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作用

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振兴发展农业教育,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中,农业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将随着科技进步,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农广校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主体作用,任重而道远。笔者仅此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1. 当前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全国农林牧场副渔业劳动者4.57亿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03亿人,占22.5%,小学文化2.07亿人,占45.4%。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不发达,即使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也没有受过系统职业培训,更谈不上资格准入。这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40%的根本原因。提

高劳动者素质是时代要求,具有战略性意义。

2. 现有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数量萎缩:据统计,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减,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留守农村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以上;三是素质堪忧: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四是后继乏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求学后选择“跳农门”、进城务工,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将来“谁来种地、谁来进行科技推广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3. 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

关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早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标准。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它的标准应是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未来社会的要求如下:①能够系统地掌握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作物的栽培管理技

术,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②善于学习,敢于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③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的菅销技巧。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这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竟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以自然资源和低科技水平的旧经济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走科技创新、知识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农广校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开发创造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参与社会竞争的主阵地,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综合培训能力 充分发挥培训职能

1. 加强农广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能力

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广谱性培训的主渠道,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教育改革和机构改革过程中,农广校的办学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办学经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增强办学后劲,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

基地。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2.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作为一名农广校教师,教学法的最高境界中不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员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员的学习创新能力,掌握了多少农业高新实用技术,传送了多少科技致富信息等。所以农广校教师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 按照高素质劳动者的全新人才标准和素质要求首先提高自身学力,达到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其次,教师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

3. 加强教学研究,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

农广校是一所面向三农、市场和社会办学的成人中专学校,是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学校。在教研过程中,既要研究成人的学习特点,又要注重学员职业技术的提高,突出现代素质的培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都对劳动者的现代素质做了准确而美妙的描述: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共同生活。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劳动者或现代人应具备以下八种品质,即会生存、会生活、能合作、会学习、能负责、会创造、能关心、会健美。农广校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就要按以上标

准,结合农广校实际和当地农民素质状况开展教学。

三、农广校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有效方法

1. 兼顾广谱性培训、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坚持送教下乡,要把教育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将教育培训与农时季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干中学、学中干”,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稳定现有职业农民队伍,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绿色証书)的培训,同时吸引农村“两后生”(即初中、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学农务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就业创业,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2.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按素质教育进行教改

农广校进行的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改革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脱离时代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员发展三者有机结合,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层次;改革教材、教学内容,组织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编写适合农村成人学习特点的教材,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传授;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技能教学课,注重学员综合能力培养。

3. 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

农广校要发挥网络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按需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多专业、多渠道、

多层次办学。充分利用先进的声像设施和教学试验实习基地,教学中采用讲授和声像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不断完善网络媒体教学,将高深的理论变为直观的、感性的知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一学即会,会就能用,用则有效,使科学技术大众化、趣味化、灵活化。

4. 联合办学,多元化培养人才。农广校要加强教改,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积极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对农业大户和以农业大户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借鸡下蛋,优势互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按照产业化思路,将办学推向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大众化,按需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培养人才。

总体来说,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要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始终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接受、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标准,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围绕提高质量和效果,不断探索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措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央1号文件.

[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

[3]《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

如何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作用

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振兴发展农业教育,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中,农业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将随着科技进步,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农广校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科技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主体作用,任重而道远。笔者仅此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1. 当前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全国农林牧场副渔业劳动者4.57亿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03亿人,占22.5%,小学文化2.07亿人,占45.4%。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不发达,即使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也没有受过系统职业培训,更谈不上资格准入。这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40%的根本原因。提

高劳动者素质是时代要求,具有战略性意义。

2. 现有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数量萎缩:据统计,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减,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二是结构失衡:留守农村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以上;三是素质堪忧: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四是后继乏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求学后选择“跳农门”、进城务工,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将来“谁来种地、谁来进行科技推广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3. 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

关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早在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标准。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它的标准应是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未来社会的要求如下:①能够系统地掌握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作物的栽培管理技

术,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②善于学习,敢于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③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的菅销技巧。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这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竟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以自然资源和低科技水平的旧经济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走科技创新、知识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农广校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开发创造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参与社会竞争的主阵地,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综合培训能力 充分发挥培训职能

