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便秘的分类及微生态制剂的防治

母猪便秘的分类及微生态制剂的防治

母猪便秘是指粪便量和排便次数减少引起的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或完全滞留的现象。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母猪精神和食欲不振、排粪困难、粪便干结。母猪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产弱仔等现象,重者会造成母猪消化吸收机能紊乱、精神异常,严重的会造成母猪死亡。在集约化养殖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大约为20%~35%,有的猪场高达60%,主要发病在产前20天到断奶期间。 1. 母猪便秘的分类 1.1热应激 分为环境热应激和体内热应激,环境热应激出现在夏季,持续数日35℃以上的高温可引起母猪高热反应,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体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肠道对食糜中水分的过度吸收,食糜的水分减少流动性下降,通过肠道时间延长从而发生便秘;体内热应激的原因是母猪在妊娠后期体温升高1℃左右,导致体表水分挥发速度增加,体内对水的需求量增加,大肠对内容物的水分吸收速度加快,导致粪便干结。热应激导致的便秘主要是温度升高,体内对水的需求增加而致,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饮水量,适当在日粮中添加清热去火的药物以缓解便秘的症状。 1.2肠道蠕动减缓 肠道对水分的吸收速度和肠道蠕动将内容物向后推动的速度达到平衡时,排出的粪便正常。肠道蠕动速度减缓而相对水分的吸收不变时造成水分的过渡吸收,粪便干结,流动性差,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母猪的运动量较少、胎儿的挤压、饲养密度过大、饲料粗纤维含量降低、采食量过少等原因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此类便秘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适当加大母猪的运动量,恢复肠道蠕动速度,用粗纤维、微生态制剂类物质刺激肠道蠕动。 1.3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有益菌和有害菌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在肠道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从而维持了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动态平衡被打破,引起肠道功能的紊乱。肠道内大量的有益菌,产生足量乳酸、乙酸、丁酸刺激肠道蠕动,母猪就能按时正常排便。相反,当菌群紊乱时,有害菌增多,产生的胺、苯酚等大量有害毒素长期刺激大肠神经丛促使其处于相对不应期,同时有益菌群显著减少,乳酸、乙酸、丁酸产生量不足,肠道蠕动力随之丧失,导致便秘。有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发生便秘时肠道有益菌总量明显下降。过量添加抗生素、环境应激、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都会导致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调。此类便秘的解决办法只有补充大量微生态制剂。 2. 目前母猪便秘的主流防治对策 2.1增加饮水 在妊娠期间饮水不应少于8升/头/天,在泌乳期间不应少于15升/头/天,热应激造成的便秘可以用增大饮水量的方式解决,补充体内的水分,降低过高的渗透压,减缓肠道对内容物的水分吸收,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当母猪因肠道蠕动减慢、菌群失调原因导致便秘时,伴随的还有食欲减少,以及主动饮水困难。 2.2提高粗纤维含量 在妊娠期日粮中加入20%~30%的小麦麸,在泌乳期日粮中加入8%~10%的小麦麸,麸皮中粗纤维刺激肠道,以恢复肠道蠕动,减少水分的吸收,进而减少便秘。此方法对肠道蠕动减缓引起的便秘有较好的作用,在其中添加2~3%的糖蜜或菜油润滑效果更好,但其对热应激和菌群失调导致的便秘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同时过量的麦麸会导致肠道内热量增加,进一步加剧热应激。 2.3补充青绿饲料 在妊娠前期补充青绿饲料1.0~1.5千克/头/天;在妊娠中后期和泌乳期1.5~2.0千克/头/天。较优质的青绿饲料有:苦荚菜、白菜、包菜、莴苣、红薯叶、菊苣、南瓜等。青绿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水分,且自然生长青绿饲料表面附着大量天然有益菌,可以缓解因热应激、肠道蠕动减缓和菌群失调带来的便秘。缺点是只能应用于妊娠母猪,而哺乳母猪投喂青绿饲料时,乳猪也会采食,导致乳猪的腹泻;另外青绿饲料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尤其北方冬季很难满足规模化猪场的需要。 2.4投放药物 用于缓解便秘的常用药物有硫酸钠、硫酸镁、大黄、新概念瘟疫康散,几种药物可配合使用,也可单

