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材解读:学生早在三年级就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是这样思考这样问题的。教材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螺旋式上升编排的,五年级再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已经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够清晰地说明算理,所以写出思考的全过程就是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理解的过程。这样规范的书写在第一课时是有必要的,可强化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可有效避免将分母相加的和作分母的错误算法。到计算熟练后步环节可以省略。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有含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数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 )3/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2 )()个1/8是5/8, 7/12里有()个1/12。

( 3 )3个1/5是(),4/7是4个()。

小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生思考并口答:1/8+3/8,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 1/8是1 个1/8,3/8是3 个1/8,合起来也就是4/8。 提问:1/8+3/8的和是4/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1/8和3/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1/8+3/8=(1+3)/8=4/8=1/2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4/8,也就是1/2。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用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2 .P105做一做第2题第一排。

3、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 .出示例2 。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3/4—1/4=(3—1)/4=2/4=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3/4,其中一个数是1/2,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4 .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 .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和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 、3 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7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 题。

其中()一1/12=11/12

7/5-()=3/5,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3/8+1/8=(3+1)/8=4/8=1/2

例2 3/4—1/4=(3—1)/4=2/4=1/2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困惑] “含义”与“意义”的区别,在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标高上该如何把握?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含义”与“意义”有什么不同呢?《教参》中指出,含义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在教学中,我请学生结合题意分析为什么用加或

减法计算时,他们只能回答到“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所以用加法”,“要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就是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了。

[作业格式的思考]“1/8+3/8=(1+3)/8=4/8=1/2”其中的“(1+3)/8”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学 [对练习的思考]

1、建议在例题教学中补充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计算题,使学生明确如果将1转化成与减数相同的同分母分数。

2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对于7/7和0/7的结果如何化简也应进行相应指导。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材解读:学生早在三年级就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是这样思考这样问题的。教材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螺旋式上升编排的,五年级再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已经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够清晰地说明算理,所以写出思考的全过程就是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理解的过程。这样规范的书写在第一课时是有必要的,可强化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可有效避免将分母相加的和作分母的错误算法。到计算熟练后步环节可以省略。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有含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数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 )3/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2 )()个1/8是5/8, 7/12里有()个1/12。

( 3 )3个1/5是(),4/7是4个()。

小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生思考并口答:1/8+3/8,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 1/8是1 个1/8,3/8是3 个1/8,合起来也就是4/8。 提问:1/8+3/8的和是4/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1/8和3/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1/8+3/8=(1+3)/8=4/8=1/2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4/8,也就是1/2。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用现实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2 .P105做一做第2题第一排。

3、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 .出示例2 。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3/4—1/4=(3—1)/4=2/4=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3/4,其中一个数是1/2,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4 .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 .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和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 、3 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7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 题。

其中()一1/12=11/12

7/5-()=3/5,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3/8+1/8=(3+1)/8=4/8=1/2

例2 3/4—1/4=(3—1)/4=2/4=1/2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困惑] “含义”与“意义”的区别,在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标高上该如何把握?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

“含义”与“意义”有什么不同呢?《教参》中指出,含义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在教学中,我请学生结合题意分析为什么用加或

减法计算时,他们只能回答到“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所以用加法”,“要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就是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了。

[作业格式的思考]“1/8+3/8=(1+3)/8=4/8=1/2”其中的“(1+3)/8”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学 [对练习的思考]

1、建议在例题教学中补充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计算题,使学生明确如果将1转化成与减数相同的同分母分数。

2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对于7/7和0/7的结果如何化简也应进行相应指导。


相关文章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按板镇中小学 李国宏 一.说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93-94页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说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查看


  •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
  •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1 教学内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p121-p123例1-例3p124 (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同分母分数 ...查看


  •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教学设计(人教版)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通分.约分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后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同分母分数加 ...查看


  • 2015年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教 师 备 课 本 单 位: 教师姓名: 任教年级:五 年 级 任教科目:数 学 2015年-2016年第二学期 课 题:折纸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 ...查看


  •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设计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数下册第六单元P93~9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2. 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及分析.判断 ...查看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 教学设计 张丛丛 [教学课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要求约分 ...查看


  • 吃西瓜(向三年级)1
  • 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要学生探索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总结出其计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创 ...查看


  • [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 <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 培养学生对计算题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查看


  • 吃西瓜教学设计
  • 吃西瓜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