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双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周清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50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瞥见 惺忪 面颊 歉疚 缝纫 王子猷 恸绝良久 病笃 卒
2、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x ī xū rè lèi yíng kuàng xún xún shàn yòu
3、作品、作家、时代(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B. 《己亥杂诗》——龚自珍——宋 C. 《我的母亲》——邹韬奋——现代 D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日本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3)题。(24分)
等待,应该是一种p éng 勃力量的潜藏和孕育;等待,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正在读书的众多莘莘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大好光阴,在刻苦学习中等待,攒聚日后“浪遏飞舟”的力量,为理想殿堂签下无悔的契约。空等,达不到理想的彼岸;傻等,等不到日后的t éng 飞。
生活中处处有等待,人人在等待。草儿等待生命的翠绿,________________;农民等待秋季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谁不在等待幸福?谁不在等待成功?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不能只等待,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p éng ( ) t éng ( ) 莘( ) 攒( )
(2)请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正在读书的众多莘莘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3)联系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各补写一个句子,句式和结构要与前一句一致。(10分)
草儿等待生命的翠绿, ; 农民等待秋季的收获,
二、阅读与应用(50分)
阅读《人琴俱亡》,完成5-8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5、本文选自( )著作,作者是( )朝文学家( )(6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6分)
A 王子猷、子敬病笃( )B. 何以都
不闻消息( ) C. 语时 ) D. 月余亦(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
(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 8、理解文意(12分)
子猷、子敬兄弟情深,而文中却说“语时了不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亚双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周清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50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瞥见 惺忪 面颊 歉疚 缝纫 王子猷 恸绝良久 病笃 卒
2、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x ī xū rè lèi yíng kuàng xún xún shàn yòu
3、作品、作家、时代(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B. 《己亥杂诗》——龚自珍——宋 C. 《我的母亲》——邹韬奋——现代 D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日本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3)题。(24分)
等待,应该是一种p éng 勃力量的潜藏和孕育;等待,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正在读书的众多莘莘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大好光阴,在刻苦学习中等待,攒聚日后“浪遏飞舟”的力量,为理想殿堂签下无悔的契约。空等,达不到理想的彼岸;傻等,等不到日后的t éng 飞。
生活中处处有等待,人人在等待。草儿等待生命的翠绿,________________;农民等待秋季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谁不在等待幸福?谁不在等待成功?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不能只等待,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p éng ( ) t éng ( ) 莘( ) 攒( )
(2)请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正在读书的众多莘莘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3)联系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各补写一个句子,句式和结构要与前一句一致。(10分)
草儿等待生命的翠绿, ; 农民等待秋季的收获,
二、阅读与应用(50分)
阅读《人琴俱亡》,完成5-8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5、本文选自( )著作,作者是( )朝文学家( )(6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6分)
A 王子猷、子敬病笃( )B. 何以都
不闻消息( ) C. 语时 ) D. 月余亦(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
(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 8、理解文意(12分)
子猷、子敬兄弟情深,而文中却说“语时了不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