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③素湍绿潭, 。(《三峡》)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⑧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每当痛苦煎熬、寂寞守候、欢喜若狂、伥然若失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山径幽谷中那些卑
微清雅的花儿,看它们寂寞而骄傲地zhù立在时光的拐角,听它们的呼吸、低语,那种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充盈身心,赋予我镇静和勇气,让我看到生命中的美与希望。 我喜欢作家钱红丽的座右铭:纯洁羞涩,寂静清芬。只有在领悟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苍茫邈远之后,纯洁的心就会打开一扇窗,让灵魂远行,抵达一个淡泊高远的纯净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的注音。(2分)
zhù( )立 邈( )远 .
(2)第一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充盈”的“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典的“硬汉”形象,请列举两个: , 。
4.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
600人闯红灯”。新闻播出后,在滨江中学引起强烈反响,为此学校决定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团委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出了情况调查图,
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结论:
(2)针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不少城市出台了相应的整治措施,某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
则材料,请概括这两个城市整治措施的相同点。(4分)
【材料一】为有效规范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开展了整治行人交通违法的活动。在大
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
下罚款。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
通志愿者等。
【材料二】 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对行人的处罚标准分
为:5元、10元、20元、30元、50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
除了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
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相同的措施:① ②
(3) 你班准备开展一次“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班会。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不
超过15个字)(3分)
宣传语:
(4)学校拟定于5月20日上午召开“珍爱生命,文明出行”报告会,并委托你邀请交
警队张队长来校做专题报告,你该怎么说?请将你的写下来。(3分)
二、 阅读(55分)
【一】(20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
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
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
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
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
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
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
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
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
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
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
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
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
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
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
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
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
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
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
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
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⑥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
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
无数。
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
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
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⑦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
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
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
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⑧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
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
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⑨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
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
力在那上面耗尽!
⑩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5.“我”的俄罗斯之行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4分)
6.“扫烛油的老妇”以怎样的特质感动了“我”?(4分)
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名人的雕像,这有什么用意?(4分)
8.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深有韵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20分)
发现自己的亮点
①美学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每
一个人身上并不缺少亮点,往往缺乏发现自己亮点的眼睛。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便会发现
生活的湖面阳光遍洒、波光粼粼、生机无限,进而就能满怀信心地驾驶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
前行。②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理性确立人生的路径和目标。西方有句俗话:“上帝从不偏
心,我们都是用同样的黏土捏成的。”人人都不完美,但人人都有亮点,发现自己的亮点就
能科学确立人生的目标。早年在文学院被戏称为低能儿的奥托•瓦拉赫,在心灰意冷之际发
现了自己一丝不苟、严谨缜密的亮点,于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道路上扬长避短,终获诺贝尔奖。
发现自己的亮点,成就了他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经典美谈。年幼辍学的大仲马,也曾几度贫困
潦倒,流落街头,却在冷静审视人生,发现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锲而不舍地走上文学创作之
路,终以影响深远的《三个火枪手》等不朽著作成为世界文学巨匠。发现自己的亮点,让他
登上文学创作的巅峰。可见,只要我们睁开慧眼,去发现自身蕴藏的熠熠闪光之亮点,便能
成为自己的伯乐,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道路,从伏于槽枥的常马转变为飞跃千里的骐骥。
③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在亮点的激励下,我们常
常感动,因为有信心,便拥有了不断向前的勇气和动力。大才子刘禹锡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虽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咏山水的才情和乐天自信的性格,吟咏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般激奋人心的警句,生活怡然自足而充满诗意。而与他同朝为官的柳宗元,
则在贬谪之后怅然若失,郁郁寡欢。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使人于幸运之中而不被宠坏,于厄运之中而不被压垮。雅纳切克开始创作之路之初,遭到所有前辈的恶评,但他发现自己音乐
中如风的灵动和自由的力量,终于谱写出令无数人心潮澎湃的《小交响曲》。善于发现自己
的亮点,让我们在踽踽独行之时坚定而执著,勇敢地发出悖于陈规的声音,实现自己人生的
价值。
④发现自己的亮点,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总是抱怨自身与外界条件的不足而使
事业陷于僵局时,往往是因为自己背对着亮点的光芒而惆怅于自身斑驳的影子。殊不知,转
换角度便会发现亮点的璀璨。法国作家博迪在风华正茂之际,横遭飞祸,全身瘫痪,但于病
魔的折磨下,仍感恩于苦难的历练,燃起创作的热情,用仅能眨动的左眼完成享誉西方文坛
的《潜水衣与蝴蝶》。转换角度,不幸亦可为大幸,何况是健康的常人呢?当我们用发现亮
点的角度去看问题,人生的阴霾便顷刻消散,生活的美好便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⑤发现自己的亮点,推己及人,若人人都能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亮点,带着积极与感
恩的心态生活,社会必将更加和谐。
⑥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时时感叹于生活的美好,总能发现问题积极的一面,用自信...
