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的采访

网络新闻的采访

班级:新闻0901 学号:2009014483 姓名:叶克勤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的兴起,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其发展势头之强大,使其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媒体,网络新闻的采访也日益凸显出来。那么,网络新闻采访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有那些异同呢?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有哪些?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网络新闻记者呢?

关键词:网络新闻 采访基本原则 采访方式 采访问题

一:定义:何为网络新闻呢?我们认为,凡是在互联网上登载、传播的新闻都应该属于网络新闻的范畴。网络新闻既包括网站转载的来自传统媒体或其他网站的新闻,也包括网站记者自行采集的新闻报道。网络新闻具备了所有的新闻要素,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样式,网络新闻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时效性更强

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换言之,新闻报道必须要“快”。互联网的技术特点使得网页上的信息可以随时刷新,具有实时同步的特点。因此,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其时效性更强。

(二) 兼顾深度和广度

网络媒体兼具电视和报纸的优势,人们一直以来在电视上看消息,在报纸上读深度报道的习惯,随着网络媒体的诞生而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得益于网络媒体的超媒体表达方式。

(三) 更易保存和重复使用

相比广播电视新闻容易丢失不易保存,报纸易保存但占据空间太大的特点,网络新闻虽然所看到的页面是及时更新的,但其发布的新闻会不断存入网站数据库,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检索,即查即用,非常方便。

二:根据网络新闻的这些特点,合理制定网络新闻采访的步骤:(一)网络新闻的资料采集:网络新闻的资料采集是指为网络新闻的报道而进行的新闻素材的采集活动。(二)通过网络采访新闻:通过网络采访新闻又叫做在线采访网络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实时更新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确定报道选题、拟定报道思路。 网络新闻采访在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融合了包括在线采访在内的所能实现的所有采访手段。

三:原则: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超文本、多媒体的特点,网络新闻的采访必然要契合网络传播的这些特征,表现在新闻采访环节就是要求其采集形式多样、采集工具多样以及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材和手段,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是,网络新闻的发布不受时间限制,现在的各大新闻网站基本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滚动播出,这使得记者发回的稿件可以随到随发,因此对新闻采访提出了更高的时效性要求。

四:采访方式: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新闻的采访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实地采访和非实地采访。(一)实地采访:即使在网络时代,不论在什么媒体上发布新闻,新闻及新闻媒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真实性依然是新闻的生命,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新闻依然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内赶往新闻现场,正所谓“眼见为实”。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形式,网络新闻的采访依然覆盖了所有的新闻采访形式,包括实地采访。(二)非实地采访(1)电话采访和书面采访(2)在线采访:在线采访,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即时交互功能,直接联机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如通过在线聊天方式,通过网络同一个或多个在线用户进行即时聊天,记者可以直接应用最新的在线聊天软件进行远程视频、音频采访。网上论坛(BBS),对于记者来说,BBS

的价值在于你可以来自公众的关于一个话题的真实的声音,设立一个主题,你就可以收集到来访网友对此的高见。电子邮件是互联网最受欢迎和最流行的功能之一。记者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好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方便迅速,省时省力,免去了记者在采访途中的诸多麻烦。二是比较受采访对象欢迎。三是采访记录更加完整、准确,写稿时也可以直接引用电子邮件的内容,从而提高了采访的效率。此外,还包括新闻组和电子小组以及网上调查等非实地采访的形式。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因而采访对于写好新闻至关重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采访的成功很重要。采访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呢?首先,在开始撰写新闻稿时,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报道重点。其次,决定采访谁?通过对报道主题所做的种种准备工作,对那些可以为你提供最有用、最相关信息的人,你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如今,记者的一大优势就是网络。一名聪明的记者可以利用网络不费力气地找到有关潜在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做采访的准备工作后,怎样合理巧妙地安排采访呢?如何与某人取得联系、进而安排一场采访一直都是个问题。然而,在网络时代,有好几样新工具可以帮助你与这些难以接近的人建立联系。第一,通过电话亲自与他们取得联系,并预约一次采访。第二,对于那些把电话号码捂得严实或者根本不会给你回电话的人,还有那些用网络比用电话多的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安排采访。

