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世界中,顺着心的方向走下去

转自:淘漉文化(jingjushudian)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在喧嚣的世界中,顺着心的方向走下去

作者:江晓英

徒儿问师父:“师父,为何我想停下来读读书,看看报,养养花,却总是日复一日被琐碎事情的牵绊,难以抽身呢?”

师父笑而不答,指着窗外几只叫喳喳的麻雀,它们正在树上轻盈扑闪着。

“我能像它们该多好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徒儿不由轻叹道。

“其实你也可以。”师父接过徒儿的话说:“试试睡觉的时候睡觉,吃饭的时候吃饭,坐车的时候坐车。你便和它们一般了。”

徒儿甚是疑惑,忙问道:“师父啊,我每天都在吃饭、坐车、睡觉,可有何不同呢?”

“那可问你,你坐车的时候是不是在玩手机,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做梦明天的工作,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在想今天的安排?”师父反问。

“这……”徒儿仔细回想道:“师父,的确是这样的。”

师父微微颌首,不再言语。

“原来,这诸般困惑,诸般苦恼,诸般忧愁,都源于我们一心几用,顾此失彼啊!”徒儿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的一生,常常就是在这种举棋不定或多思多虑中反复度过的,不知不觉中衍生了众多苦恼,滋生了满目离愁,繁衍了不少幽忧。在这种负能量因子的不时干扰下,哪还有生活愉悦感呢?

因此,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常觉得生活不顺心,工作难开心,读书少快乐,自然而然便会产生各种压力和情绪不安,以致于陷入庸俗忙碌的辗转反侧中不能自拔,最终积淀成沉重的包袱使人喘不过气来。

如此看来,没有心保驾护航的世界,就会导致诚惶诚恐随时来进犯,让人不得安宁,身心疲惫,难有清净。

因而,要想活得更痛快、更真实、更精彩,我们就必须努力地阳光、朝气、勇敢、积极起来,将生命绚丽成灿烂而美丽的闪耀光芒。就像杨绛先生那样,百岁寿诞时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神思敏捷。

百岁时她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但是:“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将每一天做最后一天过,将每一天平静平淡的过,将每一天自然规律的过,生活其实就这么简单。百岁的杨绛先生道出了生活的禅机,日子就是一天天地过,一天重复着一天的过去。而这些所谓的重复,并不是得过且过的一成不变,而是渗透了精神、力量、灵魂、情感等诸多因素,并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发酵、变化。

杨绛先生一生笔耕不缀,高龄也坚持文学创作,近十年来,可谓是硕果累累。

2007年,《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2014年,长篇小说《洗澡》的续集《洗澡之后》出版;还有《坐在人生的边上》《魔鬼夜访杨绛》《俭为共德》等十余篇短文佳作问世。何以缘由,让百岁的杨绛先生还能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

或许,百年的人生,百年的光阴,百年的体悟,风景看透后,那些燕归知春晓,荷举闻夏风,叶落晓秋浓,陇头踏遍正是梅香时的自然之美,留给了先生朴实、简单、素净、热烈,优美的生命印象。

正如她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人生的喜怒哀乐愁,桩桩件件都得我们去经历、尝尽、体验,并于此成长、发展、收获、丰满。

守住心内的淡定从容,随缘人生的际遇种种,确信人生的信念信条。杨绛先生用她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情怀惟有自然,心态学会坦然,胸襟懂得接纳,想法付诸行动,学会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一生中哪怕做好了一件事,也是丰收、圆美的。

先生智慧,淡定,从容,温暖,内涵,其实先生自认自己平凡。作为普通女性,她一生放弃事业和爱好辅助丈夫钱钟书著书立学、教学育人,她敢于、甘于牺牲小我,成就丈夫的文采斐然和人生辉煌,这是一种奉献美德。然而,先生也有自己的世界,闲暇之余自我快乐地耕种,创作出一片新天地,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春华秋实。

生命的历经,苦难激发动力,困难指引方向,艰辛开拓力量,凡事顺着心慢慢走下去,我们便能抵达天空之城的广袤蔚蓝中。

知名汉学家叶嘉莹也是这般的女子,如兰暗香来,漫山醉清风。

她一生坎坷、艰辛,经历了离乡背井、牢狱之灾、失业失家、寄人篱下、家庭不和、爱女早失的不幸遭遇,就是在这万般困苦和众多磨难中,叶嘉莹不离不弃地坚持汉学文化研究七十余载,发扬发展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教学、学术,成就显著,贡献非凡。她还大力“倡导幼少年学习诵读古典诗词,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中国国学走向更辉煌、更广阔添砖加瓦。

2014年,九十高龄的她回到心心想念的祖国,回到汉学文化的怀抱中。

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鬓霜花的叶嘉莹在祖国的怀抱中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她努力创作,勤奋耕耘,培育人才,生命花开恰好芬芳时。

