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崛起

中国之崛起

学号:班级:软件

学院:软件学院

姓名:王丽秋1111班

序言

当今社会,中国之崛起,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不菲的成绩。

在经济方面,六项指标就可以凸显。分别是:

1)、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2)、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3)、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5)、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6)、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在政治方面,我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在军事方面我写到了国防体制,国防建设以及国防部的内部结构以及军备力量。在文化方面,我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优点让世人所接受。

最后,我总结了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而言只会是福音。

中国之崛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云南北部的元谋猿人化石证明早在17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经过长期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汉族已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4000年之久,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经商、西周到春秋末期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经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到清朝前期为封建社会。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活动,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历经曲折,奋发向上,如今已逐步列入世界强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掀起一场狂浪。

一、 经济成就

历经60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下六项指标足以凸显中国经济崛起。

1)、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统计显示,一九五二年,中国GDP只有六百七十九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一九七八年增加到三千六百四十五亿元,只占百分之一点八;而到二00八年,一举突破三十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一九五二年全年总量。 扣除价格因素,二00八年人均GDP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三十二点四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三千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2)、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二00八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五万二千八百七十一万吨,与一九四九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三点七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计,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油、发电量均居世界二十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3)、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二00八年,第一产业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五十一下降为百分之十一点三,第二产业由百分之二十点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八点六,第三产业则由百分之二十八点二大幅上升至百分之四十点一。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暂不说把“贫油”、“缺电”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仅高速公路总长度超六万公里、移动电话用户逾六亿户,就足以说明此中变化之大。

5)、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简而言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一九七九至二00八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八千五百二十六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6)、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不足百元,提高到二00八年的一万五千余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四十四元,提高到二00八年的四千七百六十一元。去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二十一点八万亿元,人均由一九五二年的一点六元增加到一万六千多元。中国经济六十年之变数据、事例,枚不胜举。当然,用温家宝总理“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小”的算法,中国还远没有自大自满的资格。要真正做到天人和谐、全面小康,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 政治得强大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大政方针。中国现行民主制度具有比较好的民意回应机制,能够比较好地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西方的选举民主制度实际上不利于社会不同利益的整合。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后发展国家,需要确定能够凝聚全体人民意志的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中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对中国政治制度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只有满足历史的客观要求,才能实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处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也没有自己的一党之私。其执政理念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人民权利的使用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基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集中和体现人民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民主与效率的统一,保证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利的结合,有利于强化民主监督。既保证了人民的当家作主,又实现了国家的管理效率。

(3)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中国民主制度下,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中国民主制度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可以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这就是那位印度政治家所说的“专心”。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文化上追赶。

三、 军事实力的强大

军事实力由它的国防体制、国防政策、国防部的武装力量所体现。

国防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坚持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侵略别国的政策。国防政策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军队的防卫作战能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重点是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逐步增强国防实力和潜力。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努力发展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关系,通过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和军事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国防体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是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机构,宣布战争状态与发布战争动员。负责党和国家的最高军事决策和军事指挥,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需要,确定军事战略,领导军事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如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军事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经国务院作出相应决定,通过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曹刚川上将为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军事领导机关。设有办公厅和作战、情报、通信、训练、军务、动员、兵种、电子对抗、政治、陆航、外事、管理等部门。现任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2001年9月上任),常务副总参谋长郭伯雄上将(1999年9月上任),副总参谋长隗福临上将(1995年7月上任)、吴铨叙上将(1995年7月上任)。