五:网络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一)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权问题:目前网络新闻媒体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传统媒体主办的网络媒体,实际上就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虽然这些网络媒体拥有新闻采访权,可以发布自行采集的新闻,但其采编方式更多的是利用母体的新闻资源,发布的新闻不过是对报纸、杂志的“翻版”,有些网络新闻的时效性甚至不如传统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类是商业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等,根据《互联网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非新闻类网站没有新闻采集权,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记者的出现还有待时日。(二)过分依赖计算机辅助采访,新闻真实性原则受到挑战。一些网络媒体的采编人员,过于迷信计算机辅助采访,对新闻事件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相关重要问题没有做进一步地核实,采访作风不严谨、不扎实,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为了获取高点击率,而不惜违背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和媒体的职业道德,大量刊载煽情性新闻甚至虚假新闻,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下、权威性不足。利用网络进行采访时,如何确定采访对象的真实身份,如何判断采访对象所说的是实话,如何在网下对新闻采访进行核实,这些都是计算机辅助采访的“软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新闻的真实性就无从谈起。(三)网络新闻呼唤高素质的网络新闻人才。网络新闻采访对记者的要求比传统媒体的要求要高,它要求记者是一个“多面手”:既要学会使用大量先进的数字式采访工具,懂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在采访中还要能够完成文字、图像、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用几乎是同步的速度将现场采访的新闻信息传送到编辑部或互联网上。今后的新闻教育和网络媒体自身都需要有有意识地培养既懂新闻运作规律,又懂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才能使网络媒体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美】刘勇译 理查德·克雷格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网络新闻研究,2010,4(19):45—66

周家群 网络新闻与传播教程——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141—151 叶琼丰 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79—94

网络新闻的采访

班级:新闻0901 学号:2009014483 姓名:叶克勤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的兴起,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其发展势头之强大,使其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媒体,网络新闻的采访也日益凸显出来。那么,网络新闻采访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有那些异同呢?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有哪些?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网络新闻记者呢?

关键词:网络新闻 采访基本原则 采访方式 采访问题

一:定义:何为网络新闻呢?我们认为,凡是在互联网上登载、传播的新闻都应该属于网络新闻的范畴。网络新闻既包括网站转载的来自传统媒体或其他网站的新闻,也包括网站记者自行采集的新闻报道。网络新闻具备了所有的新闻要素,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样式,网络新闻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时效性更强

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换言之,新闻报道必须要“快”。互联网的技术特点使得网页上的信息可以随时刷新,具有实时同步的特点。因此,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其时效性更强。

(二) 兼顾深度和广度

网络媒体兼具电视和报纸的优势,人们一直以来在电视上看消息,在报纸上读深度报道的习惯,随着网络媒体的诞生而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得益于网络媒体的超媒体表达方式。

(三) 更易保存和重复使用

相比广播电视新闻容易丢失不易保存,报纸易保存但占据空间太大的特点,网络新闻虽然所看到的页面是及时更新的,但其发布的新闻会不断存入网站数据库,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检索,即查即用,非常方便。

二:根据网络新闻的这些特点,合理制定网络新闻采访的步骤:(一)网络新闻的资料采集:网络新闻的资料采集是指为网络新闻的报道而进行的新闻素材的采集活动。(二)通过网络采访新闻:通过网络采访新闻又叫做在线采访网络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实时更新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确定报道选题、拟定报道思路。 网络新闻采访在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融合了包括在线采访在内的所能实现的所有采访手段。

三:原则: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超文本、多媒体的特点,网络新闻的采访必然要契合网络传播的这些特征,表现在新闻采访环节就是要求其采集形式多样、采集工具多样以及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材和手段,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是,网络新闻的发布不受时间限制,现在的各大新闻网站基本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滚动播出,这使得记者发回的稿件可以随到随发,因此对新闻采访提出了更高的时效性要求。

四:采访方式: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新闻的采访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实地采访和非实地采访。(一)实地采访:即使在网络时代,不论在什么媒体上发布新闻,新闻及新闻媒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真实性依然是新闻的生命,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新闻依然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内赶往新闻现场,正所谓“眼见为实”。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形式,网络新闻的采访依然覆盖了所有的新闻采访形式,包括实地采访。(二)非实地采访(1)电话采访和书面采访(2)在线采访:在线采访,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即时交互功能,直接联机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如通过在线聊天方式,通过网络同一个或多个在线用户进行即时聊天,记者可以直接应用最新的在线聊天软件进行远程视频、音频采访。网上论坛(BBS),对于记者来说,BBS

