证明这一点。

2、北齐于晋阳设有要害机构北齐中央行政机构颇为特殊——尚书双省并存。位于国都邺的中央尚书省称作“京省”猾,神举示以威恩,远近悦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6页。按:该则史料中并州即指晋阳。14(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40:“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重要。”(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15页。

15(唐)魏征、令狐德棻等:《隋书》卷30:“太原山川重复,实一都之会,本虽后齐别都,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60页。按:《隋书·地理志》本为唐贞观十五年(641)至显庆元年(656)间于志宁、李淳风等撰修之《五代史志·地理志》,五代指梁、北齐、陈、周、隋,《五代史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

①按:北齐别都晋阳亦称“下都”。(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0:“晋阳,国之下都,每年临幸,征诏差科,责成州郡。”(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33页。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文宣在晋阳,太子监国。”(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3页。按:是时太子为高殷。

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5:“(天保)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第74页;卷6:“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乾明元年为皇建。”第81页;卷8:“天统元年夏四月丙子,皇帝即位于晋阳宫,大赦,改河清四年为天统。”第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十年)冬十月甲午,帝暴崩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三十一。”,第67页;卷5:“皇建二年九月,殂于晋阳,年十七。”第76页;卷6:“(皇建二年)先是帝不豫而无阙听览,是月,崩于晋阳宫,时年二十七。”第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⑤毛汉光:《东魏北齐之核心集团和核心区》,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二分册。⑥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第22页。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按:娄睿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区王郭村西南,1979年至1981年发掘。

⑧常一民:《北齐徐显秀墓发掘记》,载《文物世界》,2006年第4期,第11~20页。

或“邺省”,在别都晋阳另设有并州尚书省,简称“并省”,二者遥遥相对,各有分工,先贤早有论述①。“并省”机构比照中央尚书省设置,颇为健全。据统计,并州尚书省设有尚书令及录尚书事,并省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并省吏部尚书、度支尚书、五兵尚书、都官尚书、并省吏部郎中、主客郎中、三公郎中、比部郎中以及并省右民郎等②。北齐皇帝长年频繁往来于晋阳与邺之间,且住在晋阳的时间更长。“并省”事务必然由于皇帝的驻跸而繁重无比,

③故任其首脑者俱非等闲之辈。

高欢长驻“霸府”,并在晋阳地区驻扎有大量甲兵,从晋阳组织兵力、物力出兵作战屡见于史籍记载。高欢将原属“邺省”的外兵曹、骑兵曹迁至晋阳,分掌兵马,为的是在平时能震慑西魏,战时可迅速调集晋阳及其周边的军队。高洋继承其父遗志,建立北齐政权后,外兵、骑兵二曹独立于尚书省之外而升格成为外兵省、骑兵省,唐邕、白建分别主政④,掌管全国兵马调动。无论防范北方突厥、蠕蠕等势力南下,还是与西魏(北周)对垒而言,大量军队驻扎于晋阳更有威慑力,从晋阳出兵可轻骑一路南下直捣长安,显然优于从邺及其以外地区发兵。

3、北齐对晋阳城的建设

晋阳在东魏北齐进入了空前的建设和发展时期,高氏父子对晋阳城的修筑已经使其由单纯的军事重镇发展为“煌煌帝都”。

《北齐书》卷40云:“(天保)十年,(唐邕)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显祖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⑤作为别都,北齐晋阳城定为“金城汤池”,可惜文献不足,其城垣周回以及防御体系已难窥清。

高欢掌握元魏军政大权以后便有将晋阳建为“煌煌帝都”的雄心壮志。《魏书》卷12

⑥云:“(武定三年正月)丁未,齐献武王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没之口。”《北齐书》卷

⑦2云:“(武定三年春正月)丁未,神武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口。”《北史》卷6云:

“(武定三年正月)丁未,齐献武王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没之口。⑧”《资治通鉴》卷159云:“(高)欢上书言:‘并州,军器所聚,动须女功,请置宫以处配没之口;又纳吐谷①

②按:古之胡三省,今之周一良、陈琳国。(唐)李延寿:《北史》卷7:“(孝昭皇帝演)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令。(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并省尚书左仆射娄定远为尚书左仆射。”第100页;卷8:“(武平二年)二月壬寅,以录尚书事、兰陵王长恭为太尉,并省录尚书事赵彦深为司空,尚书令和士开录尚书事,左仆射徐之才为尚书令,右仆射唐邕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冯子琮为右仆射。”第104页;卷8:“辛巳,以并省吏部尚书高元海为尚书右仆射。庚寅,以左仆射唐邕为尚书令,侍中祖珽为左仆射。”第105页;卷21:“迁并省吏部郎中”第308页;卷42:“(崔劼)迁并省度支尚书”第558页;卷41:“(皮景和)又除并省五兵尚书”第537页;卷43:“(李稚廉)徵为并省都官尚书”第572页;卷43:“(羊烈)寻迁并省比部郎中”第576页;卷45:“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第603页;卷45:“并省三公郎中刘珉”第6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6:“孝昭皇帝演……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令”第79页;卷10:“任城王湝,神武第十子也。少明慧。自孝昭、武成时,车驾还邺,常令湝镇晋阳,总并省事,历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第1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按:北齐曾任并省尚书令的还有赵彦深、娄定远、高阿那肱等人,恕不一一列举。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元年冬十月)壬辰,罢相国府,留骑兵、外兵曹,各立一省,别掌机密。”第54页;卷40:“齐朝因高祖作相,丞相府外兵曹、骑兵曹分掌兵马。及天保受禅,诸司监咸归尚书,唯此二曹不废,令唐邕白建主治,谓之外兵省、骑兵省。其后邕、建位望转隆,各为省主,令中书舍人分判二省事,故世称唐、白云。”第5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31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8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2页。

