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阅读: 家乡的榆钱儿

家乡的榆钱儿

来自:[email protected] (花花)

又到了榆钱儿挂满树枝的季节,看一串串苍翠欲滴的榆钱儿,把我又带到了遥远的孩提时代。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绿色、片状,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一分钱大小,因为它酷似古代麻钱儿,故名榆钱儿。

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又因它与“余钱”谐音,寓意着吉祥富足,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有点像缩小版的铜钱,故而得名。

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唐施肩吾《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宋苏轼《榆》:“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清陈维崧。《河传弟九体·榆钱》:“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凄然。江东落絮天。”历史传说。据《尔雅》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嘉佑年中,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榆皮)。

关于榆钱儿的记忆,除了快乐还是快乐!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榆树在这个季节里,结出了一串串的榆钱儿,翠绿欲滴。一串串的榆钱,在那艰难的岁月,于是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榆树初开始,满树的枝条先是缠上了褐红色的毛绒线,不几日枝条上又爬满了绿毛虫似的,再后满树似长满了一棒棒玉棍儿,稍有微风吹来,整个儿树都颤微微地,似乎承受不了如此的重负,远远望去,整个榆树就像碧玉装扮成的玉树。

暮春三月,正是榆钱绽放的时节,所谓“春尽榆钱堆狭路”。这个季节,很多树的枝条间叶还未发,榆树竟先开出花来。榆树枝头先是隐约的紫色花苞,密密的,小小的,待到能看清它模样时,已是满枝新绿,一簇簇浅绿色的榆钱,圆圆碎碎、绿绿嫩嫩。榆钱边缘处薄薄的,中间鼓出来,真的像缩小了的铜钱。

榆钱儿很好吃,可以生吃,嫩嫩的,甜甜的,带着些微的青气。小时候,我们家前屋后有许多榆树。初春,天气刚刚有了些暖意,桃花、杏花还没有落尽,榆树枝头已经长满了褐色的小花苞,密密的,小小的,象极了高梁米。没几天已经满枝新绿,一嘟噜一嘟噜串成串,圆圆碎碎绿绿嫩嫩。这时候捋下来,是最好吃的。

钱儿不但好看,而且还好吃。每当榆钱儿在春天的抚慰下肆意成长的当口,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在乡下、有着大东北一般野性的孩子,便会在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看准一枝结得大而多、一嘟噜一嘟噜摇摆的榆钱儿,毫不留情地折下来,然后哧溜一下滑下来,躲到暖暖的屋檐下,一片一片地摘下诱人的香味,细细地品味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每年春天榆钱儿最鲜嫩的时日,我们在母亲的注视下,提这个小篮子,猴儿般爬上树,把篮子挂在枝头,先迫不及待地捋一把塞进嘴里,满齿唇香。我们沐着朝阳迎着微风,爬到树杈最高处,找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篮子挂在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在榆树之中穿梭。

待到篮子里满的再也装不下去了,我们才会恋恋不舍得从树上一步步挪下来。母亲坐在温暖的屋檐下,安详地精心的挑拣我们的收获。

榆钱儿除了生吃,还能与其它各种杂粮搅和在一起,做出很多种美味佳肴。比如榆钱儿蒸饭、榆钱儿大饼、榆钱儿熬粥、榆钱儿炸酱,等等。而每一种佳肴,都有各自的滋味,细细地品起来,都能品出乡村最自然的味道。

把筐里的榆钱儿收拾好,母亲就拿出一个大盆,用清水洗上几遍,捞出来放到盖帘上,让残余的水慢慢地流干。这当口,母亲已经把灶膛里的柴草点燃,大铁锅里已经烧上了水。然后,母亲取出玉米面,放上适量的水搅拌,不稀不干,恰到好处。

待大铁锅里的水冒出热气的时候,母亲就把一个大大的用来蒸豆包用的漏帘放到锅里,再在上面铺上一块大大的纱布。尔后,把玉米面均匀地撒在上面。最后,再把已经沥干的榆钱儿均匀地撒到玉米面上,再往上面撒一些盐巴。这些都做完,母亲就用她那潇洒的动作,把锅盖得严严实实起来。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一股股热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钻出来,夹杂着诱人的香味,惹得我们使劲地吸着鼻子,口水早就顺着不争气的嘴角流下来了。

