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未下鞍而今迈步从头越

快马加鞭未下鞍 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陈乐忧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1期

2010年岁末之际,《财会通讯》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下称《年报》)中,期刊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及被引频次多项排名,均跻身于全国会计审计类期刊的前三。

此次排名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年报》系列数据库发布,在全国范围内为首次发布,成为能够及时反映人文社科期刊近期出版效果的衡量标志。此次《年报》以文献计量学指标反映人文社科期刊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总体评估人文社科期刊的学术质量,宏观考量其办刊定位与出版策略。《年报》主要包括2009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及被引频次三大类排名,各大类排名由各自细分的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引用半衰期总下载量、复合统计源引用频次、期刊综合统计源引用频次等分项指标,进行综合累计后决定。

本刊作为一家省级期刊,在《年报》上榜排名的全国30家会计审计类期刊中,跻身三甲,仅次于国家级期刊《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不仅如此,近八年来,《财会通讯》在其他权威机构的排名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光明日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排名,本刊名列财务会计类期刊前茅;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征年度报告》中,本刊总被引用频次、年下载率等指标均有持续大幅增长。

荣誉的花环总是由荆棘编织而成的,成绩的背后是本刊为提高内容质量、打造特色栏目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果敢改版

《财会通讯》创刊于1980年,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传播现代财务会计知识,推动会计学术繁荣与发展,发现和培育会计人才,促进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变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当时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专业刊物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发生了一系列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实现国际化而进入到制度准则建设的高潮期,资产定义、计量资产、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办法、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与现金流量表等项目的大幅调整,对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出了具有本质性变化的要求。

21世纪初叶,会计行业处于备受挑战和充满机遇的时代。纵观会计的发展史,当今所处的时代,对会计的关注与争议最为广泛,对会计变革的需求最为迫切。 “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财务丑闻的爆发,不仅动摇了会计的信用体系,同时也使会计走到了四顾迷茫的十字路口。会计的出路在哪?这不仅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更是摆在全球会计界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同时也是作为舆论导向的会计期刊,发挥喉舌作用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期刊规模发展形势迅猛,市场竞争加剧。2003年,我国报刊业经历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整顿,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实施细则》;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全国677种停办刊物的名单,其中包括20种会计期刊。我国相当部分学术专业期刊市场在此次报刊整顿、实现报刊运营与行政权利脱钩的背景下,进入市场因素主导的大调整期,市场竞争主体大量增加,竞争方式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对资源调配的影响更加明显。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读者阅读习惯发生的变化,从而要求专业期刊内容反映业界发展状况,明确市场功能,尊重读者需求。 2003年10月,《财会通讯》出版发行改版后的首期,为现实会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新学科提供一个更加宽阔的研究园地,提供更大容量的信息平台。改版后的《财会通讯》在内容上扩大了出版容量,承担了更重的会计知识与信息传播的任务,增加会计实务内容,及时提供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税务、财政、金融、证券、保险、工商、海关、审计等方面的最新法规,满足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了解国家政策法规信息的需要;封面设计以藏青色作为背景颜色,配以大红色的杂志题名,体现专业学术期刊应有的庄重与严肃风格。 专业学术期刊以本学科的专业性学术论文为主;读者范围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对专业或某一行业领域的作者;综合性强,集中反映本学科各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学术期刊中的“核心期刊”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中叶。在我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鉴定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称《总览》)为标志,核心期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览》出版以来,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用,主要是信息量评价效用和一定的学术水平评价效用,对于文献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对于评价、测定单位和个人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指导性帮助。

然而,仅仅以上述特点来定位自己,不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风格,不会有顽强而充满活力的生命力,不会在竞争中生存进而发展。作为专业期刊,《财会通讯》面临着在固有特点的基础上,突破旧有的模式,创造自己独特、鲜活风格的新问题。

办好刊物,要依靠内容的不断发展,需要尊重读者的阅读需要,找准读者需要的热点,在这一前提下,组织稿件,要实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刊物要准确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好以下问题:刊物面向怎样的读者,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什么,这个问题关乎到刊物整体定位的宏观走向,刊物整体定位一经确定,应有相对稳定性,要在相当长时间具有连续性,不能经常改变。《财会通讯》定位于面向广大财务与会计工作者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会计专业期刊,读者对象为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者、高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者、高校会

