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③素湍绿潭, 。(《三峡》)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⑧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每当痛苦煎熬、寂寞守候、欢喜若狂、伥然若失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山径幽谷中那些卑

微清雅的花儿,看它们寂寞而骄傲地zhù立在时光的拐角,听它们的呼吸、低语,那种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充盈身心,赋予我镇静和勇气,让我看到生命中的美与希望。 我喜欢作家钱红丽的座右铭:纯洁羞涩,寂静清芬。只有在领悟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苍茫邈远之后,纯洁的心就会打开一扇窗,让灵魂远行,抵达一个淡泊高远的纯净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的注音。(2分)

zhù( )立 邈( )远 .

(2)第一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充盈”的“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典的“硬汉”形象,请列举两个: , 。

4.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

600人闯红灯”。新闻播出后,在滨江中学引起强烈反响,为此学校决定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团委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出了情况调查图,

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结论:

(2)针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不少城市出台了相应的整治措施,某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

则材料,请概括这两个城市整治措施的相同点。(4分)

【材料一】为有效规范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开展了整治行人交通违法的活动。在大

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

下罚款。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

通志愿者等。

【材料二】 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对行人的处罚标准分

为:5元、10元、20元、30元、50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

除了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

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相同的措施:① ②

(3) 你班准备开展一次“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班会。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不

超过15个字)(3分)

宣传语:

(4)学校拟定于5月20日上午召开“珍爱生命,文明出行”报告会,并委托你邀请交

警队张队长来校做专题报告,你该怎么说?请将你的写下来。(3分)

二、 阅读(55分)

【一】(20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

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

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

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

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

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

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

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

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

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

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

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

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

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

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

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

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

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

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

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

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⑥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

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

无数。

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

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

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⑦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

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

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

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⑧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

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

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⑨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

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

力在那上面耗尽!

⑩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5.“我”的俄罗斯之行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4分)

6.“扫烛油的老妇”以怎样的特质感动了“我”?(4分)

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名人的雕像,这有什么用意?(4分)

8.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深有韵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20分)

发现自己的亮点

①美学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每

一个人身上并不缺少亮点,往往缺乏发现自己亮点的眼睛。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便会发现

生活的湖面阳光遍洒、波光粼粼、生机无限,进而就能满怀信心地驾驶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

前行。②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理性确立人生的路径和目标。西方有句俗话:“上帝从不偏

心,我们都是用同样的黏土捏成的。”人人都不完美,但人人都有亮点,发现自己的亮点就

能科学确立人生的目标。早年在文学院被戏称为低能儿的奥托•瓦拉赫,在心灰意冷之际发

现了自己一丝不苟、严谨缜密的亮点,于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道路上扬长避短,终获诺贝尔奖。

发现自己的亮点,成就了他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经典美谈。年幼辍学的大仲马,也曾几度贫困

潦倒,流落街头,却在冷静审视人生,发现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锲而不舍地走上文学创作之

路,终以影响深远的《三个火枪手》等不朽著作成为世界文学巨匠。发现自己的亮点,让他

登上文学创作的巅峰。可见,只要我们睁开慧眼,去发现自身蕴藏的熠熠闪光之亮点,便能

成为自己的伯乐,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道路,从伏于槽枥的常马转变为飞跃千里的骐骥。

③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在亮点的激励下,我们常

常感动,因为有信心,便拥有了不断向前的勇气和动力。大才子刘禹锡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虽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咏山水的才情和乐天自信的性格,吟咏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般激奋人心的警句,生活怡然自足而充满诗意。而与他同朝为官的柳宗元,

则在贬谪之后怅然若失,郁郁寡欢。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使人于幸运之中而不被宠坏,于厄运之中而不被压垮。雅纳切克开始创作之路之初,遭到所有前辈的恶评,但他发现自己音乐

