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90周年校庆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90周年校庆致辞 在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王大中 (2001年4月29日)  尊敬的江泽民主席、尊敬的朱镕基总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学长、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在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有这么多领导和海内外同仁、嘉宾莅临我校,我们的喜悦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的全体师生,向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海内外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正像各位所知道的,清华大学的前身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批民族精英从这里踏出国门,游学西土,学业有成,归国报效。1928年改为大学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的办学特色。在30年代、40年代担任校长的梅贻琦先生以及众多德高望重的师长,励精图治、严谨治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的建立,为清华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蒋南翔校长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引导学生又红又专,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成功地将清华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多科性工业大学,被社会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文革十年,清华饱受摧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和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回顾九十年的风雨历程,清华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沟通中国与西方文化教育的桥梁;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值得信赖的坚强堡垒。   清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襁褓时期就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直到现在,我们的校园里还保留着外国侵略者焚烧掳掠的遗迹。“知耻而后勇”。这些屈辱造就了清华学子“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和“行胜于言”的刚毅校风。在拯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运动中,在争取和平民主的“一二一”斗争里,清华师生都曾奋起战斗,发挥了先锋作用。在清华的历史上,有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40多位,有表现了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闻一多、朱自清先生,他们以自己的宝贵生命和高尚节操铸造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全国解放以后,广大师生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高昂热情,无私奉献。毕业时,唯一的愿望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像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无论洒播在天南地北,也无论土地的富饶或贫瘠,都能生根、开花、

结果,做出无负于祖国和人民的好成绩。近年来,“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在成为新一代青年人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誓言。可以说,爱国奉献始终是清华精神中高昂的主旋律。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归根到底是由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来决定的。我们高兴地看到,九十年来,在推动我国和世界的科学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阶梯上,到处都有清华人在辛勤劳作,建功立业。我们可以列举出一连串大师、学者、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革命家的名字,他们的业绩骄人,彪炳史册。在1999年表彰的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学家中间有14位曾在清华工作或学习,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间,有401位曾是清华的教师或学生,有300多位清华校友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着国家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日清华在海内外享有的声誉,是十万多名清华学子埋头奉献、共同奋斗的丰硕成果。请允许我借这个机会,向所有以自己的劳动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清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清华的生命与光荣之所在!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清华大学对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从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一座屏蔽实验原子反应堆,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5兆瓦核供热堆,以及不久前建成临界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从北京密云水库的设计、黄河泥沙治理,到新疆石河子碾压混凝土薄拱坝下闸蓄水;从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获得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从建设全国第一个电视实验室,到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通达150个城市的800多所学校;从核燃料的成功萃取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贡献,到航天清华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从自行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高速并行计算机“探索108”的诞生;从核探测技术的开创性成果,到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祖国海关顺利运行;以及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高温超导等领域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清华大学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历程,是清华人引以为自豪的奋斗足迹。  清华大学一直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一直得到人民的厚爱。在回顾清华大学90年奋斗历程的时候,我们深深缅怀为清华的发展呕心沥血的先辈们;衷心感谢在各个时期对清华的发展给予关怀和支持的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国内外朋友以及众多校友;向曾经和正在为清华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教职工表示深深的敬意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今天,我们处在中华民族争取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中国的科学与教育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欣逢盛世,无以为报,惟有把我们的大学办得更好,让人民满意,为国家争光。经过长期的酝酿准备,我们提出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决心争取在2011年,即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使清华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做着以下五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调整学科总体布局,向综合性大学过渡。从1984年开始,我们陆续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由于中央工艺美院加盟,使清华有了美术学院,最近还在筹建医学院。现在清华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共有11个学院,44个系的综合性大学。各类学科之间的综合与会通,是产生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孕育新知识、新学科的母胎。新的学科布局,强化了全面素质的养成,为每一个走进清华大学的年轻人提供了宽阔的知识基础和自由选择的天地,有利于宽口径、复合型、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件事是加强科技创新,向研究型大学过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努力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硕士生统筹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使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了0.8:1。以促进教学科研相结合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努力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有一批重点学科进入国际前沿阵地,已经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近20年来,清华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279项,累计授权专利1116项,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水平不断提高,“九五”期间的科研经费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今后的十年内,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工科优势的同时,争取理科、经管、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都能取得一批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的成果。  第三件事是加强与海内外的联系,向开放式大学过渡。为了发挥大学服务功能,向社会开放,我校同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北京、深圳分别建立了研究院;积极发展远程教育,为各地区培养人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已有130

