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知识整合

注:有些改革因属选修内容或未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在此不作介绍。

[高考动态]

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涉及这一问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以“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为主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等改革问题。罗斯福新政和社会主义改革等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2005年高考复习中,在全面掌握这些重要改革的基础上,要注意有关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误的经验教训的内容,也要重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学法导航】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专题解读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苹、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土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一、全面认识改革

1.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必然会产生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巩固统治,就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2.改革的分类

按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按改革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3.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改革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但由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注定了改革也充满了斗争性、复杂性与多样性。改革毕竟是向传统挑战,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而改革不仅面临重重阻力,有时还有流血牺牲,许多改革家就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4.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 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最后,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也意味着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所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旧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5.正确评价改革

要辩证地看待改革的成败。许多改革家虽然因此而牺牲,但他们开创的改革事业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改革家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与理想,为了社会与国家,知难而进,不怕流血牺牲,这种崇高的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规律及对改革的认识

古代改革就狭义而言,主要有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就广义而言,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为改革。

1.改革的原因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3)顺应历史潮流;(4)受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 2.改革的分类

按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如下类型: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 3.主要内容

(1)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2)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3)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4)开源节流,增加收入;(5)改革军制,加强军备。 4.改革的结局

第一,完全成功,如管仲改革;第二,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庆历新政。

5.对改革的认识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和规律。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改革是必要的。通过改革,革除弊端,促进社会进步。

(2)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其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改革会遇到种种阻力和困难,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

(3)有的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起了进步作用,也有一些改革违背了历史潮流,起了消极作用,所以对改革的评价应一分为二。

(4)都是自上而下的且基本发生在国家动荡时期。

(5)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皇帝的态度等。

三、资产阶级改革的地位、作用、共性与对它的认识

1.地位: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

2.作用:19世纪中期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开辟道路和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生命力的法宝。

3.共性:(1)改革前资本主义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而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阻碍和束缚,这正是各国资产阶级改革的深刻动因。(3)改革从本质上讲,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4)都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 4.认识:近代史上,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这是革命性改革。戊戌变法和罗斯福新政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都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进行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但无论是整体适应还是局部适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

1.背景:二战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战后西欧和日本百废待兴,它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2.内容:以德、日两国的改革为例。德国:(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3)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4)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日本:(1)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3)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4)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结果:(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德、日创造了60年代的“经济奇迹”。(3)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五、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败得失

1.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东欧和亚洲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必须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影响消极,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针对问题:(1)强调国家主权独立:如匈牙利人民要求纠正匈苏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捷共奉行对外独立自主的方针。(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匈捷改革都涉及这方面内容,中国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3)改革经济体制: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主要内容: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发展经济等。

4.改革结果:苏联和东欧的改革成效甚微,而且还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5.成败原因

(1)东欧受挫原因:①苏联模式的消极影响。②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影响。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巩固战争胜利的成果,加强团结与合作(斯大林时) 一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加强控制他国(赫鲁晓夫时) 一挑起军事冲突,进一步加强控制(勃列日涅夫时) 。

(2)苏联改革受挫原因:①苏联模式的束缚。②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③苏联致力于大国沙文主义。④领导人个人专断的作风。

(3)中国改革成就巨大的原因:①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②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环境不断改善,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不断扩大。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

6.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2)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改革方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六、50一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1.三次高潮:第一次以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开端,有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的外,都未涉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能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旧体制本身的弊端。由于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受到严重挫折,第三次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上;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许多突破。

2.四种模式

(1)中国: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改革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且取得巨大成就。

(2)苏联: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

(3)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4)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后因摆脱苏联控制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倒向资本主义社会。

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影响和经验教训

1.历史影响:(I)政治格局: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国际形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而,总趋势是走向缓和。(3)经济格局: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4)中国地位: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经验教训:(I)一定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其关键是政治思想建设。(2)执政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要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要抵制和平演变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八、下列重要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 1.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相同。①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②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都是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改革。④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⑤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⑥都在保守派的反对下夭折。

(2)不同:①背景:前者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地主阶级因封建经济的发展而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后者面临着财政危机、政治危机、民族危机。②根本目的: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巩固封建统治。③效果:前者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后者使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

2.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都从西方引进了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2)不同点:结果不同,洋务运动失败,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的比较:(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小。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 帝,虽然颁布一系列改革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3)同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出现。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原因

(1)主要内容:前者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工业,采取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后者经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上。

(2)结果:前者失败。后者取得一定成效,使国力提高,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但在后期国家陷入困境。

(3)历史原因:前者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后者也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1)时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2)性质;都是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3)原因:都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都由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引起,都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和影响。 [图片回放】 图一

