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专题训练 A3教师版

摩擦力专题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A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物体所受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A 正确; B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 正确;

C 、鞋底、轮胎的花纹等都是利用了摩擦力的有利影响,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轮胎上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达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故D 正确; 故选C .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种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的种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 、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由教材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和接触面的大小,以及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故A 、C 错误,B 正确.

由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可知:接触面粗糙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但是满足这一条件没有摩擦力.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3.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

B 、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是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如果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不会产生摩擦力,选项A 说法不对。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就不存在摩擦力,选项C 是不对的;两个运动的物体他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选项D 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所以选D 。

思路分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是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对摩擦力的概念的正确认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摩擦力。

4.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 .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 .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 .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答案】D

【解析】A 、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肯定不同,不符合题意; B 、在同一路面,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放上铁块加大压力,摩擦力也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C 、只要鞋拉动了,但物体并未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拉力.不符合题意; D 、只要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便可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便不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

思路分析: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根据各个条件判断正误 试题点评:本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平衡力的掌握,看学生能否结合平衡条件,处理影响摩擦力的相关问题. 5.赵强同学学了物理之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的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 )

A .坚固耐用 B .节约材料 C .便于运输

D .增大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 【答案】D

【解析】瓶盖上的竖条纹,增大了瓶盖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瓶盖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更方便地旋转瓶盖.综上分析故选D .

思路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图示的瓶盖上的花纹,与增大摩擦的方法联系起来即可得到答案

试题点评:将增大摩擦的具体方法与学过的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6.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不会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 .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B

【解析】小铁片受到向下的重力、磁性黑板对小铁片的引力、及黑板对小铁片的支持力及摩擦力;因磁铁对小铁片的引力及黑板对小铁片的支持力作用在垂直于黑板的方向上,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二力不可能平衡重力;黑板对小铁片的静摩擦力沿黑板面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故不掉下去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第1页 共26页 ◎ 第2页 共26页

故选B .

思路分析: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小铁片受力情况,则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小铁片能静止的原因.

试题点评: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平衡力不一定只有一对,像本题在水平方向上还有吸引力和支持力平衡,要会二力平衡,还要掌握竖直方向上的二力平衡.

7.考虑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探究的过程中应先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再研究某一因素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

A .等效替代法 B.类比法 C.控制变量法 D.物理模型法 【答案】C

【解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二: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与压力有关.研究压力(或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时,需要保持粗糙程度(或压力)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 .

思路分析: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所谓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试题点评:掌握物理研究方法的一般含义和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C .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答案】B

【解析】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既不发生相对运动,也不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是不会产生摩擦力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 、压力一定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 、一些摩擦是有益摩擦,一些是有害的,以自行车为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轴承、转动部分的摩擦就是有害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9.某人沿水平方向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桌,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讲台不受摩擦力 B .推力与讲台的重力大小相等

C .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 D .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则讲台桌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人对讲台的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选D .

10.用同样大小的力F , 分别以图所示的方式依次作用在同一木箱上, 使木箱向右运动,

其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

摩擦力最小的是图丙,选C

1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 .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 .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 .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

1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 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 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 在N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甲;然后再将N 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 沿N 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 )

A .两次M 所受滑动摩擦力f 甲 < f 乙 B .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 .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 乙 D .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A 、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 错误.

B 、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 正确. C 、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 错误. D 、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 错误. 故选B .

13.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 、B 错误.

A. 【答案】C

B.

C.

D. 摩擦力都相同

【解析】滑动摩擦力f =μF N ,甲图正压力等于重力,乙图正压力大于重力,丙图正压力小于重力,故滑动

第3页 共26页 ◎ 第4页 共26页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正确.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 错误. 故选D .

14.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 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与前进方向相反,f 1< f2 B.f 2与前进方向相反,f 1>f 2 C .f 1与前进方向相同,f 1 <f 2 D.f 2与前进方向相同,f 1>f 2 【答案】A

【解析】骑车前进时,后轮是主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后滑的趋势,

故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轮是从动轮,它在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于地面向前滑的趋势,故受向后的摩擦力. 后轮是主动轮,所以f1小于f2 故答案为A

1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 . 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 .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D

【解析】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

B 、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称之为静摩擦;当物体发生滑动是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故B 错误;

C 、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 错误;

D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 正确. 故选D .

16.如图所示,放在M 、N 两水平桌面上的P 、Q 两物体,分别在F P =5N 、F Q =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 .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答案】D

【解析】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所以木块A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于A 和地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A 相对于地面时静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由于这两方面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18.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 恰好沿竖起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

、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A .桌面M 一定比桌面N 粗糙 B .P 的速度一定大于Q 的速度 C .P 的质量一定大于Q 的质量

D .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由于物体PQ 都是做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相等,拉力F P >F Q ,所以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17.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 故选B .

19.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手臂伸进了瓷坛,瓷坛外形如图所示。谁知坛口太小,伸进去却拔不出来,急得大哭。另一小朋友小明见此情形急

中生智,安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他的方法是( )

A .把瓷坛打破 B.把手臂硬拉出来

C .顺着手臂倒肥皂水 D.把小孩突然抱起,利用惯性让瓷坛脱落 【答案】C

【解析】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等.在ABCD 四个选择项中,BD 都是从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这个角度考虑的.由于肥皂水比普通的水的润滑效果更好.所以应该顺着手臂倒肥皂水.使其变得光滑.以减小摩擦. 综上分析故选C

20.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 下列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

B. 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电热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 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 假如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再不会有电的产生 【答案】D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并不一定由磁场产生电,所以D 选项错误,选D

21.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第5页 共26页 ◎ 第6页 共26页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A

【解析】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

②平时一阵微风是无法吹动火车的,因为火车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抵消了风力.而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火车只在风力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

③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如果没有磁场,则发电机就发不出电来.但我们常用的电源除了发电机以外,还有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它们并不是利用电磁感应来产生电流的,所以即使没有磁场,我们也可以利用其它电源产生电流;

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以此来看,如果导体没有电阻,则导体的导电能力将是最好的,用没有电阻的导体导电,就再也不会有由于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耗了;

⑤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播、电视、手机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但传递信息的载体除了电磁波以外,电流、声音也都可以传递信息. 故选 A.

22.物理学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 ,式中μ叫动摩擦因素,N 为正压力,现有一物体G 受到向右水平的力F 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G 的质量为5kg ,动摩擦因素为0.4,则F 的大小为( )

A .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于手上了 B .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

C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D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答案】D

【解析】A .水桶的重力作用于水桶上,故A 错误;

B .鸡蛋砸石头,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小相等,故B 错误; C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具有惯性,故C 错误;

D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正确。

2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

线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对木块两次做功相同 B. 图线A 的拉力较大

C. 两次对木块拉力、摩擦力均相等 D. 木块两次获得的动能相同 【答案】C 【解析】(1)木块两次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因木块两次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两者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故B 不正确、C 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速度不同, 根据W=Fs可知,两次对木块所做的功不同,故A 不正确;

根据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知,木块两次获得的动能不同,故D 不正确. 故选C .

26.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某工人设计了如图

2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2N B.10N C.20N D.40N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物体的质量m=5kg,根据G=mg=5kg×10N/kg=50N;由于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压力等于重力,所以F=50N,根据f=μN=0.4×50N=20N。

23.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F 、p 不变,f 变大 C . F 变小,p 、f 变大 【答案】B

【解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不变,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 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 不变. 故选B .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F 、f 不变,p 变大 D . F 、f 不变,p 变小

【答案】C

【解析】在以上四种情况中,BCD 都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A 没有,所以首先可以排除A .