计专业的在校生,读者面涉及到全国1000多万人的群体,阅读需求多样化,要求刊物内容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适应各层面读者的需要。

《财会通讯》从细分目标读者市场、涵盖财务会计学科体系、构建不同出版平台等方面,明确专业分工,对刊物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刊物的出版周期由月刊逐步加快为半月刊至目前的旬刊。上旬刊内容以会计学科知识及信息为主,以满足会计实务工作的需要;中旬刊内容以理财管理学科知识及信息为主,以满足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的需要;下旬刊内容以财务会计、审计及管理学科为主,以满足财务会计教学及理论研究的需要。由此,《财会通讯》构成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涵盖财务会计学科,拥有不同出版平台的完整会计专业传播体系。 专业期刊的功能定位应植根于特定行业,满足行业读者因工作需要产生的知识及信息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财会通讯》明确功能定位,在刊物分工的基础上,对刊物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财务会计行业发展态势的眼睛,财务管理与投资决策的顾问,财务会计知识信息传播的平台,会计人员反映心声与观点的论坛。同时对上、中、下各旬刊进行细化定位,其中上旬刊功能定位为传播会计知识,聚焦会计热点,解读财经政策,提供会计方法,反映会计心声;中旬刊定位为提供理财信息,观察财经趋势,交流理财经验,探讨理财技巧,传播理财知识;下旬刊功能定位为追踪学术前沿,交流学术观点,繁荣学术研究,发现学术人才,推动学术发展。

重新定位后的《财会通讯》,适应了环境变化及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科分类清晰,涵盖知识齐全,读者及市场定位准确,不仅为财务会计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也为财务会计工作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学习财务会计最新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园地,为财务会计学者发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在会计专业同类刊物中,产生了示范效应,全国大部分会计刊物均借鉴本刊经验,进行改版。

专业期刊的基本特征是服务性,要为行业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决策,提供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指导。为此,《财会通讯》延伸刊物服务功能,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后行业主管部门取消的法规制度传递模式,而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急需政策法规信息以及行业技术资格考试学习的需求,增加出版《法规选辑》、《考试导航》、《健康文摘》三本随刊赠送的副刊。为了适应现代数字出版发展的需要,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本刊与专业会计网站进行战略合作,创办《财会通讯》网络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二次深度开发。目前,本刊已形成三本正刊、三本副刊以及网络版的立体化传播媒介,既有传统出版平台,又有数字网络技术一体两翼的新财会传媒体系。刊物服务功能延伸后,建立的传播体系不仅在数量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并且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被读者称赞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的阶梯、专业知识的工具、政策法规的平台、健康生活的手册”。

质量建设

期刊的质量由其内容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能力所决定的。构建期刊品牌,将《财会通讯》打造成为我国会计界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是本刊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刊物的质量被放在出

版工作的首位,“刊物质量即刊物生命线”是本刊牢固树立的理念,三十年如一日以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为主线,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采用严格专业的操作方法,建设精品栏目,提供有深度、高质量、可靠内容的产品。

遵循着创品牌、创权威、推动业界繁荣的标准,《财会通讯》陆续聘请了一批财务与会计学科领域思想活跃、才思敏捷、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带头人作为《财会通讯》特约编审,并针对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前沿学科、难点与热点进行组稿,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影响的文章。会计界泰斗、我国首位会计专业博士生导师、原国务院学部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授葛家澍在本刊组发《当代财务会计发展的趋势》。文章发表后立即在我国会计界引起强烈反响,被业界誉为“把握和认识现代会计发展的经典文献”,不仅成为会计学者研究引用的范本,并随即被我国权威索引文献之一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作为封面要目在其头版全文转载,由此成为我国研究财务会计的权威文献。