国防部

陆军

陆军现役兵力为230万,分属7个军区编成24个集团军,其中7个快速反应集团军(1军、13军、21军、27军、38军、39军、54军)陆军有85个步兵师、10个装甲及机械化师、10个炮兵师(含若干高炮师)、1个山地师、50个独立工程兵团、19个通信团、4~7个独立特种兵团。陆军主战装备。各型坦克:14000余辆 各型装甲车:6000余辆各型火炮:16000余WA021式155mm加榴炮203mm加榴炮 203mm自行榴弹炮86式152mm加农炮各型火箭炮:1250余门 63式107mm牵引式火箭炮 85式130mm履带式自行火箭炮 。陆航直升机:600余架 直-8 15架直-9/武直-9 50架 直-6 30架 直-5 400架 AS-332超美洲豹 20架 S-70黑鹰 24架小羚羊/霍特 8架 SA321超黄蜂 15架 米-3 40架 各型防空武器 HQ(红旗)-2 中高空防空导弹 HQ(红旗)-61中低空防空导弹 飞蠓80(FM-80)又名红旗-7(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15防空导弹 LY(猎鹰)-60中低空防空导弹 KS1 中高空防空导弹87式25mm牵引式轻型高炮85式23mm牵引式轻型高炮 各型反坦克武器 HJ(红箭)-73反坦克导弹HJ(红箭)-8反坦克导弹 HJ(红箭)-9反坦克导弹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陆军班用武器81和95式班用枪族5.8毫米自动步枪。

海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坚持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侵略别国的政策。国防政策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军队的防卫作战能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重点是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逐步增强国防实力和潜力。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努力发展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关系,通过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和军事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国防体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是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机构,宣布战争状态与发布战争动员。负责党和国家的最高军事决策和军事指挥,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需要,确定军事战略,领导军事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如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军事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经国务院作出相应决定,通过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曹刚川上将为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军事领导机关。设有办公厅和作战、情报、通信、训练、军务、动员、兵种、电子对抗、政治、陆航、外事、管理等部门。现任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2001年9月上任),常务副总参谋长郭伯雄上将(1999年9月上任),副总参谋长隗福临上将(1995年7月上任)、吴铨叙上将(1995年7月上任)。

国防部

陆军

陆军现役兵力为230万,分属7个军区编成24个集团军,其中7个快速反应集团军(1军、13军、21军、27军、38军、39军、54军)陆军有85个步兵师、10个装甲及机械化师、10个炮兵师(含若干高炮师)、1个山地师、50个独立工程兵团、19个通信团、4~7个独立特种兵团。陆军主战装备。各型坦克:14000余辆 各型装甲车:6000余辆各型火炮:16000余WA021式155mm加榴炮203mm加榴炮 203mm自行榴弹炮86式152mm加农炮各型火箭炮:1250余门 63式107mm牵引式火箭炮 85式130mm履带式自行火箭炮 。陆航直升机:600余架 直-8 15架直-9/武直-9 50架 直-6 30架 直-5 400架 AS-332超美洲豹 20架 S-70黑鹰 24架小羚羊/霍特 8架 SA321超黄蜂 15架 米-3 40架 各型防空武器 HQ(红旗)-2 中高空防空导弹 HQ(红旗)-61中低空防空导弹 飞蠓80(FM-80)又名红旗-7(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15防空导弹 LY(猎鹰)-60中低空防空导弹 KS1 中高空防空导弹87式25mm牵引式轻型高炮85式23mm牵引式轻型高炮 各型反坦克武器 HJ(红箭)-73反坦克导弹HJ(红箭)-8反坦克导弹 HJ(红箭)-9反坦克导弹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陆军班用武器81和95式班用枪族5.8毫米自动步枪。

海军

中国海军是一个多兵种组成的武装集团,拥有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共五大兵种。中国现在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大约有100多艘。中国的海防线漫长,北起北朝鲜国境南至越南国境,总长约18400千米,共分为三个责任海区分别由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管辖目前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主要装备及作战实力状况。

北海舰队

北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连云港以北的黄海海域和渤海湾。

主要任务:

①保卫首都的海上门户;

②警戒美日韩军事联盟对中国的海上威胁。主要基地有青岛(舰队司令部)大约拥有220艘舰92年以前,我国的全部核潜艇均部署在北海舰队。此后,陆续调走了几艘核潜艇给东海和南海舰队。但北海舰队仍拥有我国最强大的的核潜艇编队。 东海舰队

