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分析及启示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分析及启示

摘 要: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库券市场的主要代理商。它参与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 股票,固定收益销售,研究和交易,投资管理,私人股本和私人银行业务。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

1、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概述

雷曼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它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

然而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由于过度依赖数学和金融模型,忽视了客观现实和人性,便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最终还是走向破产覆灭的道路。而今年9月20日美国又称其清盘费用可能超过20亿美元。

2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发的问题

雷曼公司的倒闭,并不仅仅是从07年6月按揭债券承销商贝尔斯登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出现巨额亏损导致次贷危机而开始的。从很早以前当银行家们已经开始准备废除金本位制时就已经为现在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同时,也为这个当时刚建立的公司埋下了巨大的祸根。对于没有一个可靠、真实的金银作为基准发行的货币是无法获得人们的信赖的。但是,由于政府的强制发行以及人民生来对于政府的信赖。使得这种靠信用发行的货币在市场当中流通开来。

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银行家们开始大肆的将资金投入到各大领域。希望这些资金能够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他们借用发行各种不同的债券,使得市场空前活跃。工业、商业的繁荣为每一个人都带去了幸福的笑容。然而好景不长,当所有的人都充斥在这种幸福中时,出现了一批人,他们开始大量做空货币。使得原本过度膨胀的货币突然紧缩。各大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对于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无法运作最终将带来破产。所以,银行家们的出现,将给这些人们带来希望。可是,获得资金的救助往往都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银行家们借此机会趁火打劫,以少量的资金获得了企业的控制权,同时,他们一步步的侵吞着市场中重要的资源。

由于美元作为了世界贸易的基准货币,所以各国都大量储备美元。使得美元的发行已经严重的超过了市场的容纳量。如果市场一旦发现他们使用的货币已经大大的贬值,那么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泡沫将会将整个世界淹没。我们又不知道将要退回到什么年代去。所以,全球的金融家们就开始策划发行新的债券以便将这些货币掩藏在其中,同时,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个时侯,石油成为了世界上各国必须的军事、商业、工业资源。以石油作为保障的债券开始发行,以地产作为保障的债券也开始发行。但是,他们的发行量不足以掩盖之前的错误,于是次贷债券出现了。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行次级的债券。 这种次级债券的危机将是全球性的。因为每个国家基本上都多多少少的购买了美国的相关次贷债券以及国债。一旦信用危机出现,全球将引起巨大的风暴使得各国的财政陷入瘫痪。而雷曼公司,正是因为没有好好经营自己的原有业务,一股脑的也加入到了这个疯狂的行动当中而破产的。如下图所示:

3 雷曼公司倒闭原因分析

3.1美国次贷危机对雷曼兄弟产生的影响

07年夏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全面清盘。其中包括金融市场曾经的巨无霸——雷曼兄弟。

在支付危机爆发后,除美林的股价还占52周最高股价的1/5,其余各家机构股价较52周最高值均下降98%或以上。六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超过4.8万亿美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的总资产在次贷危机中分别减值32亿、138亿及522亿美元,总计近700亿美元,而全球金融市场减值更高达5,573亿美元。至今倒闭的银行12家,总资产约420亿美元。因减值造成资本金不足,所以全球各主要银行和券商都在寻求新的投资者来注入新的资本,试图度过难关。

各地区和全球主要银行和券商减值以及资本注入情况

3.2雷曼兄弟导致其破产的自身原因

3.2.1 业务过于集中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这些业务,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这固然是对它的褒奖,但同时也暗示了它的业务过于集中,这为之后被收购埋下了隐患。这一点与此前被收购的贝尔司登很相似。而且,它主要投资于向地产这种不动产使得现金流的周转不灵。同样处于困境的美林证券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将它所投资的彭博和黑岩公司的顾全脱手而转换成急需的现金,过于集中与固定收益的雷曼兄弟就没有这样的应急手段。

近几年,虽然雷曼也在其他业务领域,比如兼并收购和股票交易,有了进步,但仍缺乏其它竞争对手所具有的业务多元化。

3.2.2 迅速发展自身不熟悉的新业务

作为一家顶极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但是自从2000年后,由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雷满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勇敢涉足这些领域。

勇敢的尝试无可厚非,问题是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近年来,雷曼兄弟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业务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3.2.3太少的自身资本同时过高的杠杆率