随后,我国当代管理会计的权威、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在本刊组发的《论人文主义思潮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研究管理会计的经典之作。当代研究国际会计的著名学者常勋教授针对国际会计难题刊登的《套期活动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等学术论文,被会计界誉为权威著作。同时,本刊还重点关注在我国当代财务会计界各学科领域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中青年学者,刊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我国会计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刊物也被会计界广泛公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的会计期刊之一。

2005年以来,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的新一轮会计改革,拉开了我国会计领域自新中国建立60余年来最重大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财会通讯》详细记录了我国会计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热情颂扬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密切关注转型期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全面反映会计人员的心声与观点,积极促进会计学术思想成果推陈出新,全方位传播全球会计前沿最新信息。

《财会通讯》围绕会计改革,提供具有深度、可靠的内容,为我国会计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刊刊发的中国会计文化建设观点被列入中国会计改革纲要之中;农村财务会计报道成为国家农村财务会计改革的参考。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会计管理难点问题,本刊刊发了率先在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尝试的襄阳市会计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一文,引起了我国主管会计部门的高度重视,指示相关主管部门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探讨,该文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于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本刊约请国家会计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荣生教授与湖北省财政厅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人魏承玉分别撰写《21世纪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分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等文章,前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后文被湖北省会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为了充分发挥刊物的舆论导向作用, 《财会通讯》还加大自采文章的力度和篇幅,就会计领域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撰写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及首创性的文章。在全国

同类刊物中,首家采访报道出席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会计界及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会计的微观活动上升为在国家最高规格政治会议中参政议政的活动,至今已连续7年;率先针对我国高级人才首次举行的考试,进行深度分析和报道。这些办刊指导思想和具体行动被会计界誉为“专业刊物的创造性探索”,其中《科学公正选拔高级会计人才的新尝试》的采访报道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全文转载;从2005年开始,对全国会计行业年度发展进行述评,已成为我国会计界最有影响的独家特色评论,屡次被《中国财经报》、《中国会计报》等媒体全文转发。

2008年,本刊在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领导下,与湖北省妇联共同开展了首届“湖北十佳女会计”评选活动,评选而出的“十佳女会计”同时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2008年,本刊针对公众投资证券市场热情异常高涨的现实,为正确引导公众理性投资,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开展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指数评价研究活动,出版的《中国上市公司三维财务竞争力指数评估研究报告(2008)》,从多维度评价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为大众投资理财提供了指导性参考,也为上市公司评估行业地位,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提高内容质量,创设精品栏目的背后,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后盾。《财会通讯》着重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编辑人员和管理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修养水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的思想道德。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与社会都紧密相关,他们立志将自己的学识、才华与本领贡献给社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精神,唯其如此,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因此, 《财会通讯》的管理者与编辑人员还具有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勤业精神、精业精神及奉献精神。 从事期刊工作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术期刊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在职业劳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历史的责任感,以推进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因此,《财会通讯》的编辑人员和管理者均具备敬业爱岗的高度责任感,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孜孜不倦地求索知识,并精益求精地寻求提升各种期刊质量的途径。

从事期刊工作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点,知识面必须宽广,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开拓精神。《财会通讯》要求编辑人员知识结构必须涵盖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企业理财及相关经济法规等方面,以适应会计领域不同层面读者不同角度的阅读需要,且不能停留于对文章进行篇幅删减或版式调整,必须深入理解稿件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创造性编辑与整理。编辑与管理工作,除具备以上编辑素质,还包括对栏目的策划素质、管理素质、协调素质、协作素质,与读者、作者进行沟通的公关素质、经营素质等。

从事期刊工作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术期刊管理者与编辑人员应乐于接受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学术期刊的现代化和市场化竞争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发挥好情绪功能,使人的自制力、协调及适应环境能力以及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公关技巧、获取信息等综合能力

素质均得到提高。《财会通讯》要求编辑人员和管理者均须乐于接受读者的批评,听取学者的意见,并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开拓进取心,并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控,不惧怕困难和挫折。 收获欣喜