东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台湾海峡南端(广东省南澳岛至台湾省猫鼻头

连线)以北、连云港以南的东海和黄海海域。该区域恰好涵盖台湾海峡,所以在军事上遏制台独,战时从海上封锁或进攻台湾、金门、澎湖等应该是东海舰队的主要作战目标。东海舰队所管辖的海域从北纬32度到27度(从江苏海岸到福建的东山地区)左。.主要基地有宁波(舰队司令部),上海、 舟山、 镇江、吴淞、 温州、汕头、 厦门等.作战舰艇的编制是驱逐舰,护卫舰混合支队护卫舰支队核支力攻击常规潜艇混合支队快艇支队(由导弹艇 扫雷艇 反潜预警艇 鱼雷艇等组编而成),两用舰支队各一队。航空方面有战斗机,轰炸机混合师,战斗机师,舰载直升机,轰炸机,侦察机混合师各一个,1999年9月新编的陆战队也归属它.大约拥有240艘舰艇(在役的)。

南海舰队

南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广东省南澳岛以南直达曾母暗沙的广阔南中国

海水域,地理上包括北部湾以及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等中国的岛屿和海洋领土。配备了2艘汉级攻击核潜艇,SU-27战斗机,而且增设了一个空中加油机(H-6改装)师.主要的基地有湛江(舰队司令部) 榆林 北海 广州 海口 马尾 平潭 西沙 永兴岛等.。战舰艇的编制是驱逐舰支队,护卫舰支队,核动力攻击,常规潜艇混合支队以及快艇支队(由导弹艇 扫雷艇 反潜预警艇 鱼雷艇等组编而成)两用舰支队各一队,还有陆战队的第一旅.航空方面,考虑到南海各岛复杂的情况,配备了2个战斗机师,1个战斗机 空中加油机混合团和舰载直升机团之外还有1个另外两支舰队所没有的专门为西沙补给的独立航空运输团和专门为南沙预警的独立预警团。大约拥有250艘舰艇(在役的)

空军

中国空军现役兵力为42万人,包括战略部队和22万的防空兵在内。装

备有3000架作战飞机,最多时中国空军仅作战飞机就有近4000架。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旧式的米格战机大量退役,中国空军飞机的数量大幅减少,其中作战飞机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虽然数量减少了,但随着S27系列的装备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空军包括航空兵(装备轰炸机,攻击机,歼击机,侦察机和运输机等),地对空导弹部队,高炮部队和无线电技术部队。共有40-45个航空师,15-17个防空师。空军共有3000余架作战飞机(500-600架可携带核武器,250架直升机),500-600座地对空中程导弹发射装置,1500-2000 门高炮。实行军区空军与航空兵师的垂直领导体制,并将空军军、空军基地降格为师级的空军指挥所。每个军区空军,都已有了三代机团,而且呈东偏重、东西南北中的网状布局。轰炸机师则呈以中原为中心的倒三角布局,强击机师布防的目标就明确了,沿东部海岸线由北到南一线布防。

第二炮兵

中国第二炮兵总兵力13万人 ,是中国唯一一支能进行全球打击的军事

力量。编成9个师,按导弹类型编为旅、团、营。战略核弹头100至200枚,战术核弹头约2000枚。东风-41 洲际导弹 射程13000公里 50枚 。东风-31 洲际导弹 射程8000公里 40枚东风-5 洲际导弹 射程12000公里 10枚东风-4 洲际导弹 射程7000公里 30枚 。东风-2 中程导弹 射程1250公里 100枚。 东风-3 中程导弹 射程3000公里 120枚 。东风-21 中程导弹 射程1800公里 50枚。东风-15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600公里。东风-11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300公里,M-18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1000公里 M-7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180公里。 二炮是解放军重点建设部队,战力一直不断地成长。1982年组建14个飞弹旅,1992年至今再扩建9个,现共有23个。二炮一方面以核为主,加强发展有效的核反击能力,加速新型洲际导弹与潜射导弹的研制部署,吓阻美、日介入台湾事务。另一方面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的部署,以期攻其一点,瘫痪全部,打击敌人系统关键节点。为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二炮现有的洲际飞弹从18-50枚增加到200枚,其导弹旅也要从2个相对增加到20个。