二十分钟左右,一锅香甜可口的榆钱儿“哺了”便出笼了。母亲打开锅盖的瞬间,一屋子的香气便弥漫开来。这时候,我们这些子女每个人的手里,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大碗,还没等母亲盛满,便抢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整个房间,甚至整个院子里,都飘着榆钱儿“哺了”浓浓的香甜!那是人间最真实、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

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好多年了。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的心思便会飞回那久别的家园。特别是在物欲越来越纷杂的时代,我很想再一次回归故里,并亲手折一枝榆条,美美地吃上一次香甜的榆钱儿啊!

今年清明节,远离家乡的我回到老家,还专程去村头看望了那棵大榆树,它还是一样的枝繁叶茂,一样的遒劲挺拔。抚摸着它那久经沧桑龟裂不堪的树皮,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楚骤然间袭上心头,我仿佛看见母亲正招呼我接我摘下的榆钱,或是她正精心做榆钱饭的情景。我俯身捡了一把散落的榆钱,小心翼翼地托在手心,贪婪地吮吸那股清新的香气,那小小的榆钱儿,已经植根于我的记忆深处,牢牢地扎下了与故乡生脉相连的根……(文/高山流水1212)

家乡的榆钱儿

来自:[email protected] (花花)

又到了榆钱儿挂满树枝的季节,看一串串苍翠欲滴的榆钱儿,把我又带到了遥远的孩提时代。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绿色、片状,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一分钱大小,因为它酷似古代麻钱儿,故名榆钱儿。

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又因它与“余钱”谐音,寓意着吉祥富足,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有点像缩小版的铜钱,故而得名。

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唐施肩吾《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宋苏轼《榆》:“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清陈维崧。《河传弟九体·榆钱》:“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凄然。江东落絮天。”历史传说。据《尔雅》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嘉佑年中,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榆皮)。

关于榆钱儿的记忆,除了快乐还是快乐!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榆树在这个季节里,结出了一串串的榆钱儿,翠绿欲滴。一串串的榆钱,在那艰难的岁月,于是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榆树初开始,满树的枝条先是缠上了褐红色的毛绒线,不几日枝条上又爬满了绿毛虫似的,再后满树似长满了一棒棒玉棍儿,稍有微风吹来,整个儿树都颤微微地,似乎承受不了如此的重负,远远望去,整个榆树就像碧玉装扮成的玉树。

暮春三月,正是榆钱绽放的时节,所谓“春尽榆钱堆狭路”。这个季节,很多树的枝条间叶还未发,榆树竟先开出花来。榆树枝头先是隐约的紫色花苞,密密的,小小的,待到能看清它模样时,已是满枝新绿,一簇簇浅绿色的榆钱,圆圆碎碎、绿绿嫩嫩。榆钱边缘处薄薄的,中间鼓出来,真的像缩小了的铜钱。

榆钱儿很好吃,可以生吃,嫩嫩的,甜甜的,带着些微的青气。小时候,我们家前屋后有许多榆树。初春,天气刚刚有了些暖意,桃花、杏花还没有落尽,榆树枝头已经长满了褐色的小花苞,密密的,小小的,象极了高梁米。没几天已经满枝新绿,一嘟噜一嘟噜串成串,圆圆碎碎绿绿嫩嫩。这时候捋下来,是最好吃的。

钱儿不但好看,而且还好吃。每当榆钱儿在春天的抚慰下肆意成长的当口,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在乡下、有着大东北一般野性的孩子,便会在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看准一枝结得大而多、一嘟噜一嘟噜摇摆的榆钱儿,毫不留情地折下来,然后哧溜一下滑下来,躲到暖暖的屋檐下,一片一片地摘下诱人的香味,细细地品味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每年春天榆钱儿最鲜嫩的时日,我们在母亲的注视下,提这个小篮子,猴儿般爬上树,把篮子挂在枝头,先迫不及待地捋一把塞进嘴里,满齿唇香。我们沐着朝阳迎着微风,爬到树杈最高处,找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篮子挂在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在榆树之中穿梭。