中如风的灵动和自由的力量,终于谱写出令无数人心潮澎湃的《小交响曲》。善于发现自己

的亮点,让我们在踽踽独行之时坚定而执著,勇敢地发出悖于陈规的声音,实现自己人生的

价值。

④发现自己的亮点,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总是抱怨自身与外界条件的不足而使

事业陷于僵局时,往往是因为自己背对着亮点的光芒而惆怅于自身斑驳的影子。殊不知,转

换角度便会发现亮点的璀璨。法国作家博迪在风华正茂之际,横遭飞祸,全身瘫痪,但于病

魔的折磨下,仍感恩于苦难的历练,燃起创作的热情,用仅能眨动的左眼完成享誉西方文坛

的《潜水衣与蝴蝶》。转换角度,不幸亦可为大幸,何况是健康的常人呢?当我们用发现亮

点的角度去看问题,人生的阴霾便顷刻消散,生活的美好便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⑤发现自己的亮点,推己及人,若人人都能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亮点,带着积极与感

恩的心态生活,社会必将更加和谐。

⑥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时时感叹于生活的美好,总能发现问题积极的一面,用自信...

和勇气踏平坎坷,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10.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3分)

11.文章开头引用罗丹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4分)

1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4分)

13.揣摩第⑥段加点词语,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分)

14.有人认为第⑤段内容不能紧扣文章的中心,应该删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出

理由。(5分)

【三】(15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1~19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5.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选段依次从 、住、食、 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情形,但这些之所以

未动摇自己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9.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

意?(3分)

三 、写作(55分)

20.娇弱的小草因为有大树的遮挡,它才免遭风雨侵袭;挺直的大树因为有小草的衬托,

它才显得挺拔伟岸。美丽的鲜花因为有大地的哺育,它才散发诱人馨香;辽阔的大地因为

有鲜花的点缀,它才现出无穷希望„„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的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因为有你,生活才变得丰

富多彩,趣味无穷。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命题人:王跃青 2014年4月7日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1)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长河落日圆 ③回清倒影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一览众山小 ⑦赢得生前身后名 ⑧千里共婵娟(共6分。答对6题即给满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8分)(1)伫 miǎo (2)“伥然” “怅然” (3)充满(或“满”)

(4)将“就”改为“才”

3. (4分)(1)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共2分,每空1分)

(2)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桑提亚哥、保尔等。(共2分,每空1分)

4.(13分)(1)(3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意思答到即可)

(2)(4分)①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 ②让交通违法者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每点2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3分)示例:①珍爱生命,不闯红灯。②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扣住主题、表达明确即可)

(4)(3分)张队长,您好,我是滨江中学的学生,受学校委托,邀请您5月20日上午来我校作“文明出行”的专题报告,您看行吗?谢谢! (语言得体1分,时间1分,目的1分)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5.(4分)雕像众多;教堂富丽堂皇;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深沉朴素;扫烛油的老妇人让人感动。(共4分,每点1分)

6.(4分)朴素善良、沉静安然,耐心虔诚,向往光明。(共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4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雕塑外表的高大,威严,受人景仰,膜拜,这与扫烛油的老妇人外表的平凡朴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答到外表形成对比得2分,答到崇敬和赞美之情得2分,共4分)

8.(4分)画线语句使用了细致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它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老妇人扫烛油时的专注、耐心、虔诚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安然、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赞赏和景仰之情。(共4分,第一个要点2分,后两个要点每个1分

9.(4分)参考示例:光明的理想和信仰不是用来顶礼膜拜去供奉的,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去践行;精神偶像的树立,不是靠高大的形象,而是要深入灵魂,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言之据文,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得分)。

【二】(20分)

10.(3分)(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

11.(4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每点2分)

12.(4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的道理,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

13.(4分)“时时”和“总”起到强调作用,说明只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使我们具

有积极的心态,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4分,意思答到即可)

14.(5分)不同意。因为第⑤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要发现他人的亮点,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三】(15分)

15.(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

16.(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4分,每小题1分)

17.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18.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1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三、写作(55分)

20.评分参照标准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③素湍绿潭, 。(《三峡》)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⑧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每当痛苦煎熬、寂寞守候、欢喜若狂、伥然若失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山径幽谷中那些卑

微清雅的花儿,看它们寂寞而骄傲地zhù立在时光的拐角,听它们的呼吸、低语,那种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充盈身心,赋予我镇静和勇气,让我看到生命中的美与希望。 我喜欢作家钱红丽的座右铭:纯洁羞涩,寂静清芬。只有在领悟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苍茫邈远之后,纯洁的心就会打开一扇窗,让灵魂远行,抵达一个淡泊高远的纯净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的注音。(2分)

zhù( )立 邈( )远 .

