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垃圾分类回收

日本垃圾分类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1、燃类:简单讲就是可以燃烧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胶制片,一般剩菜剩饭,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属于可燃垃圾;资源类:报纸,书籍,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不可燃类:废旧小家电(电水壶,收录音机)衣物,玩具,陶瓷制品,铁质容器;粗大类:大的家具,大型电器(电视机,空调),自行车。

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由此引申开来,只有大家都摒弃嫌麻烦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维习惯和安于中流的低标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消灭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专人来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30年前曾是“二恶英大国”

日本人多地少,国土面积狭小,客观地理环境决定他们不能如其他国家一样采用填埋垃圾的方式来处理垃圾。在日本,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垃圾焚烧的依赖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烧厂的数量占全球的70%,全国超过1/3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这导致大气中的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二恶英大国”。为了解决这个环境难题。从垃圾的源头着手,日本政府发起了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运动,运动也得到了国民的信任和支持。2008年,东京的垃圾年产量相比20年前减少了一半。同时,由于实行了严密的分类措施,现有的垃圾焚烧厂所燃烧的垃圾已经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学制品,大大降低了焚烧所造成的有毒气体排放量。

日本垃圾分类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1、燃类:简单讲就是可以燃烧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胶制片,一般剩菜剩饭,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属于可燃垃圾;资源类:报纸,书籍,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不可燃类:废旧小家电(电水壶,收录音机)衣物,玩具,陶瓷制品,铁质容器;粗大类:大的家具,大型电器(电视机,空调),自行车。

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由此引申开来,只有大家都摒弃嫌麻烦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维习惯和安于中流的低标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消灭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专人来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30年前曾是“二恶英大国”

日本人多地少,国土面积狭小,客观地理环境决定他们不能如其他国家一样采用填埋垃圾的方式来处理垃圾。在日本,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垃圾焚烧的依赖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烧厂的数量占全球的70%,全国超过1/3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这导致大气中的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二恶英大国”。为了解决这个环境难题。从垃圾的源头着手,日本政府发起了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运动,运动也得到了国民的信任和支持。2008年,东京的垃圾年产量相比20年前减少了一半。同时,由于实行了严密的分类措施,现有的垃圾焚烧厂所燃烧的垃圾已经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学制品,大大降低了焚烧所造成的有毒气体排放量。


相关文章

  • 浅析日本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实施的原因
  • 2012No.5(TotalNo.111)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JOURNALOFBEIJINGCITYUNIVERSITY 2012年第5期(总第111期) 浅析日本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实施的原因 窦林娟,刘兆芳 (山东工商学院日语系,山东烟台 ...查看


  • 为什么日本人能够"忍受"严苛的垃圾分类
  • 去过日本旅行或留学的童鞋肯定会感叹日本街道为什么这么干净,其实这背后和日本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有很大关系.说到日本的垃圾分类,小通有些不堪回首.以前在日本住的时候,小通就收到了房东拿来的垃圾分类指南,垃圾细致的分类一直让小通头疼.今天小通就和 ...查看


  • 徐海云:对比中日垃圾管理,再谈什么是垃圾分类
  • 对于日本,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经验,更要借鉴教训,在垃圾管理方面,我们存在短板,但也有优势.对比中日垃圾管理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垃圾分类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日本回收利用后生活垃圾主要采用焚烧处理.以东京为例,东京23个区200 ...查看


  • 中国名山大川有哪些
  • 中国名山大川有哪些?各是哪里的? .泰山-山东 华山-陕西 恒山-山西 衡山-湖南 嵩山-河南 雁荡山-浙江 黄山-安徽 峨眉山-四川 五台山-山西 武当山-湖北 青城山-四川 庐山-江西 鼎湖山-广东 武夷山-福建 普陀山-浙江 天台山- ...查看


  • 日本环保启示
  • 日本环保启示 早上去小南门的市场卖水果,意外地发现老板竟然用着印有纯日文的购物袋.为了满足好奇心我又去其他水果摊转了一圈,发现大家普遍用的都是这种.我想大家选择这种日文购物袋不仅仅只是为了好看,重点还是为了时刻提醒各位消费者朋友在环保方面多 ...查看


  • 日本垃圾分类的标准
  • 日本垃圾分类的标准 第一类:可燃垃圾 厨房垃圾(菜叶子.剩饭生菜.蛋壳等"生垃圾") 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 木屑及其他(小棒棍.烟头.湿毛巾.M巾.宠物粪便. ...查看


  • 国内与国外垃圾分类的区别
  • 国内与国外对垃圾分类的区别 一.国外-垃圾的分类 澳大利亚-垃圾分类: 国外分类垃圾桶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三个深绿色大塑料垃圾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 ...查看


  • 教学设计(垃圾分类处理)
  • <生活垃圾的回收与处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垃圾的回收分类过程,认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分类方法,认识回收标志, 2.能力目标:经历各种途径查阅.收集资料,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培养 ...查看


  • 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
  • 垃圾处理方法 因地区不同,世界各地的垃圾处理方式都不同.因此研修生抵日后务必要确认日本的垃圾处理方法. ■垃圾种类 垃圾可大致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型垃圾.资源垃圾四类.根据各地市的不同规定,还有更详细的分类. □可燃垃圾 可燃垃圾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