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地形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马寅初中学 王云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知道山区的含义;学会分析地势对河流流向、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能对地图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地图等资料的学习活动,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通过比较探究、合作学习等深层次的自主学习,分析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人地关系观,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理解山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课前视频:(景观欣赏)

师: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生:喜欢。喜欢它什么?生:„„ 而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PPT材料展示:

虞美人 李煜(南北朝)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大江的水都是要向东流?学生回答。

如果正确——师:(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如果错误——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注意学生的用词,不能出现左边、右边)

【新课教学】

一.地势西高东低

出示《中国地形图》,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提问:我们说地图有三要素,这是地图的哪一要素呢?(图例)

图例是我们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这一图例中,你可以从中获取什么信息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师:我们来验证我们读图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

说明: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展示图片剖面图。 这种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

引导学生探究:请同学们观察所切的剖面图,看看中国的地势有何特征? 生:西高东低、逐级递减、三级阶梯

问:这幅地形图中从颜色相近度来看可以大致分几部分?你能不能尝试着把各部分的界限用笔勾勒出来。在你勾勒出的线条上分布着什么地形?(山脉)

请学生读课本三级阶梯的范围,老师并展示三级阶梯的大致状况。

教师设问:这三级阶梯上,从第一阶梯出发,我们可以依次看到哪些地形类型?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

归纳: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青藏高原往北到中国的边境线,往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以高原、盆地为主的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米-2000米之间;再往东是平原和丘陵交错构成的第三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展示:五种地形类型(学生是否可以分辨出是属于哪种地形?)

二、地形复杂多样

1、找一找:山脉

地图册26页,学生自主寻找山脉:

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走向寻找: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等。

练一练:出示空白《中国山脉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分别说出:①-⑤、⑥-11、12-13、14-16山脉的名称及走向。

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要求学生要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之后,让学生一起完成PPT填图,引导学生思考:高原、盆地、平原与山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

生:根据观察得出: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归纳: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在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三大丘陵不同的地形单元。

承转:这说明了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展示:四大高原图片,猜一猜:分别是哪个高原?生:(要求学生能概括出四大高原的特征。体会同一种地形内部不同的景观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

承转:我国拥有的这五种地形,其面积差异很大,你们知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种地形?最小的又是哪种?

三、山区面积广大

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圆饼图知道各种地形的比例。

引导学生认识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国山区所占的面积。(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呢?

归纳: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师:我国大部分都是山区,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勤劳而智慧的人们在这样的条件上,努力改变自己的家园。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去山区逛一下。

展示:小明和小玲的对话

议一议: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请你对山区的开发和建设出谋划策!(可以结合小明和小玲的对话进行小组讨论)

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有利也有弊,利——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大;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山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探究:观察图3-12《中国的地形》和图3-4《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

(1)你能发现人口的分布与地形之间的什么关系吗?

(2)选择一种你们感兴趣的地形,说说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3)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两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

归纳:

①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种植业比较发达;

②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所以,我们既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又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构成了我们多样的生活环境,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勤劳而智慧的人们总是能因地制宜的发扬本地区的优势,克服本地区的劣势,在发扬优势中,在克服劣势中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营造出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秀美山川,让这一朵奇葩开遍祖国大地。(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马寅初中学 王云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知道山区的含义;学会分析地势对河流流向、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能对地图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地图等资料的学习活动,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通过比较探究、合作学习等深层次的自主学习,分析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人地关系观,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理解山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课前视频:(景观欣赏)

师: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生:喜欢。喜欢它什么?生:„„ 而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PPT材料展示:

虞美人 李煜(南北朝)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大江的水都是要向东流?学生回答。

如果正确——师:(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如果错误——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注意学生的用词,不能出现左边、右边)

【新课教学】

一.地势西高东低

出示《中国地形图》,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提问:我们说地图有三要素,这是地图的哪一要素呢?(图例)

图例是我们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这一图例中,你可以从中获取什么信息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师:我们来验证我们读图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

说明: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展示图片剖面图。 这种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

引导学生探究:请同学们观察所切的剖面图,看看中国的地势有何特征? 生:西高东低、逐级递减、三级阶梯

问:这幅地形图中从颜色相近度来看可以大致分几部分?你能不能尝试着把各部分的界限用笔勾勒出来。在你勾勒出的线条上分布着什么地形?(山脉)

请学生读课本三级阶梯的范围,老师并展示三级阶梯的大致状况。

教师设问:这三级阶梯上,从第一阶梯出发,我们可以依次看到哪些地形类型?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

归纳: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青藏高原往北到中国的边境线,往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以高原、盆地为主的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米-2000米之间;再往东是平原和丘陵交错构成的第三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展示:五种地形类型(学生是否可以分辨出是属于哪种地形?)

二、地形复杂多样

1、找一找:山脉

地图册26页,学生自主寻找山脉:

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走向寻找: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等。

练一练:出示空白《中国山脉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分别说出:①-⑤、⑥-11、12-13、14-16山脉的名称及走向。

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要求学生要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之后,让学生一起完成PPT填图,引导学生思考:高原、盆地、平原与山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

生:根据观察得出: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归纳: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在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三大丘陵不同的地形单元。

承转:这说明了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展示:四大高原图片,猜一猜:分别是哪个高原?生:(要求学生能概括出四大高原的特征。体会同一种地形内部不同的景观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

承转:我国拥有的这五种地形,其面积差异很大,你们知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种地形?最小的又是哪种?

三、山区面积广大

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圆饼图知道各种地形的比例。

引导学生认识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国山区所占的面积。(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呢?

归纳: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师:我国大部分都是山区,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勤劳而智慧的人们在这样的条件上,努力改变自己的家园。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去山区逛一下。

展示:小明和小玲的对话

议一议: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请你对山区的开发和建设出谋划策!(可以结合小明和小玲的对话进行小组讨论)

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有利也有弊,利——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大;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山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探究:观察图3-12《中国的地形》和图3-4《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

(1)你能发现人口的分布与地形之间的什么关系吗?

(2)选择一种你们感兴趣的地形,说说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3)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两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

归纳:

①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种植业比较发达;

②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所以,我们既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又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构成了我们多样的生活环境,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勤劳而智慧的人们总是能因地制宜的发扬本地区的优势,克服本地区的劣势,在发扬优势中,在克服劣势中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营造出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秀美山川,让这一朵奇葩开遍祖国大地。(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2
  •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亚洲地形图上标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2.理解记忆亚洲的地形特点. 3.掌握亚洲主要气候特点及影响. 4.亚洲的河流的共性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5.习和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影 ...查看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 贵州省丹寨县第二中学教师:徐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发布的特点和降水发布的特点,了解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各地区 人民生活的影响. 2. 初步学会分析 ...查看


  • 教学设计中国的地形地势
  •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势的概念 2. 知道中国地势的特点 3. 初步学会分析地势特点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地势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 [课前准备] 1.< ...查看


  •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 ...查看


  • 地形气候测试题
  • 2014-2015初二第一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③④ C . ...查看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 ...查看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 第四节 气候特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 ...查看


  •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摘要:以茂兰自然保护区槽谷.漏斗.坡地3种典型地形部位的 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植物物种多 样性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对物种多样 性指数与土 ...查看


  • 中国地形练习题
  • 中国地形练习题 1.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 C.丘陵.平原 D.高原.盆地 2.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