1. 加强农广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能力

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广谱性培训的主渠道,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教育改革和机构改革过程中,农广校的办学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办学经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增强办学后劲,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

基地。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2.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作为一名农广校教师,教学法的最高境界中不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员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员的学习创新能力,掌握了多少农业高新实用技术,传送了多少科技致富信息等。所以农广校教师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 按照高素质劳动者的全新人才标准和素质要求首先提高自身学力,达到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其次,教师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

3. 加强教学研究,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

农广校是一所面向三农、市场和社会办学的成人中专学校,是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学校。在教研过程中,既要研究成人的学习特点,又要注重学员职业技术的提高,突出现代素质的培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都对劳动者的现代素质做了准确而美妙的描述: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共同生活。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劳动者或现代人应具备以下八种品质,即会生存、会生活、能合作、会学习、能负责、会创造、能关心、会健美。农广校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就要按以上标

准,结合农广校实际和当地农民素质状况开展教学。

三、农广校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有效方法

1. 兼顾广谱性培训、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坚持送教下乡,要把教育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将教育培训与农时季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干中学、学中干”,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稳定现有职业农民队伍,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绿色証书)的培训,同时吸引农村“两后生”(即初中、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学农务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就业创业,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2.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按素质教育进行教改

农广校进行的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改革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脱离时代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员发展三者有机结合,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层次;改革教材、教学内容,组织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编写适合农村成人学习特点的教材,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传授;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技能教学课,注重学员综合能力培养。

3. 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直观性教学

农广校要发挥网络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按需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多专业、多渠道、

多层次办学。充分利用先进的声像设施和教学试验实习基地,教学中采用讲授和声像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不断完善网络媒体教学,将高深的理论变为直观的、感性的知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一学即会,会就能用,用则有效,使科学技术大众化、趣味化、灵活化。

4. 联合办学,多元化培养人才。农广校要加强教改,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积极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对农业大户和以农业大户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借鸡下蛋,优势互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按照产业化思路,将办学推向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大众化,按需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培养人才。

总体来说,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要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始终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接受、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标准,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围绕提高质量和效果,不断探索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措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央1号文件.

[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

[3]《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


相关文章

  • 临沂市2015年创业培训总结
  • 临沂市农广校2015年新型农民创业培训 工作总结 2015年,市农广校在省农广校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2015年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实施要求,扎实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项目实施情况 2015年省农业厅 ...查看


  • 重视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培训能力
  • 山东省农广校历经3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教育培训能力不断提高,在全省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主阵地.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已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依托和主要支撑.山东省农广校之所以深受农民欢迎.深得党委政 ...查看


  • 辉南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如火如荼进行中
  • 辉南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如火如荼进行中 等问为了更好地解决"地谁来种,如何种好地?"懂技术.善经营.题.为把辉南县农民培养成有文化. 会管理的当代新型职业农民,辉南农广校承担了全县250人的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 ...查看


  • 新型农民培训行动方案
  • 长县农科教办„2010‟06号 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常利民副县长的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民教育培 ...查看


  • 地区农广校上半年工作总结
  • 地区农广校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1-6月份,***地区农广校在地区农业局领导下,在自治区农广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多 ...查看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一) 你们好!我来自于大幕乡钟台山麓的桃花尖村的王广良.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我有幸得到你们和蔼可亲的热情指导.这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为我们农村.农民带来学习科技知识,树立新理念的良机,使农村充满春意盎然的蓬勃生 ...查看


  •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首 页 | 农民教育动态 | 要 闻 | 工作通知 | 政策法规 | 理论研究 | 国际合作 | 体系建设 | 办学政策 | 风采展播 学校介绍 | 中职教育 | 中专后继续教育 | 科技培训 | 技能培训 | 三进村 | 技能鉴定 | 技 ...查看


  • 抓实新型农民培训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 摘要: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是主体,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最活跃的因素,而劳动力的素质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劳动力危机,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素 ...查看


  • 移民培训总结
  • 巴东农广校关于 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2009工作总结 一.学校简介 巴东县农广校创办于1987年,通过近二十三年的艰苦奋斗,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学校由巴东本部.咸丰校区.恩施校区.龙山校区组成,开设有机电电子.电子电器.电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