历史

背景主要内容政权变更改革程度历史 效果相 似

[点拨]当时人们和后人对他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在《见闻录中》说:“王荆公(安石) 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 。”近人梁启超在《王荆公》中指出:“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其实,变法使政府收入大为增加,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但由于用人不当、保守派反对等原因,出现了变法危害百姓现象,并以失败告终。因此,邵伯温的观点完全错误,梁启超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

图二

[点拨】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

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维新派代表人物都是爱国者,他们所做一切都是围绕爱国救亡这一主题。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反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期间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之间的权力争夺,又有“帝党”与“后党”之间的宫廷斗争。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顽固势力反扑,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图三

[点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文革”教训,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走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改革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且取得巨大成就。

图四

[点拨】苏俄(联) 的两次转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是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图五

[点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了“民主化”、“公开性”等政治改革,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思想混乱,局势更加动荡,最终使苏联完全解体。

评价改革的标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1)从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应该首先分

析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要求,再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进行评价。(2)一场改革成功与否,不要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经典例析

[例1](2004年全国文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2003年GDP 达到11.67万亿元。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根本因素是 ( ) A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

B .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扩大

[解析】根本原因必然是内因,所以B 、D 作为外因排除,A 只涉及农村经济发展,不能作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因。故选c 。 [答案】c

[例2](1998年全国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9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l 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 根据材料回答:

(1)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2)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 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解析]本题涉及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诸多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解析各种材料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要求总结出使经济振兴的条件和增强国力的种种措施,以及分析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整理归纳出要点,获取大量有效的信息。然后再根据问题去回答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影响和作用。回答的内容要紧扣材料,又要高度概括。摆正教育与科技的关系。要强调教育是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的发明成果又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解题时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答案】(1)教育:政府重视,推行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经济:20世纪60年代末起出现高速发展。 (2)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技打下基础。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例3】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中芙两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

以经济大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又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在近百年的经济发展中,有两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 各有何作用? (2)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 各有何作用?

(3)中美两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有何异同? (4)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然后根据时间限制及“成功”等要求回答中美两国的调整及作用。作用应全面分析,从生产关系的要素及对生产力的促进上进行思考。第(3)问的关键是找出比较点,紧紧围绕两者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方面进行比较,从作用、内容、结果上加以分析。 [答案](1)调整:(D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或垄断组织) 产生;②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③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作用:①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首位。②调节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③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2)调整:①三大改造;②经济体制改革。作用:①实现了生产资料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②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

(3)相同:①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②在经济成分中都有国营经济存在。不同:①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②中国变革生产关系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美国则不全是政府干预。 (4)原因:两国国情不同。 一、选择题

改革就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产物。据此回答1~4题:

1.最早确立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革是 ( ) A .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 .王安石变法 D.俄国1861年改革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这表明 ( ) A .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 B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间的斗争激烈 C .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 .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 .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 C .西方列强的阻挠和压制

D .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和苏共“二十大”的推动 B .各国国内人民的要求

C .各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D .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许多恶果

改革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据此回答5~8 题:

5.内容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的不包括 ( ) A .俄国1861年改革 B.王安石变法 c .戊戌变法D .明治维新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

①改革单一的集中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其关键是改 变所有制形式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

7.哥穆尔卡改革、卡达尔改革、杜布切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 ) A .社会主义自治理论下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 B .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C .改革开放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在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

8.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表现在 ( ) A .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 .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c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D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据此回答9~12题: 9.由于地主阶级反对而失败的改革有 ( )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庆历新政 ④王安石变法 ⑤张居正改革 ⑥明治维新 ⑦罗斯福新政 A .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lO .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 ) A .袁世凯的告密 B.光绪帝被囚禁 C .顽固派的强大D .帝国主义的破坏

11.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 A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 .动荡的国内环境

c .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 ( )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 ②社会主义彻底失败 ③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④苏联模式失败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改革或变法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据此回答13~16题:

13.孝文帝、元昊、阿保机的共同点是 ( )

A .都与汉族进行了战争

B .都奖励农耕

c .都进行了汉化改革

D .都创制了本族文字

14.虽最终失败,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改革或变法不包括 ( )

A .庆历新政 B.王安石变法

C .张居正改革 D.孝文帝改革

15.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

A .解放社会生产力

B .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的活力

C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 ③洋务运动 ④俄 1861年改革 ⑤明治维新 ⑥罗斯福新政

A .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 .②③⑤⑥ D.①④⑤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回答17~ 20题:

17.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 .措施过多,没有切中时弊

B .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C .触犯官僚,遭到强烈反对

D .君主易位,保守派上台主政

18.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其相同之处主要有 ( )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 技术③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④都维护了封 建专制统治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 .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D .②③④正确,①不正确

19.苏联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在于 ( )

①两国在实施该政策之前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法令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的社会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 ( )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推行国有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 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扣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 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 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 这辆列车。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 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 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近代政治 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 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 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 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

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

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 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 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 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 有广度和深度。

——《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层级递进的晚 清三次新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洋务派主观目的的实效和意义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主要原因。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 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 的发言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 旧的格局 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 国际 上议论纷纷,因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 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 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 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2)材料二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当前这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3)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多极化格局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三、问答题

2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的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试从特点、结果方面进行比较,并谈谈你的认识。

24.《走向2l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什么? 其出台的背景的相同点是什么?

(2)三次改革的各自突出特点是什么? 说明其共同本质。

(3)你怎样评价三次改革在各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4)从三次改革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A 6.B 7.B 8.C 9.B 10.C 11.D 12.D 13.C 14.D 15.D 16.A 17.C

18.C 19.A 20.D

21.(1)在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等。

(2)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量;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2.(1)原因: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苏联的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呈现,这一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面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

23.(1)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这个受人欺辱的弱国很快走上富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残余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洋务运动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

(2)认识:三国改革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态度不同。

24.(1)是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相同点: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实施的。

(2)特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来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邓小平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3)作用: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经济,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回升了社会经济,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4)认识:①发展经济、加快发展需要改革。②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③社会主义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与“资”的标准。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知识整合

注:有些改革因属选修内容或未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在此不作介绍。

[高考动态]

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涉及这一问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以“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为主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等改革问题。罗斯福新政和社会主义改革等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2005年高考复习中,在全面掌握这些重要改革的基础上,要注意有关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误的经验教训的内容,也要重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学法导航】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专题解读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苹、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土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一、全面认识改革

1.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必然会产生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巩固统治,就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2.改革的分类

按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按改革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3.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改革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但由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注定了改革也充满了斗争性、复杂性与多样性。改革毕竟是向传统挑战,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而改革不仅面临重重阻力,有时还有流血牺牲,许多改革家就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4.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 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最后,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也意味着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所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旧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5.正确评价改革

要辩证地看待改革的成败。许多改革家虽然因此而牺牲,但他们开创的改革事业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改革家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与理想,为了社会与国家,知难而进,不怕流血牺牲,这种崇高的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规律及对改革的认识

古代改革就狭义而言,主要有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就广义而言,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为改革。

1.改革的原因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3)顺应历史潮流;(4)受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 2.改革的分类

按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如下类型: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 3.主要内容

(1)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2)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3)整顿吏治,惩处贪官污吏;(4)开源节流,增加收入;(5)改革军制,加强军备。 4.改革的结局

第一,完全成功,如管仲改革;第二,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庆历新政。

5.对改革的认识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和规律。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改革是必要的。通过改革,革除弊端,促进社会进步。

(2)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其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改革会遇到种种阻力和困难,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

(3)有的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起了进步作用,也有一些改革违背了历史潮流,起了消极作用,所以对改革的评价应一分为二。

(4)都是自上而下的且基本发生在国家动荡时期。

(5)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皇帝的态度等。

三、资产阶级改革的地位、作用、共性与对它的认识

1.地位: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

2.作用:19世纪中期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开辟道路和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生命力的法宝。

3.共性:(1)改革前资本主义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而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阻碍和束缚,这正是各国资产阶级改革的深刻动因。(3)改革从本质上讲,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4)都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 4.认识:近代史上,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这是革命性改革。戊戌变法和罗斯福新政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都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进行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但无论是整体适应还是局部适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

1.背景:二战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战后西欧和日本百废待兴,它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2.内容:以德、日两国的改革为例。德国:(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3)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4)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日本:(1)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3)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4)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结果:(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德、日创造了60年代的“经济奇迹”。(3)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五、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败得失

1.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东欧和亚洲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必须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影响消极,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针对问题:(1)强调国家主权独立:如匈牙利人民要求纠正匈苏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捷共奉行对外独立自主的方针。(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匈捷改革都涉及这方面内容,中国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3)改革经济体制: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主要内容: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发展经济等。

4.改革结果:苏联和东欧的改革成效甚微,而且还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5.成败原因

(1)东欧受挫原因:①苏联模式的消极影响。②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影响。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巩固战争胜利的成果,加强团结与合作(斯大林时) 一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加强控制他国(赫鲁晓夫时) 一挑起军事冲突,进一步加强控制(勃列日涅夫时) 。