⑧(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页。

浑之女以招怀之。’丁未,(请)置晋阳宫。”①东魏武定三年(545年),高欢请建晋阳宫,其时监造者不详②,晋阳宫主要宫殿有:内殿③、德阳殿④、宣德殿⑤、崇德殿⑥、宣光殿、建始殿、嘉福殿、仁寿殿⑦,等等。《晋阳记》云:“晋阳宫南门曰景明门,次北曰景福门,门内景福殿、殿后门曰昭德门,次西昭福门,次西寝殿曰万福殿、殿北曰玄福门,又北曰玄德门,又北即玄武楼。殿西曰西闱门,次西曰威凤门,殿东曰东闱门,又一门昌明门,殿院东少阳

⑧院、殿西射殿、次西院太液池亭子,有宣德殿、崇德殿等。”文献不足,故笔者在此难以对

北齐晋阳宫之结构布局进行深入分析。高欢请建晋阳宫之目的,《北史》、《北齐书》作“以处配口”,《魏书》、《资治通鉴》作“以处配没之口”⑨。

北齐天统元年(565年)世祖禅位后主高纬,后主不愿继续住在日渐颓圯的晋阳宫,遂

⑩诏冯子琮监造大明宫。天统三年(567)因大明殿修成之故,后主曾大赦,文武百官均进二

级,并免去并州居城、太原一郡来年租赋。11。北齐幼主在晋阳起壮丽逾于邺下的“十二院”,并开凿“晋阳西山大佛”12。另外,北齐晋阳地区佛寺发展蔚为大观,崇福寺(天保二年)、童子寺(天保七年)、法华寺(天保二年)、悬瓮寺(天保三年)、上生寺(天统二年)、圣寿寺(皇建元年)、仙巗寺(天保二年)、大基圣寺(天统五年)等均营建于北齐13。①

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925~4926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卷50:“凤母鲜于,段孝言之从母子姊也,为此偏相参附,奏遣请监造晋阳宫。”(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93页。按:韩凤监造晋阳宫当北齐后主之时,非东魏武定三年(545)。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元年)冬十月己卯,备法驾,御金辂,入晋阳宫,朝皇太后于内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4页。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十年)冬十月甲午,帝暴崩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7页。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卷5:“(天保)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4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7:“(乾明)二年,孝昭崩,遗诏征帝入统大位。及晋阳宫,发丧于崇德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9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二年)冬十月戊申,起宣光、建始、嘉福、仁寿诸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5页。

⑧《永乐大典》卷5204《太原志》。

⑨东魏武定三年(545年)高欢请建晋阳宫,究其目的,《魏书》、《资治通鉴》作“以处配没之口”,《北齐书》、《北史》作“以处配口”。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高洋命中书舍人兼著作郎魏收编写魏史,设置修史局,由太保、录尚书事高隆之监修,房延祐等六人先后参加修史,天保五年(544年)书成,见中华书局1974年版《魏书》出版说明;李百药参考王劭《齐志》扩充改写其父李德林的《齐书》,后为了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之《齐书》,加“北”字,然而《北齐书》在唐代中叶以后就逐渐残缺,也不断有人补缺,到北宋初就只有十七卷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都是后人以《北史》和唐人史抄中相关纪传补全,见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出版说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南史》、《北史》二书经政府批准开始流传,见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史》《北史》出版说明。笔者以为,“以处配口”即“以处配没之口”。“处”为“安置”之义;“配”为“婚配”之义;“没”为“没收”之义,即没收女子为奴婢。气势恢宏之晋阳宫怎可能为安置做“女功”之奴婢而建?绝无可能!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已将大丞相府设于晋阳,遥控元魏政权。前文述及有几位皇帝即位于晋阳宫或崩于晋阳宫,高欢请建晋阳宫之理由“以处配口”真可谓是冠冕堂皇,真正的目的其实是高氏集团自己居住。

⑩(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0:“天统元年,世祖禅位后主。世祖御正殿,谓子琮曰:‘少君左右宜得正人,以卿心存正直,今以后事相委。’除给事黄门侍郎,领主衣都统。世祖在晋阳,既居旧殿,少帝未有别所,诏子琮监造大明宫。宫成,世祖亲自巡幸,怪其不甚宏丽。子琮对曰:‘至尊幼年,纂承大业,欲令敦行节俭,以示万邦。兼此北连天阙,不宜过复崇峻。’世祖称善。”(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5页。按:大明宫位于晋阳宫西南。

1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天统三年)十一月丙午,以晋阳大明殿成故,大赦,文武百官进二级,免并州居城、太原一郡来年租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0页。

12(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13页。按:有学者撰文以为西山大佛的开凿者是北齐文宣帝高洋,而非后主高纬,后主之是完成了先帝的未竟事业。见李裕群:《晋阳西山大佛和童子寺大佛的初步考察》,载《文物世界》,1998年第1期,第22页。

13(清)员佩兰等修纂:道光《太原县志》卷之二·祀典,道光六年刊本。

三、北齐立别都于晋阳之原因分析

1、“四塞”晋阳

山西形势最为完固,与其山河形势不无关系,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有中条,北有恒山,为一大“四塞”,素有“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之美誉。《读史方舆纪要》卷39云:“山西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泝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箠而下也;出

①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顾氏

此语对山西地势之宏观描述可谓经典。晋阳居山西之中,且四面均有天然屏障,其“北门锁钥”、“中原北门”之称由来久矣。相对于山西这一大“四塞”来讲,晋阳为一小“四塞②”,东有极尽险峻之太行山,井陉关将其与河北中部联系起来,西有吕梁山重峦叠嶂,山外则为滔滔黄河,北为雁门雄关,南垂霍太山、高壁岭,如此之地势令其足以控扼四方。晋阳战略地位颇为重要,诚如顾氏引胡三省语:“夫太原为河东都会,有事关河以北者,此其用武之资也。”③