作为投资银行,和类似花旗、摩根和美洲银行等综合性银行不同,雷曼的自由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想要筹集资本来扩大业务,它只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通过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通过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运用抵押回购等方法来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以赚取收益,扣除要偿付的融资代价后就是公司运营的回报。

也就是说,雷曼要用很少的自由资本和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运营的基本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

即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杠杆率就越大。

杠杆率=总资产/自有资本

杠杆效应的特点就是,它是一把双刃剑。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同时,在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

雷曼兄弟资产负债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雷曼的杠杆率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2008年第二季度末,雷曼的杠杆率为24.3(年初的时候曾高达32),其总资产为6,394美元,但其负债也到达了6,132美元。

华尔街主要银行和券商杠杆率

3.2.4虚拟金融和现实经济生活的严重脱节

金融创新出现后,金融投资开始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理论假设与市场现实严重脱节,对未来的资本收益变化的预测也严重失真。雷曼过多的涉足复杂的衍生工具市场,问题出现后有一个传导过程,很难马上浮现出来,所以仍然沉醉于昔日辉煌,错失多次救亡机会,最终因为美国政府拒绝包底而崩盘。

3.2.5财务状况弄虚作假

雷曼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

财务状况与07年相比

净收益(亿

美元)

2007

2008 11.5 4.89 合每股稀释后盈利 1.96 0.81 净收入(亿美元) 35 50

如果我们仔细看雷曼公司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的财务报表,可以明显发现其在报表中所做的舞弊。提到其财务会计舞弊,就不能不提2010年3月11日晚,美国发布的一份2200页的关于雷曼兄弟的“验尸报告”。报告里超过300页的内容都在描述雷曼兄弟公司如何用会计手段粉饰账面。

对不少企业而言,销售和回购协议是常用的短期融资手段。由该报告我们知道,雷曼兄弟公司通常在一个季度即将结束时售出资产,编制财务报表后再购回资产,以隐藏债务、降低账面所显现的财务杠杆比率,进而维持信用评级。

3.2.6雷曼兄弟管理层对危机情况处理失误

在雷曼兄弟破产这个事件逐步形成的过程中,雷曼管理高层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1)由于之前良好的业绩,管理层对情况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

如雷曼的CEO Richard Fuld 在93即成为雷曼的最高领袖,他算是华尔街任期最长的CEO。他多次带领雷曼避免破产的命运,一次次走向辉煌。正因为如此,公司上下难免产生盲目自满和乐观的情绪。

2)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业务拓展过快,已经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搁置一边。

对未来形势严重判断失误,即使在房产市场出现危机苗头的2007年还是在继续拓展业务。在次贷危机初期,雷曼损失很小,甚至还一度呗业界赞扬为能在非常时期成功处理危机的典范。这都为雷曼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3)雷曼高层在危机发生时,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在2008年3月,贝尔思登倒下的时候雷曼兄弟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当是市场都猜测下一个倒下的一定是雷曼和美林中的一个,可是雷曼兄弟管理高层多次出面辟谣,试图向市场证明自己情况良好。

在3月份以后,美联储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流动性的政策,使得流动性的问题对雷曼来说在表面上已经很大程度地被缓解了。市场也保持同样的看法,表现在其信用违约互换基点的大幅下降。(很长一段时间震荡在100-200点,如图3所示.)

毫无疑问,这对雷曼来说是一个契机,因为它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自己持有的不良资产,同时出售优良资产进行融资,优化公司结构甚至寻找战略伙伴。

可惜的是,雷曼错过了它的机会。由于公司管理层一直盲目乐观地宣称自己不是贝尔思登,又斤斤计较于和产业银行谈判时的要价,雷曼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等到它们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只能坐等美联储来拯救。在这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的时候,再试图做什么已经太晚了。

3.3恐慌对手终止与雷曼的业务

由于次贷危机持续不断地对市场形成冲击,市场异常脆弱,市场参与者产生恐慌情绪的后果是人们对旋涡中心的银行或者券商产生信用危机。

首先是客户将业务转往相对安全的对手,然后是被债权人停止提供银行间市场拆借,造成流动性危机。再然后客户大量转移资金,形成“挤兑”现象,同事评级机构大幅调低信用等级,造成公司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最终无理继续维持只好等待被收购或者宣布破产。

