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12月9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濮阳中原油田第六小学四(5)班10岁的卓然摘得“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本届表彰大会中10名小学生中最小的获奖者。“本来可以发言的……”小卓遗憾地说,因自己个头仅有1.2米多,比发言台低,所以没能发言。
10岁女孩获得20多项发明奖水果揭皮刀已上市
玩具破坏王 “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拆卸东西,是个典型的‘破坏王’”。采访中,卓然的爷爷说,上幼儿园时,她拆变形金刚后,组装不上,家人就鼓励和指导她,她终于坚持把玩具组装起来。此后,家人先后购买小型机器人、飞机模型、四驱赛车等供她“破坏”。从那时起,家里的家用电器她一律“承包”,阅读说明书后进行“技术性”调试和操作。6岁时,卓然就完成了“创造发明与航模培训”高级班的课程。另外,卓然从幼儿园时便得到全国劳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杨建庄的指导。
发明源自生活 “发明多数来自于生活细节!”采访中,卓然的父母称,一次,卓然的爸爸开车打瞌睡,险出车祸。事后,小卓然就想发明疲劳驾驶报警器。随后,她利用挂式耳机,发明了一种报警器:她在里面安装水平放置的水银柱开关、门铃集成块等。当驾驶员打瞌睡,低下头时,水银柱随之倾斜触动电源,警报声响起。
小卓然的父母称,7岁时,小卓然参加了在石家庄举行的科技博览会,水果揭皮刀、多功能水杯盖两项发明,被企业看中,她无偿献出技术。
获奖专业户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小卓然成绩出类拔萃,而且是个“获奖专业户”。“我的发明都得到了老师和父母的支持,大家启发、引导了我。”面对成绩,小卓然一脸成熟。
获奖很多2005年4月至今,10余项发明获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7项发明获省科技创新成果一、二等奖。3项发明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
“带蘸墨槽的方便书法墨瓶”、“新型智能七巧板”、“防臭防水装置”、“自动发电型直立拐杖”、“新型订书机”等5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濮阳市油田六小卓然同学赴京载誉归来
全国获奖学生与领导合影(局部)(第二排右五为卓然同学)
2009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全体获奖学生并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领导出席颁奖会。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卓然同学喜获该项奖励,并代表全国获奖学生到主席台领奖。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的设立是邓小平同志的遗愿。邓小平同志生前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重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曾题词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2004年,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亲属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生前的全部稿费捐献出来作为基金,经党中央批准,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基金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主要奖励在校大、中、小学生,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的最高个人奖项。
颁奖大会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主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宣读了表彰决定。邓林代表邓小平同志亲属讲话。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基金评委会副主任冯长根介绍了评审情况,邓小平同志的亲属邓林、邓榕,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晓兰、基金评委会副主任张泽,全国学联主席刘凯及基金管委会、监委会、评委会部分委员和首都学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颁奖会。
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的评选过程十分严格。在各地、各学校层层严格选拔、认真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由国内科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审核评定,并经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确认,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卓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周焱、重庆市南开中学学生张琳兰等96名内地同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吴敌、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李燕洲、澳门镜平学校(中学部)李卓华等3名港澳地区同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高峰等1名海外留学生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获奖学生中,小学生10人、初中生11人、高中生26人、大学生24人、研究生29人。这些获奖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潜质。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专业学习和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旺盛热情和巨大潜力。有的在学术科技方面提出了独到的创新性见解,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有的在发明、制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的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们是全国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积极实践、勇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林在讲话中说,父亲生前高度重视青年,认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把他生前的全部稿费捐献出来,用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事业上,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几年来,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的鼓励和支持下,已举办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夏令营、“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涌现出一大批“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小工程师”,为激发广大青少年树立报国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卓然是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全国模范教师杨建庄同志的精心指导下,她刻苦钻研,勤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她的创新发明项目“带蘸墨槽的方便书法墨瓶”、“智能七巧板”、“免调多用扳手”、“新型立交桥”、“手动式节能省力高效充气装置”、“磁性传动微风发电装置”、“多用学具”分别获全国和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创新发明成果一、二等奖,“新型铁轨”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带蘸墨槽的方便书法墨瓶”、“新型订书机”、“多用能水杯”、“智能七巧板”分别获国家实用技术专利。卓然同学品学兼优,曾被评为濮阳市及油田教育中心“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据悉,为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资助下,反映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创新不是梦》一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濮阳市油田六小卓然的创新事迹被大篇幅收编在该书中。本次颁奖大会后,全体获奖学生还参加了“希望与未来”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到中国科技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开展科技体验活动,并观看了反映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赴法国勤工俭学生活经历的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
(通讯员:杨建庄、刘洪宾、刘昌平报道)