百岁老人可以乐观、豁达、坦然、快乐、安静的生活、工作、读书,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心若敞亮,方向就清晰。心有愉悦,情怀便温暖。心更宁静,世间皆美好,就像雨会下,河会流,鱼会游,水草会摆头那般,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云朵在山水间游曳。美妙无比。

人生,原来简单如许。

作者:江晓英,笔名紫翘,淘漉文化专栏作者。已出版《月若有情月长圆 ,最痴不过张爱玲》《林徽因:民国最美的女神》《不为回首,只为阑珊》《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苏青:风从海上来》等。在二十多家平面纸媒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作品百余篇。目前累计正式出版发表文字一百余万字。网络发表文字三百余万字。

转自:淘漉文化(jingjushudian)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在喧嚣的世界中,顺着心的方向走下去

作者:江晓英

徒儿问师父:“师父,为何我想停下来读读书,看看报,养养花,却总是日复一日被琐碎事情的牵绊,难以抽身呢?”

师父笑而不答,指着窗外几只叫喳喳的麻雀,它们正在树上轻盈扑闪着。

“我能像它们该多好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徒儿不由轻叹道。

“其实你也可以。”师父接过徒儿的话说:“试试睡觉的时候睡觉,吃饭的时候吃饭,坐车的时候坐车。你便和它们一般了。”

徒儿甚是疑惑,忙问道:“师父啊,我每天都在吃饭、坐车、睡觉,可有何不同呢?”

“那可问你,你坐车的时候是不是在玩手机,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做梦明天的工作,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在想今天的安排?”师父反问。

“这……”徒儿仔细回想道:“师父,的确是这样的。”

师父微微颌首,不再言语。

“原来,这诸般困惑,诸般苦恼,诸般忧愁,都源于我们一心几用,顾此失彼啊!”徒儿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的一生,常常就是在这种举棋不定或多思多虑中反复度过的,不知不觉中衍生了众多苦恼,滋生了满目离愁,繁衍了不少幽忧。在这种负能量因子的不时干扰下,哪还有生活愉悦感呢?

因此,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常觉得生活不顺心,工作难开心,读书少快乐,自然而然便会产生各种压力和情绪不安,以致于陷入庸俗忙碌的辗转反侧中不能自拔,最终积淀成沉重的包袱使人喘不过气来。

如此看来,没有心保驾护航的世界,就会导致诚惶诚恐随时来进犯,让人不得安宁,身心疲惫,难有清净。

因而,要想活得更痛快、更真实、更精彩,我们就必须努力地阳光、朝气、勇敢、积极起来,将生命绚丽成灿烂而美丽的闪耀光芒。就像杨绛先生那样,百岁寿诞时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神思敏捷。

百岁时她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但是:“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将每一天做最后一天过,将每一天平静平淡的过,将每一天自然规律的过,生活其实就这么简单。百岁的杨绛先生道出了生活的禅机,日子就是一天天地过,一天重复着一天的过去。而这些所谓的重复,并不是得过且过的一成不变,而是渗透了精神、力量、灵魂、情感等诸多因素,并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发酵、变化。

杨绛先生一生笔耕不缀,高龄也坚持文学创作,近十年来,可谓是硕果累累。

2007年,《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2014年,长篇小说《洗澡》的续集《洗澡之后》出版;还有《坐在人生的边上》《魔鬼夜访杨绛》《俭为共德》等十余篇短文佳作问世。何以缘由,让百岁的杨绛先生还能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

或许,百年的人生,百年的光阴,百年的体悟,风景看透后,那些燕归知春晓,荷举闻夏风,叶落晓秋浓,陇头踏遍正是梅香时的自然之美,留给了先生朴实、简单、素净、热烈,优美的生命印象。

正如她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人生的喜怒哀乐愁,桩桩件件都得我们去经历、尝尽、体验,并于此成长、发展、收获、丰满。

守住心内的淡定从容,随缘人生的际遇种种,确信人生的信念信条。杨绛先生用她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情怀惟有自然,心态学会坦然,胸襟懂得接纳,想法付诸行动,学会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一生中哪怕做好了一件事,也是丰收、圆美的。

先生智慧,淡定,从容,温暖,内涵,其实先生自认自己平凡。作为普通女性,她一生放弃事业和爱好辅助丈夫钱钟书著书立学、教学育人,她敢于、甘于牺牲小我,成就丈夫的文采斐然和人生辉煌,这是一种奉献美德。然而,先生也有自己的世界,闲暇之余自我快乐地耕种,创作出一片新天地,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春华秋实。