战火纷飞的年代山西必然因其山河形势而崛起,而在山西选取“国都”抑或“陪都”,④⑤平城过于偏北,虽适于作军事重镇,却不利于长驱南下,平阳又太偏南,难于防范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南下,而晋阳恰为山西南北交通之孔道与中心,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南北朝时期,从晋阳出发,向东南可到邺城、洛阳,向西南出蒲津关可达长安,向北越雁门关可至马邑⑥、平城。东魏权臣高欢为遥制东魏朝廷并与西魏对垒,根据地的首选当为晋阳,遂将自己掌舵的大丞相府置于晋阳;高欢之子高洋建北齐后,其根据地仍是晋阳,建国伊始便罢大丞相府,晋阳一跃而升为“别都”,为北齐的另一政治中心,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双都体制,二者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孰轻孰重颇难评介,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2、晋阳经济繁荣

晋阳能作为东魏霸府、北齐别都,主要仰赖其山河形势,然而要养活大量的军队,晋阳必须有其坚实的物质基础,保证粮草与军器供应。

高洋废魏自立伊始便诏告天下:“冀州之渤海、长乐二郡,先帝始封之国,义旗初始之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君子有作,贵不忘本,思申恩洽,蠲

⑦复田租。齐郡、渤海可并复一年、长乐复二年,太原复三年。”晋阳居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

族交界地带,其富庶程度自不能同河洛与关中相媲美,然晋阳乃北齐“霸业所在,王命是基”,为高氏父子发迹之地,在他们心目中,晋阳的地位远高于魏主给予他们的封地。北齐统治者①

②(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74页。(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0:“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是以谓之四塞也。”(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06页。③(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07~1808页。

④按:今山西大同。

⑤按:今山西临汾。

⑥按:今朔州,秦于此置马邑县。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52页。

为巩固政权,必然要重点经营晋阳地区,使其繁荣,不仅要维持晋阳城日常的运转,还要确保军队的给养。

考《隋书·百官志》,北齐设有专管冶铸业的机构晋阳冶①,铸造兵器与农具,由此可推测北齐晋阳冶铸业当较为发达,而冶铸业的发展又必然带动其地采矿业的发展。

晋阳在东魏、北齐时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对北朝丝绸之路的运行和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北齐书》卷12载:“(南阳王)绰始十余岁,留守晋阳。爱波斯狗,尉破胡谏之,歘然斫杀数狗,狼藉在地。”②《北史》卷41载:“太保、平原王隆之与愔临宅,愔尝见其门外有富胡数人,谓左右曰:‘我门前幸无此物。’”③此二则史料与前文述及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墓道壁画所绘西域出行图与回归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晋阳在

④当时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

3、精兵屯戍之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冷兵器时代尤其如此。晋阳由于其控山带河的天然地理优势,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历代皆为精兵强将屯戍之地,割据纷争年代尤为明显。《北齐书》卷1载:“神武曰:‘六镇反残,不可尽杀,宜选王素腹心者私使统焉。若有犯者,直罪其帅,则所罪者寡。’……兆以神武为诚,遂以委焉。神武以兆醉,恐醒后或致疑贰,遂出,宣言受委统州镇兵,可集汾东受令。”⑤高欢能以大丞相身份统揽东魏军政大权,很大程度上赖于鲜卑六镇⑥军民为其统辖。晋阳驻扎有大量精兵猛将,故北齐出兵多自晋阳屡见

⑦于史籍记载。北齐武平七年(576年)十二月安德王高延宗于晋阳力战周师,然战败被虏。

⑧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春正月周将尉迟勤擒北齐后主高纬及其太子高恒于青州,是时高

齐江山气数已尽,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晋阳真乃“霸业所在”,为北齐与北周对峙的前哨阵地,失去晋阳这一堡垒仅一月,北齐即被荡平。

另外,晋阳当时还是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之一。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纷争,征伐频繁,今山西地区成为匈奴、鲜卑、蠕蠕等少数民族南下的走廊,依次出现了“平阳”、“平城”、“晋阳”三大民族融合中心。然而即使是以“平阳”、“平城”为中心时期,晋阳因其路当孔道的战略位置也一直是各股势力争夺的重点地区。高欢父子重点经营晋阳的原因当有这一条。

笔者以为,在南北朝割据纷争的大背景下,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地位的确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便于南下河洛与关中之交通枢纽位置及险要的山河形势,尤其对震慑西魏(北周)政权而言。

①(唐)魏征、令狐德棻等:《隋书》卷27:“后齐制官,多循后魏……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又别领晋阳冶。”,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57页。按:《隋书·百官志》本为唐贞观十五年(641)至显庆元年(656)间于志宁、李淳风等撰修之《五代史志·百官志》,五代指梁、北齐、陈、周、隋,《五代史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59页。

③(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4页。

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页。

⑥按: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武平七年十二月)庚申,帝入邺。辛酉,延宗与周师战于晋阳,大败,为周师所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10页。

⑧(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6:“(建德六年春正月)己亥,诏曰:‘自晋州大阵至于平邺,身殒战场者,其子即授父本官。’尉迟勤擒齐主及其太子恒于青州。”(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00页。

4.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晋阳乃北齐“霸业所在,王命是基”。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史称霸府。自此,高欢居于晋阳而遥制洛阳朝廷。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政权后,晋阳升格为别都,所受有待更多,前文已有论述,兹不赘述。所以,立别都于晋阳亦是北齐统治者意

①志的体现,诚如文宣帝高洋所言“君子有作,贵不忘本”。

余论

多都制为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重要特色,自商周迄明清,无论大一统帝国抑或分裂王朝,在都城以外,往往还建有一个或多个陪都以分担都城的部分功能。晋阳在《北齐书》中被称为下都②,地位似乎低于邺,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笔者对《北史》、《北齐书》等史籍的研读,北齐晋阳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陪都,其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邺与晋阳两者各有分工,就防范南朝势力来讲,晋阳由于山河阻隔,作用实逊于邺;然就震慑定都长安的西魏(北周)政权而言,邺远不及晋阳。北齐皇帝常年穿梭于晋阳与邺之间,且在晋阳停留的时间更长,在晋阳发布军政号令,无论是“征召差科,责成州郡”抑或是集结大军与西部、北部敌对势力一决高下,故晋阳是邺的大后方,是邺可作为国都的屏障。