四、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下面笔者将就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进行阐述。

1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

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从无形向有形,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形态的一种转化。在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的前提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增长速度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十一五”前四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897.35亿元,年均增长21.6%。

[ZW(]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官网年,中国国内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地区)总收入突破了100亿元大关,而《唐山大地震》更是创造了6.73亿元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在2010年中国有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35.17亿元人民币。[ZW(]中国电影网)]打破了长久以来国外大片主占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无法走向世界的僵局。同时,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同时在国外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国家为发展文化事业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适当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财政上的支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交流和竞争中的一个有效武器,我们必须利用好、发挥好,使之成为我国整体综合实力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第二,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公共价值观,是国民对国家文化产生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归属,任何国家和国民都不能离开本国的文化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它是国家凝聚力、吸引力和扩展力的核心。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仁爱、诚信、善行这些都是其主要内容,并深植于国家文化所外现的各种事物之中。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这个观念从之前单纯的文化含义慢慢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谐社会”、“和谐家园”成为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更是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平台。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汇同于此,充分融合、协调。在国际舞台上,西方世界所倡导的民主、法制价值观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普世性的最佳体现,它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和谐理念,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

第三,“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与我国文化之精髓“仁义之道”是分不开的。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

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这些实实在在的形象工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国际局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近几年,个别西方的媒体针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发表了一些不实的报道,“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的声音甚嚣尘上,企图干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交往。2008年和2009年发生在西藏和新疆的打砸抢烧暴力违法事件,更是给西方一些****势力以可乘之机,大力夸大和渲染中国内部矛盾,给世人以误导,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这是缺乏理论与事实依据的,也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我们在坦然面对各种声音的同时,对于一些极端、不真实的应该予以及时的、恰当的回应,减小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国际社会提供一种真实的声音,传达一类事实的真相,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提供支持。

2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五、 中国崛起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由于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力量的增强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来越大,因为中国需要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着眼于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国不仅重视和发展与其它大国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视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当前中国与各主要国家关系总体上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活跃的重要平衡稳定力量。中国现在不会威胁任何国家,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自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努力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造福于全人类的中国。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1111班

王丽秋

学号:20111812

2012-10-27

中国之崛起

学号:班级:软件

学院:软件学院

姓名:王丽秋1111班

序言

当今社会,中国之崛起,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不菲的成绩。

在经济方面,六项指标就可以凸显。分别是:

1)、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2)、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3)、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5)、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6)、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在政治方面,我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在军事方面我写到了国防体制,国防建设以及国防部的内部结构以及军备力量。在文化方面,我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优点让世人所接受。

最后,我总结了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而言只会是福音。

中国之崛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云南北部的元谋猿人化石证明早在17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经过长期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汉族已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4000年之久,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经商、西周到春秋末期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经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到清朝前期为封建社会。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活动,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历经曲折,奋发向上,如今已逐步列入世界强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掀起一场狂浪。

一、 经济成就

历经60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下六项指标足以凸显中国经济崛起。

1)、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统计显示,一九五二年,中国GDP只有六百七十九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一九七八年增加到三千六百四十五亿元,只占百分之一点八;而到二00八年,一举突破三十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一九五二年全年总量。 扣除价格因素,二00八年人均GDP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三十二点四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三千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2)、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二00八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五万二千八百七十一万吨,与一九四九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三点七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计,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油、发电量均居世界二十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3)、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二00八年,第一产业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五十一下降为百分之十一点三,第二产业由百分之二十点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八点六,第三产业则由百分之二十八点二大幅上升至百分之四十点一。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暂不说把“贫油”、“缺电”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仅高速公路总长度超六万公里、移动电话用户逾六亿户,就足以说明此中变化之大。

