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四公子

  维新四公子,又名晚清四公子,指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这“四公子”都是当时名门达官之后,都参与了清末维新变法,才华杰出,忧国忧民,性格各异,命运多舛。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湖北巡抚(相当于湖北省省长)、湖广总督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幼年遭遇家变,受尽人间苦难,从而造就了愤世嫉俗的性格和慷慨壮烈的情怀。他应试科举但屡试不第之后,往各地游学,求教名师。后受甲午之战大败的刺激,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事业。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有足够的机会逃走,却无所畏惧地宣布:“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随即在家里从容坐待被捕。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其代表作《仁学》,死后遗著编为《谭嗣同全集》。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相当于湖南省省长)陈宝箴之子。他年仅二十七岁时(1886年)就应科举中了进士,曾任散馆编修、吏部主事。但他连中两榜进北京殿试之后,不愿意在京城待候补做官,而是回湖南做了父亲的幕僚,参与改革新政。陈三立曾与黄遵宪创办湖南时务学堂,深受张之洞器重。1904年底,陈三立与缪荃孙、方履中一同,奉端方之命整顿三江(江苏、江西和安徽)的教育机构,并就任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总稽查。父亲陈宝箴被慈禧太后秘密杀害以后,他发誓不与清廷合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病中绝食五日,忧愤而死。著名画家陈衡恪、文史学家陈寅恪,都是他的儿子。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浙江提督(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吴长庆之子。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患重病,年方十五岁的吴保初赶到父亲身边日夜伺候,如此孝顺的事迹闻于朝廷,得到褒奖,且授主事官衔。服丧期满后,入京师,分配在兵部学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补授刑部山东司主事,不久又委派担任贵州司主稿、秋审处帮办。吴保初在任职期间不畏权势,两次上书反对慈禧太后干预朝政,指斥腐败弊端。晚年同情革命,保护革命党人。   丁惠康(1868―1909),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相当于福建省长)丁日昌之子。从小受父亲教诲,博览家藏群书,常做诗文。二十岁赴京师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曾受广东总督岑春煊委派赴日本考察学校,并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辞职后在北京闲居,潦倒终生,不与黑暗的官场妥协。有《丁征君遗集》。   “清末四公子”的说法,见于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和《光宣诗坛点将录》、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胡先�《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陈声聪《兼于阁诗话》,将以上四人并举,如同“明末四公子: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那样,都是名臣之后,或则胸怀大志,卓尔不群;或则真慕风雅,诗文有声;与一般的纨绔子弟大异其趣,成为出类拔萃的佳公子。   另一说法,或以为无丁惠康,而有陕甘总督陶模(浙江嘉兴人)之子陶葆廉。■

  维新四公子,又名晚清四公子,指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这“四公子”都是当时名门达官之后,都参与了清末维新变法,才华杰出,忧国忧民,性格各异,命运多舛。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湖北巡抚(相当于湖北省省长)、湖广总督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幼年遭遇家变,受尽人间苦难,从而造就了愤世嫉俗的性格和慷慨壮烈的情怀。他应试科举但屡试不第之后,往各地游学,求教名师。后受甲午之战大败的刺激,积极投身维新变法的事业。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有足够的机会逃走,却无所畏惧地宣布:“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随即在家里从容坐待被捕。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三岁。其代表作《仁学》,死后遗著编为《谭嗣同全集》。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相当于湖南省省长)陈宝箴之子。他年仅二十七岁时(1886年)就应科举中了进士,曾任散馆编修、吏部主事。但他连中两榜进北京殿试之后,不愿意在京城待候补做官,而是回湖南做了父亲的幕僚,参与改革新政。陈三立曾与黄遵宪创办湖南时务学堂,深受张之洞器重。1904年底,陈三立与缪荃孙、方履中一同,奉端方之命整顿三江(江苏、江西和安徽)的教育机构,并就任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总稽查。父亲陈宝箴被慈禧太后秘密杀害以后,他发誓不与清廷合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病中绝食五日,忧愤而死。著名画家陈衡恪、文史学家陈寅恪,都是他的儿子。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浙江提督(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吴长庆之子。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患重病,年方十五岁的吴保初赶到父亲身边日夜伺候,如此孝顺的事迹闻于朝廷,得到褒奖,且授主事官衔。服丧期满后,入京师,分配在兵部学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补授刑部山东司主事,不久又委派担任贵州司主稿、秋审处帮办。吴保初在任职期间不畏权势,两次上书反对慈禧太后干预朝政,指斥腐败弊端。晚年同情革命,保护革命党人。   丁惠康(1868―1909),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相当于福建省长)丁日昌之子。从小受父亲教诲,博览家藏群书,常做诗文。二十岁赴京师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曾受广东总督岑春煊委派赴日本考察学校,并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辞职后在北京闲居,潦倒终生,不与黑暗的官场妥协。有《丁征君遗集》。   “清末四公子”的说法,见于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和《光宣诗坛点将录》、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胡先�《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陈声聪《兼于阁诗话》,将以上四人并举,如同“明末四公子: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那样,都是名臣之后,或则胸怀大志,卓尔不群;或则真慕风雅,诗文有声;与一般的纨绔子弟大异其趣,成为出类拔萃的佳公子。   另一说法,或以为无丁惠康,而有陕甘总督陶模(浙江嘉兴人)之子陶葆廉。■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 ,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 ...查看


  • 元旦的诗: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
  • <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原文 牢落临溪宅,蹉跎抱古心. 老惊残岁改,醉恋远钟沉. ...查看


  • 元旦的诗: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
  • <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原文 云物当楼俨列陈,微阳在水映杯新. 久同穷鸟依寒木,休问群魔塞要津. 氛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暮春过宗武
  • <暮春过宗武>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暮春过宗武>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暮春过宗武>原文 海尾江头各自还,车音绕郭觅溪湾. 倚墙花尽蜂犹恋,隔院苔寒鼠亦闲. 放棹已迷桃叶渡,读书疑对敬 ...查看


  • 2013福建高考历史考纲选修部分改革
  • 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 1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 ...查看


  • 完整试卷2
  • 肥东义和尚真中学 2013-201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老师 审卷人:单茹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 1. 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饮" ...查看


  • 严修与袁世凯
  • 当今之世,知道严修的人不多.但提起南开,大概无人不知.而南开的起点,就是严修家的一个家塾,后来的南开中学和大学,多少都跟严修有点关系.让南开很得意的校友周恩来,当年也深受严修的赏识. 严修跟袁世凯的关系很深,如果说,袁世凯这一生,有什么知交 ...查看


  • 中国历史上十大冤案
  • No.1  名为"浮尸案" 浮尸案讲的是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帮吴王灭了楚国后,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墓,"出其尸,鞭之三百."正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但吴国的辉煌,仅是昙花一现.阖庐的儿子夫差当政后,重用 ...查看


  • 盛宣怀后人:薪火留在东洋
  • 盛宣怀主导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无意中触翻了辛亥革命的第一块骨牌.辛亥年可以说是盛氏家族的命运转折点,这个鼎盛世族自此家道中落,子孙两代多半命运坎坷,唯留在日本的后裔,能重振家业. 记者_秦旺 实习记者 雷顺莉 1911年10月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