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成为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学校科技产业和大学科技园发展迅速,正在成为中关村科技园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开放式的办学方针使清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建立地区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日渐明显。与此同时,扩大对国外的开放。我校与海外126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海外公司、机构联合建立的实验室和培训中心有59个;人员互访、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同世界著名大学与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正努力使自己成为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窗口。  第四件事是改革用人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难得,高水平的人才尤其难得。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多种计划和措施,吸引海内外人才和支持校内骨干人才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现有两院院士45人,教授900多人。通过逐步深化的用人制度改革,使“一流、竞争、流动”的观念渐渐成为清华教师的共识,随着今后五到十年的进一步努力,清华大学将日益成为优秀人才云集的地方。  第五件事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育人环境。目前,电子化图书馆已初步建成,校内高速计算机网络已通达教学科研、教工家庭、学生宿舍等140多栋楼,入网计算机达24000多台。理学院建筑群、主楼前区等一批新建筑相继落成,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建筑面积为35万平米的大学生公寓区已破土动工,学生住宿条件将得到根本的改善。近年我们还推出了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建设的“绿色大学计划”,成为国家环保局批准的绿色大学示范工程,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使清华园更加整洁、美丽、更加具有文化意蕴。   清华大学九十年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和动力。我们一刻也没有忘记抓紧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保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和“行胜于言”的实干作风。如果我们不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保持第一等的工作水平,则一流大学的建设就将沦为一句空话。   江泽民主席曾指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

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之际,江主席又为清华大学题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对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遵照江主席的指示,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国家要发展,教育必须先行。在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环境里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工作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义无反顾,信心百倍。因为在我们的背后站立着十三亿炎黄子孙,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   我们必须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也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谢谢!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90周年校庆致辞 在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王大中 (2001年4月29日)  尊敬的江泽民主席、尊敬的朱镕基总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学长、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在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有这么多领导和海内外同仁、嘉宾莅临我校,我们的喜悦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的全体师生,向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海内外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正像各位所知道的,清华大学的前身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批民族精英从这里踏出国门,游学西土,学业有成,归国报效。1928年改为大学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的办学特色。在30年代、40年代担任校长的梅贻琦先生以及众多德高望重的师长,励精图治、严谨治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的建立,为清华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蒋南翔校长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引导学生又红又专,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成功地将清华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多科性工业大学,被社会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文革十年,清华饱受摧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和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回顾九十年的风雨历程,清华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沟通中国与西方文化教育的桥梁;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值得信赖的坚强堡垒。   清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襁褓时期就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直到现在,我们的校园里还保留着外国侵略者焚烧掳掠的遗迹。“知耻而后勇”。这些屈辱造就了清华学子“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和“行胜于言”的刚毅校风。在拯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运动中,在争取和平民主的“一二一”斗争里,清华师生都曾奋起战斗,发挥了先锋作用。在清华的历史上,有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40多位,有表现了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闻一多、朱自清先生,他们以自己的宝贵生命和高尚节操铸造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全国解放以后,广大师生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高昂热情,无私奉献。毕业时,唯一的愿望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像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无论洒播在天南地北,也无论土地的富饶或贫瘠,都能生根、开花、

结果,做出无负于祖国和人民的好成绩。近年来,“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在成为新一代青年人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誓言。可以说,爱国奉献始终是清华精神中高昂的主旋律。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归根到底是由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来决定的。我们高兴地看到,九十年来,在推动我国和世界的科学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阶梯上,到处都有清华人在辛勤劳作,建功立业。我们可以列举出一连串大师、学者、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革命家的名字,他们的业绩骄人,彪炳史册。在1999年表彰的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学家中间有14位曾在清华工作或学习,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间,有401位曾是清华的教师或学生,有300多位清华校友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着国家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日清华在海内外享有的声誉,是十万多名清华学子埋头奉献、共同奋斗的丰硕成果。请允许我借这个机会,向所有以自己的劳动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清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清华的生命与光荣之所在!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清华大学对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从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一座屏蔽实验原子反应堆,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5兆瓦核供热堆,以及不久前建成临界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从北京密云水库的设计、黄河泥沙治理,到新疆石河子碾压混凝土薄拱坝下闸蓄水;从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获得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从建设全国第一个电视实验室,到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通达150个城市的800多所学校;从核燃料的成功萃取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贡献,到航天清华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从自行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高速并行计算机“探索108”的诞生;从核探测技术的开创性成果,到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祖国海关顺利运行;以及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高温超导等领域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清华大学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历程,是清华人引以为自豪的奋斗足迹。  清华大学一直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一直得到人民的厚爱。在回顾清华大学90年奋斗历程的时候,我们深深缅怀为清华的发展呕心沥血的先辈们;衷心感谢在各个时期对清华的发展给予关怀和支持的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国内外朋友以及众多校友;向曾经和正在为清华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教职工表示深深的敬意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今天,我们处在中华民族争取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中国的科学与教育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欣逢盛世,无以为报,惟有把我们的大学办得更好,让人民满意,为国家争光。经过长期的酝酿准备,我们提出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决心争取在2011年,即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使清华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做着以下五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调整学科总体布局,向综合性大学过渡。从1984年开始,我们陆续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由于中央工艺美院加盟,使清华有了美术学院,最近还在筹建医学院。现在清华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共有11个学院,44个系的综合性大学。各类学科之间的综合与会通,是产生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孕育新知识、新学科的母胎。新的学科布局,强化了全面素质的养成,为每一个走进清华大学的年轻人提供了宽阔的知识基础和自由选择的天地,有利于宽口径、复合型、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件事是加强科技创新,向研究型大学过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努力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硕士生统筹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使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了0.8:1。以促进教学科研相结合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努力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有一批重点学科进入国际前沿阵地,已经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近20年来,清华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279项,累计授权专利1116项,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水平不断提高,“九五”期间的科研经费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今后的十年内,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工科优势的同时,争取理科、经管、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都能取得一批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的成果。  第三件事是加强与海内外的联系,向开放式大学过渡。为了发挥大学服务功能,向社会开放,我校同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北京、深圳分别建立了研究院;积极发展远程教育,为各地区培养人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已有130