2009年年12月9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濮阳中原油田第六小学四(5)班10岁的卓然摘得“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本届表彰大会中10名小学生中最小的获奖者。“本来可以发言的……”小卓遗憾地说,因自己个头仅有1.2米多,比发言台低,所以没能发言。
10岁女孩获得20多项发明奖水果揭皮刀已上市
玩具破坏王 “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拆卸东西,是个典型的‘破坏王’”。采访中,卓然的爷爷说,上幼儿园时,她拆变形金刚后,组装不上,家人就鼓励和指导她,她终于坚持把玩具组装起来。此后,家人先后购买小型机器人、飞机模型、四驱赛车等供她“破坏”。从那时起,家里的家用电器她一律“承包”,阅读说明书后进行“技术性”调试和操作。6岁时,卓然就完成了“创造发明与航模培训”高级班的课程。另外,卓然从幼儿园时便得到全国劳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杨建庄的指导。
发明源自生活 “发明多数来自于生活细节!”采访中,卓然的父母称,一次,卓然的爸爸开车打瞌睡,险出车祸。事后,小卓然就想发明疲劳驾驶报警器。随后,她利用挂式耳机,发明了一种报警器:她在里面安装水平放置的水银柱开关、门铃集成块等。当驾驶员打瞌睡,低下头时,水银柱随之倾斜触动电源,警报声响起。
小卓然的父母称,7岁时,小卓然参加了在石家庄举行的科技博览会,水果揭皮刀、多功能水杯盖两项发明,被企业看中,她无偿献出技术。
获奖专业户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小卓然成绩出类拔萃,而且是个“获奖专业户”。“我的发明都得到了老师和父母的支持,大家启发、引导了我。”面对成绩,小卓然一脸成熟。
获奖很多2005年4月至今,10余项发明获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7项发明获省科技创新成果一、二等奖。3项发明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
“带蘸墨槽的方便书法墨瓶”、“新型智能七巧板”、“防臭防水装置”、“自动发电型直立拐杖”、“新型订书机”等5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濮阳市油田六小卓然同学赴京载誉归来
全国获奖学生与领导合影(局部)(第二排右五为卓然同学)
2009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全体获奖学生并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领导出席颁奖会。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卓然同学喜获该项奖励,并代表全国获奖学生到主席台领奖。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的设立是邓小平同志的遗愿。邓小平同志生前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重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曾题词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2004年,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亲属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生前的全部稿费捐献出来作为基金,经党中央批准,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基金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主要奖励在校大、中、小学生,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的最高个人奖项。
颁奖大会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主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宣读了表彰决定。邓林代表邓小平同志亲属讲话。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基金评委会副主任冯长根介绍了评审情况,邓小平同志的亲属邓林、邓榕,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晓兰、基金评委会副主任张泽,全国学联主席刘凯及基金管委会、监委会、评委会部分委员和首都学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颁奖会。
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的评选过程十分严格。在各地、各学校层层严格选拔、认真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由国内科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审核评定,并经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确认,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卓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周焱、重庆市南开中学学生张琳兰等96名内地同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吴敌、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李燕洲、澳门镜平学校(中学部)李卓华等3名港澳地区同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高峰等1名海外留学生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获奖学生中,小学生10人、初中生11人、高中生26人、大学生24人、研究生29人。这些获奖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潜质。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专业学习和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旺盛热情和巨大潜力。有的在学术科技方面提出了独到的创新性见解,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有的在发明、制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的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们是全国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积极实践、勇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林在讲话中说,父亲生前高度重视青年,认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把他生前的全部稿费捐献出来,用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事业上,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几年来,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的鼓励和支持下,已举办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夏令营、“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涌现出一大批“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小工程师”,为激发广大青少年树立报国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卓然是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全国模范教师杨建庄同志的精心指导下,她刻苦钻研,勤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她的创新发明项目“带蘸墨槽的方便书法墨瓶”、“智能七巧板”、“免调多用扳手”、“新型立交桥”、“手动式节能省力高效充气装置”、“磁性传动微风发电装置”、“多用学具”分别获全国和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创新发明成果一、二等奖,“新型铁轨”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带蘸墨槽的方便书法墨瓶”、“新型订书机”、“多用能水杯”、“智能七巧板”分别获国家实用技术专利。卓然同学品学兼优,曾被评为濮阳市及油田教育中心“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据悉,为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资助下,反映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创新不是梦》一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濮阳市油田六小卓然的创新事迹被大篇幅收编在该书中。本次颁奖大会后,全体获奖学生还参加了“希望与未来”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到中国科技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开展科技体验活动,并观看了反映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赴法国勤工俭学生活经历的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
(通讯员:杨建庄、刘洪宾、刘昌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