在B 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其所用力的大小与D 是一样的.都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

在C 中使用的是动滑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滚动摩擦力的一半.所以此时所用的力最小,即最省力. 综上分析,故选C

27.. 所示,一质量为1kg 的长方体木块,静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若水平面上各处粗糙程度均 相同,在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最小水平施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则其大小关系为下列何者?

第7页 共26页 ◎ 第8页 共26页

A .F 丙>F 乙>F 甲 B.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答案】A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丙的压力最大,乙的压力次之,甲的压力最小,所以甲的摩擦力最小,丙的最大,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最小水平施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的关系是:F 丙>F 乙>F 甲

28.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 D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答案】D

【解析】无论是缓慢还是快速的把甲书和乙书抽出,抽乙的力都会大于甲的力气。因为抽甲乙都需要克服摩擦力,对乙书的摩擦力大于甲书的摩擦力。因为乙书受到的压力大,非常快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由于惯性,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29.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摩擦力的方向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二力平衡的条件。

31.用6N 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拉力撤掉, 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 ( ) A .6N B .0 C .大于6N D .小于6N 但大于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用6N 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平衡力,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6N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还是6N 。故选A 。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摩擦力的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不变的。

32.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

A .重力和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处于平衡状态,

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

33.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A 中在木块上加砝码是错误的, B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是错误的;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应该保持接触面大小不变,所以C 是错误的;D 我们必须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才能间接的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30.体重500 N的吴力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 .等于500 N,方向向下 B.等于500 N,方向向上 C .大于500 N,方向向下 D.大于500 N,方向向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吴力同学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由于是匀速上攀,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500N ,方向是竖直向下,故选B

A .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 .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 、手压罐的同时,罐也给手一个压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A 不符合题意.

B 、罐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而手对罐的压力在水平方向垂直于罐,不符合平衡力的要求,所以B 不符合题意.

C 、在竖直方向上,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手对罐有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所以罐会保持静止.所以C 符合题意.

D 、罐要向下滑动,给手一个摩擦力,同时手会给罐一个摩擦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手和罐上,是第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所以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第9页 共26页 ◎ 第10页 共26页

34.小强同学在锻炼身体时,沿竖直杆下滑,若他滑下的过程中某一段可看做匀速运动,则在这段过程中( ) A. 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他对杆的压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 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A

【解析】以小强为研究对象,他下滑过程中竖直方向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摩擦力。因为匀速下滑过程中,二力平衡,即重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合力为零。 35.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D. 用2F 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 【答案】A

【解析】由于木块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匀速运动,说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故A 正确。又由于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外力无关,所以C 和D 是错误的,显然B 也不对。 思路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38.如图所示,物体A 在B 的牵引下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从物体B 触地开始到物体A 刚好静止下来这段时间内,物体A 受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C .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答案】C 【解析】“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36.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答案】A

【解析】B 触地后,A 由于惯性继续在桌面上运动,直至静止.在A 运动的过程中,A 受水平桌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在A 运动过程中,A 受水平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不随时间变化.故选A .

39.. 图中的小朋友正在练习爬杆,这时他抓住杆子停了下来,让他的妈妈给拍了一个特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杆对小朋友的压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大于他的重力

C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他的重力 D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它与重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CD 【解析】:杆对小朋友的压力和他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等于他的重力所以AB 是错误的。C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他的重力D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它与重力的合力为零。所以CD 是正确的。

40.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 1,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1。现将物体乙叠放在物体甲上,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 2使物体甲向右匀速移动过程中,物体乙被左边墙上固定的细绳拉住且保持静止,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2,物体乙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3,细绳对物体乙的水平拉力为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 .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 .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答案】B

【解析】A 、小朋友之所以下滑是因为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没有什么下滑力,所以A 是错误的; B 、小朋友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所以B 是正确的;

C 、小朋友匀速下滑,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C 是错误的;

D 、小朋友下滑,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故选B .

37.如图12-6-2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6-2

A.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 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 木块以2v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A .f 1>F 1,f 1的方向水平向左 B .f 2>F 1,f 2的方向水平向左 C .f 2=F 2,f 2和F 2是一对平衡力

D .f 3=T , f 3和T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11页 共26页 ◎ 第12页 共26页

【答案】B

【解析】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 1,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1,由于物体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 1=F 1,所以A 错。如图5所示,甲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拉力F 2,乙对甲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所以f 2<F 2。当然f 3≠T 。 4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是增大管内的气压

B .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D . 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B

【解析】解:A 、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是减小管内气压,不是增大管内的气压,故A 错误; B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 正确; C 、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 错误; D 、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故D 错误; 故选B

42.如图5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A.t =3s 时,物体受到力的合力是1N B .t =6s 时,将F 撤掉,物体立刻静止 C.2s ~4s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 .t =1s 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答案】A

【解析】A .当t =5s 时,速度不变化,此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F=3N,所以摩擦力是3N ,当t =3s 时,物体受到力F=3N,摩擦力是2N ,所以合力是1N ,符合题意; B .t =6s 时,将F 撤掉,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刻静止,不符合题意;

C .2s ~4s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D .t =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N ,不符合题意。

45.一重为G 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物体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物体受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C .不受任何力

D .物体受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绳拉牛的力等于牛拉绳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 错 绳拉牛的力等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平衡力大小相等),B 错 故选D

43.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选B 46.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如图所示,甲物体用细线拴在左边竖直墙上,现用力把乙物体从右端匀速拉出来,所用力F=15N,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 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 图(丙)在力F 拉动木块B 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逐渐变大

D. 图(丁)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由图可知该同学运动越来越快 【答案】A 【解析】

4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甲=f乙=15N,f 甲向右,f 乙向左 B .f 甲=f乙=15N,f 甲向左,f 乙向右 C .f 甲=f乙=15N,方向都向左 D .f 甲=0,f 乙=15N方向向左 【答案】A

【解析】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地面是光滑的,乙和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和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大小为15N ,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平衡力的特点,甲对乙的摩擦:f=15N,水平向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摩擦大小是15N ,水平向左,乙对甲的摩擦大小是15N ,方向水平向右.故选C .

思路分析:乙的受力情况: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摩擦和乙对甲的摩擦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第13页 共26页 ◎ 第14页 共26页

试题点评:(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本题的思路:首先从乙物体入手,因为乙受到的拉力是已知的,根据平衡力特点求出摩擦力.再分析甲的受力情况

47.小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拉动物体A ,使重为2000N 的物体A 在3s 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 ,若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强所用水平拉力F=250N,在这个过程中

[

A .小强做的有用功为4500J

B .小强所用拉力F 的功率为1200W C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D .重力做了12000J 的功 【答案】C

【解析】N 为为绳子的股数 N=600/250=2.4 故N=3

1) 拉力的功 F=250N S=3h=3*6m=18m

W=FS=250N*18m=4500J A. 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B. 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P=W/T=4500J/3S=1500W C.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有用功W'=fh=600N*6m=3600J 【答案】D η=W'/W=3600/4500=80% 【解析】 48.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 /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试题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条形磁铁的受力方向,则二力平衡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

可知摩擦力的方向;