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成为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学校科技产业和大学科技园发展迅速,正在成为中关村科技园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开放式的办学方针使清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建立地区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日渐明显。与此同时,扩大对国外的开放。我校与海外126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海外公司、机构联合建立的实验室和培训中心有59个;人员互访、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同世界著名大学与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正努力使自己成为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窗口。  第四件事是改革用人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难得,高水平的人才尤其难得。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多种计划和措施,吸引海内外人才和支持校内骨干人才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现有两院院士45人,教授900多人。通过逐步深化的用人制度改革,使“一流、竞争、流动”的观念渐渐成为清华教师的共识,随着今后五到十年的进一步努力,清华大学将日益成为优秀人才云集的地方。  第五件事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育人环境。目前,电子化图书馆已初步建成,校内高速计算机网络已通达教学科研、教工家庭、学生宿舍等140多栋楼,入网计算机达24000多台。理学院建筑群、主楼前区等一批新建筑相继落成,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建筑面积为35万平米的大学生公寓区已破土动工,学生住宿条件将得到根本的改善。近年我们还推出了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建设的“绿色大学计划”,成为国家环保局批准的绿色大学示范工程,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使清华园更加整洁、美丽、更加具有文化意蕴。   清华大学九十年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和动力。我们一刻也没有忘记抓紧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保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和“行胜于言”的实干作风。如果我们不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保持第一等的工作水平,则一流大学的建设就将沦为一句空话。   江泽民主席曾指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

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之际,江主席又为清华大学题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对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遵照江主席的指示,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国家要发展,教育必须先行。在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环境里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工作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义无反顾,信心百倍。因为在我们的背后站立着十三亿炎黄子孙,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   我们必须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也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谢谢!


相关文章

  • 大学校长新年元旦致辞
  •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朋友们: 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校党委.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新年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湘潭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 ...查看


  • 知名高校校长寄语2013届毕业生
  • 知名高校校长寄语2013届毕业生 校长致辞是大学生们在学校里上的最后一课.近几年,出现了"根叔""晓红哥"的妙语连珠,他们的致辞以朴实自然不作秀受到学生的追捧.对于不少大学毕业生而言,学校教育从今天暂 ...查看


  • 清华大学校史馆奠基
  • 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清华大学校史馆奠基 [新闻中心讯 记者 邵默 摄影 石加东]4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新校史馆奠基仪式.校史馆捐赠人.清华电子系1985级校友.健坤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及夫人刘树红,校长顾秉林 ...查看


  • 九十年校庆校长致辞
  • 九十年校庆校长致辞 时维壬辰,序属季春;莺飞草长,姹紫嫣红.长沙市第十五中学迎来了建校九十周年. 九十年前,西学东渐,女权方兴.湖南教育届名宿宾步程.曹典球得风气之先,倡鼎革之举,以化民成俗为己任,创私立明宪女子初级中学于由义巷.九十年的求 ...查看


  • 2011年春节团拜会致辞
  • 尊敬的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位分校的书记.校长,老师们.同志们: 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风云起壮图.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向全省电大分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向参加今天团拜活动的示范性县级电 ...查看


  • 校长在中学校友毕业30周年聚会上的致辞
  • 校长在中学校友毕业30周年聚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校友: 大家好! 在这金色的九月,我们步凤中学校园内彩旗飞扬,欢庆气氛融融,迎来了各位领导.各位来宾.74届校友,大家欢聚一堂,畅谈人生,共叙友情.在此,我们谨代表 ...查看


  • 副市长在校庆二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主持词
  •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年春华秋实.在这鲜花盛开鸟语花香的五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龙山下,共同欢庆上虞市职业中专二十周年华诞.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 ...查看


  • 你们的未来在你们手中
  • 毕业的四种心情 2012年07月04日 来源:东方早报 致辞人:俞立中 前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2006年1月至2012年7月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4月起兼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 各位老师.各 ...查看


  • 大学校庆晚会主持词3篇
  • 大学校庆晚会主持词3篇 校庆是大学回顾历史.反思办学成就.展望未来的基点,充溢着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校庆晚会的主持词,仅供参考. 大学校庆晚会主持词篇一: 大屏十秒到记时 开场音乐,灯光SOLO,开场视频 马: 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