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作背景及大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作背景及大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n y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

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作背景及大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n y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

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相关文章

  • 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国学 上 册 教 案 清 平 小 学 罗 远 云 2012年8月29日 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 一. 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 ...查看


  • [岳阳楼记]赏析
  • 27<岳阳楼记> 新泰市汶南镇初级中学 刘冉 一.整体把握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 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 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 ...查看


  • [湖心亭看雪]教案
  • 第2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查看


  •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 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读懂--鉴赏--表述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 ...查看


  • 2016高考真题诗歌赏析翻译
  • 2016年语文高考古代诗歌赏析翻译及解题指导 2016年新课标Ⅰ卷<金陵望汉江> 赏析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 ...查看


  • 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如何读懂古诗
  • 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如何读懂古诗 古诗鉴赏是历年高考必考题之一,但考生该题的得分一直不理想,于是多数考生在复习备考时,热衷于对答题模式.名词术语等的死记硬背,以致出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殊不知读懂古诗才是鉴赏的前提. 但纵观历年高考中 ...查看


  • 己亥杂诗写作背景及大意
  • 己亥杂诗写作背景及大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注释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查看


  • 题西林壁写作背景及大意
  • 题西林壁写作背景及大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 ...查看


  • 示儿写作背景及大意
  • 示儿写作背景及大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注释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