和勇气踏平坎坷,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10.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3分)
11.文章开头引用罗丹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4分)
1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4分)
13.揣摩第⑥段加点词语,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分)
14.有人认为第⑤段内容不能紧扣文章的中心,应该删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出
理由。(5分)
【三】(15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1~19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5.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选段依次从 、住、食、 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情形,但这些之所以
未动摇自己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9.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
意?(3分)
三 、写作(55分)
20.娇弱的小草因为有大树的遮挡,它才免遭风雨侵袭;挺直的大树因为有小草的衬托,
它才显得挺拔伟岸。美丽的鲜花因为有大地的哺育,它才散发诱人馨香;辽阔的大地因为
有鲜花的点缀,它才现出无穷希望„„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的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因为有你,生活才变得丰
富多彩,趣味无穷。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命题人:王跃青 2014年4月7日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1)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长河落日圆 ③回清倒影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一览众山小 ⑦赢得生前身后名 ⑧千里共婵娟(共6分。答对6题即给满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8分)(1)伫 miǎo (2)“伥然” “怅然” (3)充满(或“满”)
(4)将“就”改为“才”
3. (4分)(1)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共2分,每空1分)
(2)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桑提亚哥、保尔等。(共2分,每空1分)
4.(13分)(1)(3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意思答到即可)
(2)(4分)①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 ②让交通违法者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每点2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3分)示例:①珍爱生命,不闯红灯。②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扣住主题、表达明确即可)
(4)(3分)张队长,您好,我是滨江中学的学生,受学校委托,邀请您5月20日上午来我校作“文明出行”的专题报告,您看行吗?谢谢! (语言得体1分,时间1分,目的1分)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5.(4分)雕像众多;教堂富丽堂皇;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深沉朴素;扫烛油的老妇人让人感动。(共4分,每点1分)
6.(4分)朴素善良、沉静安然,耐心虔诚,向往光明。(共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4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雕塑外表的高大,威严,受人景仰,膜拜,这与扫烛油的老妇人外表的平凡朴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答到外表形成对比得2分,答到崇敬和赞美之情得2分,共4分)
8.(4分)画线语句使用了细致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它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老妇人扫烛油时的专注、耐心、虔诚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安然、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赞赏和景仰之情。(共4分,第一个要点2分,后两个要点每个1分
9.(4分)参考示例:光明的理想和信仰不是用来顶礼膜拜去供奉的,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去践行;精神偶像的树立,不是靠高大的形象,而是要深入灵魂,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言之据文,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得分)。
【二】(20分)
10.(3分)(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
11.(4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每点2分)
12.(4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的道理,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
13.(4分)“时时”和“总”起到强调作用,说明只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使我们具
有积极的心态,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4分,意思答到即可)
14.(5分)不同意。因为第⑤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要发现他人的亮点,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三】(15分)
15.(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
16.(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4分,每小题1分)
17.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18.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1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三、写作(55分)
20.评分参照标准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③素湍绿潭, 。(《三峡》)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⑧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每当痛苦煎熬、寂寞守候、欢喜若狂、伥然若失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山径幽谷中那些卑
微清雅的花儿,看它们寂寞而骄傲地zhù立在时光的拐角,听它们的呼吸、低语,那种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充盈身心,赋予我镇静和勇气,让我看到生命中的美与希望。 我喜欢作家钱红丽的座右铭:纯洁羞涩,寂静清芬。只有在领悟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苍茫邈远之后,纯洁的心就会打开一扇窗,让灵魂远行,抵达一个淡泊高远的纯净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的注音。(2分)
zhù( )立 邈( )远 .
