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刘朝妮

山东省招远市西苑学校,山东 招远 265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6)02-0262-01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1 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课文朗读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把语音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如我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秋天的雨》,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听范读,然后让他们练习朗读,通过训练,学生能读得惟妙惟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朗读产生了兴趣。 (3)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如学生在读《秋天的雨》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没等我把话讲完,有的学生就朗读起来。除此以外,学生之间还可以经常进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的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62

· 3 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离农村孩子的生活较远,这些课文学生比较难理解。对于此类课文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这些美景以及珍贵文物的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充分理解后,这时学生就通过自己的朗读把

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表达了出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因此,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个重要手段。 4 加深理解,激发朗读情感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重点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要求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又在理解后的朗读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回顾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一直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在训练学生的朗读时,我一直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表达出来。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

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一句话时,我先问学生“同学们,在这样的园里漫步,你想出来吗?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第一个同学起来读的语速较快,我又问“谁比他更喜欢欣赏这些优美的景色,都不想出来了?”学生就明白了读这一句话语速要慢一点儿。我又问:“谁完全被这些优美的景色陶醉了,都忘了出来了?”这时,同学们朗读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都争着要来读并且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读出来了。在语文课上,我坚持用这个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也正是用这个方法

来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想互促进的。 5 开展活动,创造展示平台 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内,而应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经常开展一些诗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等一些小型的班内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及时的对一些表现好、进步大的同学提出表扬。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加轻松。 朗读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朗读培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有耐心、有恒心,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我相信农村小学生朗读差的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崔红英.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黑河教育,2011(09):28. [2]沈会玲. 语文课堂因朗读而精彩——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2):282.

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刘朝妮

山东省招远市西苑学校,山东 招远 265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6)02-0262-01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1 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课文朗读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把语音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如我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秋天的雨》,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听范读,然后让他们练习朗读,通过训练,学生能读得惟妙惟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朗读产生了兴趣。 (3)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如学生在读《秋天的雨》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没等我把话讲完,有的学生就朗读起来。除此以外,学生之间还可以经常进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的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62

· 3 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离农村孩子的生活较远,这些课文学生比较难理解。对于此类课文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这些美景以及珍贵文物的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充分理解后,这时学生就通过自己的朗读把

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表达了出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因此,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个重要手段。 4 加深理解,激发朗读情感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重点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要求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又在理解后的朗读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回顾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一直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在训练学生的朗读时,我一直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表达出来。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

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一句话时,我先问学生“同学们,在这样的园里漫步,你想出来吗?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第一个同学起来读的语速较快,我又问“谁比他更喜欢欣赏这些优美的景色,都不想出来了?”学生就明白了读这一句话语速要慢一点儿。我又问:“谁完全被这些优美的景色陶醉了,都忘了出来了?”这时,同学们朗读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都争着要来读并且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读出来了。在语文课上,我坚持用这个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也正是用这个方法

来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想互促进的。 5 开展活动,创造展示平台 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内,而应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经常开展一些诗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等一些小型的班内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及时的对一些表现好、进步大的同学提出表扬。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加轻松。 朗读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朗读培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有耐心、有恒心,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我相信农村小学生朗读差的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崔红英.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黑河教育,2011(09):28. [2]沈会玲. 语文课堂因朗读而精彩——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2):282.


相关文章

  • 三中课题检测报告
  • 南溪区普教科研项目 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感情朗读能力 效 果 检 测 报 告 南溪区教师培训中心 课题情况 南溪三中承担的<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感情朗读能力>的研究报告属于南溪区普教科研项目,从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 ...查看


  • 朗读,永恒的魅力!
  • 朗读,永恒的魅力!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就是把书面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用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韩愈则是" ...查看


  • 七颗钻石 反思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的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 ...查看


  •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1
  • 初 中 语 文 课 题 研 究 开 题 报 告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实效 安康市旬阳县 陈娜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朗读实效,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于漪:<语文教 ...查看


  •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
  •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不仅仅是理解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情感.积累文本语言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能力,这种能力不可能随着年龄增 ...查看


  • "读占鳌头"
  •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是最基本的环节.阅读教学中会涉及到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训练最全面.最有效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以后学习能力的重要发展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从而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查看


  •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社会适应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 ...查看


  • 2013年溧阳市小学英语三年级整班朗读
  • 2013年溧阳市小学英语三年级整班朗读 暨口语交际比赛情况综述 为落实<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 2013年12月26日,溧阳市教 ...查看


  • 让朗朗读书声再现课堂
  • 让朗朗读书声再现课堂:如皋市搬经镇中戴正军:从近几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上看,只有文言文中考过:但是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位教师都应把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读,愿读,乐读,读懂课文,读:一.教师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如果教师自身在教学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