(2)第一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充盈”的“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典的“硬汉”形象,请列举两个: , 。

4.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

600人闯红灯”。新闻播出后,在滨江中学引起强烈反响,为此学校决定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团委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出了情况调查图,

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结论:

(2)针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不少城市出台了相应的整治措施,某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

则材料,请概括这两个城市整治措施的相同点。(4分)

【材料一】为有效规范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开展了整治行人交通违法的活动。在大

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

下罚款。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

通志愿者等。

【材料二】 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对行人的处罚标准分

为:5元、10元、20元、30元、50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

除了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

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相同的措施:① ②

(3) 你班准备开展一次“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班会。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不

超过15个字)(3分)

宣传语:

(4)学校拟定于5月20日上午召开“珍爱生命,文明出行”报告会,并委托你邀请交

警队张队长来校做专题报告,你该怎么说?请将你的写下来。(3分)

二、 阅读(55分)

【一】(20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

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

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

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

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

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

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

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

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

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

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

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

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

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

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

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

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

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

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

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

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⑥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

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

无数。

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

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

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⑦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

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

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

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⑧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

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

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⑨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

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

力在那上面耗尽!

⑩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5.“我”的俄罗斯之行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4分)

6.“扫烛油的老妇”以怎样的特质感动了“我”?(4分)

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名人的雕像,这有什么用意?(4分)

8.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深有韵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20分)

发现自己的亮点

①美学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每

一个人身上并不缺少亮点,往往缺乏发现自己亮点的眼睛。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便会发现

生活的湖面阳光遍洒、波光粼粼、生机无限,进而就能满怀信心地驾驶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

前行。②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理性确立人生的路径和目标。西方有句俗话:“上帝从不偏

心,我们都是用同样的黏土捏成的。”人人都不完美,但人人都有亮点,发现自己的亮点就

能科学确立人生的目标。早年在文学院被戏称为低能儿的奥托•瓦拉赫,在心灰意冷之际发

现了自己一丝不苟、严谨缜密的亮点,于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道路上扬长避短,终获诺贝尔奖。

发现自己的亮点,成就了他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经典美谈。年幼辍学的大仲马,也曾几度贫困

潦倒,流落街头,却在冷静审视人生,发现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锲而不舍地走上文学创作之

路,终以影响深远的《三个火枪手》等不朽著作成为世界文学巨匠。发现自己的亮点,让他

登上文学创作的巅峰。可见,只要我们睁开慧眼,去发现自身蕴藏的熠熠闪光之亮点,便能

成为自己的伯乐,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道路,从伏于槽枥的常马转变为飞跃千里的骐骥。

③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在亮点的激励下,我们常

常感动,因为有信心,便拥有了不断向前的勇气和动力。大才子刘禹锡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虽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咏山水的才情和乐天自信的性格,吟咏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般激奋人心的警句,生活怡然自足而充满诗意。而与他同朝为官的柳宗元,

则在贬谪之后怅然若失,郁郁寡欢。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使人于幸运之中而不被宠坏,于厄运之中而不被压垮。雅纳切克开始创作之路之初,遭到所有前辈的恶评,但他发现自己音乐

中如风的灵动和自由的力量,终于谱写出令无数人心潮澎湃的《小交响曲》。善于发现自己

的亮点,让我们在踽踽独行之时坚定而执著,勇敢地发出悖于陈规的声音,实现自己人生的

价值。

④发现自己的亮点,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总是抱怨自身与外界条件的不足而使

事业陷于僵局时,往往是因为自己背对着亮点的光芒而惆怅于自身斑驳的影子。殊不知,转

换角度便会发现亮点的璀璨。法国作家博迪在风华正茂之际,横遭飞祸,全身瘫痪,但于病

魔的折磨下,仍感恩于苦难的历练,燃起创作的热情,用仅能眨动的左眼完成享誉西方文坛

的《潜水衣与蝴蝶》。转换角度,不幸亦可为大幸,何况是健康的常人呢?当我们用发现亮

点的角度去看问题,人生的阴霾便顷刻消散,生活的美好便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⑤发现自己的亮点,推己及人,若人人都能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亮点,带着积极与感

恩的心态生活,社会必将更加和谐。

⑥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时时感叹于生活的美好,总能发现问题积极的一面,用自信...