待到篮子里满的再也装不下去了,我们才会恋恋不舍得从树上一步步挪下来。母亲坐在温暖的屋檐下,安详地精心的挑拣我们的收获。

榆钱儿除了生吃,还能与其它各种杂粮搅和在一起,做出很多种美味佳肴。比如榆钱儿蒸饭、榆钱儿大饼、榆钱儿熬粥、榆钱儿炸酱,等等。而每一种佳肴,都有各自的滋味,细细地品起来,都能品出乡村最自然的味道。

把筐里的榆钱儿收拾好,母亲就拿出一个大盆,用清水洗上几遍,捞出来放到盖帘上,让残余的水慢慢地流干。这当口,母亲已经把灶膛里的柴草点燃,大铁锅里已经烧上了水。然后,母亲取出玉米面,放上适量的水搅拌,不稀不干,恰到好处。

待大铁锅里的水冒出热气的时候,母亲就把一个大大的用来蒸豆包用的漏帘放到锅里,再在上面铺上一块大大的纱布。尔后,把玉米面均匀地撒在上面。最后,再把已经沥干的榆钱儿均匀地撒到玉米面上,再往上面撒一些盐巴。这些都做完,母亲就用她那潇洒的动作,把锅盖得严严实实起来。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一股股热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钻出来,夹杂着诱人的香味,惹得我们使劲地吸着鼻子,口水早就顺着不争气的嘴角流下来了。

二十分钟左右,一锅香甜可口的榆钱儿“哺了”便出笼了。母亲打开锅盖的瞬间,一屋子的香气便弥漫开来。这时候,我们这些子女每个人的手里,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大碗,还没等母亲盛满,便抢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整个房间,甚至整个院子里,都飘着榆钱儿“哺了”浓浓的香甜!那是人间最真实、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

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好多年了。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的心思便会飞回那久别的家园。特别是在物欲越来越纷杂的时代,我很想再一次回归故里,并亲手折一枝榆条,美美地吃上一次香甜的榆钱儿啊!

今年清明节,远离家乡的我回到老家,还专程去村头看望了那棵大榆树,它还是一样的枝繁叶茂,一样的遒劲挺拔。抚摸着它那久经沧桑龟裂不堪的树皮,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楚骤然间袭上心头,我仿佛看见母亲正招呼我接我摘下的榆钱,或是她正精心做榆钱饭的情景。我俯身捡了一把散落的榆钱,小心翼翼地托在手心,贪婪地吮吸那股清新的香气,那小小的榆钱儿,已经植根于我的记忆深处,牢牢地扎下了与故乡生脉相连的根……(文/高山流水1212)


相关文章

  •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之一
  •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 ...查看


  • 高一语文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 高一语文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 王永生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 ...查看


  •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1
  •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16分) 乡 情 陈德才 ①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那条夏日里 ...查看


  • 4柳笛和榆钱
  • 4 柳笛和榆钱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会认"榆.沐.浴.拧 ...查看


  • 乡情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乡情 ①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那条夏日里去游泳.摸鱼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都构成了人 ...查看


  • 塞外的春天①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塞外的春天①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 ...查看


  • 榆钱树越来越少
  • ①大自然仿佛一个高明的军师,把榆钱树不规则地布阵在村庄周围,以强大的根系渗透到地表下面,像卫兵一样日夜守护着故乡的水土. ②记忆中,年少的时候,春天里村庄到处都是榆钱.翠绿的榆钱一簇簇密密地爬在树干上,仿佛在写一部书,风是它的笔墨,每一个字 ...查看


  • 语文手抄报: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十五法
  • 1.开门见山法 这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开讲方法,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例如,揭示<草原>后,老师就讲: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访问内蒙古时写的一篇访问记,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如何掌握事物 ...查看


  • 远远近近都是故乡(组诗)
  • 故乡,在远方 我知道,每一个人 都有故乡 每一个故乡,都有远方 云在天上,小河在村口 蜿蜒.悠长 这是心里的,故乡 有很多的土坯房冬暖夏凉 沾满稻花香的田埂,细窄的 样子,仿佛-- "扛着牛牵着耙--一生不说颠倒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