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的遐想
鹏程食品 裴丽霞
适逢端午佳节,徜徉于汨罗江畔。站在这诗家圣地,视野里的绿野青葱,让人禁不住放飞思想,开始了关于汨罗江、关于诗人、间或关于自己的遐想。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干流长度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为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
汨罗江畔有很多大家熟知或不知的故事:屈原怀沙、伍子胥自刎、曹娥殉父……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至今被后人传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
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古人尚且有如此之经历,生长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感同身受。
走出校园,便跨进了鹏程的大门,五年来的风雨兼程都历历在目。踏实也好、敬业也罢,曾经那一点点小骄傲无法抹杀:初来乍到时,积极的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在一次次征文中获得殊荣;在工作中不忘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考取各种证书;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做好统计工作,为企业争得先进集体的称号……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日趋重视,能源核算成为考核各单
位、职能部门的重要指标。公司为完善能源核算体系,将能源核算独立,力求能源核算数据的准确、完整,我也有幸担任了能源的专项核算,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也因此有了转变。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开展之初,我对动力三个车间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建立职工档案、完善职工信息、关注职工职称学习……此后,便是关于能源档案的整理和归集:建立能源台账,对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中涉及的单据进行搜集、整理、复印及存档。有时候也会想,这些东西会不会没什么用处?但是,这个念头很快被否定:北京市环保局对基层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考核,要求各项能源相关单据的完整、统一,而先前的辛苦也在那一刻得到了肯定。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句俗话讲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不也是厚积薄发的道理吗?
工作之余我也在扩展自己的阅读。重拾《唐诗三百首》,张九龄的《感遇》是我掘获的第一笔财富:泽兰逢春的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的皎洁清新,山中隐士尚能闻香而心生仰慕之情,花卉流芳却无需美人采撷扬名;江南丹桔经冬不凋,四季常青,不是因南国地气,而是本身所有的松柏的品质,虽然因为水重山阻而未能受到世人的称赞,但是却无法改变丹桔成阴的信念……物犹如此,人足以鉴!
今日有幸漫步于汨罗江畔,就让江水带走所有的疲惫,让心的世界变得空灵。《渔歌》有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汨罗江流淌着先贤的历史,而我,也将在汨罗江畔开始新的征程。
汨罗江畔的遐想
鹏程食品 裴丽霞
适逢端午佳节,徜徉于汨罗江畔。站在这诗家圣地,视野里的绿野青葱,让人禁不住放飞思想,开始了关于汨罗江、关于诗人、间或关于自己的遐想。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干流长度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为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
汨罗江畔有很多大家熟知或不知的故事:屈原怀沙、伍子胥自刎、曹娥殉父……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至今被后人传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
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古人尚且有如此之经历,生长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感同身受。
走出校园,便跨进了鹏程的大门,五年来的风雨兼程都历历在目。踏实也好、敬业也罢,曾经那一点点小骄傲无法抹杀:初来乍到时,积极的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在一次次征文中获得殊荣;在工作中不忘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考取各种证书;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做好统计工作,为企业争得先进集体的称号……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日趋重视,能源核算成为考核各单
位、职能部门的重要指标。公司为完善能源核算体系,将能源核算独立,力求能源核算数据的准确、完整,我也有幸担任了能源的专项核算,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也因此有了转变。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开展之初,我对动力三个车间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建立职工档案、完善职工信息、关注职工职称学习……此后,便是关于能源档案的整理和归集:建立能源台账,对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中涉及的单据进行搜集、整理、复印及存档。有时候也会想,这些东西会不会没什么用处?但是,这个念头很快被否定:北京市环保局对基层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考核,要求各项能源相关单据的完整、统一,而先前的辛苦也在那一刻得到了肯定。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句俗话讲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不也是厚积薄发的道理吗?
工作之余我也在扩展自己的阅读。重拾《唐诗三百首》,张九龄的《感遇》是我掘获的第一笔财富:泽兰逢春的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的皎洁清新,山中隐士尚能闻香而心生仰慕之情,花卉流芳却无需美人采撷扬名;江南丹桔经冬不凋,四季常青,不是因南国地气,而是本身所有的松柏的品质,虽然因为水重山阻而未能受到世人的称赞,但是却无法改变丹桔成阴的信念……物犹如此,人足以鉴!
今日有幸漫步于汨罗江畔,就让江水带走所有的疲惫,让心的世界变得空灵。《渔歌》有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汨罗江流淌着先贤的历史,而我,也将在汨罗江畔开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