3.4做空方对雷曼的巨大影响

正如人们常说的,资本的目标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在市场恐惧脆弱时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些逐利的资本往往无视证券的基本情况,恶意做空以达到操纵市场、获取暴利的目的。

但这还不是全部,华尔街上有相当一批私募或者对冲基金是专门投资处于困境、价格大跌的资产。这样的资产其交易价格往往远远低于内在合理价值。如果将它们买来后待市场回暖时择机售出,或者是留待到期日,都会获得不菲的收益,尤其是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行,如果垮掉后其资产必定会折价大甩卖。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希望雷满破产的,所以他们也会加入到做空者中来。就雷曼本身来说,在其破产前的两个星期里,从9月1日到15日市场上做空雷曼的交易上升了41%达1.08亿手(雷曼共有5.52亿手流通股份)。大量的做空导致其股价成自由落体状,极大增加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媒体流传的高盛做空雷曼的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因为对于等级一样的金融企业。一方想要做空另一方首先要拥有对方至少10倍的资金才足够。所以如果不是有什么更加特殊的阴谋,这一切都将是不可能的。做空雷曼使其倒闭,损失最大的就是我们中国。要知道中国有很多家银行都投资了雷曼公司,购买了其旗下的大量债券。所以,一旦其倒闭,我们将失去大量的资产,使得中国的发展将会减慢。同时,如果稍有不慎,中国将卷起巨大的金融龙卷风。

4 雷曼公司倒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说到底雷曼兄弟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婪。08年初,美联储加息,房产价值下降。此时购房者已经无法继续还贷,导致信用破产,次贷产品价格下滑信用市场紧缩。此时的雷曼兄弟不仅没有意识到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对此作出防范反而在此时做多次贷衍生品。

雷曼兄弟倒闭的诱因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世界金融衍生品之父”,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说,不管是衍生品还是整个金融市场都只是工具。

那么,我国在对于此类债券等金融公司,应该注意几点呢?

4.1控制货币量,防止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要远远多于黄金等其他保值产品的储备。并且,我国大量持有美国债券。所以,一旦,美国发生问题,那么我们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所以,我国中央银行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详细的战略方针,并保证我国的其他企业防范资本的膨胀。

4.2企业应发展多元化业务。

对于各企业的业务集中问题,我国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防范这些企业将业务集中,应该鼓励他们展开多元化的业务。向更远、更好的方向发展。注重创新能够很好的避免此类问题。

4.3避免急于发展不熟悉的业务。

对此,各个企业应该注重人员的培养,在做项目的同时,应该先保证大部分的员工熟悉此项业务。然后根据业务发展的周期,制定相应的战略。直到业务发展壮大,走向正轨。此时,才应该着手于发展新的业务。而不是盲目的跟从社会可赚取暴利的业务。

4.4保证充足的自身资本,强大的现金流。

各企业应该注意资本及现金流的保有。不要将所有的资金,产业都投入到业务及其他企业。而是应该首先保证自身的风险问题。要给自己留有足够的空间。要知道,市场一直在变,人们的喜好也是如此。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提前做出判断,并进行改变。所以,要保佑资产,防止现金流断裂,最后只好面对破产。

4.5企业管理层应面对现实,而不是账簿。

我们很多企业都只是在面对着年末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说话。而不是真正的针对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注重管理是要关注市场,关注国际,国家的市场变化、政策变化以及人们的心理变化。要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走的长远。毕竟,信任是相当重要的。

5 结论

由此可见,我们中国应该绝对避免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中的过度泛滥。同时,我们应该由政府严格监管银行、基金、债券公司等金融公司。严格的将货币的发行权和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稳步的发展。对外贸易才不会受到其他国家巨大的冲击。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分析及启示

摘 要: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库券市场的主要代理商。它参与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 股票,固定收益销售,研究和交易,投资管理,私人股本和私人银行业务。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

1、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概述

雷曼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它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

然而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由于过度依赖数学和金融模型,忽视了客观现实和人性,便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最终还是走向破产覆灭的道路。而今年9月20日美国又称其清盘费用可能超过20亿美元。

2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发的问题

雷曼公司的倒闭,并不仅仅是从07年6月按揭债券承销商贝尔斯登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出现巨额亏损导致次贷危机而开始的。从很早以前当银行家们已经开始准备废除金本位制时就已经为现在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同时,也为这个当时刚建立的公司埋下了巨大的祸根。对于没有一个可靠、真实的金银作为基准发行的货币是无法获得人们的信赖的。但是,由于政府的强制发行以及人民生来对于政府的信赖。使得这种靠信用发行的货币在市场当中流通开来。