和勇气踏平坎坷,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10.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3分)

11.文章开头引用罗丹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4分)

1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4分)

13.揣摩第⑥段加点词语,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分)

14.有人认为第⑤段内容不能紧扣文章的中心,应该删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出

理由。(5分)

【三】(15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1~19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5.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选段依次从 、住、食、 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情形,但这些之所以

未动摇自己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9.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

意?(3分)

三 、写作(55分)

20.娇弱的小草因为有大树的遮挡,它才免遭风雨侵袭;挺直的大树因为有小草的衬托,

它才显得挺拔伟岸。美丽的鲜花因为有大地的哺育,它才散发诱人馨香;辽阔的大地因为

有鲜花的点缀,它才现出无穷希望„„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的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因为有你,生活才变得丰

富多彩,趣味无穷。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命题人:王跃青 2014年4月7日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1)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长河落日圆 ③回清倒影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一览众山小 ⑦赢得生前身后名 ⑧千里共婵娟(共6分。答对6题即给满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8分)(1)伫 miǎo (2)“伥然” “怅然” (3)充满(或“满”)

(4)将“就”改为“才”

3. (4分)(1)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共2分,每空1分)

(2)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桑提亚哥、保尔等。(共2分,每空1分)

4.(13分)(1)(3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意思答到即可)

(2)(4分)①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 ②让交通违法者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每点2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3分)示例:①珍爱生命,不闯红灯。②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扣住主题、表达明确即可)

(4)(3分)张队长,您好,我是滨江中学的学生,受学校委托,邀请您5月20日上午来我校作“文明出行”的专题报告,您看行吗?谢谢! (语言得体1分,时间1分,目的1分)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5.(4分)雕像众多;教堂富丽堂皇;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深沉朴素;扫烛油的老妇人让人感动。(共4分,每点1分)

6.(4分)朴素善良、沉静安然,耐心虔诚,向往光明。(共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4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雕塑外表的高大,威严,受人景仰,膜拜,这与扫烛油的老妇人外表的平凡朴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答到外表形成对比得2分,答到崇敬和赞美之情得2分,共4分)

8.(4分)画线语句使用了细致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它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老妇人扫烛油时的专注、耐心、虔诚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安然、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赞赏和景仰之情。(共4分,第一个要点2分,后两个要点每个1分

9.(4分)参考示例:光明的理想和信仰不是用来顶礼膜拜去供奉的,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去践行;精神偶像的树立,不是靠高大的形象,而是要深入灵魂,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言之据文,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得分)。

【二】(20分)

10.(3分)(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

11.(4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每点2分)

12.(4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的道理,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

13.(4分)“时时”和“总”起到强调作用,说明只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使我们具

有积极的心态,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4分,意思答到即可)

14.(5分)不同意。因为第⑤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要发现他人的亮点,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三】(15分)

15.(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

16.(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4分,每小题1分)

17.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18.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1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三、写作(55分)

20.评分参照标准


相关文章

  •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 桐城市黄岗中学:舒林 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安徽省中考 ...查看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安徽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
  • 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 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q ...查看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浙江省义乌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 浙江省义乌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 页,有四大题,26小题,满分为150 分(含书写分5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用0 .5 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查看


  •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1年安徽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 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 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 经??关雎>) ② ...查看


  • 安徽省凤阳县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题(三)
  • 2012年凤阳县语文中考模拟题(三) 温馨提示: ①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②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quo ...查看


  •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汉字
  • 2011中考考前必做题:汉字专题 1. 河北省2010-2011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急切 迫不急待 旨意 苦心孤诣 B.蜡烛 一气呵成 嬉闹 别出心栽 C.阴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