晋阳也有其美中不足之处,山西为一较封闭的地理单元,晋阳又是山西这一大“四塞”之中一小“四塞”。晋阳的地位必然随着天下大势的分合而有所升降,分裂割据之时其地位迅速凸显,仰赖于“四塞”之地理形势,大一统时期其地位随即下降也与此不无关系。东魏、北齐晋阳的地位可谓辉煌,然大一统王朝国都必须极具对外开拓与控制能力,晋阳虽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然就控御全国而言,晋阳显然逊于二者,此是先天不足,非人力所能左

右。

附:北齐武平三年(572年)疆域图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0:“晋阳,国之下都,每年临幸,征诏差科,责成州郡。”(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33页。

北齐别都晋阳考论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2)

[提要]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晋阳往往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东魏北齐为晋阳历史上最辉煌之时,晋阳城一度成为当时北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魏时为高欢大丞相府所在地,史称霸府,北齐文宣帝高洋将其升为别都,意即另一处都城,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晋阳极其重要地位的确立,主要仰赖其“四塞”之地理形势,还与其繁荣的经济、民族融合中心地位的形成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等有关。

[关键词]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

中国陪都制度源远流长,自西周初年营建雒邑以来,历代王朝于国都之外往往还建置若干陪都。晋阳①依凭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物质基础,一直是北中国的重镇,素有“北门锁钥”、“中原北门”之称,有着悠久的陪都史。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其重要地位尤为凸显。东魏时高欢于此置大丞相府,史称霸府,高洋代魏建立北齐后升其为别都。北齐时晋阳实为国都邺以外的另一政治中心,地位高于一般意义上的陪都,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本文旨在探讨晋阳在北齐的历史地位及其被定为别都的原因。

一、由“霸府”到“别都”一、由“霸府”别都”

1、尔朱氏坐镇晋阳

北魏正光四年(524年),契胡贵族尔朱荣因镇压鲜卑六镇起义有功,被封为平北将军,占据了晋阳。是时皇权暗弱,尔朱荣凭借晋阳地区强大的军事力量及坚实的经济基础,于永

②安元年(528年)由晋阳出兵,直下洛阳,发动“河阴之变”,杀死了胡太后及北魏宗室公

卿两千余人,另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尔朱荣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太原王③,坐镇晋阳,遥制朝廷④。他曾建议将都城迁往晋阳⑤,以便自己控制朝政,但引起孝庄帝的强烈不满。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于洛阳为孝庄帝诱杀,不久,其侄尔朱兆率军攻入洛阳,将孝庄帝掳

⑥⑦至晋阳处死。普泰元年(531年)七月高欢帅军北伐尔朱兆,次年尔朱兆自缢身亡,尔朱氏势力至此方为高欢剿灭。

②按:今山西太原。按:“河阴之变”,因发生在河阴县(今河南孟津)而得名,尔朱荣借助此次军事政变控制了北魏朝政。③(唐)李延寿:《北史》卷48:“及庄帝即位,诏以(尔朱)荣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48:“荣寻还晋阳,遥制朝廷,亲戚腹心,皆补要职,百僚朝廷动静,莫不以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7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卷19:“尔朱荣之入洛阳,启庄帝欲迁都晋阳。帝以问谌,争之以为不可。荣怒曰:‘何关君而固执也!且河阴之役,君应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96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魏普泰元年)七月壬寅,神武帅师北伐尔朱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魏普泰二年)兆自缢,神武亲临厚葬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

2、高氏父子经营“霸府”

《北齐书》卷1载:“(魏普泰元年)神武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①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晋阳便成为高欢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北魏实际的政治中心,从此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洛阳朝廷。《北齐书》卷2云:“初,神武自京师将

②北,以为洛阳久经丧乱,王气衰尽,虽有山河之固,土地褊狭,不如邺,请迁都。”高欢

极力主张孝武帝将都城由洛阳迁往邺,孝武帝不许。有学者撰文指出高欢迫孝武帝迁都邺是因为邺距晋阳更近,更便于他控制朝政③。永熙三年(534年)六月,高欢命令本该运往洛阳的粮草统统运往邺,强迫魏帝迁都,孝武帝遂下诏北伐高欢。高欢却从晋阳率大军南下,直逼洛阳,还将自己出兵晋阳南征洛阳与当年赵简子起兵晋阳作比,曰:“昔赵鞅兴晋阳之甲,诛君侧恶人。今者南迈,诛椿而已。④”高欢紧逼,孝武帝西遁长安⑤,由宇文泰拥立建立西魏,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自此北魏分为东、西魏。高欢执掌东魏政权,既要对抗西魏政权,又要震慑南朝势力,以洛阳距南梁太近之故,挟孝静帝迁都邺城⑥。挟东魏孝静帝迁都邺之后的高欢并没有驻扎于邺,而是返回了晋阳。孝静帝即位之时年方十一岁,怎斗得过老谋深算又重权在握的高欢?东魏军国政务实出于霸府晋阳而非国都邺,高欢长住晋阳,频繁往来于晋阳与邺之间。《北齐书》卷2云:“(元象四年十一月)庚戌,遣太原公洋镇邺。辛亥,征世子澄至晋阳。”⑦可见,高欢紧紧将晋阳与邺控制在其父子手中,独柄朝纲。元象五年(542年)高欢死⑧后其子高澄、高洋继续坐镇晋阳控御东魏朝政,为紧随其后的“北齐代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3、“霸府”升“别都”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三月高洋进封齐王,食冀州之渤海长乐安德武邑、瀛洲之河间五郡,却居于晋阳而不回自己的封地⑨。是年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政权,都城邺,改东魏武定八年为北齐天保元年⑩。晋阳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对于北齐统治者来讲,晋