2008年国庆节前夕,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致信《财会通讯》杂志社,认为本刊紧紧围绕会计改革,组织和刊发了“很多好的会计文章”,“发现和推出了很多会计人才”,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在阅读过程中“获益良多”,并希望本刊“团结一批优秀作者,再推一批扛鼎之作”。这是本刊自上世纪80年代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关注以来,再次引起高层领导关注的重大荣誉。

欣喜之余,本刊的管理者与编辑人员思考着一本学术期刊的价值所在,如何衡量其所产生的行业、社会效益等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研究,并建立一些评价系统。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1972年提出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一本期学术刊的影响因子等于该期刊两年前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之值。

学术期刊评价应重在“评出导向,评出品牌,评出权威、评出繁荣”。据统计,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富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期刊评价活动有“首届全国优秀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首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近10年来,规模宏大、影响甚广的“核心期刊”的遴选就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出的“中国高校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公布“核心区期刊”、南京大学(CSSCI)公布中文社会科学“来源期刊”等等,这些评价对推动我国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在各类期刊遴选与排名中,本刊的转载率、引用率始终在国内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依据2004年检索的排序结果,本刊在全国2886种社科期刊被转载文章的排序位于271位,比2003年的569位排序提高了242位,提高幅度为42.53%;在经济类1088种期刊被转载文章的排序位于第39位,比2003年的115位的排序提高了76位,提高幅度为66.09%;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F101《财务与会计导刊》的142种期刊被转载的文章排序一举夺得第1位,比2003年的第5位提高了4位,提高幅度为4倍。依据载文量计算,本刊2004年全年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所转载的文章达88版,占该刊全文载文量的9.52%,在该刊历史上是空前的。同时本刊还得到其他权威文献评价机构的认可,连续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遴选认定,排位也从原来的第8位上升到第5位,还于2004年5月、12月和2005年3月分别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文献评价部门评选为入选期刊。

在我国权威索引文献的索引排名中,《财会通讯》已进入全国2500种社会科学期刊的前60名,其中2008年位列53位,2009年位列58位;在全国100多种经济类期刊中排名进入前

10名,其中2008年排第4名,2009年排第8名;在全国100多种会计类期刊中,自2004年以来,除2005年位列第2名外,连续5年排名首位。

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的评价系统中,本刊在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总被因频率、他引总比等指标,近年来始终位列同类期刊前列。在我国最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中,《财会通讯》继续保持优势,位列会计类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刊物第一名。

本刊在转载率、引用率保持名列前茅优势的同时,所获奖项也成绩斐然。作为我国会计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会计学会,在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评奖中,《财会通讯》发表有6篇文章获奖,在此次评奖全部9篇获一等奖的论文中,有2篇论文来自本刊;全部30篇二等奖获奖论文中,有3篇来自本刊。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刊的网络传播量急剧增加,从2007年至2009年,年均达60%的增长速度。2009年,《财会通讯》在“中国知网”的机构及个人读者用户超过1万家,分布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国家机构。网络访问量和下载量也在急剧增加,2009年,仅在中国知网和龙源期刊网就达92万人次,若再将行业网络访问量计算在内,本刊的年访问下载量超过百万人次,网络传播量已与传统纸媒发行并立成为刊物的主导传播力量。

快马加鞭未下鞍 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陈乐忧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1期

2010年岁末之际,《财会通讯》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下称《年报》)中,期刊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及被引频次多项排名,均跻身于全国会计审计类期刊的前三。

此次排名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年报》系列数据库发布,在全国范围内为首次发布,成为能够及时反映人文社科期刊近期出版效果的衡量标志。此次《年报》以文献计量学指标反映人文社科期刊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总体评估人文社科期刊的学术质量,宏观考量其办刊定位与出版策略。《年报》主要包括2009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及被引频次三大类排名,各大类排名由各自细分的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引用半衰期总下载量、复合统计源引用频次、期刊综合统计源引用频次等分项指标,进行综合累计后决定。

本刊作为一家省级期刊,在《年报》上榜排名的全国30家会计审计类期刊中,跻身三甲,仅次于国家级期刊《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不仅如此,近八年来,《财会通讯》在其他权威机构的排名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光明日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排名,本刊名列财务会计类期刊前茅;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征年度报告》中,本刊总被引用频次、年下载率等指标均有持续大幅增长。

