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

作者:丁淦林徐培汀

新闻记者 2001年02期

  一、“苏报案”

  上海《苏报》从1903年5月27日起,聘请章士钊为主编。 他采取调整栏目、加强言论、变换字号等多种办法,突出宣传革命主张。6月9日,刊登邹容《革命军》一书出版广告,连续发表多篇鼓吹反清革命的文章。6月29日,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 发表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摘要,言辞激烈,称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6月30日,上海租界当局应清政府要求,逮捕章太炎, 次日邹容自动投案。7月7日《苏报》被封。7月15日,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此案,清政府为原告,章、邹等人为被告。章、邹等人慷慨陈辞,把法庭当作宣传革命的讲坛。12月24日,会审公廨判章、邹永远监禁。后在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下,不得不于1904年5月21日改判章监禁3年,邹监禁2年。此案震惊中外,扩大了革命报刊的影响。

  二、无线电新闻广播在华出现

  1923年1月23日, 美国商人奥斯邦与英文《大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发射功率50瓦,内容有新闻、文娱以及宗教祈祷节目,曾全文广播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为此,孙中山向《大陆报》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欣慰和称赞。该台于当年4月停播。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播。

  三、《申报》改革与史量才被刺

  1932年,上海《申报》为纪念创刊六十周年,在新闻、言论、副刊、社会文化事业等方面进行革新,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副刊《自由谈》的改革、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的创办等,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总经理史量才从1912年接办该报后,逐渐加强经营管理,改进新闻业务,使它发展成为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事业群体。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走上抗日进步的道路,成为著名的新闻事业家和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因此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于1934年11月13日遭特务暗杀。

  四、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青记”)成立

  1938年11月8日,在周恩来倡议下,由夏衍、范长江等人发起,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于上海。1938年3月30 日在汉口召开正式成立大会,更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总会设在汉口,后迁重庆。曾在成都、广州、桂林、长沙、延安、香港等地设立了25个分会。总会出版《新闻记者》月刊。以“青记”成员为骨干,还组成了国际新闻社(“国新社”)。“青记”为新闻界团结抗日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起,11月8日被定为中国记者节。

  五、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在1942年的全党整风运动中,延安《解放日报》进行了改革,目的是“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使之成为真正的战斗的党的机关报。为此,该报从4月1日起改版,以后又贯彻执行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在这次改革中,党的新闻工作理论也有很大发展,对于党报的党性原则、“全党办报”方针、文风、新闻记者的思想品质以及新闻定义、新闻本原、新闻的真实性等问题,都作了理论阐释。通过这次改革,党报走上了成熟的发展道路。

  六、《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争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25 日迁重庆。在国民党统治区十分复杂、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宣传党的主张,以真实的新闻、公正的言论和丰富的知识吸引广大读者,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它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既办好报纸,又重视经营管理(印刷、发行等),创造了在国统区办合法报纸的成功经验。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勒令停刊,共出版3231期。

  七、1956年的新闻改革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并以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等三个方面为重点,进行改革。新华社、中央及各地报纸、广播电台也纷纷进行改革,出现了许多新主张、新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新民报》赵超构提出的“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读者需要论”、报纸两重性(商品性、工具性)等。

  八、中国电视的诞生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1978年5月1日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开播,是我国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试播的还有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后改名为黑龙江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

  九、《光明日报》发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7年2月7日,报纸上出现“两个凡是”的观点,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阻碍拨乱反正的极左思想的反映。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天,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此文,随后全国各报陆续转载,在全国就真理标准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同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十、报业集团的组建和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1996年1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广州日报社进行报业集团试点,同年5月29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 成为中国首家报业集团。至2000年年末,全国已有16家报业集团。

  1994年中国大陆正式接入因特网,1995年网络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开放,从此我国网络新闻媒体迅速发展。1995年5月20日, 《中国贸易报》率先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站开通;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开通;同年11月7日,新华社的新华网开通。随后,中新社和大量报纸、 广播电台、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等,都建立了各自的网站,并逐步加强合作。2000年3月7日,北京市9 家新闻单位联合组成的千龙新闻网络联盟正式成立。5月28日,上海14家新闻单位发起主办的东方网开通。

作者介绍:丁淦林 徐培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作者:丁淦林徐培汀

新闻记者 2001年02期

  一、“苏报案”

  上海《苏报》从1903年5月27日起,聘请章士钊为主编。 他采取调整栏目、加强言论、变换字号等多种办法,突出宣传革命主张。6月9日,刊登邹容《革命军》一书出版广告,连续发表多篇鼓吹反清革命的文章。6月29日,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 发表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摘要,言辞激烈,称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6月30日,上海租界当局应清政府要求,逮捕章太炎, 次日邹容自动投案。7月7日《苏报》被封。7月15日,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此案,清政府为原告,章、邹等人为被告。章、邹等人慷慨陈辞,把法庭当作宣传革命的讲坛。12月24日,会审公廨判章、邹永远监禁。后在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下,不得不于1904年5月21日改判章监禁3年,邹监禁2年。此案震惊中外,扩大了革命报刊的影响。