11阳既是防御北方势力之屏障,又是南下争雄之战略重镇,实乃“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北

12齐天保元年(550年)年高洋罢相国府,晋阳遂升级为别都,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

—晋阳”双都体制。然晋阳被称为别都并不见于《北齐书》之记载,在南北朝诸史籍中,《北史》13、《周书》14、《隋书·地理志》15等皆称晋阳为北齐别都,在《北齐书》中晋阳被称为①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页。

③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第21页。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页。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魏帝逊于长安。”(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7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神武以孝武既西,恐逼崤、陕,洛阳复在河外,接近梁境,如向晋阳,形势不能相接,乃议迁邺,护军祖瑩赞焉。诏下三日,车驾便发,户四十万狼狈就道。神武留洛阳部分,事毕还晋阳。自是军国政务,皆归相府。”(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8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3页。

⑧(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元象五年正月)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秘不发丧。”(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4页。

⑨(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武定八年)三月辛酉,又进封齐王,食冀州之渤海长乐安德武邑、瀛洲之河间五郡,邑十万户。自居晋阳,寝室夜有光如画。”(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页。⑩(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0页。1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页。

12(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元年冬十月)壬辰,罢相国府,留骑兵、外兵曹,各立一省,别掌机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4页。按:晋阳始为北齐别都当在天保元年(550)。13(唐)李延寿:《北史》卷57:“神举早孤……及帝东伐,从平并州,即授刺史。州既齐氏别都,多有奸

下都①。

二、北齐晋阳非一般陪都论

一般而言,都城在政治上具有绝对权威,陪都只起辅助作用。晋阳虽为北齐陪都,然其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邺——晋阳”双都体制,实乃当时实际的军政中心,其地位颇为煊赫。

1、北齐诸帝与晋阳

北齐国祚颇短,从天保元年(550年)高洋代魏自立,至承光元年(577)为宿敌北周消灭,历时仅二十八载,皇帝凡六: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高洋称帝后更多的时间住在晋阳,令太子在邺监国②。诸帝中高殷、高演、高纬均即帝位于晋阳③,高洋、高殷、高演崩于晋阳④。按常理来讲,君主登位是极其隆重的盛典,除了在非常时期,一般都要在都城举行,而在北齐短短的二十八年中,在晋阳即位的皇帝便有三位。这一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表明,在北齐统治者看来,“老巢”晋阳才是北齐真正意义上的都城所在。北齐诸帝多居住于晋阳。据毛汉光先生统计,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至北齐承光元年(577年)的43年中,高齐执政者共穿梭于晋阳和邺之间37次,住在晋阳的时间是29年,在邺都的时间是14年,在晋阳时间为在邺时间之倍⑤。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表明,北齐诸帝在晋阳与邺城停留的时间比是3:2⑥。另外,东魏北齐时的晋阳也是许

⑦⑧多皇亲国戚、勋贵权臣的居所,在今太原出土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武安王徐显秀墓等墓

葬可证明这一点。

2、北齐于晋阳设有要害机构北齐中央行政机构颇为特殊——尚书双省并存。位于国都邺的中央尚书省称作“京省”猾,神举示以威恩,远近悦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6页。按:该则史料中并州即指晋阳。14(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40:“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重要。”(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15页。

15(唐)魏征、令狐德棻等:《隋书》卷30:“太原山川重复,实一都之会,本虽后齐别都,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60页。按:《隋书·地理志》本为唐贞观十五年(641)至显庆元年(656)间于志宁、李淳风等撰修之《五代史志·地理志》,五代指梁、北齐、陈、周、隋,《五代史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

①按:北齐别都晋阳亦称“下都”。(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0:“晋阳,国之下都,每年临幸,征诏差科,责成州郡。”(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33页。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文宣在晋阳,太子监国。”(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3页。按:是时太子为高殷。

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5:“(天保)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第74页;卷6:“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乾明元年为皇建。”第81页;卷8:“天统元年夏四月丙子,皇帝即位于晋阳宫,大赦,改河清四年为天统。”第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十年)冬十月甲午,帝暴崩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三十一。”,第67页;卷5:“皇建二年九月,殂于晋阳,年十七。”第76页;卷6:“(皇建二年)先是帝不豫而无阙听览,是月,崩于晋阳宫,时年二十七。”第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⑤毛汉光:《东魏北齐之核心集团和核心区》,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二分册。⑥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载《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第22页。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按:娄睿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区王郭村西南,1979年至1981年发掘。

⑧常一民:《北齐徐显秀墓发掘记》,载《文物世界》,2006年第4期,第11~20页。

或“邺省”,在别都晋阳另设有并州尚书省,简称“并省”,二者遥遥相对,各有分工,先贤早有论述①。“并省”机构比照中央尚书省设置,颇为健全。据统计,并州尚书省设有尚书令及录尚书事,并省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并省吏部尚书、度支尚书、五兵尚书、都官尚书、并省吏部郎中、主客郎中、三公郎中、比部郎中以及并省右民郎等②。北齐皇帝长年频繁往来于晋阳与邺之间,且住在晋阳的时间更长。“并省”事务必然由于皇帝的驻跸而繁重无比,

③故任其首脑者俱非等闲之辈。

高欢长驻“霸府”,并在晋阳地区驻扎有大量甲兵,从晋阳组织兵力、物力出兵作战屡见于史籍记载。高欢将原属“邺省”的外兵曹、骑兵曹迁至晋阳,分掌兵马,为的是在平时能震慑西魏,战时可迅速调集晋阳及其周边的军队。高洋继承其父遗志,建立北齐政权后,外兵、骑兵二曹独立于尚书省之外而升格成为外兵省、骑兵省,唐邕、白建分别主政④,掌管全国兵马调动。无论防范北方突厥、蠕蠕等势力南下,还是与西魏(北周)对垒而言,大量军队驻扎于晋阳更有威慑力,从晋阳出兵可轻骑一路南下直捣长安,显然优于从邺及其以外地区发兵。