独使用,连用3~5天,对治疗便秘有一定效果。清热去火类药物对缓解内源性热应激引起的便秘有一定的作用。但药物治疗也有缺陷,如停止投放药物后病情易反复,且有一定的负作用,因而不是解决母猪便秘的有效办法。 2.5 微生态制剂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发生便秘的母猪肠道微生态菌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补充相应的菌群后能明显的缓解便秘。芽孢杆菌类在动物肠道中定殖后能产生大量的消化酶,提高肠道中食糜的流动性;从中药药理的角度分类,芽孢菌属苦寒,对热应激引起的便秘有缓解作用;酵母菌类细胞壁中有大量脂多糖,可以缓解肠道神经从痉挛,恢复肠道蠕动;乳酸杆菌类可降低肠道pH ,营造适合有益菌生长的环境,快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酪酸菌属于梭菌中的芽孢杆菌,有极强的产丁酸和氢气(H 2)能力,丁酸能为肠壁平滑肌直接提供蠕动能量,H 2是一个很好肠道蠕动的刺激原;另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猪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改善保育舍的环境,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对乳猪的腹泻有一定改善。 3.总结 综上所述,种种原因均可导致便秘,常用的增加饮水、增加粗纤维、补充青绿饲料、投放药物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便秘,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不能对所有的便秘都有效,而微生态制剂对热应激、肠道蠕动减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的便秘均有很好的疗效,因各种菌改善的方向并不一致,所以选择微生态制剂防治便秘不能选择单一菌种,应该选择复合微生态菌剂。

母猪便秘的分类及微生态制剂的防治

母猪便秘是指粪便量和排便次数减少引起的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或完全滞留的现象。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母猪精神和食欲不振、排粪困难、粪便干结。母猪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产弱仔等现象,重者会造成母猪消化吸收机能紊乱、精神异常,严重的会造成母猪死亡。在集约化养殖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大约为20%~35%,有的猪场高达60%,主要发病在产前20天到断奶期间。 1. 母猪便秘的分类 1.1热应激 分为环境热应激和体内热应激,环境热应激出现在夏季,持续数日35℃以上的高温可引起母猪高热反应,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体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肠道对食糜中水分的过度吸收,食糜的水分减少流动性下降,通过肠道时间延长从而发生便秘;体内热应激的原因是母猪在妊娠后期体温升高1℃左右,导致体表水分挥发速度增加,体内对水的需求量增加,大肠对内容物的水分吸收速度加快,导致粪便干结。热应激导致的便秘主要是温度升高,体内对水的需求增加而致,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饮水量,适当在日粮中添加清热去火的药物以缓解便秘的症状。 1.2肠道蠕动减缓 肠道对水分的吸收速度和肠道蠕动将内容物向后推动的速度达到平衡时,排出的粪便正常。肠道蠕动速度减缓而相对水分的吸收不变时造成水分的过渡吸收,粪便干结,流动性差,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母猪的运动量较少、胎儿的挤压、饲养密度过大、饲料粗纤维含量降低、采食量过少等原因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此类便秘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适当加大母猪的运动量,恢复肠道蠕动速度,用粗纤维、微生态制剂类物质刺激肠道蠕动。 1.3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有益菌和有害菌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在肠道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从而维持了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动态平衡被打破,引起肠道功能的紊乱。肠道内大量的有益菌,产生足量乳酸、乙酸、丁酸刺激肠道蠕动,母猪就能按时正常排便。相反,当菌群紊乱时,有害菌增多,产生的胺、苯酚等大量有害毒素长期刺激大肠神经丛促使其处于相对不应期,同时有益菌群显著减少,乳酸、乙酸、丁酸产生量不足,肠道蠕动力随之丧失,导致便秘。有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发生便秘时肠道有益菌总量明显下降。过量添加抗生素、环境应激、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都会导致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调。此类便秘的解决办法只有补充大量微生态制剂。 2. 目前母猪便秘的主流防治对策 2.1增加饮水 在妊娠期间饮水不应少于8升/头/天,在泌乳期间不应少于15升/头/天,热应激造成的便秘可以用增大饮水量的方式解决,补充体内的水分,降低过高的渗透压,减缓肠道对内容物的水分吸收,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当母猪因肠道蠕动减慢、菌群失调原因导致便秘时,伴随的还有食欲减少,以及主动饮水困难。 2.2提高粗纤维含量 在妊娠期日粮中加入20%~30%的小麦麸,在泌乳期日粮中加入8%~10%的小麦麸,麸皮中粗纤维刺激肠道,以恢复肠道蠕动,减少水分的吸收,进而减少便秘。此方法对肠道蠕动减缓引起的便秘有较好的作用,在其中添加2~3%的糖蜜或菜油润滑效果更好,但其对热应激和菌群失调导致的便秘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同时过量的麦麸会导致肠道内热量增加,进一步加剧热应激。 2.3补充青绿饲料 在妊娠前期补充青绿饲料1.0~1.5千克/头/天;在妊娠中后期和泌乳期1.5~2.0千克/头/天。较优质的青绿饲料有:苦荚菜、白菜、包菜、莴苣、红薯叶、菊苣、南瓜等。青绿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水分,且自然生长青绿饲料表面附着大量天然有益菌,可以缓解因热应激、肠道蠕动减缓和菌群失调带来的便秘。缺点是只能应用于妊娠母猪,而哺乳母猪投喂青绿饲料时,乳猪也会采食,导致乳猪的腹泻;另外青绿饲料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尤其北方冬季很难满足规模化猪场的需要。 2.4投放药物 用于缓解便秘的常用药物有硫酸钠、硫酸镁、大黄、新概念瘟疫康散,几种药物可配合使用,也可单