(2)第一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充盈”的“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典的“硬汉”形象,请列举两个: , 。
4.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
600人闯红灯”。新闻播出后,在滨江中学引起强烈反响,为此学校决定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团委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出了情况调查图,
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结论:
(2)针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不少城市出台了相应的整治措施,某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
则材料,请概括这两个城市整治措施的相同点。(4分)
【材料一】为有效规范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开展了整治行人交通违法的活动。在大
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
下罚款。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
通志愿者等。
【材料二】 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对行人的处罚标准分
为:5元、10元、20元、30元、50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
除了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
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相同的措施:① ②
(3) 你班准备开展一次“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班会。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不
超过15个字)(3分)
宣传语:
(4)学校拟定于5月20日上午召开“珍爱生命,文明出行”报告会,并委托你邀请交
警队张队长来校做专题报告,你该怎么说?请将你的写下来。(3分)
二、 阅读(55分)
【一】(20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
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
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
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
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
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
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
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
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
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
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
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
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
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
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
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
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
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
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
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
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⑥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
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
无数。
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
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
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⑦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
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
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
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⑧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
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
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⑨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
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
力在那上面耗尽!
⑩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5.“我”的俄罗斯之行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4分)
6.“扫烛油的老妇”以怎样的特质感动了“我”?(4分)
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名人的雕像,这有什么用意?(4分)
8.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深有韵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20分)
发现自己的亮点
①美学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每
一个人身上并不缺少亮点,往往缺乏发现自己亮点的眼睛。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便会发现
生活的湖面阳光遍洒、波光粼粼、生机无限,进而就能满怀信心地驾驶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
前行。②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理性确立人生的路径和目标。西方有句俗话:“上帝从不偏
心,我们都是用同样的黏土捏成的。”人人都不完美,但人人都有亮点,发现自己的亮点就
能科学确立人生的目标。早年在文学院被戏称为低能儿的奥托•瓦拉赫,在心灰意冷之际发
现了自己一丝不苟、严谨缜密的亮点,于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道路上扬长避短,终获诺贝尔奖。
发现自己的亮点,成就了他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经典美谈。年幼辍学的大仲马,也曾几度贫困
潦倒,流落街头,却在冷静审视人生,发现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锲而不舍地走上文学创作之
路,终以影响深远的《三个火枪手》等不朽著作成为世界文学巨匠。发现自己的亮点,让他
登上文学创作的巅峰。可见,只要我们睁开慧眼,去发现自身蕴藏的熠熠闪光之亮点,便能
成为自己的伯乐,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道路,从伏于槽枥的常马转变为飞跃千里的骐骥。
③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在亮点的激励下,我们常
常感动,因为有信心,便拥有了不断向前的勇气和动力。大才子刘禹锡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虽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咏山水的才情和乐天自信的性格,吟咏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般激奋人心的警句,生活怡然自足而充满诗意。而与他同朝为官的柳宗元,
则在贬谪之后怅然若失,郁郁寡欢。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使人于幸运之中而不被宠坏,于厄运之中而不被压垮。雅纳切克开始创作之路之初,遭到所有前辈的恶评,但他发现自己音乐
中如风的灵动和自由的力量,终于谱写出令无数人心潮澎湃的《小交响曲》。善于发现自己
的亮点,让我们在踽踽独行之时坚定而执著,勇敢地发出悖于陈规的声音,实现自己人生的
价值。
④发现自己的亮点,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总是抱怨自身与外界条件的不足而使
事业陷于僵局时,往往是因为自己背对着亮点的光芒而惆怅于自身斑驳的影子。殊不知,转
换角度便会发现亮点的璀璨。法国作家博迪在风华正茂之际,横遭飞祸,全身瘫痪,但于病
魔的折磨下,仍感恩于苦难的历练,燃起创作的热情,用仅能眨动的左眼完成享誉西方文坛
的《潜水衣与蝴蝶》。转换角度,不幸亦可为大幸,何况是健康的常人呢?当我们用发现亮
点的角度去看问题,人生的阴霾便顷刻消散,生活的美好便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⑤发现自己的亮点,推己及人,若人人都能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亮点,带着积极与感
恩的心态生活,社会必将更加和谐。
⑥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时时感叹于生活的美好,总能发现问题积极的一面,用自信...