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银行家们开始大肆的将资金投入到各大领域。希望这些资金能够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他们借用发行各种不同的债券,使得市场空前活跃。工业、商业的繁荣为每一个人都带去了幸福的笑容。然而好景不长,当所有的人都充斥在这种幸福中时,出现了一批人,他们开始大量做空货币。使得原本过度膨胀的货币突然紧缩。各大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对于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无法运作最终将带来破产。所以,银行家们的出现,将给这些人们带来希望。可是,获得资金的救助往往都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银行家们借此机会趁火打劫,以少量的资金获得了企业的控制权,同时,他们一步步的侵吞着市场中重要的资源。

由于美元作为了世界贸易的基准货币,所以各国都大量储备美元。使得美元的发行已经严重的超过了市场的容纳量。如果市场一旦发现他们使用的货币已经大大的贬值,那么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泡沫将会将整个世界淹没。我们又不知道将要退回到什么年代去。所以,全球的金融家们就开始策划发行新的债券以便将这些货币掩藏在其中,同时,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个时侯,石油成为了世界上各国必须的军事、商业、工业资源。以石油作为保障的债券开始发行,以地产作为保障的债券也开始发行。但是,他们的发行量不足以掩盖之前的错误,于是次贷债券出现了。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行次级的债券。 这种次级债券的危机将是全球性的。因为每个国家基本上都多多少少的购买了美国的相关次贷债券以及国债。一旦信用危机出现,全球将引起巨大的风暴使得各国的财政陷入瘫痪。而雷曼公司,正是因为没有好好经营自己的原有业务,一股脑的也加入到了这个疯狂的行动当中而破产的。如下图所示:

3 雷曼公司倒闭原因分析

3.1美国次贷危机对雷曼兄弟产生的影响

07年夏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全面清盘。其中包括金融市场曾经的巨无霸——雷曼兄弟。

在支付危机爆发后,除美林的股价还占52周最高股价的1/5,其余各家机构股价较52周最高值均下降98%或以上。六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超过4.8万亿美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的总资产在次贷危机中分别减值32亿、138亿及522亿美元,总计近700亿美元,而全球金融市场减值更高达5,573亿美元。至今倒闭的银行12家,总资产约420亿美元。因减值造成资本金不足,所以全球各主要银行和券商都在寻求新的投资者来注入新的资本,试图度过难关。

各地区和全球主要银行和券商减值以及资本注入情况

3.2雷曼兄弟导致其破产的自身原因

3.2.1 业务过于集中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这些业务,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这固然是对它的褒奖,但同时也暗示了它的业务过于集中,这为之后被收购埋下了隐患。这一点与此前被收购的贝尔司登很相似。而且,它主要投资于向地产这种不动产使得现金流的周转不灵。同样处于困境的美林证券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将它所投资的彭博和黑岩公司的顾全脱手而转换成急需的现金,过于集中与固定收益的雷曼兄弟就没有这样的应急手段。

近几年,虽然雷曼也在其他业务领域,比如兼并收购和股票交易,有了进步,但仍缺乏其它竞争对手所具有的业务多元化。

3.2.2 迅速发展自身不熟悉的新业务

作为一家顶极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但是自从2000年后,由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雷满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勇敢涉足这些领域。

勇敢的尝试无可厚非,问题是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近年来,雷曼兄弟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业务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3.2.3太少的自身资本同时过高的杠杆率

作为投资银行,和类似花旗、摩根和美洲银行等综合性银行不同,雷曼的自由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想要筹集资本来扩大业务,它只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通过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通过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运用抵押回购等方法来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以赚取收益,扣除要偿付的融资代价后就是公司运营的回报。

也就是说,雷曼要用很少的自由资本和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运营的基本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

即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杠杆率就越大。

杠杆率=总资产/自有资本

杠杆效应的特点就是,它是一把双刃剑。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同时,在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

雷曼兄弟资产负债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雷曼的杠杆率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2008年第二季度末,雷曼的杠杆率为24.3(年初的时候曾高达32),其总资产为6,394美元,但其负债也到达了6,132美元。