荣誉的花环总是由荆棘编织而成的,成绩的背后是本刊为提高内容质量、打造特色栏目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果敢改版

《财会通讯》创刊于1980年,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传播现代财务会计知识,推动会计学术繁荣与发展,发现和培育会计人才,促进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变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当时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专业刊物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发生了一系列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实现国际化而进入到制度准则建设的高潮期,资产定义、计量资产、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办法、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与现金流量表等项目的大幅调整,对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出了具有本质性变化的要求。

21世纪初叶,会计行业处于备受挑战和充满机遇的时代。纵观会计的发展史,当今所处的时代,对会计的关注与争议最为广泛,对会计变革的需求最为迫切。 “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财务丑闻的爆发,不仅动摇了会计的信用体系,同时也使会计走到了四顾迷茫的十字路口。会计的出路在哪?这不仅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更是摆在全球会计界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同时也是作为舆论导向的会计期刊,发挥喉舌作用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期刊规模发展形势迅猛,市场竞争加剧。2003年,我国报刊业经历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整顿,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实施细则》;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全国677种停办刊物的名单,其中包括20种会计期刊。我国相当部分学术专业期刊市场在此次报刊整顿、实现报刊运营与行政权利脱钩的背景下,进入市场因素主导的大调整期,市场竞争主体大量增加,竞争方式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对资源调配的影响更加明显。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读者阅读习惯发生的变化,从而要求专业期刊内容反映业界发展状况,明确市场功能,尊重读者需求。 2003年10月,《财会通讯》出版发行改版后的首期,为现实会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新学科提供一个更加宽阔的研究园地,提供更大容量的信息平台。改版后的《财会通讯》在内容上扩大了出版容量,承担了更重的会计知识与信息传播的任务,增加会计实务内容,及时提供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税务、财政、金融、证券、保险、工商、海关、审计等方面的最新法规,满足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了解国家政策法规信息的需要;封面设计以藏青色作为背景颜色,配以大红色的杂志题名,体现专业学术期刊应有的庄重与严肃风格。 专业学术期刊以本学科的专业性学术论文为主;读者范围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对专业或某一行业领域的作者;综合性强,集中反映本学科各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学术期刊中的“核心期刊”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中叶。在我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鉴定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称《总览》)为标志,核心期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览》出版以来,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用,主要是信息量评价效用和一定的学术水平评价效用,对于文献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对于评价、测定单位和个人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指导性帮助。

然而,仅仅以上述特点来定位自己,不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风格,不会有顽强而充满活力的生命力,不会在竞争中生存进而发展。作为专业期刊,《财会通讯》面临着在固有特点的基础上,突破旧有的模式,创造自己独特、鲜活风格的新问题。

办好刊物,要依靠内容的不断发展,需要尊重读者的阅读需要,找准读者需要的热点,在这一前提下,组织稿件,要实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刊物要准确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好以下问题:刊物面向怎样的读者,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什么,这个问题关乎到刊物整体定位的宏观走向,刊物整体定位一经确定,应有相对稳定性,要在相当长时间具有连续性,不能经常改变。《财会通讯》定位于面向广大财务与会计工作者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会计专业期刊,读者对象为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者、高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者、高校会

计专业的在校生,读者面涉及到全国1000多万人的群体,阅读需求多样化,要求刊物内容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适应各层面读者的需要。