(2)苏联改革受挫原因:①苏联模式的束缚。②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③苏联致力于大国沙文主义。④领导人个人专断的作风。

(3)中国改革成就巨大的原因:①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②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环境不断改善,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不断扩大。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

6.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2)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改革方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六、50一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1.三次高潮:第一次以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开端,有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的外,都未涉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能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旧体制本身的弊端。由于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受到严重挫折,第三次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上;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许多突破。

2.四种模式

(1)中国: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改革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且取得巨大成就。

(2)苏联: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

(3)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4)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后因摆脱苏联控制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倒向资本主义社会。

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影响和经验教训

1.历史影响:(I)政治格局: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国际形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而,总趋势是走向缓和。(3)经济格局: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4)中国地位: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经验教训:(I)一定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其关键是政治思想建设。(2)执政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要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要抵制和平演变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八、下列重要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 1.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相同。①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②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都是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改革。④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⑤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⑥都在保守派的反对下夭折。

(2)不同:①背景:前者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地主阶级因封建经济的发展而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后者面临着财政危机、政治危机、民族危机。②根本目的: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巩固封建统治。③效果:前者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后者使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

2.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都从西方引进了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2)不同点:结果不同,洋务运动失败,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的比较:(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小。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 帝,虽然颁布一系列改革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3)同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出现。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原因

(1)主要内容:前者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工业,采取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后者经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上。

(2)结果:前者失败。后者取得一定成效,使国力提高,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但在后期国家陷入困境。

(3)历史原因:前者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后者也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1)时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2)性质;都是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3)原因:都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都由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引起,都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和影响。 [图片回放】 图一

历史

背景主要内容政权变更改革程度历史 效果相 似

[点拨]当时人们和后人对他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在《见闻录中》说:“王荆公(安石) 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 。”近人梁启超在《王荆公》中指出:“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其实,变法使政府收入大为增加,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但由于用人不当、保守派反对等原因,出现了变法危害百姓现象,并以失败告终。因此,邵伯温的观点完全错误,梁启超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

图二

[点拨】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

行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维新派代表人物都是爱国者,他们所做一切都是围绕爱国救亡这一主题。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反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期间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之间的权力争夺,又有“帝党”与“后党”之间的宫廷斗争。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顽固势力反扑,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图三

[点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文革”教训,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走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改革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且取得巨大成就。

图四

[点拨】苏俄(联) 的两次转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是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图五

[点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了“民主化”、“公开性”等政治改革,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思想混乱,局势更加动荡,最终使苏联完全解体。

评价改革的标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1)从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应该首先分

析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要求,再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进行评价。(2)一场改革成功与否,不要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经典例析

[例1](2004年全国文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2003年GDP 达到11.67万亿元。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根本因素是 ( ) A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

B .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扩大

[解析】根本原因必然是内因,所以B 、D 作为外因排除,A 只涉及农村经济发展,不能作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因。故选c 。 [答案】c

[例2](1998年全国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9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l 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 根据材料回答:

(1)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2)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 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解析]本题涉及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诸多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解析各种材料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要求总结出使经济振兴的条件和增强国力的种种措施,以及分析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整理归纳出要点,获取大量有效的信息。然后再根据问题去回答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影响和作用。回答的内容要紧扣材料,又要高度概括。摆正教育与科技的关系。要强调教育是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的发明成果又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解题时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答案】(1)教育:政府重视,推行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经济:20世纪60年代末起出现高速发展。 (2)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技打下基础。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例3】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中芙两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

以经济大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又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在近百年的经济发展中,有两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 各有何作用? (2)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 各有何作用?

(3)中美两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有何异同? (4)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然后根据时间限制及“成功”等要求回答中美两国的调整及作用。作用应全面分析,从生产关系的要素及对生产力的促进上进行思考。第(3)问的关键是找出比较点,紧紧围绕两者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方面进行比较,从作用、内容、结果上加以分析。 [答案](1)调整:(D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或垄断组织) 产生;②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③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作用:①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首位。②调节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③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2)调整:①三大改造;②经济体制改革。作用:①实现了生产资料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②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

(3)相同:①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②在经济成分中都有国营经济存在。不同:①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②中国变革生产关系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美国则不全是政府干预。 (4)原因:两国国情不同。 一、选择题

改革就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产物。据此回答1~4题:

1.最早确立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革是 ( ) A .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 .王安石变法 D.俄国1861年改革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这表明 ( ) A .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 B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间的斗争激烈 C .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 .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 .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 C .西方列强的阻挠和压制