由滑片的移动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的变化,则可知磁性强弱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力的变化,由二力平衡关系可知条形磁铁的所受摩擦力的变化.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侧为N 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条形磁铁所受磁场力向左;因条形磁铁

A. 拉力F 的功率为4W 处于平衡状态,即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应与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物体A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N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得螺线管内的电流减小,则可知螺线的磁性减弱,C. 若物体A 匀速运动2s ,拉力F 做功为4J 条形磁铁所受到的排斥力减小;因条形磁铁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也减小. D. 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 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D . 【答案】A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解析】重为100N 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 /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点评:本题将力学与电磁学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二力平衡等内容,计的示数为5N 。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F 的功率为考查内容较多,但只要抓住受力分析这条主线即可顺利求解,是一道典型的好题. P=FV=5N*0.8m/S=4W; 物体A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10N; 若物体A 匀速运动2s ,拉力F 做功为W=FS=5N*0.8m51.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用托盘天平测/s *2S=8J; 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 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A 是正确的。 量物体的质量时,用手移动游码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49.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关③1㎏的铁比1㎏的木头重④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⑤谱线 “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

去⑥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请你来帮助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用手移动游码,不能用手,要用镊子。③1㎏的铁和比1㎏的木头一样重。④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是距离单位。⑥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

A .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G 1=2G 2. 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B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 A =2G2. 52. 如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 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C .A 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右的. 皮带,可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向后运动。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 ,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

第15页 共26页 ◎ 第16页 共26页

D .A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A 、B 所受合力都为0,物体A 所受拉力等于A 所受的摩擦力,是B 重力的2倍.

物体A 所受拉力等于A 所受的摩擦力,是B 重力的2倍,故A 错误,B 正确, 物体静止,所受合力为0,不存在合力方向,故C 错误.

物体A 静止受4个力,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物体B 静止受两个力,重力和拉力,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上的物体静止时,拉力等于摩擦力,所受合力为0,以及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情况分析. 50.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位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位于水平位置且右端固定在墙上,当电磁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端逐渐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别是(

)

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木块是静止的,C 错误;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由于惯性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惯性A 。

55.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A .f 是皮带运动的阻力

B .人相对于“跑步机”是运动的 C .α角增大,人跑得更省力

D .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f 是皮带运动的动力,人相对于“跑步机”是静止的,相对于皮带是运动的,α角增大,人跑得更省力,人的重力垂直于皮带的分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选项为C

53.如图所示,木块M 重20N 。在3N 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0.4m 的过程中,不计滑轮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木块受摩擦力6N C .拉力的功率为0.6W D .拉力做功

3.6J

[

“有益”摩擦:_,增大摩擦的方法; “有害”摩擦:_______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

【答案】有益的摩擦有: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车闸与车轮之间的摩擦、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等都是有益的摩擦.

增大的办法:轮胎、脚踏板上、以及车把上都刻有花纹,利用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有害的摩擦有:车轴之间的摩擦.

减小办法:在轴的位置防止滚珠或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并且在这些位置经常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

【解析】

【答案】B 试题分析:自行车上面的摩擦既有对人有益的也有对人有害的.在自行车的设计上,后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以及功率的计算。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摩擦是有益的摩擦,提供了自行车前进的动力.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是一种有益的摩擦,防止脚在脚踏板条件可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M 所受的阻力;已知物体的速度和通过的距离,以及动滑轮上绳子的上打滑.增大摩擦的办法就要从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W 车轴间的摩擦是一种有害的摩擦,就要尽量的减小它.在压力一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加润滑油,变滑动为

段数,根据公式W=FS可求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根据公式P 可求拉力F 的功率。

滚动来减小摩擦. t

A 、物体的速度没有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没有发生改变,故A 错误; 有益的摩擦有: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车闸与车轮之间的摩擦、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等都是有益的摩擦. B 、绳子对物体M 的拉力就等于物体M 所受的摩擦力:f=2F=2×3N=6N,故B 正确; 增大的办法:轮胎、脚踏板上、以及车把上都刻有花纹,利用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刹车时,C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0.4m=0.8m;需要的时间t=0.4m÷0.2m/s =2s; 用力捏紧车闸,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2s 内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W=FS=3N×0.8m=2.4J,故D 错误;拉力F 的功率为P=W/ t =2.4J÷2s =1.2W,故有害的摩擦有:车轴之间的摩擦. C 错误。故选B 。 减小办法:在轴的位置防止滚珠或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并且在这些位置经常加润滑油54.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来减小摩擦. ( )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自行车上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如车轴处,以及要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如轮胎与地面之间,都存在摩擦,分清其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是解此题的关键.

56.小明穿着运动鞋跑步,一只脚不慎踩住了另一只脚上松开的鞋带,由于 向前摔倒了。老师提醒他鞋带经常松开的原因很可能与摩擦力有关,于是小明想到了两种解决的办法:一是系鞋带时尽量拉紧,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二是将尼龙鞋带换成纯棉鞋带,这是通过 的

方法增大摩擦力.

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答案】惯性;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解析】小明跑步时,一只脚不慎踩住了另一只脚上松开的鞋带,小明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C .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运动的 因此会向前摔倒; 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用力系紧鞋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由于纯棉鞋带比尼龙鞋带粗糙,因此将尼龙鞋带换成纯【答案】A 棉鞋带,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 【解析】木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无相对运动趋势,不具备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所以A 正确;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B 错误;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的

第17页 共26页 ◎ 第18页 共26页

57. 一小组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测滑动摩擦力;将A 、B 叠放、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去拉,当甲中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 示数为60 N,b 示数为110 N,则A 、B 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弹簧测力计a 、b 示数不相等的原因为 或

【答案】60,A 与水平面还有摩擦力,弹簧测力计b 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对B 进行受力分析,当A 被拉动时,B 受到A 对B 向右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a 对B 向左的拉力,由于B 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等于A 、B 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即f=60N;

(2)如果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受到弹簧测力计b 对A 向右的拉力作用和地面、B 分别对A 向左的摩擦力;并且弹簧测力计b 的示数等于两个摩擦力之和,故弹簧测力计a 、b 示数不相等;

如果物体A 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b 的示数范围就比较大,也可导致弹簧测力计a 、b 示数不相等.

58.如图,ABCD 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牛,A 、D 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牛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 砖与B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B砖与C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答案】、50N 0N

【解析】分析:结合平衡力的知识,分三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将四块砖视为一个整体;2.对第一块砖(A )进行分析;3.对第二块砖(B )进行分析.就可知道各砖之间的力的关系.

解答:解:先把四块砖看作一个整体:四块砖的总重力是200N ,两边的压力F 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200N 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A 和D 各受到100N 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

对于第一块砖(A ):受到左边木板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00N ;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大小为50N ;根据平衡力知识,它(A )还受到B 砖对它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5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 砖对B 砖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方向向上;

对于第二块砖(B ):已经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向下的重力50N 、A 砖对它(B )的向上的摩擦力50N ,这两个力正好是一对平衡力;故B 砖不再受其它力,即B 砖和C 砖之间没有力的作用;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也就为0;

故A 砖与B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50N ;B砖与C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

点评:找好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还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各砖块处于静止状态),确定出具体的平衡力.

59.如图所示,草坪式浴室防滑垫是用柔软的PVC 材料制成,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反面有许多小吸盘。正面是通过增大 ,反面是利用大气压增大对地面的_____________,两措并举增大了摩擦力,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答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 【解析】(1)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

(2)而防滑垫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6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 N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A 、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推力F 2= N。

【答案】0 12

【解析】在甲图中,物体A 、B 在12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 、B 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 在物体A 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 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

物体A 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也为12N ;

在乙图中,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12N .