《财会通讯》从细分目标读者市场、涵盖财务会计学科体系、构建不同出版平台等方面,明确专业分工,对刊物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刊物的出版周期由月刊逐步加快为半月刊至目前的旬刊。上旬刊内容以会计学科知识及信息为主,以满足会计实务工作的需要;中旬刊内容以理财管理学科知识及信息为主,以满足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的需要;下旬刊内容以财务会计、审计及管理学科为主,以满足财务会计教学及理论研究的需要。由此,《财会通讯》构成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涵盖财务会计学科,拥有不同出版平台的完整会计专业传播体系。 专业期刊的功能定位应植根于特定行业,满足行业读者因工作需要产生的知识及信息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财会通讯》明确功能定位,在刊物分工的基础上,对刊物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财务会计行业发展态势的眼睛,财务管理与投资决策的顾问,财务会计知识信息传播的平台,会计人员反映心声与观点的论坛。同时对上、中、下各旬刊进行细化定位,其中上旬刊功能定位为传播会计知识,聚焦会计热点,解读财经政策,提供会计方法,反映会计心声;中旬刊定位为提供理财信息,观察财经趋势,交流理财经验,探讨理财技巧,传播理财知识;下旬刊功能定位为追踪学术前沿,交流学术观点,繁荣学术研究,发现学术人才,推动学术发展。

重新定位后的《财会通讯》,适应了环境变化及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科分类清晰,涵盖知识齐全,读者及市场定位准确,不仅为财务会计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也为财务会计工作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学习财务会计最新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园地,为财务会计学者发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在会计专业同类刊物中,产生了示范效应,全国大部分会计刊物均借鉴本刊经验,进行改版。

专业期刊的基本特征是服务性,要为行业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决策,提供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指导。为此,《财会通讯》延伸刊物服务功能,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后行业主管部门取消的法规制度传递模式,而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急需政策法规信息以及行业技术资格考试学习的需求,增加出版《法规选辑》、《考试导航》、《健康文摘》三本随刊赠送的副刊。为了适应现代数字出版发展的需要,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本刊与专业会计网站进行战略合作,创办《财会通讯》网络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二次深度开发。目前,本刊已形成三本正刊、三本副刊以及网络版的立体化传播媒介,既有传统出版平台,又有数字网络技术一体两翼的新财会传媒体系。刊物服务功能延伸后,建立的传播体系不仅在数量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并且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被读者称赞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的阶梯、专业知识的工具、政策法规的平台、健康生活的手册”。

质量建设

期刊的质量由其内容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能力所决定的。构建期刊品牌,将《财会通讯》打造成为我国会计界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是本刊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刊物的质量被放在出

版工作的首位,“刊物质量即刊物生命线”是本刊牢固树立的理念,三十年如一日以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为主线,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采用严格专业的操作方法,建设精品栏目,提供有深度、高质量、可靠内容的产品。

遵循着创品牌、创权威、推动业界繁荣的标准,《财会通讯》陆续聘请了一批财务与会计学科领域思想活跃、才思敏捷、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带头人作为《财会通讯》特约编审,并针对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前沿学科、难点与热点进行组稿,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影响的文章。会计界泰斗、我国首位会计专业博士生导师、原国务院学部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授葛家澍在本刊组发《当代财务会计发展的趋势》。文章发表后立即在我国会计界引起强烈反响,被业界誉为“把握和认识现代会计发展的经典文献”,不仅成为会计学者研究引用的范本,并随即被我国权威索引文献之一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作为封面要目在其头版全文转载,由此成为我国研究财务会计的权威文献。

随后,我国当代管理会计的权威、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在本刊组发的《论人文主义思潮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研究管理会计的经典之作。当代研究国际会计的著名学者常勋教授针对国际会计难题刊登的《套期活动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等学术论文,被会计界誉为权威著作。同时,本刊还重点关注在我国当代财务会计界各学科领域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中青年学者,刊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我国会计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刊物也被会计界广泛公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的会计期刊之一。

2005年以来,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的新一轮会计改革,拉开了我国会计领域自新中国建立60余年来最重大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财会通讯》详细记录了我国会计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热情颂扬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密切关注转型期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全面反映会计人员的心声与观点,积极促进会计学术思想成果推陈出新,全方位传播全球会计前沿最新信息。

《财会通讯》围绕会计改革,提供具有深度、可靠的内容,为我国会计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刊刊发的中国会计文化建设观点被列入中国会计改革纲要之中;农村财务会计报道成为国家农村财务会计改革的参考。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会计管理难点问题,本刊刊发了率先在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尝试的襄阳市会计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一文,引起了我国主管会计部门的高度重视,指示相关主管部门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探讨,该文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于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本刊约请国家会计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荣生教授与湖北省财政厅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人魏承玉分别撰写《21世纪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分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等文章,前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后文被湖北省会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为了充分发挥刊物的舆论导向作用, 《财会通讯》还加大自采文章的力度和篇幅,就会计领域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撰写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及首创性的文章。在全国