生命的历经,苦难激发动力,困难指引方向,艰辛开拓力量,凡事顺着心慢慢走下去,我们便能抵达天空之城的广袤蔚蓝中。

知名汉学家叶嘉莹也是这般的女子,如兰暗香来,漫山醉清风。

她一生坎坷、艰辛,经历了离乡背井、牢狱之灾、失业失家、寄人篱下、家庭不和、爱女早失的不幸遭遇,就是在这万般困苦和众多磨难中,叶嘉莹不离不弃地坚持汉学文化研究七十余载,发扬发展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教学、学术,成就显著,贡献非凡。她还大力“倡导幼少年学习诵读古典诗词,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中国国学走向更辉煌、更广阔添砖加瓦。

2014年,九十高龄的她回到心心想念的祖国,回到汉学文化的怀抱中。

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鬓霜花的叶嘉莹在祖国的怀抱中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她努力创作,勤奋耕耘,培育人才,生命花开恰好芬芳时。

百岁老人可以乐观、豁达、坦然、快乐、安静的生活、工作、读书,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心若敞亮,方向就清晰。心有愉悦,情怀便温暖。心更宁静,世间皆美好,就像雨会下,河会流,鱼会游,水草会摆头那般,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云朵在山水间游曳。美妙无比。

人生,原来简单如许。

作者:江晓英,笔名紫翘,淘漉文化专栏作者。已出版《月若有情月长圆 ,最痴不过张爱玲》《林徽因:民国最美的女神》《不为回首,只为阑珊》《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苏青:风从海上来》等。在二十多家平面纸媒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作品百余篇。目前累计正式出版发表文字一百余万字。网络发表文字三百余万字。


相关文章

  • 不喧哗自有声
  • 不喧哗,自有声 文/这么远那么近 如果开始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走下去,那么就继续顺着内心的道路,做那个对自己慷慨义无反顾的流浪者,让每一个想扮演自己的人,都尽兴.故事是昨天的瞬间,沿着长长的路,恍然如梦,到永远.不要忘记出发时的决心,不要忘记曾 ...查看


  • [优秀作文]珍宝的灰烬
  • 我在子固路上走着时,远远看见两个人,手牵着手过来.那略微走前一步的女人,和我已过花甲之年的母亲年纪应该差不多.身材是松垮了,脸上倒还没有完全皱纹密布,她的五官还是清清爽爽的,年轻时的端庄与美依然有迹可循. 但是她的头发已经灰白了,那种白不像 ...查看


  • 2013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寻找适宜的环境
  • 2013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寻找适宜的环境 箍桶老人将他的铺子迁得更远了. 镇上的人忍不住纷纷询问,老人只一摆手:"我只想找个更适合做箍桶的地儿罢了." 小镇是个古镇,青砖灰瓦,淙淙流水,静谧安恬得如一只温顺的猫,眯着 ...查看


  • 神话故事的成语:世外桃源
  • 世外桃源[注音]shì wài táo yuán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 ...查看


  • [心灵之约]??幸福就是牵着一双想牵的手,一起走过繁华喧嚣,一起守候寂寞孤独
  • [1]幸福是比较级.并非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曾经的不幸福比较.一个人只要经历过坏透了的日子,就会真正懂得感激幸福. [2]自以为聪明的人把自己潜藏在爱情背后,在爱情背后同样收获着幸福和快乐,而有的人为了所谓的爱情不但不计较她的所作所为,还 ...查看


  • 往事如烟,抹不去那缕思念![伤感美文]
  • 往事如烟,抹不去那缕思念! 那一天相见之后,你来去匆匆. 那一别,更浓了思念. 回眸中,是你的如花笑靥. 绽放在秋季的艳阳天. 相见不如怀念,谨以此文献给最初的你! --题记 夜未央,城市无眠,我亦如此. 窗外,灯火依旧阑珊,让微风亲吻我的 ...查看


  • 温馨浪漫的爱情短信
  • [26] 我以我的方式挽留你,你以你的沉默把我吸引:一切多么美好,心与心的距离变成零:青春在风中飞扬,梦想在激情中回荡,相信未来,心不会变! [27] 列车在铁轨上无声滑行,白雪枕着梦想在旷野上睡,你的脸在我身后飞快的追:阳光明媚,幻想伴着 ...查看


  • 作文:扎西德勒!九寨沟
  • 扎西德勒!九寨沟 九寨沟的夏天满目绿意盎然,置身于童话般的梦幻世界,真的叫人间天堂.今年夏天我怀着向往已久的激动心情来到了素有人间仙境的九寨沟.清晨,阳光洒落在清新透亮的九寨沟,雨后的九寨更加美丽妖娆.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使 ...查看


  • 死者的自白
  • 死者的自白 那一刹那的寂静实在可怕.虽然只是一刹那,但身处其中却觉得正在无尽的岁月中熬受着孤独的痛苦. 寂静?或许应该称之为寂灭更为恰当吧.怎样形容那时候我的感受呢?就像小时候我恐惧黑洞一样,连声音都被吸得一毫不剩的寂静与恐慌.但当那种如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