6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试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 .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 .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 .不受力

(1)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答案】C ,B 【解析】(1)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与输送带之间既没有相对运动,又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米袋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输送带停止运动,但米袋由于惯性仍向右运动,为了阻碍米袋向右运动,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个方向向左的摩擦力.故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62.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如右图),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用手抓住竹筷并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最终使玻璃杯静止在空中。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9kg ,则筷子与米间的摩擦力是 N,米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米所受重力和筷子对米的摩擦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g 取10N/kg)

【答案】9,竖直向上,平衡力

【解析】由题意知: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与它们对竹筷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9页 共26页 ◎ 第20页 共26页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G=mg=0.9kg×10N/kg=9N=f,方向竖直向上。

63.如图,用100N 的力拉着物体A 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前进,若A 受到的摩擦力是20N ,则B 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B 物体的速度是_____m/s 。

答:(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600J ;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3)推力F 的大小为80N . 65.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 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0~6s 内拉力F 做的功是 J (取g=10N/kg)

【答案】40N ,4m/s

【解析】物体A 做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

而拉力F 的方向向左,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f A 和绳对A 的拉力方向向右, ∵F=100N,f A =20N,

∴绳对A 的拉力为:F 拉A =F-fA =100N-20N=80N; 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而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物体B 受的摩擦力f B =

【答案】1;3.6. 【解析】解:(1)由乙图可见,铁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因此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 ,根据平衡力的特点,故铁块受到摩擦力大小f=F﹣G=3N﹣0.2kg×10N/kg=1N.

(2)铁块在0~6s 内升高的距离S=vt=0.2m/s×6s=1.2m,因此拉力F 做的功W=FS=3N×1.2m=3.6J

66.如图甲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

F 拉A =×80N=40N, 22

而S B =2SA ,V A =2m/s,

∴物体B 的速度是:V B =2VA =2×2m/s=4m/s; 故答案为40N ,4m/s

点评:此题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利用动滑轮拉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64.如图所示,斜面长S=l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 ,将一个重为15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 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 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 : (2)斜面的机械效率η; (3)推力F 的大小N ; 【答案】

(2)若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解析】分析:(1)根据重为150N 的物体和高h=4m的斜面,利用W=Gh即可求出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由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 的功可知,运动过程中的总功为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加上200J ,然后利用η=

W 有用W 总

×100%,即可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3)由W=600J,斜面长S=10m,利用W=Fs,即可求出F , 解答:解:(1)W=Gh=150N×4m=600J ; (2)η=

W 有用W 总

×100%=

600J

×100%=75%;

600J 200J

(3)由W=Fs得,F=

W 800J ==80N. s 10m

A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答案】拉力没有沿水平方向 匀速直线 变大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D

【解析】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拉力没有沿水平方向.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2)若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3)小华将弹簧

第21页 共26页 ◎ 第22页 共26页

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67.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木板、毛巾、两块完全相同的带钩立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下表是在实验时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_______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有关”或“无关”) .

(1)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是不合理的,并指出在弹簧测力计正常使用下导致数据不合理的原因:

; .

(2)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3)小丽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呢?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

.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 (填“长方体”或“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通过做 次实验才能得出初步结论. 【答案】(1)2.9N 是由于没有匀速拉动木块造成的

(2)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长方体 2

【解析】不合理的数据是第二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9N 。是由于没有匀速拉动木块造成的。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长方体木块,至少需要通过做2 次实验才能得出初步结论.

68.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 为此,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猜想①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④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6)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

A .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1)水平匀速 二力平衡 (2)不对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3)② (4)侧 无关 (5)错误的 (6)B

【解析】(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猜想①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②。(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侧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69.(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2)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惯性 ; 左 . 左 , 2.6 (2) 静止 . 不变 , 增大 【解析】

第23页 共26页 ◎ 第24页 共26页

试题分析: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木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它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所以方向是向左的;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所以是2.6N ;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和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静止的;由于是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由于被举高的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大。 考点:惯性、摩擦力的方向、二力平衡、参照物、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70.如图,要把一个质量是450kg 的贵重物品A 沿水平地面移动100m ,工人把它放在一个质量是50kg 的木板B 上,然后用400N 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 沿直线匀速拉动,直至终点。 (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答案】(1)W=2Fs=2×16N ×0.25m=8J (2)∵Q=cm△t, 即25%W= cm△t ∴△

图19

=5℃

72.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 ,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g 取10N/kg,。求在此过程中:

(1)在匀速拉动B 的过程中,A 、B 之间的摩擦力是 N。 (2)计算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焦耳?

(3)在拉力做功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0

4

(2)W 总=FS=400N×100m=4×10J (3)解法一:

水平拉力可以分成两个成分,即拉动A 的拉力和拉动B 的拉力 拉动A 的拉力:F A = 9/10×400N = 360 N┉┉┉┉1分

4

拉动A 做有用功:W 有用 = FA S = 360 N×100m = 3.6×10J ┉┉┉┉1分

44

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 3.6×10J /(4×10J )=90%┉┉┉┉┉1分 解法二:

因为:η= W有用/ W总 = (F A S)/ (FS )= FA / F=f A / f ┉┉2分 又因为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所以:

η= f A / f = G A /G = m A /m = 450kg/500kg = 90%┉1分 解法三:

因为:η= W有用/ W总 = (F A S)/ (FS )= FA / F┉┉2分

根据提示,拉动A 所用拉力在总拉力中所占的比例等于A 的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所以:

η= G A /G = m A /m= 90% ┉┉┉┉┉┉1分

71.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

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0g 。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s ,弓

3

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 ,木头比热C=2× 10J /(kg ·℃),室温为20℃。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 尖端吸收,则1s 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答案】⑴ 1.5×104 J ⑵400N ⑶200W

【解析】由图知,滑轮组n=2,知道人的移动速度和移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人移动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s ,根据s=2s′求货物移动的距离s ′;知道货物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货物重,求出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再利用W=fs′求人做的有用功;求出了有用功,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人做的总功,再根据W=Fs求拉力大小;知道做功时间,利用功率公式求人拉力的功率;解:⑴W 有用=f s 物

代入数据得:W 有用=1.5×104 J ⑵η

代入数据得: F =400N ⑶ P

P =Fv

代入数据得:P =200W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摩擦力专题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A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物体所受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A 正确; B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 正确;

C 、鞋底、轮胎的花纹等都是利用了摩擦力的有利影响,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轮胎上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达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故D 正确; 故选C .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种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的种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 、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由教材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和接触面的大小,以及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故A 、C 错误,B 正确.

由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可知:接触面粗糙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但是满足这一条件没有摩擦力.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3.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

B 、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是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如果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不会产生摩擦力,选项A 说法不对。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就不存在摩擦力,选项C 是不对的;两个运动的物体他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选项D 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所以选D 。

思路分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是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对摩擦力的概念的正确认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摩擦力。

4.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 .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 .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 .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答案】D

【解析】A 、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肯定不同,不符合题意; B 、在同一路面,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放上铁块加大压力,摩擦力也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C 、只要鞋拉动了,但物体并未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拉力.不符合题意; D 、只要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便可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便不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

思路分析: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根据各个条件判断正误 试题点评:本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平衡力的掌握,看学生能否结合平衡条件,处理影响摩擦力的相关问题. 5.赵强同学学了物理之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的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 )

A .坚固耐用 B .节约材料 C .便于运输

D .增大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 【答案】D

【解析】瓶盖上的竖条纹,增大了瓶盖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瓶盖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更方便地旋转瓶盖.综上分析故选D .