华尔街主要银行和券商杠杆率

3.2.4虚拟金融和现实经济生活的严重脱节

金融创新出现后,金融投资开始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理论假设与市场现实严重脱节,对未来的资本收益变化的预测也严重失真。雷曼过多的涉足复杂的衍生工具市场,问题出现后有一个传导过程,很难马上浮现出来,所以仍然沉醉于昔日辉煌,错失多次救亡机会,最终因为美国政府拒绝包底而崩盘。

3.2.5财务状况弄虚作假

雷曼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

财务状况与07年相比

净收益(亿

美元)

2007

2008 11.5 4.89 合每股稀释后盈利 1.96 0.81 净收入(亿美元) 35 50

如果我们仔细看雷曼公司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的财务报表,可以明显发现其在报表中所做的舞弊。提到其财务会计舞弊,就不能不提2010年3月11日晚,美国发布的一份2200页的关于雷曼兄弟的“验尸报告”。报告里超过300页的内容都在描述雷曼兄弟公司如何用会计手段粉饰账面。

对不少企业而言,销售和回购协议是常用的短期融资手段。由该报告我们知道,雷曼兄弟公司通常在一个季度即将结束时售出资产,编制财务报表后再购回资产,以隐藏债务、降低账面所显现的财务杠杆比率,进而维持信用评级。

3.2.6雷曼兄弟管理层对危机情况处理失误

在雷曼兄弟破产这个事件逐步形成的过程中,雷曼管理高层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1)由于之前良好的业绩,管理层对情况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

如雷曼的CEO Richard Fuld 在93即成为雷曼的最高领袖,他算是华尔街任期最长的CEO。他多次带领雷曼避免破产的命运,一次次走向辉煌。正因为如此,公司上下难免产生盲目自满和乐观的情绪。

2)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业务拓展过快,已经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搁置一边。

对未来形势严重判断失误,即使在房产市场出现危机苗头的2007年还是在继续拓展业务。在次贷危机初期,雷曼损失很小,甚至还一度呗业界赞扬为能在非常时期成功处理危机的典范。这都为雷曼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3)雷曼高层在危机发生时,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在2008年3月,贝尔思登倒下的时候雷曼兄弟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当是市场都猜测下一个倒下的一定是雷曼和美林中的一个,可是雷曼兄弟管理高层多次出面辟谣,试图向市场证明自己情况良好。

在3月份以后,美联储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流动性的政策,使得流动性的问题对雷曼来说在表面上已经很大程度地被缓解了。市场也保持同样的看法,表现在其信用违约互换基点的大幅下降。(很长一段时间震荡在100-200点,如图3所示.)

毫无疑问,这对雷曼来说是一个契机,因为它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自己持有的不良资产,同时出售优良资产进行融资,优化公司结构甚至寻找战略伙伴。

可惜的是,雷曼错过了它的机会。由于公司管理层一直盲目乐观地宣称自己不是贝尔思登,又斤斤计较于和产业银行谈判时的要价,雷曼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等到它们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只能坐等美联储来拯救。在这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的时候,再试图做什么已经太晚了。

3.3恐慌对手终止与雷曼的业务

由于次贷危机持续不断地对市场形成冲击,市场异常脆弱,市场参与者产生恐慌情绪的后果是人们对旋涡中心的银行或者券商产生信用危机。

首先是客户将业务转往相对安全的对手,然后是被债权人停止提供银行间市场拆借,造成流动性危机。再然后客户大量转移资金,形成“挤兑”现象,同事评级机构大幅调低信用等级,造成公司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最终无理继续维持只好等待被收购或者宣布破产。

3.4做空方对雷曼的巨大影响

正如人们常说的,资本的目标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在市场恐惧脆弱时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些逐利的资本往往无视证券的基本情况,恶意做空以达到操纵市场、获取暴利的目的。