  二、无线电新闻广播在华出现

  1923年1月23日, 美国商人奥斯邦与英文《大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发射功率50瓦,内容有新闻、文娱以及宗教祈祷节目,曾全文广播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为此,孙中山向《大陆报》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欣慰和称赞。该台于当年4月停播。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播。

  三、《申报》改革与史量才被刺

  1932年,上海《申报》为纪念创刊六十周年,在新闻、言论、副刊、社会文化事业等方面进行革新,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副刊《自由谈》的改革、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的创办等,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总经理史量才从1912年接办该报后,逐渐加强经营管理,改进新闻业务,使它发展成为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事业群体。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走上抗日进步的道路,成为著名的新闻事业家和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因此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于1934年11月13日遭特务暗杀。

  四、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青记”)成立

  1938年11月8日,在周恩来倡议下,由夏衍、范长江等人发起,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于上海。1938年3月30 日在汉口召开正式成立大会,更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总会设在汉口,后迁重庆。曾在成都、广州、桂林、长沙、延安、香港等地设立了25个分会。总会出版《新闻记者》月刊。以“青记”成员为骨干,还组成了国际新闻社(“国新社”)。“青记”为新闻界团结抗日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起,11月8日被定为中国记者节。

  五、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在1942年的全党整风运动中,延安《解放日报》进行了改革,目的是“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使之成为真正的战斗的党的机关报。为此,该报从4月1日起改版,以后又贯彻执行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在这次改革中,党的新闻工作理论也有很大发展,对于党报的党性原则、“全党办报”方针、文风、新闻记者的思想品质以及新闻定义、新闻本原、新闻的真实性等问题,都作了理论阐释。通过这次改革,党报走上了成熟的发展道路。

  六、《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争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25 日迁重庆。在国民党统治区十分复杂、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宣传党的主张,以真实的新闻、公正的言论和丰富的知识吸引广大读者,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它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既办好报纸,又重视经营管理(印刷、发行等),创造了在国统区办合法报纸的成功经验。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勒令停刊,共出版3231期。

  七、1956年的新闻改革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并以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等三个方面为重点,进行改革。新华社、中央及各地报纸、广播电台也纷纷进行改革,出现了许多新主张、新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新民报》赵超构提出的“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读者需要论”、报纸两重性(商品性、工具性)等。

  八、中国电视的诞生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1978年5月1日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开播,是我国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试播的还有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后改名为黑龙江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

  九、《光明日报》发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7年2月7日,报纸上出现“两个凡是”的观点,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阻碍拨乱反正的极左思想的反映。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天,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此文,随后全国各报陆续转载,在全国就真理标准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同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十、报业集团的组建和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1996年1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广州日报社进行报业集团试点,同年5月29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 成为中国首家报业集团。至2000年年末,全国已有16家报业集团。

  1994年中国大陆正式接入因特网,1995年网络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开放,从此我国网络新闻媒体迅速发展。1995年5月20日, 《中国贸易报》率先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站开通;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开通;同年11月7日,新华社的新华网开通。随后,中新社和大量报纸、 广播电台、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等,都建立了各自的网站,并逐步加强合作。2000年3月7日,北京市9 家新闻单位联合组成的千龙新闻网络联盟正式成立。5月28日,上海14家新闻单位发起主办的东方网开通。

作者介绍:丁淦林 徐培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 巴西国际传播的发展与特点_周俊
  • 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View 巴西国际传播的发展与特点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1.91亿)和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均居世界第五位.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巴西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发展速度,吸引了世界各国注 ...查看


  • 近期新闻大事
  • 新闻热点聚焦 1.天宫二号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9月15日晚,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20多年前,当国际空间站还在筹备期时,我国就一直努力申请想要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却被美国以防止航天技术 ...查看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通讯的特征,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解读标题的特定含义,体会重点语句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的特殊结构,品味充 ...查看


  • 分析中国与西方的早期新闻传播异同及其原因
  • 分析中国与西方的早期新闻传播异同及其原因 --杨瑢 新闻学1502班 [1**********]8 [摘要] 人类诞生以来,信息传播一直都是十分有利的生存工具.从简单的口耳相传,到书信,到电话,到报纸,再到今天的广播电视互联网,新闻传播也随 ...查看


  • 八卦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八卦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作者:王静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2期 [摘要]本文分析八卦新闻的流行和受众心理特点的关系,认为八卦新闻的出现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密 ...查看


  • 读报和剪报
  • 读报和剪报 (语文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 1.读读报纸,丰富阅读阵地,了解报纸的种类,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报纸. 2.说说报纸的版面设计,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并归纳概括,用一句话写出来. 3.通过阅读报纸,筛选新闻和归 ...查看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 ...查看


  •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一.课程标准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京师 ...查看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高校在校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对国家来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的发展.而对大学生而言,对时事政治的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