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读好书][伤寒论]必背条文(十三)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未完待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中医书籍推荐
  • 一.黄煌教授推荐的书: 1.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费伯雄) 2.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3.医醇誊义 4.皇汉医书(汤本求真) 5.余听鸿医案 6.郑钦安医书阐释 7.伤寒心悟 8.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医研究院) 9.吴佩衡医案 10.医学衷 ...查看


  • 刘渡舟伤寒论点滴体会
  • " 心下 " 心下痞" ,而不也没能写进是一个可行的办一个是桂枝去桂加茯有一年,我在天津汉拈农场巡吃一服发汗的药就会" 先生为何不用针灸治疗,姑应其请,以慰其 是遵照<伤寒论>" ...查看


  • 怎样学习[伤寒论]
  • 将"陈瑞春论伤寒 "一书中"怎样学习<伤寒论>"发给大家参考(陈瑞春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顾问.全国仲景学说研讨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中医药学会 ...查看


  • 伤寒论必背条文
  • 伤寒必背条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查看


  • 八卦卦象解六经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1月第38卷第11期 八卦卦象解六经 常虹王栋张光霁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VOL. 38NO.11Nov. 2014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查看


  • 伤寒论讲义背诵条文4
  •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 ...查看


  • 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类方配伍解析
  •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之代表方,体现其辨证论治思想之精髓,其类方为<伤寒论>中最多的一组类方,在全书中发挥着极为重 ...查看


  • 1958年资料4 古本康平伤寒论
  • 近世所研究的伤寒论,非仲景的原来面目,已世所公认,毋须异议.即以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后的版本来看,究竟那个是叔和撰次的原本?尚不能肯定. 伤寒论:经历代的兵荒战乱,后人的一再附会,在今天要想考证他那一句是仲景言:那一句是叔和笔:那里是讹字愆文 ...查看


  •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合并系属病篇244
  • 合并系属病篇244-252条 主讲时间 2015.5.12 第44讲 主讲老师 张少林 主办方 中华汉传中医促进会 244条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随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宋205) 有两种解释供我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