思路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图示的瓶盖上的花纹,与增大摩擦的方法联系起来即可得到答案

试题点评:将增大摩擦的具体方法与学过的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6.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不会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 .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B

【解析】小铁片受到向下的重力、磁性黑板对小铁片的引力、及黑板对小铁片的支持力及摩擦力;因磁铁对小铁片的引力及黑板对小铁片的支持力作用在垂直于黑板的方向上,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二力不可能平衡重力;黑板对小铁片的静摩擦力沿黑板面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故不掉下去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第1页 共26页 ◎ 第2页 共26页

故选B .

思路分析: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小铁片受力情况,则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小铁片能静止的原因.

试题点评: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平衡力不一定只有一对,像本题在水平方向上还有吸引力和支持力平衡,要会二力平衡,还要掌握竖直方向上的二力平衡.

7.考虑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探究的过程中应先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再研究某一因素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

A .等效替代法 B.类比法 C.控制变量法 D.物理模型法 【答案】C

【解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二: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与压力有关.研究压力(或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时,需要保持粗糙程度(或压力)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 .

思路分析: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所谓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试题点评:掌握物理研究方法的一般含义和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C .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答案】B

【解析】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既不发生相对运动,也不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是不会产生摩擦力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 、压力一定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 、一些摩擦是有益摩擦,一些是有害的,以自行车为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轴承、转动部分的摩擦就是有害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9.某人沿水平方向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桌,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讲台不受摩擦力 B .推力与讲台的重力大小相等

C .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 D .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则讲台桌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人对讲台的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选D .

10.用同样大小的力F , 分别以图所示的方式依次作用在同一木箱上, 使木箱向右运动,

其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

摩擦力最小的是图丙,选C

1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 .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 .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 .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

1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 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 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 在N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甲;然后再将N 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 沿N 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 )

A .两次M 所受滑动摩擦力f 甲 < f 乙 B .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 .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 乙 D .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A 、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 错误.

B 、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 正确. C 、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 错误. D 、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 错误. 故选B .

13.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 、B 错误.

A. 【答案】C

B.

C.

D. 摩擦力都相同

【解析】滑动摩擦力f =μF N ,甲图正压力等于重力,乙图正压力大于重力,丙图正压力小于重力,故滑动

第3页 共26页 ◎ 第4页 共26页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正确.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 错误. 故选D .

14.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 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与前进方向相反,f 1< f2 B.f 2与前进方向相反,f 1>f 2 C .f 1与前进方向相同,f 1 <f 2 D.f 2与前进方向相同,f 1>f 2 【答案】A

【解析】骑车前进时,后轮是主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后滑的趋势,

故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轮是从动轮,它在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于地面向前滑的趋势,故受向后的摩擦力. 后轮是主动轮,所以f1小于f2 故答案为A

1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 . 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 .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D

【解析】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

B 、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称之为静摩擦;当物体发生滑动是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故B 错误;

C 、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 错误;

D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 正确. 故选D .

16.如图所示,放在M 、N 两水平桌面上的P 、Q 两物体,分别在F P =5N 、F Q =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 .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答案】D

【解析】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所以木块A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于A 和地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A 相对于地面时静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由于这两方面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18.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 恰好沿竖起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

、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A .桌面M 一定比桌面N 粗糙 B .P 的速度一定大于Q 的速度 C .P 的质量一定大于Q 的质量

D .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由于物体PQ 都是做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相等,拉力F P >F Q ,所以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17.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 故选B .

19.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手臂伸进了瓷坛,瓷坛外形如图所示。谁知坛口太小,伸进去却拔不出来,急得大哭。另一小朋友小明见此情形急

中生智,安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他的方法是( )

A .把瓷坛打破 B.把手臂硬拉出来

C .顺着手臂倒肥皂水 D.把小孩突然抱起,利用惯性让瓷坛脱落 【答案】C

【解析】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等.在ABCD 四个选择项中,BD 都是从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这个角度考虑的.由于肥皂水比普通的水的润滑效果更好.所以应该顺着手臂倒肥皂水.使其变得光滑.以减小摩擦. 综上分析故选C

20.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失去„„”为主题展开讨论. 下列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人将寸步难行

B. 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那么所有的电热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C. 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 假如失去了磁场,世界上就再不会有电的产生 【答案】D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并不一定由磁场产生电,所以D 选项错误,选D

21.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第5页 共26页 ◎ 第6页 共26页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A

【解析】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

②平时一阵微风是无法吹动火车的,因为火车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抵消了风力.而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火车只在风力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

③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如果没有磁场,则发电机就发不出电来.但我们常用的电源除了发电机以外,还有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它们并不是利用电磁感应来产生电流的,所以即使没有磁场,我们也可以利用其它电源产生电流;

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以此来看,如果导体没有电阻,则导体的导电能力将是最好的,用没有电阻的导体导电,就再也不会有由于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耗了;

⑤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播、电视、手机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但传递信息的载体除了电磁波以外,电流、声音也都可以传递信息. 故选 A.

22.物理学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 ,式中μ叫动摩擦因素,N 为正压力,现有一物体G 受到向右水平的力F 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G 的质量为5kg ,动摩擦因素为0.4,则F 的大小为( )

A .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于手上了 B .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

C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D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答案】D

【解析】A .水桶的重力作用于水桶上,故A 错误;

B .鸡蛋砸石头,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小相等,故B 错误; C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具有惯性,故C 错误;

D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正确。

2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

线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对木块两次做功相同 B. 图线A 的拉力较大

C. 两次对木块拉力、摩擦力均相等 D. 木块两次获得的动能相同 【答案】C 【解析】(1)木块两次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因木块两次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两者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故B 不正确、C 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速度不同, 根据W=Fs可知,两次对木块所做的功不同,故A 不正确;

根据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知,木块两次获得的动能不同,故D 不正确. 故选C .

26.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某工人设计了如图

2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2N B.10N C.20N D.40N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物体的质量m=5kg,根据G=mg=5kg×10N/kg=50N;由于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压力等于重力,所以F=50N,根据f=μN=0.4×50N=20N。

23.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 F 、p 不变,f 变大 C . F 变小,p 、f 变大 【答案】B

【解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不变,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 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 不变. 故选B .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F 、f 不变,p 变大 D . F 、f 不变,p 变小

【答案】C

【解析】在以上四种情况中,BCD 都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A 没有,所以首先可以排除A .

在B 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其所用力的大小与D 是一样的.都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

在C 中使用的是动滑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滚动摩擦力的一半.所以此时所用的力最小,即最省力. 综上分析,故选C

27.. 所示,一质量为1kg 的长方体木块,静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若水平面上各处粗糙程度均 相同,在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最小水平施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则其大小关系为下列何者?