5)、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简而言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一九七九至二00八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八千五百二十六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6)、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不足百元,提高到二00八年的一万五千余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四十四元,提高到二00八年的四千七百六十一元。去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二十一点八万亿元,人均由一九五二年的一点六元增加到一万六千多元。中国经济六十年之变数据、事例,枚不胜举。当然,用温家宝总理“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小”的算法,中国还远没有自大自满的资格。要真正做到天人和谐、全面小康,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 政治得强大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大政方针。中国现行民主制度具有比较好的民意回应机制,能够比较好地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西方的选举民主制度实际上不利于社会不同利益的整合。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后发展国家,需要确定能够凝聚全体人民意志的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中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对中国政治制度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只有满足历史的客观要求,才能实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处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也没有自己的一党之私。其执政理念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人民权利的使用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基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集中和体现人民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民主与效率的统一,保证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利的结合,有利于强化民主监督。既保证了人民的当家作主,又实现了国家的管理效率。

(3)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中国民主制度下,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中国民主制度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可以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这就是那位印度政治家所说的“专心”。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文化上追赶。

三、 军事实力的强大

军事实力由它的国防体制、国防政策、国防部的武装力量所体现。

国防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坚持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侵略别国的政策。国防政策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军队的防卫作战能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重点是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逐步增强国防实力和潜力。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努力发展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关系,通过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和军事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国防体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是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机构,宣布战争状态与发布战争动员。负责党和国家的最高军事决策和军事指挥,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需要,确定军事战略,领导军事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如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军事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经国务院作出相应决定,通过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曹刚川上将为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军事领导机关。设有办公厅和作战、情报、通信、训练、军务、动员、兵种、电子对抗、政治、陆航、外事、管理等部门。现任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2001年9月上任),常务副总参谋长郭伯雄上将(1999年9月上任),副总参谋长隗福临上将(1995年7月上任)、吴铨叙上将(1995年7月上任)。

国防部

陆军

陆军现役兵力为230万,分属7个军区编成24个集团军,其中7个快速反应集团军(1军、13军、21军、27军、38军、39军、54军)陆军有85个步兵师、10个装甲及机械化师、10个炮兵师(含若干高炮师)、1个山地师、50个独立工程兵团、19个通信团、4~7个独立特种兵团。陆军主战装备。各型坦克:14000余辆 各型装甲车:6000余辆各型火炮:16000余WA021式155mm加榴炮203mm加榴炮 203mm自行榴弹炮86式152mm加农炮各型火箭炮:1250余门 63式107mm牵引式火箭炮 85式130mm履带式自行火箭炮 。陆航直升机:600余架 直-8 15架直-9/武直-9 50架 直-6 30架 直-5 400架 AS-332超美洲豹 20架 S-70黑鹰 24架小羚羊/霍特 8架 SA321超黄蜂 15架 米-3 40架 各型防空武器 HQ(红旗)-2 中高空防空导弹 HQ(红旗)-61中低空防空导弹 飞蠓80(FM-80)又名红旗-7(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15防空导弹 LY(猎鹰)-60中低空防空导弹 KS1 中高空防空导弹87式25mm牵引式轻型高炮85式23mm牵引式轻型高炮 各型反坦克武器 HJ(红箭)-73反坦克导弹HJ(红箭)-8反坦克导弹 HJ(红箭)-9反坦克导弹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陆军班用武器81和95式班用枪族5.8毫米自动步枪。