3、北齐对晋阳城的建设

晋阳在东魏北齐进入了空前的建设和发展时期,高氏父子对晋阳城的修筑已经使其由单纯的军事重镇发展为“煌煌帝都”。

《北齐书》卷40云:“(天保)十年,(唐邕)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显祖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⑤作为别都,北齐晋阳城定为“金城汤池”,可惜文献不足,其城垣周回以及防御体系已难窥清。

高欢掌握元魏军政大权以后便有将晋阳建为“煌煌帝都”的雄心壮志。《魏书》卷12

⑥云:“(武定三年正月)丁未,齐献武王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没之口。”《北齐书》卷

⑦2云:“(武定三年春正月)丁未,神武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口。”《北史》卷6云:

“(武定三年正月)丁未,齐献武王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没之口。⑧”《资治通鉴》卷159云:“(高)欢上书言:‘并州,军器所聚,动须女功,请置宫以处配没之口;又纳吐谷①

②按:古之胡三省,今之周一良、陈琳国。(唐)李延寿:《北史》卷7:“(孝昭皇帝演)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令。(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并省尚书左仆射娄定远为尚书左仆射。”第100页;卷8:“(武平二年)二月壬寅,以录尚书事、兰陵王长恭为太尉,并省录尚书事赵彦深为司空,尚书令和士开录尚书事,左仆射徐之才为尚书令,右仆射唐邕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冯子琮为右仆射。”第104页;卷8:“辛巳,以并省吏部尚书高元海为尚书右仆射。庚寅,以左仆射唐邕为尚书令,侍中祖珽为左仆射。”第105页;卷21:“迁并省吏部郎中”第308页;卷42:“(崔劼)迁并省度支尚书”第558页;卷41:“(皮景和)又除并省五兵尚书”第537页;卷43:“(李稚廉)徵为并省都官尚书”第572页;卷43:“(羊烈)寻迁并省比部郎中”第576页;卷45:“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第603页;卷45:“并省三公郎中刘珉”第6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6:“孝昭皇帝演……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令”第79页;卷10:“任城王湝,神武第十子也。少明慧。自孝昭、武成时,车驾还邺,常令湝镇晋阳,总并省事,历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事。”第1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按:北齐曾任并省尚书令的还有赵彦深、娄定远、高阿那肱等人,恕不一一列举。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元年冬十月)壬辰,罢相国府,留骑兵、外兵曹,各立一省,别掌机密。”第54页;卷40:“齐朝因高祖作相,丞相府外兵曹、骑兵曹分掌兵马。及天保受禅,诸司监咸归尚书,唯此二曹不废,令唐邕白建主治,谓之外兵省、骑兵省。其后邕、建位望转隆,各为省主,令中书舍人分判二省事,故世称唐、白云。”第5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31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8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2页。

⑧(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页。

浑之女以招怀之。’丁未,(请)置晋阳宫。”①东魏武定三年(545年),高欢请建晋阳宫,其时监造者不详②,晋阳宫主要宫殿有:内殿③、德阳殿④、宣德殿⑤、崇德殿⑥、宣光殿、建始殿、嘉福殿、仁寿殿⑦,等等。《晋阳记》云:“晋阳宫南门曰景明门,次北曰景福门,门内景福殿、殿后门曰昭德门,次西昭福门,次西寝殿曰万福殿、殿北曰玄福门,又北曰玄德门,又北即玄武楼。殿西曰西闱门,次西曰威凤门,殿东曰东闱门,又一门昌明门,殿院东少阳

⑧院、殿西射殿、次西院太液池亭子,有宣德殿、崇德殿等。”文献不足,故笔者在此难以对

北齐晋阳宫之结构布局进行深入分析。高欢请建晋阳宫之目的,《北史》、《北齐书》作“以处配口”,《魏书》、《资治通鉴》作“以处配没之口”⑨。

北齐天统元年(565年)世祖禅位后主高纬,后主不愿继续住在日渐颓圯的晋阳宫,遂

⑩诏冯子琮监造大明宫。天统三年(567)因大明殿修成之故,后主曾大赦,文武百官均进二

级,并免去并州居城、太原一郡来年租赋。11。北齐幼主在晋阳起壮丽逾于邺下的“十二院”,并开凿“晋阳西山大佛”12。另外,北齐晋阳地区佛寺发展蔚为大观,崇福寺(天保二年)、童子寺(天保七年)、法华寺(天保二年)、悬瓮寺(天保三年)、上生寺(天统二年)、圣寿寺(皇建元年)、仙巗寺(天保二年)、大基圣寺(天统五年)等均营建于北齐13。①

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925~4926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卷50:“凤母鲜于,段孝言之从母子姊也,为此偏相参附,奏遣请监造晋阳宫。”(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93页。按:韩凤监造晋阳宫当北齐后主之时,非东魏武定三年(545)。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元年)冬十月己卯,备法驾,御金辂,入晋阳宫,朝皇太后于内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4页。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十年)冬十月甲午,帝暴崩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7页。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卷5:“(天保)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4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7:“(乾明)二年,孝昭崩,遗诏征帝入统大位。及晋阳宫,发丧于崇德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9页。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天保二年)冬十月戊申,起宣光、建始、嘉福、仁寿诸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5页。