第7页 共26页 ◎ 第8页 共26页

A .F 丙>F 乙>F 甲 B.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答案】A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丙的压力最大,乙的压力次之,甲的压力最小,所以甲的摩擦力最小,丙的最大,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最小水平施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的关系是:F 丙>F 乙>F 甲

28.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 D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答案】D

【解析】无论是缓慢还是快速的把甲书和乙书抽出,抽乙的力都会大于甲的力气。因为抽甲乙都需要克服摩擦力,对乙书的摩擦力大于甲书的摩擦力。因为乙书受到的压力大,非常快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由于惯性,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

29.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摩擦力的方向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二力平衡的条件。

31.用6N 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拉力撤掉, 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 ( ) A .6N B .0 C .大于6N D .小于6N 但大于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用6N 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平衡力,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6N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还是6N 。故选A 。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摩擦力的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不变的。

32.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

A .重力和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处于平衡状态,

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

33.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A 中在木块上加砝码是错误的, B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是错误的;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应该保持接触面大小不变,所以C 是错误的;D 我们必须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才能间接的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30.体重500 N的吴力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 .等于500 N,方向向下 B.等于500 N,方向向上 C .大于500 N,方向向下 D.大于500 N,方向向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吴力同学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由于是匀速上攀,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500N ,方向是竖直向下,故选B

A .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 .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 、手压罐的同时,罐也给手一个压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A 不符合题意.

B 、罐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而手对罐的压力在水平方向垂直于罐,不符合平衡力的要求,所以B 不符合题意.

C 、在竖直方向上,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手对罐有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所以罐会保持静止.所以C 符合题意.

D 、罐要向下滑动,给手一个摩擦力,同时手会给罐一个摩擦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手和罐上,是第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所以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第9页 共26页 ◎ 第10页 共26页

34.小强同学在锻炼身体时,沿竖直杆下滑,若他滑下的过程中某一段可看做匀速运动,则在这段过程中( ) A. 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他对杆的压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 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A

【解析】以小强为研究对象,他下滑过程中竖直方向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摩擦力。因为匀速下滑过程中,二力平衡,即重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合力为零。 35.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D. 用2F 的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F 【答案】A

【解析】由于木块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匀速运动,说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故A 正确。又由于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外力无关,所以C 和D 是错误的,显然B 也不对。 思路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38.如图所示,物体A 在B 的牵引下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从物体B 触地开始到物体A 刚好静止下来这段时间内,物体A 受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C .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答案】C 【解析】“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36.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答案】A

【解析】B 触地后,A 由于惯性继续在桌面上运动,直至静止.在A 运动的过程中,A 受水平桌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在A 运动过程中,A 受水平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不随时间变化.故选A .

39.. 图中的小朋友正在练习爬杆,这时他抓住杆子停了下来,让他的妈妈给拍了一个特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杆对小朋友的压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大于他的重力

C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他的重力 D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它与重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CD 【解析】:杆对小朋友的压力和他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等于他的重力所以AB 是错误的。C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他的重力D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它与重力的合力为零。所以CD 是正确的。

40.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 1,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1。现将物体乙叠放在物体甲上,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 2使物体甲向右匀速移动过程中,物体乙被左边墙上固定的细绳拉住且保持静止,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2,物体乙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3,细绳对物体乙的水平拉力为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 .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 .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答案】B

【解析】A 、小朋友之所以下滑是因为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没有什么下滑力,所以A 是错误的; B 、小朋友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所以B 是正确的;

C 、小朋友匀速下滑,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C 是错误的;

D 、小朋友下滑,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故选B .

37.如图12-6-2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运动,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6-2

A.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 地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 木块以2v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A .f 1>F 1,f 1的方向水平向左 B .f 2>F 1,f 2的方向水平向左 C .f 2=F 2,f 2和F 2是一对平衡力

D .f 3=T , f 3和T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11页 共26页 ◎ 第12页 共26页

【答案】B

【解析】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 1,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1,由于物体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 1=F 1,所以A 错。如图5所示,甲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拉力F 2,乙对甲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所以f 2<F 2。当然f 3≠T 。 4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是增大管内的气压

B .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D . 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B

【解析】解:A 、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的作用是减小管内气压,不是增大管内的气压,故A 错误; B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 正确; C 、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 错误; D 、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故D 错误; 故选B

42.如图5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A.t =3s 时,物体受到力的合力是1N B .t =6s 时,将F 撤掉,物体立刻静止 C.2s ~4s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 .t =1s 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答案】A

【解析】A .当t =5s 时,速度不变化,此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F=3N,所以摩擦力是3N ,当t =3s 时,物体受到力F=3N,摩擦力是2N ,所以合力是1N ,符合题意; B .t =6s 时,将F 撤掉,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刻静止,不符合题意;

C .2s ~4s 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D .t =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N ,不符合题意。

45.一重为G 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物体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物体受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C .不受任何力

D .物体受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绳拉牛的力等于牛拉绳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 错 绳拉牛的力等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平衡力大小相等),B 错 故选D

43.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选B 46.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如图所示,甲物体用细线拴在左边竖直墙上,现用力把乙物体从右端匀速拉出来,所用力F=15N,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 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 图(丙)在力F 拉动木块B 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逐渐变大

D. 图(丁)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的向右运动的某个同学的位置图片,由图可知该同学运动越来越快 【答案】A 【解析】

4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甲=f乙=15N,f 甲向右,f 乙向左 B .f 甲=f乙=15N,f 甲向左,f 乙向右 C .f 甲=f乙=15N,方向都向左 D .f 甲=0,f 乙=15N方向向左 【答案】A

【解析】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地面是光滑的,乙和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和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大小为15N ,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平衡力的特点,甲对乙的摩擦:f=15N,水平向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摩擦大小是15N ,水平向左,乙对甲的摩擦大小是15N ,方向水平向右.故选C .

思路分析:乙的受力情况: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摩擦和乙对甲的摩擦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第13页 共26页 ◎ 第14页 共26页

试题点评:(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本题的思路:首先从乙物体入手,因为乙受到的拉力是已知的,根据平衡力特点求出摩擦力.再分析甲的受力情况

47.小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拉动物体A ,使重为2000N 的物体A 在3s 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 ,若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强所用水平拉力F=250N,在这个过程中

[

A .小强做的有用功为4500J

B .小强所用拉力F 的功率为1200W C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D .重力做了12000J 的功 【答案】C

【解析】N 为为绳子的股数 N=600/250=2.4 故N=3

1) 拉力的功 F=250N S=3h=3*6m=18m

W=FS=250N*18m=4500J A. 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B. 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P=W/T=4500J/3S=1500W C.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有用功W'=fh=600N*6m=3600J 【答案】D η=W'/W=3600/4500=80% 【解析】 48.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 /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试题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条形磁铁的受力方向,则二力平衡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

可知摩擦力的方向;

由滑片的移动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的变化,则可知磁性强弱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力的变化,由二力平衡关系可知条形磁铁的所受摩擦力的变化.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侧为N 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条形磁铁所受磁场力向左;因条形磁铁

A. 拉力F 的功率为4W 处于平衡状态,即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应与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物体A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N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得螺线管内的电流减小,则可知螺线的磁性减弱,C. 若物体A 匀速运动2s ,拉力F 做功为4J 条形磁铁所受到的排斥力减小;因条形磁铁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也减小. D. 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 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D . 【答案】A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解析】重为100N 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 /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点评:本题将力学与电磁学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二力平衡等内容,计的示数为5N 。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F 的功率为考查内容较多,但只要抓住受力分析这条主线即可顺利求解,是一道典型的好题. P=FV=5N*0.8m/S=4W; 物体A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10N; 若物体A 匀速运动2s ,拉力F 做功为W=FS=5N*0.8m51.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用托盘天平测/s *2S=8J; 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 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A 是正确的。 量物体的质量时,用手移动游码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49.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关③1㎏的铁比1㎏的木头重④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⑤谱线 “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

去⑥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请你来帮助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用手移动游码,不能用手,要用镊子。③1㎏的铁和比1㎏的木头一样重。④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是距离单位。⑥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

A .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G 1=2G 2. 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B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 A =2G2. 52. 如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 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C .A 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右的. 皮带,可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向后运动。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 ,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

第15页 共26页 ◎ 第16页 共26页

D .A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A 、B 所受合力都为0,物体A 所受拉力等于A 所受的摩擦力,是B 重力的2倍.