D .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和苏共“二十大”的推动 B .各国国内人民的要求

C .各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D .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许多恶果

改革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据此回答5~8 题:

5.内容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的不包括 ( ) A .俄国1861年改革 B.王安石变法 c .戊戌变法D .明治维新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

①改革单一的集中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其关键是改 变所有制形式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

7.哥穆尔卡改革、卡达尔改革、杜布切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 ) A .社会主义自治理论下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 B .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C .改革开放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在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

8.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表现在 ( ) A .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 .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c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D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据此回答9~12题: 9.由于地主阶级反对而失败的改革有 ( )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庆历新政 ④王安石变法 ⑤张居正改革 ⑥明治维新 ⑦罗斯福新政 A .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lO .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 ) A .袁世凯的告密 B.光绪帝被囚禁 C .顽固派的强大D .帝国主义的破坏

11.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 A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 .动荡的国内环境

c .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 ( )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 ②社会主义彻底失败 ③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④苏联模式失败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改革或变法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据此回答13~16题:

13.孝文帝、元昊、阿保机的共同点是 ( )

A .都与汉族进行了战争

B .都奖励农耕

c .都进行了汉化改革

D .都创制了本族文字

14.虽最终失败,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改革或变法不包括 ( )

A .庆历新政 B.王安石变法

C .张居正改革 D.孝文帝改革

15.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

A .解放社会生产力

B .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的活力

C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 ③洋务运动 ④俄 1861年改革 ⑤明治维新 ⑥罗斯福新政

A .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 .②③⑤⑥ D.①④⑤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回答17~ 20题:

17.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 .措施过多,没有切中时弊

B .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C .触犯官僚,遭到强烈反对

D .君主易位,保守派上台主政

18.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其相同之处主要有 ( )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 技术③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 ④都维护了封 建专制统治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 .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D .②③④正确,①不正确

19.苏联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在于 ( )

①两国在实施该政策之前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法令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的社会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 ( )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推行国有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 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扣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 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 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 这辆列车。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 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 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近代政治 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 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 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 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

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

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 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 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 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 有广度和深度。

——《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层级递进的晚 清三次新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洋务派主观目的的实效和意义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主要原因。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 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 的发言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 旧的格局 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 国际 上议论纷纷,因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 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 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 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2)材料二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当前这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3)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多极化格局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三、问答题

2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的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试从特点、结果方面进行比较,并谈谈你的认识。

24.《走向2l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什么? 其出台的背景的相同点是什么?

(2)三次改革的各自突出特点是什么? 说明其共同本质。

(3)你怎样评价三次改革在各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4)从三次改革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A 6.B 7.B 8.C 9.B 10.C 11.D 12.D 13.C 14.D 15.D 16.A 17.C

18.C 19.A 20.D

21.(1)在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等。

(2)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量;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2.(1)原因: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苏联的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呈现,这一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面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

23.(1)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这个受人欺辱的弱国很快走上富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残余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洋务运动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

(2)认识:三国改革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态度不同。

24.(1)是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相同点: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实施的。

(2)特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来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邓小平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3)作用: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经济,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回升了社会经济,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4)认识:①发展经济、加快发展需要改革。②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③社会主义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与“资”的标准。


相关文章

  • 初三历史总复习计划
  • 初三历史总复习计划 总复习一共分为两轮 第一轮复习:整合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坚持"全.准.深.新" ...查看


  •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要点整合] 一.古代世界的重大改革 (一).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二).战国 ...查看


  • 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
  • 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 以学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但是教材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究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查看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 ...查看


  • 新东方历史高考必备
  • 高中历史 (以北京地区人教版历史为例) 一. 全国:人教.岳麓.人民和大象四个版本: 北京:2007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自主命题:京 沪 津 渝 鲁 苏 湘 闽 川 赣 皖 浙 陕 宁 辽 鄂 粤 琼 统一命题: 冀 ...查看


  •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
  • 篇一: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领导小组的宏观部署下,在教务处.教科室和高一年级组的统筹下,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思想,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二.对教 ...查看


  •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四川高中课改讲座一8) 编辑:钟炜(荣县教研室)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129号文件附件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查看


  • "中考"专题复习--一带一路(带答案)
  • 一带一路 [热点解读:一带一路] [古代史:边疆管理与古代中外交往] 一.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时 (二)丝绸之路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 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欧洲(大秦). 意义:促进 ...查看


  • [历史必修Ⅲ]内容标准解读
  • <历史必修Ⅲ>内容标准解读 一.关于<历史Ⅲ>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 确定<历史Ⅲ>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学习内容共分为8个学习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