⑧《永乐大典》卷5204《太原志》。

⑨东魏武定三年(545年)高欢请建晋阳宫,究其目的,《魏书》、《资治通鉴》作“以处配没之口”,《北齐书》、《北史》作“以处配口”。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高洋命中书舍人兼著作郎魏收编写魏史,设置修史局,由太保、录尚书事高隆之监修,房延祐等六人先后参加修史,天保五年(544年)书成,见中华书局1974年版《魏书》出版说明;李百药参考王劭《齐志》扩充改写其父李德林的《齐书》,后为了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之《齐书》,加“北”字,然而《北齐书》在唐代中叶以后就逐渐残缺,也不断有人补缺,到北宋初就只有十七卷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都是后人以《北史》和唐人史抄中相关纪传补全,见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出版说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南史》、《北史》二书经政府批准开始流传,见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史》《北史》出版说明。笔者以为,“以处配口”即“以处配没之口”。“处”为“安置”之义;“配”为“婚配”之义;“没”为“没收”之义,即没收女子为奴婢。气势恢宏之晋阳宫怎可能为安置做“女功”之奴婢而建?绝无可能!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已将大丞相府设于晋阳,遥控元魏政权。前文述及有几位皇帝即位于晋阳宫或崩于晋阳宫,高欢请建晋阳宫之理由“以处配口”真可谓是冠冕堂皇,真正的目的其实是高氏集团自己居住。

⑩(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0:“天统元年,世祖禅位后主。世祖御正殿,谓子琮曰:‘少君左右宜得正人,以卿心存正直,今以后事相委。’除给事黄门侍郎,领主衣都统。世祖在晋阳,既居旧殿,少帝未有别所,诏子琮监造大明宫。宫成,世祖亲自巡幸,怪其不甚宏丽。子琮对曰:‘至尊幼年,纂承大业,欲令敦行节俭,以示万邦。兼此北连天阙,不宜过复崇峻。’世祖称善。”(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5页。按:大明宫位于晋阳宫西南。

1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天统三年)十一月丙午,以晋阳大明殿成故,大赦,文武百官进二级,免并州居城、太原一郡来年租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0页。

12(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13页。按:有学者撰文以为西山大佛的开凿者是北齐文宣帝高洋,而非后主高纬,后主之是完成了先帝的未竟事业。见李裕群:《晋阳西山大佛和童子寺大佛的初步考察》,载《文物世界》,1998年第1期,第22页。

13(清)员佩兰等修纂:道光《太原县志》卷之二·祀典,道光六年刊本。

三、北齐立别都于晋阳之原因分析

1、“四塞”晋阳

山西形势最为完固,与其山河形势不无关系,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有中条,北有恒山,为一大“四塞”,素有“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之美誉。《读史方舆纪要》卷39云:“山西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泝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箠而下也;出

①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顾氏

此语对山西地势之宏观描述可谓经典。晋阳居山西之中,且四面均有天然屏障,其“北门锁钥”、“中原北门”之称由来久矣。相对于山西这一大“四塞”来讲,晋阳为一小“四塞②”,东有极尽险峻之太行山,井陉关将其与河北中部联系起来,西有吕梁山重峦叠嶂,山外则为滔滔黄河,北为雁门雄关,南垂霍太山、高壁岭,如此之地势令其足以控扼四方。晋阳战略地位颇为重要,诚如顾氏引胡三省语:“夫太原为河东都会,有事关河以北者,此其用武之资也。”③

战火纷飞的年代山西必然因其山河形势而崛起,而在山西选取“国都”抑或“陪都”,④⑤平城过于偏北,虽适于作军事重镇,却不利于长驱南下,平阳又太偏南,难于防范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南下,而晋阳恰为山西南北交通之孔道与中心,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南北朝时期,从晋阳出发,向东南可到邺城、洛阳,向西南出蒲津关可达长安,向北越雁门关可至马邑⑥、平城。东魏权臣高欢为遥制东魏朝廷并与西魏对垒,根据地的首选当为晋阳,遂将自己掌舵的大丞相府置于晋阳;高欢之子高洋建北齐后,其根据地仍是晋阳,建国伊始便罢大丞相府,晋阳一跃而升为“别都”,为北齐的另一政治中心,与邺共同构成北齐的双都体制,二者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孰轻孰重颇难评介,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2、晋阳经济繁荣

晋阳能作为东魏霸府、北齐别都,主要仰赖其山河形势,然而要养活大量的军队,晋阳必须有其坚实的物质基础,保证粮草与军器供应。

高洋废魏自立伊始便诏告天下:“冀州之渤海、长乐二郡,先帝始封之国,义旗初始之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君子有作,贵不忘本,思申恩洽,蠲

⑦复田租。齐郡、渤海可并复一年、长乐复二年,太原复三年。”晋阳居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

族交界地带,其富庶程度自不能同河洛与关中相媲美,然晋阳乃北齐“霸业所在,王命是基”,为高氏父子发迹之地,在他们心目中,晋阳的地位远高于魏主给予他们的封地。北齐统治者①

②(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74页。(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0:“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是以谓之四塞也。”(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06页。③(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07~1808页。

④按:今山西大同。

⑤按:今山西临汾。

⑥按:今朔州,秦于此置马邑县。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52页。

为巩固政权,必然要重点经营晋阳地区,使其繁荣,不仅要维持晋阳城日常的运转,还要确保军队的给养。

考《隋书·百官志》,北齐设有专管冶铸业的机构晋阳冶①,铸造兵器与农具,由此可推测北齐晋阳冶铸业当较为发达,而冶铸业的发展又必然带动其地采矿业的发展。

晋阳在东魏、北齐时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对北朝丝绸之路的运行和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北齐书》卷12载:“(南阳王)绰始十余岁,留守晋阳。爱波斯狗,尉破胡谏之,歘然斫杀数狗,狼藉在地。”②《北史》卷41载:“太保、平原王隆之与愔临宅,愔尝见其门外有富胡数人,谓左右曰:‘我门前幸无此物。’”③此二则史料与前文述及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墓道壁画所绘西域出行图与回归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晋阳在