物体A 所受拉力等于A 所受的摩擦力,是B 重力的2倍,故A 错误,B 正确, 物体静止,所受合力为0,不存在合力方向,故C 错误.

物体A 静止受4个力,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物体B 静止受两个力,重力和拉力,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上的物体静止时,拉力等于摩擦力,所受合力为0,以及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情况分析. 50.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位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位于水平位置且右端固定在墙上,当电磁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端逐渐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别是(

)

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木块是静止的,C 错误;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由于惯性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惯性A 。

55.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A .f 是皮带运动的阻力

B .人相对于“跑步机”是运动的 C .α角增大,人跑得更省力

D .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f 是皮带运动的动力,人相对于“跑步机”是静止的,相对于皮带是运动的,α角增大,人跑得更省力,人的重力垂直于皮带的分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选项为C

53.如图所示,木块M 重20N 。在3N 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0.4m 的过程中,不计滑轮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木块受摩擦力6N C .拉力的功率为0.6W D .拉力做功

3.6J

[

“有益”摩擦:_,增大摩擦的方法; “有害”摩擦:_______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

【答案】有益的摩擦有: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车闸与车轮之间的摩擦、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等都是有益的摩擦.

增大的办法:轮胎、脚踏板上、以及车把上都刻有花纹,利用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有害的摩擦有:车轴之间的摩擦.

减小办法:在轴的位置防止滚珠或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并且在这些位置经常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

【解析】

【答案】B 试题分析:自行车上面的摩擦既有对人有益的也有对人有害的.在自行车的设计上,后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以及功率的计算。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摩擦是有益的摩擦,提供了自行车前进的动力.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是一种有益的摩擦,防止脚在脚踏板条件可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M 所受的阻力;已知物体的速度和通过的距离,以及动滑轮上绳子的上打滑.增大摩擦的办法就要从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W 车轴间的摩擦是一种有害的摩擦,就要尽量的减小它.在压力一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加润滑油,变滑动为

段数,根据公式W=FS可求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根据公式P 可求拉力F 的功率。

滚动来减小摩擦. t

A 、物体的速度没有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没有发生改变,故A 错误; 有益的摩擦有: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车闸与车轮之间的摩擦、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等都是有益的摩擦. B 、绳子对物体M 的拉力就等于物体M 所受的摩擦力:f=2F=2×3N=6N,故B 正确; 增大的办法:轮胎、脚踏板上、以及车把上都刻有花纹,利用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刹车时,C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0.4m=0.8m;需要的时间t=0.4m÷0.2m/s =2s; 用力捏紧车闸,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2s 内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W=FS=3N×0.8m=2.4J,故D 错误;拉力F 的功率为P=W/ t =2.4J÷2s =1.2W,故有害的摩擦有:车轴之间的摩擦. C 错误。故选B 。 减小办法:在轴的位置防止滚珠或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并且在这些位置经常加润滑油54.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来减小摩擦. ( )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自行车上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如车轴处,以及要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如轮胎与地面之间,都存在摩擦,分清其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是解此题的关键.

56.小明穿着运动鞋跑步,一只脚不慎踩住了另一只脚上松开的鞋带,由于 向前摔倒了。老师提醒他鞋带经常松开的原因很可能与摩擦力有关,于是小明想到了两种解决的办法:一是系鞋带时尽量拉紧,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二是将尼龙鞋带换成纯棉鞋带,这是通过 的

方法增大摩擦力.

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答案】惯性;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解析】小明跑步时,一只脚不慎踩住了另一只脚上松开的鞋带,小明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C .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运动的 因此会向前摔倒; 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用力系紧鞋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由于纯棉鞋带比尼龙鞋带粗糙,因此将尼龙鞋带换成纯【答案】A 棉鞋带,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 【解析】木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无相对运动趋势,不具备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所以A 正确;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B 错误;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的

第17页 共26页 ◎ 第18页 共26页

57. 一小组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测滑动摩擦力;将A 、B 叠放、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去拉,当甲中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 示数为60 N,b 示数为110 N,则A 、B 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弹簧测力计a 、b 示数不相等的原因为 或

【答案】60,A 与水平面还有摩擦力,弹簧测力计b 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对B 进行受力分析,当A 被拉动时,B 受到A 对B 向右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a 对B 向左的拉力,由于B 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等于A 、B 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即f=60N;

(2)如果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受到弹簧测力计b 对A 向右的拉力作用和地面、B 分别对A 向左的摩擦力;并且弹簧测力计b 的示数等于两个摩擦力之和,故弹簧测力计a 、b 示数不相等;

如果物体A 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b 的示数范围就比较大,也可导致弹簧测力计a 、b 示数不相等.

58.如图,ABCD 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牛,A 、D 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牛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 砖与B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B砖与C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答案】、50N 0N

【解析】分析:结合平衡力的知识,分三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将四块砖视为一个整体;2.对第一块砖(A )进行分析;3.对第二块砖(B )进行分析.就可知道各砖之间的力的关系.

解答:解:先把四块砖看作一个整体:四块砖的总重力是200N ,两边的压力F 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200N 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A 和D 各受到100N 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

对于第一块砖(A ):受到左边木板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00N ;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大小为50N ;根据平衡力知识,它(A )还受到B 砖对它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5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 砖对B 砖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方向向上;

对于第二块砖(B ):已经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自身向下的重力50N 、A 砖对它(B )的向上的摩擦力50N ,这两个力正好是一对平衡力;故B 砖不再受其它力,即B 砖和C 砖之间没有力的作用;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也就为0;

故A 砖与B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50N ;B砖与C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

点评:找好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还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各砖块处于静止状态),确定出具体的平衡力.

59.如图所示,草坪式浴室防滑垫是用柔软的PVC 材料制成,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反面有许多小吸盘。正面是通过增大 ,反面是利用大气压增大对地面的_____________,两措并举增大了摩擦力,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答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 【解析】(1)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

(2)而防滑垫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6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 N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A 、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推力F 2= N。

【答案】0 12

【解析】在甲图中,物体A 、B 在12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 、B 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 在物体A 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 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

物体A 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也为12N ;

在乙图中,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12N .

