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
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
1 )
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
A.真实、及时
B.准确、及时
C.准确、完整、及时
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
2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B.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
C.报国务院备案
D.报国务院审批
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A.但在统计调查实施前,可以变更
3 。 )
B.但在统计调查中,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
C.非经批准,不得变更
D.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变更
1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 )。
A.必要性、科学性
B.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C.可行性、科学性
D.合法性、科学性、必要性
1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 )。
A.审核、签署等管理制度
B.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C.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D.公布、保管等管理制度
13.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负责其所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
A.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4
C.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D.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
14.国家统计数据以下列哪个机构公布的数据为准?( )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15.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
A.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D.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
(注:具体详情主讲教师会在考题解析班级中详细讲解)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C 2. A 3. B 4. D 5. D
6. B 7. C 8. D 9. D 10. C
11. B 12. C 13. B 14. B 15. C 〃〃
5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2.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6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
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这一指标是( )。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
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7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 B.累计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
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25% B.2%
C.75% D.20%
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
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13.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
8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14. 环比发展速度是( )。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
15.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综合评价分析法〃〃〃〃〃
(注:具体详情主讲教师会在考题解析班级中详细讲解)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D 2. B 3. D 4. B 5. A
6. B 7. C 8. C 9. A 10. D
11. B 12. C 13. D 14. A 15. D
9 )。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
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
1 )
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
A.真实、及时
B.准确、及时
C.准确、完整、及时
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
2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B.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
C.报国务院备案
D.报国务院审批
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A.但在统计调查实施前,可以变更
3 。 )
B.但在统计调查中,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
C.非经批准,不得变更
D.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变更
1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 )。
A.必要性、科学性
B.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C.可行性、科学性
D.合法性、科学性、必要性
1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 )。
A.审核、签署等管理制度
B.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C.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D.公布、保管等管理制度
13.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负责其所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
A.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4
C.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D.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
14.国家统计数据以下列哪个机构公布的数据为准?( )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15.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
A.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D.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
(注:具体详情主讲教师会在考题解析班级中详细讲解)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C 2. A 3. B 4. D 5. D
6. B 7. C 8. D 9. D 10. C
11. B 12. C 13. B 14. B 15. C 〃〃
5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2.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6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
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这一指标是( )。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
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7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 B.累计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
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25% B.2%
C.75% D.20%
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
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13.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
8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14. 环比发展速度是( )。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
15.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综合评价分析法〃〃〃〃〃
(注:具体详情主讲教师会在考题解析班级中详细讲解)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D 2. B 3. D 4. B 5. A
6. B 7. C 8. C 9. A 10. D
11. B 12. C 13. D 14. A 15. D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