④当时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

3、精兵屯戍之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冷兵器时代尤其如此。晋阳由于其控山带河的天然地理优势,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历代皆为精兵强将屯戍之地,割据纷争年代尤为明显。《北齐书》卷1载:“神武曰:‘六镇反残,不可尽杀,宜选王素腹心者私使统焉。若有犯者,直罪其帅,则所罪者寡。’……兆以神武为诚,遂以委焉。神武以兆醉,恐醒后或致疑贰,遂出,宣言受委统州镇兵,可集汾东受令。”⑤高欢能以大丞相身份统揽东魏军政大权,很大程度上赖于鲜卑六镇⑥军民为其统辖。晋阳驻扎有大量精兵猛将,故北齐出兵多自晋阳屡见

⑦于史籍记载。北齐武平七年(576年)十二月安德王高延宗于晋阳力战周师,然战败被虏。

⑧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春正月周将尉迟勤擒北齐后主高纬及其太子高恒于青州,是时高

齐江山气数已尽,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晋阳真乃“霸业所在”,为北齐与北周对峙的前哨阵地,失去晋阳这一堡垒仅一月,北齐即被荡平。

另外,晋阳当时还是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之一。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纷争,征伐频繁,今山西地区成为匈奴、鲜卑、蠕蠕等少数民族南下的走廊,依次出现了“平阳”、“平城”、“晋阳”三大民族融合中心。然而即使是以“平阳”、“平城”为中心时期,晋阳因其路当孔道的战略位置也一直是各股势力争夺的重点地区。高欢父子重点经营晋阳的原因当有这一条。

笔者以为,在南北朝割据纷争的大背景下,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地位的确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便于南下河洛与关中之交通枢纽位置及险要的山河形势,尤其对震慑西魏(北周)政权而言。

①(唐)魏征、令狐德棻等:《隋书》卷27:“后齐制官,多循后魏……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又别领晋阳冶。”,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57页。按:《隋书·百官志》本为唐贞观十五年(641)至显庆元年(656)间于志宁、李淳风等撰修之《五代史志·百官志》,五代指梁、北齐、陈、周、隋,《五代史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59页。

③(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4页。

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页。

⑥按: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⑦(唐)李百药:《北齐书》卷8:“(武平七年十二月)庚申,帝入邺。辛酉,延宗与周师战于晋阳,大败,为周师所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10页。

⑧(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6:“(建德六年春正月)己亥,诏曰:‘自晋州大阵至于平邺,身殒战场者,其子即授父本官。’尉迟勤擒齐主及其太子恒于青州。”(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00页。

4.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晋阳乃北齐“霸业所在,王命是基”。魏普泰元年(531年)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史称霸府。自此,高欢居于晋阳而遥制洛阳朝廷。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政权后,晋阳升格为别都,所受有待更多,前文已有论述,兹不赘述。所以,立别都于晋阳亦是北齐统治者意

①志的体现,诚如文宣帝高洋所言“君子有作,贵不忘本”。

余论

多都制为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重要特色,自商周迄明清,无论大一统帝国抑或分裂王朝,在都城以外,往往还建有一个或多个陪都以分担都城的部分功能。晋阳在《北齐书》中被称为下都②,地位似乎低于邺,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笔者对《北史》、《北齐书》等史籍的研读,北齐晋阳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陪都,其与国都邺共同构成北齐的“邺——晋阳”双都体制。邺与晋阳两者各有分工,就防范南朝势力来讲,晋阳由于山河阻隔,作用实逊于邺;然就震慑定都长安的西魏(北周)政权而言,邺远不及晋阳。北齐皇帝常年穿梭于晋阳与邺之间,且在晋阳停留的时间更长,在晋阳发布军政号令,无论是“征召差科,责成州郡”抑或是集结大军与西部、北部敌对势力一决高下,故晋阳是邺的大后方,是邺可作为国都的屏障。

晋阳也有其美中不足之处,山西为一较封闭的地理单元,晋阳又是山西这一大“四塞”之中一小“四塞”。晋阳的地位必然随着天下大势的分合而有所升降,分裂割据之时其地位迅速凸显,仰赖于“四塞”之地理形势,大一统时期其地位随即下降也与此不无关系。东魏、北齐晋阳的地位可谓辉煌,然大一统王朝国都必须极具对外开拓与控制能力,晋阳虽与河洛、关中关系俱为密切,然就控御全国而言,晋阳显然逊于二者,此是先天不足,非人力所能左

右。

附:北齐武平三年(572年)疆域图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页。(唐)李百药:《北齐书》卷40:“晋阳,国之下都,每年临幸,征诏差科,责成州郡。”(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33页。


相关文章

  • 冯小怜简介
  • 冯小怜简介 北齐后主高纬妃--冯小怜 冯小怜是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原是皇后穆盈身边的侍女,是后来才跃上枝头作凤凰,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的娇媚与荒唐,使北齐帝国遭到覆亡的命运. 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国,大致沿着今天的山西与陕西两省交界的 ...查看


  • 龙城太原之由来:古时太原皇帝辈出
  • 龙城太原之由来:古时太原皇帝辈出 太原又称"龙城",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景物和小吃就更不用说了,"话说太原"将带驴友走遍龙城,带吃货吃遍太原,还会给大家讲述太原的风俗轶事,好了,开始说一说太原吧! ...查看


  • 晋阳太原导游词
  •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 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 ...查看


  • 晋阳太原导游词 1
  •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 ...查看


  • 太原导游词
  • 晋阳太原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 ...查看


  • 晋阳太原导游词 2
  •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 平 ...查看


  • 走遍山西500景
  • 走遍山西500景--太原(导游词) 太原 太原市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史称晋阳,简称并,是山西省省会.始建于公元前479年的春秋时期,称为晋阳邑,战国初期为赵国都城.秦代,太原郡为全国36郡之一.西汉又称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也 ...查看


  • 太原道: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
  • 太 原 道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 ...查看


  • 北齐书高长恭传
  • 北齐书高长恭传 原文: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