海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坚持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侵略别国的政策。国防政策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强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军队的防卫作战能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重点是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逐步增强国防实力和潜力。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努力发展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关系,通过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和军事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国防体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是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机构,宣布战争状态与发布战争动员。负责党和国家的最高军事决策和军事指挥,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需要,确定军事战略,领导军事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如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军事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经国务院作出相应决定,通过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曹刚川上将为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军事领导机关。设有办公厅和作战、情报、通信、训练、军务、动员、兵种、电子对抗、政治、陆航、外事、管理等部门。现任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2001年9月上任),常务副总参谋长郭伯雄上将(1999年9月上任),副总参谋长隗福临上将(1995年7月上任)、吴铨叙上将(1995年7月上任)。

国防部

陆军

陆军现役兵力为230万,分属7个军区编成24个集团军,其中7个快速反应集团军(1军、13军、21军、27军、38军、39军、54军)陆军有85个步兵师、10个装甲及机械化师、10个炮兵师(含若干高炮师)、1个山地师、50个独立工程兵团、19个通信团、4~7个独立特种兵团。陆军主战装备。各型坦克:14000余辆 各型装甲车:6000余辆各型火炮:16000余WA021式155mm加榴炮203mm加榴炮 203mm自行榴弹炮86式152mm加农炮各型火箭炮:1250余门 63式107mm牵引式火箭炮 85式130mm履带式自行火箭炮 。陆航直升机:600余架 直-8 15架直-9/武直-9 50架 直-6 30架 直-5 400架 AS-332超美洲豹 20架 S-70黑鹰 24架小羚羊/霍特 8架 SA321超黄蜂 15架 米-3 40架 各型防空武器 HQ(红旗)-2 中高空防空导弹 HQ(红旗)-61中低空防空导弹 飞蠓80(FM-80)又名红旗-7(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HQ-7)低空防空导弹HQ(红旗)-15防空导弹 LY(猎鹰)-60中低空防空导弹 KS1 中高空防空导弹87式25mm牵引式轻型高炮85式23mm牵引式轻型高炮 各型反坦克武器 HJ(红箭)-73反坦克导弹HJ(红箭)-8反坦克导弹 HJ(红箭)-9反坦克导弹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陆军班用武器81和95式班用枪族5.8毫米自动步枪。

海军

中国海军是一个多兵种组成的武装集团,拥有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共五大兵种。中国现在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大约有100多艘。中国的海防线漫长,北起北朝鲜国境南至越南国境,总长约18400千米,共分为三个责任海区分别由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管辖目前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主要装备及作战实力状况。

北海舰队

北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连云港以北的黄海海域和渤海湾。

主要任务:

①保卫首都的海上门户;

②警戒美日韩军事联盟对中国的海上威胁。主要基地有青岛(舰队司令部)大约拥有220艘舰92年以前,我国的全部核潜艇均部署在北海舰队。此后,陆续调走了几艘核潜艇给东海和南海舰队。但北海舰队仍拥有我国最强大的的核潜艇编队。 东海舰队

东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台湾海峡南端(广东省南澳岛至台湾省猫鼻头

连线)以北、连云港以南的东海和黄海海域。该区域恰好涵盖台湾海峡,所以在军事上遏制台独,战时从海上封锁或进攻台湾、金门、澎湖等应该是东海舰队的主要作战目标。东海舰队所管辖的海域从北纬32度到27度(从江苏海岸到福建的东山地区)左。.主要基地有宁波(舰队司令部),上海、 舟山、 镇江、吴淞、 温州、汕头、 厦门等.作战舰艇的编制是驱逐舰,护卫舰混合支队护卫舰支队核支力攻击常规潜艇混合支队快艇支队(由导弹艇 扫雷艇 反潜预警艇 鱼雷艇等组编而成),两用舰支队各一队。航空方面有战斗机,轰炸机混合师,战斗机师,舰载直升机,轰炸机,侦察机混合师各一个,1999年9月新编的陆战队也归属它.大约拥有240艘舰艇(在役的)。