的价值在于你可以来自公众的关于一个话题的真实的声音,设立一个主题,你就可以收集到来访网友对此的高见。电子邮件是互联网最受欢迎和最流行的功能之一。记者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好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方便迅速,省时省力,免去了记者在采访途中的诸多麻烦。二是比较受采访对象欢迎。三是采访记录更加完整、准确,写稿时也可以直接引用电子邮件的内容,从而提高了采访的效率。此外,还包括新闻组和电子小组以及网上调查等非实地采访的形式。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因而采访对于写好新闻至关重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采访的成功很重要。采访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呢?首先,在开始撰写新闻稿时,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报道重点。其次,决定采访谁?通过对报道主题所做的种种准备工作,对那些可以为你提供最有用、最相关信息的人,你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如今,记者的一大优势就是网络。一名聪明的记者可以利用网络不费力气地找到有关潜在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做采访的准备工作后,怎样合理巧妙地安排采访呢?如何与某人取得联系、进而安排一场采访一直都是个问题。然而,在网络时代,有好几样新工具可以帮助你与这些难以接近的人建立联系。第一,通过电话亲自与他们取得联系,并预约一次采访。第二,对于那些把电话号码捂得严实或者根本不会给你回电话的人,还有那些用网络比用电话多的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安排采访。

五:网络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一)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权问题:目前网络新闻媒体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传统媒体主办的网络媒体,实际上就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虽然这些网络媒体拥有新闻采访权,可以发布自行采集的新闻,但其采编方式更多的是利用母体的新闻资源,发布的新闻不过是对报纸、杂志的“翻版”,有些网络新闻的时效性甚至不如传统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类是商业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等,根据《互联网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非新闻类网站没有新闻采集权,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记者的出现还有待时日。(二)过分依赖计算机辅助采访,新闻真实性原则受到挑战。一些网络媒体的采编人员,过于迷信计算机辅助采访,对新闻事件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相关重要问题没有做进一步地核实,采访作风不严谨、不扎实,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为了获取高点击率,而不惜违背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和媒体的职业道德,大量刊载煽情性新闻甚至虚假新闻,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下、权威性不足。利用网络进行采访时,如何确定采访对象的真实身份,如何判断采访对象所说的是实话,如何在网下对新闻采访进行核实,这些都是计算机辅助采访的“软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新闻的真实性就无从谈起。(三)网络新闻呼唤高素质的网络新闻人才。网络新闻采访对记者的要求比传统媒体的要求要高,它要求记者是一个“多面手”:既要学会使用大量先进的数字式采访工具,懂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在采访中还要能够完成文字、图像、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用几乎是同步的速度将现场采访的新闻信息传送到编辑部或互联网上。今后的新闻教育和网络媒体自身都需要有有意识地培养既懂新闻运作规律,又懂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才能使网络媒体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美】刘勇译 理查德·克雷格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网络新闻研究,2010,4(19):45—66

周家群 网络新闻与传播教程——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141—151 叶琼丰 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79—94


相关文章

  •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 摘 要:网络新闻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不同,无论是在传播对象,还是在传播模式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新闻采访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就新时期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普及率正 ...查看


  • 苏大版,[当代新闻采访写作],徐国源主编
  •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1)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传授新闻采访写作的理论.理念以及具体的采写方法与技巧.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要积极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熟悉新 ...查看


  • 网络新闻实务 最终版
  • 网络新闻实务 第一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介与受众 网络传播媒介特点 一.交互性 传统媒体仅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 二.海量性 因特网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的技术优势,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 ...查看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3+2"专升本考试大纲
  • 2011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3+2"专升本<新闻采写基础>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通读指定教材,了解新闻史的基本常识,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与评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熟练运用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能 ...查看


  • 网络新闻稿件的采访写作
  • 网络新闻稿件的采访写作 (2009-02-19 16:30:08) 标签:杂谈 分类:新闻学堂 一.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 1.真实.准确 新闻报道的全部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这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 ...查看


  •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
  • 新 闻 采 访 学 复 习 提 纲 一.名词解释:(说明:横线必考,斜体为可能考)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媒体传播新闻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社会活动. 记者:广义:把从事新闻采写编评摄审者都称为记者.狭义: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采写 ...查看


  • 如何在网上寻找新闻线索
  • 如何在网上寻找新闻线索 获取新闻线索的能力,往往成为衡量一名记者是否称职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量庞大的网站.BBS .Usenet .论坛.贴吧等,为记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源,为新闻从业人员快速发现新闻线索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 ...查看


  •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基本方法与实战技巧
  •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基本方法与实战技巧 起泽云 网络负面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应对和处臵网络负面舆情,是对政府和官员行政能力及行政效率的一个考验.恰当而及时地应对和处臵网络舆情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对树立政府和官员良好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 ...查看


  • 新闻业务考试题型
  • 2001业务 一.名词解释 1. 交叉采访 2.综合消息 3.对比式版面 4.社论 二.问答题 1.怎样看待新闻报道中的数字问题?2.谈谈报纸版面的美化.3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三.撰写消息 四.撰写评论 五.分析下面通讯的特色 2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