同类刊物中,首家采访报道出席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会计界及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会计的微观活动上升为在国家最高规格政治会议中参政议政的活动,至今已连续7年;率先针对我国高级人才首次举行的考试,进行深度分析和报道。这些办刊指导思想和具体行动被会计界誉为“专业刊物的创造性探索”,其中《科学公正选拔高级会计人才的新尝试》的采访报道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全文转载;从2005年开始,对全国会计行业年度发展进行述评,已成为我国会计界最有影响的独家特色评论,屡次被《中国财经报》、《中国会计报》等媒体全文转发。

2008年,本刊在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领导下,与湖北省妇联共同开展了首届“湖北十佳女会计”评选活动,评选而出的“十佳女会计”同时被授予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2008年,本刊针对公众投资证券市场热情异常高涨的现实,为正确引导公众理性投资,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开展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指数评价研究活动,出版的《中国上市公司三维财务竞争力指数评估研究报告(2008)》,从多维度评价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为大众投资理财提供了指导性参考,也为上市公司评估行业地位,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提高内容质量,创设精品栏目的背后,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后盾。《财会通讯》着重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编辑人员和管理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修养水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的思想道德。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与社会都紧密相关,他们立志将自己的学识、才华与本领贡献给社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精神,唯其如此,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因此, 《财会通讯》的管理者与编辑人员还具有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勤业精神、精业精神及奉献精神。 从事期刊工作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术期刊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在职业劳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历史的责任感,以推进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因此,《财会通讯》的编辑人员和管理者均具备敬业爱岗的高度责任感,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孜孜不倦地求索知识,并精益求精地寻求提升各种期刊质量的途径。

从事期刊工作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点,知识面必须宽广,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开拓精神。《财会通讯》要求编辑人员知识结构必须涵盖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企业理财及相关经济法规等方面,以适应会计领域不同层面读者不同角度的阅读需要,且不能停留于对文章进行篇幅删减或版式调整,必须深入理解稿件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创造性编辑与整理。编辑与管理工作,除具备以上编辑素质,还包括对栏目的策划素质、管理素质、协调素质、协作素质,与读者、作者进行沟通的公关素质、经营素质等。

从事期刊工作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术期刊管理者与编辑人员应乐于接受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学术期刊的现代化和市场化竞争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发挥好情绪功能,使人的自制力、协调及适应环境能力以及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公关技巧、获取信息等综合能力

素质均得到提高。《财会通讯》要求编辑人员和管理者均须乐于接受读者的批评,听取学者的意见,并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开拓进取心,并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控,不惧怕困难和挫折。 收获欣喜

2008年国庆节前夕,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致信《财会通讯》杂志社,认为本刊紧紧围绕会计改革,组织和刊发了“很多好的会计文章”,“发现和推出了很多会计人才”,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在阅读过程中“获益良多”,并希望本刊“团结一批优秀作者,再推一批扛鼎之作”。这是本刊自上世纪80年代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关注以来,再次引起高层领导关注的重大荣誉。

欣喜之余,本刊的管理者与编辑人员思考着一本学术期刊的价值所在,如何衡量其所产生的行业、社会效益等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曾对此进行研究,并建立一些评价系统。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1972年提出用影响因子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一本期学术刊的影响因子等于该期刊两年前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之值。