南海舰队

南海舰队的海上防区为:广东省南澳岛以南直达曾母暗沙的广阔南中国

海水域,地理上包括北部湾以及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等中国的岛屿和海洋领土。配备了2艘汉级攻击核潜艇,SU-27战斗机,而且增设了一个空中加油机(H-6改装)师.主要的基地有湛江(舰队司令部) 榆林 北海 广州 海口 马尾 平潭 西沙 永兴岛等.。战舰艇的编制是驱逐舰支队,护卫舰支队,核动力攻击,常规潜艇混合支队以及快艇支队(由导弹艇 扫雷艇 反潜预警艇 鱼雷艇等组编而成)两用舰支队各一队,还有陆战队的第一旅.航空方面,考虑到南海各岛复杂的情况,配备了2个战斗机师,1个战斗机 空中加油机混合团和舰载直升机团之外还有1个另外两支舰队所没有的专门为西沙补给的独立航空运输团和专门为南沙预警的独立预警团。大约拥有250艘舰艇(在役的)

空军

中国空军现役兵力为42万人,包括战略部队和22万的防空兵在内。装

备有3000架作战飞机,最多时中国空军仅作战飞机就有近4000架。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旧式的米格战机大量退役,中国空军飞机的数量大幅减少,其中作战飞机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虽然数量减少了,但随着S27系列的装备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空军包括航空兵(装备轰炸机,攻击机,歼击机,侦察机和运输机等),地对空导弹部队,高炮部队和无线电技术部队。共有40-45个航空师,15-17个防空师。空军共有3000余架作战飞机(500-600架可携带核武器,250架直升机),500-600座地对空中程导弹发射装置,1500-2000 门高炮。实行军区空军与航空兵师的垂直领导体制,并将空军军、空军基地降格为师级的空军指挥所。每个军区空军,都已有了三代机团,而且呈东偏重、东西南北中的网状布局。轰炸机师则呈以中原为中心的倒三角布局,强击机师布防的目标就明确了,沿东部海岸线由北到南一线布防。

第二炮兵

中国第二炮兵总兵力13万人 ,是中国唯一一支能进行全球打击的军事

力量。编成9个师,按导弹类型编为旅、团、营。战略核弹头100至200枚,战术核弹头约2000枚。东风-41 洲际导弹 射程13000公里 50枚 。东风-31 洲际导弹 射程8000公里 40枚东风-5 洲际导弹 射程12000公里 10枚东风-4 洲际导弹 射程7000公里 30枚 。东风-2 中程导弹 射程1250公里 100枚。 东风-3 中程导弹 射程3000公里 120枚 。东风-21 中程导弹 射程1800公里 50枚。东风-15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600公里。东风-11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300公里,M-18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1000公里 M-7 近程战术导弹 射程180公里。 二炮是解放军重点建设部队,战力一直不断地成长。1982年组建14个飞弹旅,1992年至今再扩建9个,现共有23个。二炮一方面以核为主,加强发展有效的核反击能力,加速新型洲际导弹与潜射导弹的研制部署,吓阻美、日介入台湾事务。另一方面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的部署,以期攻其一点,瘫痪全部,打击敌人系统关键节点。为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二炮现有的洲际飞弹从18-50枚增加到200枚,其导弹旅也要从2个相对增加到20个。

四、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下面笔者将就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进行阐述。

1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

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从无形向有形,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形态的一种转化。在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的前提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增长速度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十一五”前四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897.35亿元,年均增长21.6%。

[ZW(]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官网年,中国国内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地区)总收入突破了100亿元大关,而《唐山大地震》更是创造了6.73亿元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在2010年中国有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35.17亿元人民币。[ZW(]中国电影网)]打破了长久以来国外大片主占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无法走向世界的僵局。同时,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同时在国外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国家为发展文化事业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适当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财政上的支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交流和竞争中的一个有效武器,我们必须利用好、发挥好,使之成为我国整体综合实力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第二,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公共价值观,是国民对国家文化产生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归属,任何国家和国民都不能离开本国的文化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它是国家凝聚力、吸引力和扩展力的核心。