6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试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 .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 .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 .不受力

(1)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答案】C ,B 【解析】(1)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与输送带之间既没有相对运动,又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米袋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输送带停止运动,但米袋由于惯性仍向右运动,为了阻碍米袋向右运动,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个方向向左的摩擦力.故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62.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如右图),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用手抓住竹筷并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最终使玻璃杯静止在空中。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9kg ,则筷子与米间的摩擦力是 N,米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米所受重力和筷子对米的摩擦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g 取10N/kg)

【答案】9,竖直向上,平衡力

【解析】由题意知: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与它们对竹筷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9页 共26页 ◎ 第20页 共26页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G=mg=0.9kg×10N/kg=9N=f,方向竖直向上。

63.如图,用100N 的力拉着物体A 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前进,若A 受到的摩擦力是20N ,则B 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B 物体的速度是_____m/s 。

答:(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600J ;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3)推力F 的大小为80N . 65.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 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0~6s 内拉力F 做的功是 J (取g=10N/kg)

【答案】40N ,4m/s

【解析】物体A 做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

而拉力F 的方向向左,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f A 和绳对A 的拉力方向向右, ∵F=100N,f A =20N,

∴绳对A 的拉力为:F 拉A =F-fA =100N-20N=80N; 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而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物体B 受的摩擦力f B =

【答案】1;3.6. 【解析】解:(1)由乙图可见,铁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因此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 ,根据平衡力的特点,故铁块受到摩擦力大小f=F﹣G=3N﹣0.2kg×10N/kg=1N.

(2)铁块在0~6s 内升高的距离S=vt=0.2m/s×6s=1.2m,因此拉力F 做的功W=FS=3N×1.2m=3.6J

66.如图甲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

F 拉A =×80N=40N, 22

而S B =2SA ,V A =2m/s,

∴物体B 的速度是:V B =2VA =2×2m/s=4m/s; 故答案为40N ,4m/s

点评:此题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利用动滑轮拉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64.如图所示,斜面长S=l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 ,将一个重为15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 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 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 : (2)斜面的机械效率η; (3)推力F 的大小N ; 【答案】

(2)若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解析】分析:(1)根据重为150N 的物体和高h=4m的斜面,利用W=Gh即可求出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由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 的功可知,运动过程中的总功为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加上200J ,然后利用η=

W 有用W 总

×100%,即可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3)由W=600J,斜面长S=10m,利用W=Fs,即可求出F , 解答:解:(1)W=Gh=150N×4m=600J ; (2)η=

W 有用W 总

×100%=

600J

×100%=75%;

600J 200J

(3)由W=Fs得,F=

W 800J ==80N. s 10m

A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答案】拉力没有沿水平方向 匀速直线 变大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D

【解析】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拉力没有沿水平方向.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2)若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3)小华将弹簧

第21页 共26页 ◎ 第22页 共26页

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67.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木板、毛巾、两块完全相同的带钩立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下表是在实验时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_______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有关”或“无关”) .

(1)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是不合理的,并指出在弹簧测力计正常使用下导致数据不合理的原因:

; .

(2)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3)小丽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呢?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

.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 (填“长方体”或“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通过做 次实验才能得出初步结论. 【答案】(1)2.9N 是由于没有匀速拉动木块造成的

(2)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长方体 2

【解析】不合理的数据是第二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9N 。是由于没有匀速拉动木块造成的。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长方体木块,至少需要通过做2 次实验才能得出初步结论.

68.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 为此,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猜想①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④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6)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

A .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1)水平匀速 二力平衡 (2)不对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3)② (4)侧 无关 (5)错误的 (6)B

【解析】(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猜想①时,利用下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②。(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侧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69.(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2)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惯性 ; 左 . 左 , 2.6 (2) 静止 . 不变 , 增大 【解析】

第23页 共26页 ◎ 第24页 共26页

试题分析: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木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它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所以方向是向左的;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所以是2.6N ;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和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静止的;由于是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由于被举高的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大。 考点:惯性、摩擦力的方向、二力平衡、参照物、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70.如图,要把一个质量是450kg 的贵重物品A 沿水平地面移动100m ,工人把它放在一个质量是50kg 的木板B 上,然后用400N 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 沿直线匀速拉动,直至终点。 (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答案】(1)W=2Fs=2×16N ×0.25m=8J (2)∵Q=cm△t, 即25%W= cm△t ∴△

图19

=5℃

72.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 ,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g 取10N/kg,。求在此过程中:

(1)在匀速拉动B 的过程中,A 、B 之间的摩擦力是 N。 (2)计算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焦耳?

(3)在拉力做功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0

4

(2)W 总=FS=400N×100m=4×10J (3)解法一:

水平拉力可以分成两个成分,即拉动A 的拉力和拉动B 的拉力 拉动A 的拉力:F A = 9/10×400N = 360 N┉┉┉┉1分

4

拉动A 做有用功:W 有用 = FA S = 360 N×100m = 3.6×10J ┉┉┉┉1分

44

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 3.6×10J /(4×10J )=90%┉┉┉┉┉1分 解法二:

因为:η= W有用/ W总 = (F A S)/ (FS )= FA / F=f A / f ┉┉2分 又因为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所以:

η= f A / f = G A /G = m A /m = 450kg/500kg = 90%┉1分 解法三:

因为:η= W有用/ W总 = (F A S)/ (FS )= FA / F┉┉2分

根据提示,拉动A 所用拉力在总拉力中所占的比例等于A 的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所以:

η= G A /G = m A /m= 90% ┉┉┉┉┉┉1分

71.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

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0g 。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s ,弓

3

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 ,木头比热C=2× 10J /(kg ·℃),室温为20℃。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 尖端吸收,则1s 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答案】⑴ 1.5×104 J ⑵400N ⑶200W

【解析】由图知,滑轮组n=2,知道人的移动速度和移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人移动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s ,根据s=2s′求货物移动的距离s ′;知道货物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货物重,求出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再利用W=fs′求人做的有用功;求出了有用功,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人做的总功,再根据W=Fs求拉力大小;知道做功时间,利用功率公式求人拉力的功率;解:⑴W 有用=f s 物

代入数据得:W 有用=1.5×104 J ⑵η

代入数据得: F =400N ⑶ P

P =Fv

代入数据得:P =200W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相关文章

  •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查看


  • 共点力平衡专题训练(整体.隔离法的应用)
  • 共点力平衡专题训练(整体.隔离法的应用) 1.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 ) A .2 B .3 C .4 D .5 2.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 速下 ...查看


  • 2017年中考力学培优训练专题
  • 2017年中考力学培优训练专题 姓名: 一.选择题 1.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2N,乙的示数为13N,则下列判断错误.0( ) .... A.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 ...查看


  • 大气运动专题训练一
  • 大气运动专题训练一 (大气的热状况.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部分) 根据下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七中,甲.乙和丙图把丁图补充完整,下列正确的是: 2.一般来说,丙图多出现在: A .日出后 B.日落后 C .阳光较强的白天 D.晴朗的 ...查看


  • 高三物理传送带专题训练
  • 传送带专题训练 1.如图5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传送带等高的光滑平台,物体以速度V 2向左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到光滑平台上,此时物体速度为V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


  • [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训练
  • 专题训练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考情直播 1考纲解读 2.考点整合 考点一 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 ,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 ,合力与分力之间是效果上的等效&quo ...查看


  • 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四)对运动和力的探究
  • 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山东省诸城市西郊学校●董国荣 李秀娇(262200) Ⅶ.对运动和力的探究 例1.如图7-1所示,是测量物体的长度的示意图,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解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刻度尺的零 ...查看


  • 受力分析经典专题训练.doc
  • 一.选择题 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 ...查看


  • 专题五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 专题五 动量和能量 [专家概述] 一.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1.动量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乘积.动量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动量是状态量,功是过程量.冲量的定义是物体所受的某一个力与运动时间的乘积.冲是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冲量是过程 ...查看


  • 2015届高三物理教学计划
  • 2015届高三物理教学计划 高三物理备课组 张培山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