学术期刊评价应重在“评出导向,评出品牌,评出权威、评出繁荣”。据统计,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富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期刊评价活动有“首届全国优秀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首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首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近10年来,规模宏大、影响甚广的“核心期刊”的遴选就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出的“中国高校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公布“核心区期刊”、南京大学(CSSCI)公布中文社会科学“来源期刊”等等,这些评价对推动我国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在各类期刊遴选与排名中,本刊的转载率、引用率始终在国内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依据2004年检索的排序结果,本刊在全国2886种社科期刊被转载文章的排序位于271位,比2003年的569位排序提高了242位,提高幅度为42.53%;在经济类1088种期刊被转载文章的排序位于第39位,比2003年的115位的排序提高了76位,提高幅度为66.09%;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F101《财务与会计导刊》的142种期刊被转载的文章排序一举夺得第1位,比2003年的第5位提高了4位,提高幅度为4倍。依据载文量计算,本刊2004年全年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所转载的文章达88版,占该刊全文载文量的9.52%,在该刊历史上是空前的。同时本刊还得到其他权威文献评价机构的认可,连续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遴选认定,排位也从原来的第8位上升到第5位,还于2004年5月、12月和2005年3月分别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文献评价部门评选为入选期刊。

在我国权威索引文献的索引排名中,《财会通讯》已进入全国2500种社会科学期刊的前60名,其中2008年位列53位,2009年位列58位;在全国100多种经济类期刊中排名进入前

10名,其中2008年排第4名,2009年排第8名;在全国100多种会计类期刊中,自2004年以来,除2005年位列第2名外,连续5年排名首位。

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的评价系统中,本刊在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总被因频率、他引总比等指标,近年来始终位列同类期刊前列。在我国最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中,《财会通讯》继续保持优势,位列会计类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刊物第一名。

本刊在转载率、引用率保持名列前茅优势的同时,所获奖项也成绩斐然。作为我国会计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会计学会,在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评奖中,《财会通讯》发表有6篇文章获奖,在此次评奖全部9篇获一等奖的论文中,有2篇论文来自本刊;全部30篇二等奖获奖论文中,有3篇来自本刊。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刊的网络传播量急剧增加,从2007年至2009年,年均达60%的增长速度。2009年,《财会通讯》在“中国知网”的机构及个人读者用户超过1万家,分布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国家机构。网络访问量和下载量也在急剧增加,2009年,仅在中国知网和龙源期刊网就达92万人次,若再将行业网络访问量计算在内,本刊的年访问下载量超过百万人次,网络传播量已与传统纸媒发行并立成为刊物的主导传播力量。


相关文章

  • 豪气干云的诗句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的临终歌 醉 ...查看


  • 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教案
  • 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教案 [目的意义]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从1934年10月到936年10月,整整两年的时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25000里的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查看


  • 爱国演讲稿:而今迈步从头越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矫健的苍鹰扇动着双翅,无畏的目光点亮前行的道路.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久储的梦想复活,让我们一起飞翔!信管04503班的杨国兴给您们带来最真挚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而今迈步从头越 ...查看


  • 初中新学期开学寄语
  •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满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又回到我们熟悉而渴望的校园,开始了紧张而又快乐的旅程.这里依然充盈着同学们朗朗的笑声,洋溢着全体师生灿烂的笑容. 年华似水,岁月如歌.转眼间, ...查看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推荐(节选)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 ...查看


  • 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
  • 劳动创造未来 奋斗成就梦想 -----<中国梦,劳动美,我的梦>演讲稿 鹤壁中翼型材有限公司 张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张静,来自鹤壁中翼型材有限公司,我今天参赛的题目是:<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 ...查看


  • 艺术节串联词
  • Xxx 中学2014校园文化艺术节 开场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女: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xxx 的校园里星辉灿烂 女:xxx 的校园里流光溢彩 男:在这激情洋溢.欢歌笑语的韵律中 女:在这豪情满怀. ...查看


  • 初中学生经典开学寄语
  • [导语]祝福像雪花片片,问候像春雨绵绵,关怀像音乐声声,幸福像珍珠跌落心田,快乐像浪花四处迸溅.欢迎来到本站,本文是为您特别搜集的<初中学生经典开学寄语>,欢迎鉴赏! [篇一] 老师.同学们: 大家新学年好! 酷夏的暑气还没消退 ...查看


  • 2011最新高考励志祝福语大全
  • 同学们,高考就要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相信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这重要时刻来临前夕,我们本站为大家整理了这篇2011最新高考励志祝福语大全的文章,希望大家考上理想的大学哦!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