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仁爱、诚信、善行这些都是其主要内容,并深植于国家文化所外现的各种事物之中。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这个观念从之前单纯的文化含义慢慢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谐社会”、“和谐家园”成为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更是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平台。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汇同于此,充分融合、协调。在国际舞台上,西方世界所倡导的民主、法制价值观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普世性的最佳体现,它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和谐理念,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

第三,“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与我国文化之精髓“仁义之道”是分不开的。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

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这些实实在在的形象工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国际局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近几年,个别西方的媒体针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发表了一些不实的报道,“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的声音甚嚣尘上,企图干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交往。2008年和2009年发生在西藏和新疆的打砸抢烧暴力违法事件,更是给西方一些****势力以可乘之机,大力夸大和渲染中国内部矛盾,给世人以误导,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这是缺乏理论与事实依据的,也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我们在坦然面对各种声音的同时,对于一些极端、不真实的应该予以及时的、恰当的回应,减小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国际社会提供一种真实的声音,传达一类事实的真相,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提供支持。

2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五、 中国崛起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由于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力量的增强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来越大,因为中国需要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着眼于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国不仅重视和发展与其它大国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视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当前中国与各主要国家关系总体上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活跃的重要平衡稳定力量。中国现在不会威胁任何国家,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自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努力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造福于全人类的中国。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1111班

王丽秋

学号:20111812

2012-10-27


相关文章

  • 当今世界格局对中国的影响_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当今世界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系 别: 工程技术系 专 业: 测绘工程专业 班 级: 10级1班 学 号: 05310137 姓 名: 张乐 时 间: 2011.12. 14 当今世界格 ...查看


  •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 论文纲要 1.当今世界形式介绍 2.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式介绍 3.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含义 4.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提出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 5.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的原因 6.中国在和平崛起战略指导下的发展介绍 7.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的约束因素 ...查看


  • 近代大国崛起历程之于现代中国崛起
  • 近代大国崛起历程之于现代中国崛起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的相继崛起称霸全球,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性大国.而现代中国这头巨龙也正在从沉睡百年中,慢慢苏醒,它正以超高的经济发展速度飞跃发展,成为 ...查看


  • 胡鞍钢"中国崛起例外论"的挑战
  • 胡鞍钢"中国崛起例外论"的挑战 2011-08-24 08:44 中国令全世界都在感到困惑.这个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性经济力量,这也为如何根据这一划时代的变化来感知世界格局变迁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中国是否正在沿着成为 ...查看


  • 读中国震撼之读后感
  • 读<中国震撼--中国的崛起>之感悟 经老师推荐,读了一本好书,是张维为教授写的<中国震撼>.初读书名,便有感慨.首先张维为的<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教育的人有着强烈的思想震撼,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 ...查看


  • 简单说说大国崛起规律与中国崛起
  • 简单说说大国崛起规律与中国崛起 一.大国崛起的规律. 纵观历史,大国崛起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方面基本条件. 1.主权独立和国内统一市场.由于中国古代的强大和周边自然条件及弱国环居,构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这个朝贡体系反应了一种古代国家 ...查看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开辟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推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初步发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 ...查看


  •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 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对此议论纷纷.在此,我就"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这个总命题,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我的一些思考:--怎样看中国的发展,--怎样看中国的崛起道路,--怎样看中国崛起与中欧关系.(一)第一个方面,怎样看 ...查看


  • 大国崛起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启示 1
  • 大国崛起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启示 大国崛起--由英国崛起看中国发展:[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改革开放,经济,政:一个国家的崛起势必对整个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经验--英国的崛起:翻开欧洲地图我们 ...查看


  • 论文和平发展道路
  • 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摘要:"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它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