但这还不是全部,华尔街上有相当一批私募或者对冲基金是专门投资处于困境、价格大跌的资产。这样的资产其交易价格往往远远低于内在合理价值。如果将它们买来后待市场回暖时择机售出,或者是留待到期日,都会获得不菲的收益,尤其是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行,如果垮掉后其资产必定会折价大甩卖。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希望雷满破产的,所以他们也会加入到做空者中来。就雷曼本身来说,在其破产前的两个星期里,从9月1日到15日市场上做空雷曼的交易上升了41%达1.08亿手(雷曼共有5.52亿手流通股份)。大量的做空导致其股价成自由落体状,极大增加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媒体流传的高盛做空雷曼的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因为对于等级一样的金融企业。一方想要做空另一方首先要拥有对方至少10倍的资金才足够。所以如果不是有什么更加特殊的阴谋,这一切都将是不可能的。做空雷曼使其倒闭,损失最大的就是我们中国。要知道中国有很多家银行都投资了雷曼公司,购买了其旗下的大量债券。所以,一旦其倒闭,我们将失去大量的资产,使得中国的发展将会减慢。同时,如果稍有不慎,中国将卷起巨大的金融龙卷风。

4 雷曼公司倒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说到底雷曼兄弟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婪。08年初,美联储加息,房产价值下降。此时购房者已经无法继续还贷,导致信用破产,次贷产品价格下滑信用市场紧缩。此时的雷曼兄弟不仅没有意识到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对此作出防范反而在此时做多次贷衍生品。

雷曼兄弟倒闭的诱因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世界金融衍生品之父”,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说,不管是衍生品还是整个金融市场都只是工具。

那么,我国在对于此类债券等金融公司,应该注意几点呢?

4.1控制货币量,防止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要远远多于黄金等其他保值产品的储备。并且,我国大量持有美国债券。所以,一旦,美国发生问题,那么我们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所以,我国中央银行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详细的战略方针,并保证我国的其他企业防范资本的膨胀。

4.2企业应发展多元化业务。

对于各企业的业务集中问题,我国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防范这些企业将业务集中,应该鼓励他们展开多元化的业务。向更远、更好的方向发展。注重创新能够很好的避免此类问题。

4.3避免急于发展不熟悉的业务。

对此,各个企业应该注重人员的培养,在做项目的同时,应该先保证大部分的员工熟悉此项业务。然后根据业务发展的周期,制定相应的战略。直到业务发展壮大,走向正轨。此时,才应该着手于发展新的业务。而不是盲目的跟从社会可赚取暴利的业务。

4.4保证充足的自身资本,强大的现金流。

各企业应该注意资本及现金流的保有。不要将所有的资金,产业都投入到业务及其他企业。而是应该首先保证自身的风险问题。要给自己留有足够的空间。要知道,市场一直在变,人们的喜好也是如此。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提前做出判断,并进行改变。所以,要保佑资产,防止现金流断裂,最后只好面对破产。

4.5企业管理层应面对现实,而不是账簿。

我们很多企业都只是在面对着年末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说话。而不是真正的针对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注重管理是要关注市场,关注国际,国家的市场变化、政策变化以及人们的心理变化。要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走的长远。毕竟,信任是相当重要的。

5 结论

由此可见,我们中国应该绝对避免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中的过度泛滥。同时,我们应该由政府严格监管银行、基金、债券公司等金融公司。严格的将货币的发行权和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稳步的发展。对外贸易才不会受到其他国家巨大的冲击。


相关文章

  • 几种营运资金管理缺陷的案例分析_王晓军
  • 案例研究CASESTUDY 几种营运资金管理缺陷的案例分析 延安大学 王晓军 乔志杰 刘文霞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资金断链而破产的企业到处都是,加强资金管理,特别是营运资金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失败 ...查看


  •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金融风险管理 2009-05-05 21:14 阅读22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也是多事之秋.911事件七周年后的这一周,成为了华尔街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周.9 ...查看


  • 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或将破产
  • 次贷风波中被吞噬的"巨无霸"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 ...查看


  • 十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
  • 风险管理十大案例 案例1: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 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 次内部查清,结果发 ...查看


  •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李雅菁 内容提要: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席卷世界的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整个西方社会遭受了重创,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原因.美国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之后从英国人 ...查看


  • 全球曼氏金融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启示
  • 2011年10月31日,华尔街著名的期货交易商――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F Global Holdings Ltd.,以下简称"全球曼氏金融")向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冲垮的第一家美国 ...查看


  • 财务管理案例
  •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 ...查看


  •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 具体的影响: (1)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 ...查看


  • 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 全球股市大跌
  • 2008年09月16日 13:56 来源:新华网 9月15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的雷曼兄弟银行门外,一名雷曼公司员工(后)与人拥抱.由于陷于严重的财务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当日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 新华社/路透 这是2008年9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