独使用,连用3~5天,对治疗便秘有一定效果。清热去火类药物对缓解内源性热应激引起的便秘有一定的作用。但药物治疗也有缺陷,如停止投放药物后病情易反复,且有一定的负作用,因而不是解决母猪便秘的有效办法。 2.5 微生态制剂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发生便秘的母猪肠道微生态菌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补充相应的菌群后能明显的缓解便秘。芽孢杆菌类在动物肠道中定殖后能产生大量的消化酶,提高肠道中食糜的流动性;从中药药理的角度分类,芽孢菌属苦寒,对热应激引起的便秘有缓解作用;酵母菌类细胞壁中有大量脂多糖,可以缓解肠道神经从痉挛,恢复肠道蠕动;乳酸杆菌类可降低肠道pH ,营造适合有益菌生长的环境,快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酪酸菌属于梭菌中的芽孢杆菌,有极强的产丁酸和氢气(H 2)能力,丁酸能为肠壁平滑肌直接提供蠕动能量,H 2是一个很好肠道蠕动的刺激原;另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猪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改善保育舍的环境,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对乳猪的腹泻有一定改善。 3.总结 综上所述,种种原因均可导致便秘,常用的增加饮水、增加粗纤维、补充青绿饲料、投放药物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便秘,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不能对所有的便秘都有效,而微生态制剂对热应激、肠道蠕动减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的便秘均有很好的疗效,因各种菌改善的方向并不一致,所以选择微生态制剂防治便秘不能选择单一菌种,应该选择复合微生态菌剂。


相关文章

  • 2012生态养猪技术大全_养猪综合知识1
  • 养猪综合养殖技术 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 ...查看


  • 浅谈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
  • [摘 要]养猪业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肉食供给主要产业,猪蓝耳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一大传染病之一.为有效防治猪蓝耳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猪蓝耳病的特征.病因.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关键词]猪蓝耳病:特征:病因:症状:综合防治 ...查看


  •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11期 一.流行特点 仔猪黄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气温相对较高,空气湿度大,阴雨连绵的闷热天气,特别是4-9月.发生与品种有关,生产中洋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 ...查看


  •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及预防
  •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防治 春季气温变化大,易滋生致病性细菌.病毒.支原体.以猪而论,常发疾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 1 猪瘟 贯彻免疫程序,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 ...查看


  • 猪常见病的防治
  • 猪常见病的防治 1.仔猪单纯性拉稀(淡黄.绿色.灰白色.黄白色) 原因:母猪乳汁过浓消化不良.过 稀营养不良.饲料单纯,气候变化剧烈.温度过低等. 处理办法:⑴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的营养和品质: ⑵适当投喂酶制剂(复合胃蛋白酶.乳酶生等) ...查看


  • 母猪的饲养管理(经典)
  • 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养猪赚钱,从母猪开始: 养母猪是长期坚持的事业,是不能投机.不能管市场行情好坏的.母猪养的好.产仔多并能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断奶重,才最具竞争力. (二)配种后第一个月的饲养管理: Jinda ...查看


  • 母猪的饲养管理
  • 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养猪赚钱,从母猪开始:养母猪是长期坚持的事业,是不能投机.不能管市场行情好坏的.母猪养的好.产仔多并能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断奶重,才最具竞争力. (二)配种后第一个月的饲养管理:配种后最初的饲 ...查看


  • 卫生防疫制度
  • 第一章 卫生防疫制度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猪场养猪生产的安全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兽医法规的要求,依据本场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 ...查看


  •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董沛晶)
  • 些壁堑兰墨:墨!塑!±量!!查墨!塑』!!婴堂坚堡尘型!堕!婴!型!鲤鱼!堂:!!:№:! ・59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董沛晶综述(川北医学院附届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R97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