和勇气踏平坎坷,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10.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3分)
11.文章开头引用罗丹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4分)
1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4分)
13.揣摩第⑥段加点词语,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分)
14.有人认为第⑤段内容不能紧扣文章的中心,应该删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出
理由。(5分)
【三】(15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1~19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5.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选段依次从 、住、食、 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情形,但这些之所以
未动摇自己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9.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
意?(3分)
三 、写作(55分)
20.娇弱的小草因为有大树的遮挡,它才免遭风雨侵袭;挺直的大树因为有小草的衬托,
它才显得挺拔伟岸。美丽的鲜花因为有大地的哺育,它才散发诱人馨香;辽阔的大地因为
有鲜花的点缀,它才现出无穷希望„„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的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因为有你,生活才变得丰
富多彩,趣味无穷。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命题人:王跃青 2014年4月7日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1)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长河落日圆 ③回清倒影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一览众山小 ⑦赢得生前身后名 ⑧千里共婵娟(共6分。答对6题即给满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
2.(8分)(1)伫 miǎo (2)“伥然” “怅然” (3)充满(或“满”)
(4)将“就”改为“才”
3. (4分)(1)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共2分,每空1分)
(2)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桑提亚哥、保尔等。(共2分,每空1分)
4.(13分)(1)(3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意思答到即可)
(2)(4分)①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 ②让交通违法者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每点2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3分)示例:①珍爱生命,不闯红灯。②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扣住主题、表达明确即可)
(4)(3分)张队长,您好,我是滨江中学的学生,受学校委托,邀请您5月20日上午来我校作“文明出行”的专题报告,您看行吗?谢谢! (语言得体1分,时间1分,目的1分)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5.(4分)雕像众多;教堂富丽堂皇;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深沉朴素;扫烛油的老妇人让人感动。(共4分,每点1分)
6.(4分)朴素善良、沉静安然,耐心虔诚,向往光明。(共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4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雕塑外表的高大,威严,受人景仰,膜拜,这与扫烛油的老妇人外表的平凡朴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答到外表形成对比得2分,答到崇敬和赞美之情得2分,共4分)
8.(4分)画线语句使用了细致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它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老妇人扫烛油时的专注、耐心、虔诚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安然、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赞赏和景仰之情。(共4分,第一个要点2分,后两个要点每个1分
9.(4分)参考示例:光明的理想和信仰不是用来顶礼膜拜去供奉的,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去践行;精神偶像的树立,不是靠高大的形象,而是要深入灵魂,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言之据文,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得分)。
【二】(20分)
10.(3分)(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
11.(4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题);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每点2分)
12.(4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发现自己的亮点,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与希望”的道理,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
13.(4分)“时时”和“总”起到强调作用,说明只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就能使我们具
有积极的心态,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4分,意思答到即可)
14.(5分)不同意。因为第⑤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要发现他人的亮点,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三】(15分)
15.(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
16.(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4分,每小题1分)
17.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18.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1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三、写作(55分)
20.评分参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