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机制"

高 地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26日   11 版)

贯彻落实“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体系、知识体系向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和自觉行动有效转化。实现这一转化,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机制,增强人们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此,要以利益互动为前提,以传播认同为重点,以实践转化为目标,以反馈调节为保障,妥善处理个体与社会、自觉与传播、认识与实践、达标与优化的相互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人民群众“熟知于心、践之于行”。

利益互动机制。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由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所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在阶级社会,这种利益共同体因不同利益主体间的阶级立场的根本差异,不可避免地陷入无休止的矛盾和冲突之中,并最终宣告解体。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现实基础,从根本上确保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协调共进和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种利益共同体的集中反映,构成了个人、集体、国家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精神纽带。准确把握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互动关系,不断增进个人、群体与国家的利益认同,是人们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基础。为此,就要着力调节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与基本利益的相互关系,使共同利益寻求和公共利益培育及时转化为基本利益的增进,成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从而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个体条件。

传播认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凝练性不能完全替代其接受的有效性,相反只有通过广泛有效的社会传播,才能最终成为人们的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由传播内容、传播者和传播方式、接收者等要素构成。从传播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性需要进一步阐释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度解读“三个倡导”“24字”的深刻内涵,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话语体系上的重新编码,努力实现其由国家话语向个体话语、由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有效转化。从传播者和传播形式来看,核心价值观传播进入了“所有人向所有人”的视觉化、社会化时代,打破了原有的抽象、线性的传播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投入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兴媒体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媒体公信力,充分发挥新媒体透明度高、传播力强、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接收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主体。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性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和模式的多样化。

实践转化机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中介和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引导群众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推动其丰富发展。具体来说,要通过努力创建公正合理的民生环境,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民生资源,妥善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问题,使人民现实而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使他们在“生存型民生”向“发展型民生”的跃进中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现实基础。要按照“可信、可亲、可敬、可学”原则,探索构建“民众发掘、国家引导、心灵共鸣”的先进典型挖掘和宣传方式,通过发掘群众生产生活一线涌现出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生活化”“接地气”的示范效应,引导群众将典型学习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自觉追求,努力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

反馈优化机制。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并非一个单维、线性的流程式结构,而是通过一定的传播路径达至人民群众的价值传递,再经优化反馈的循环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反馈,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化标准和策略。评价是反馈优化机制实施的中心环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要统筹效果评价、要素评价与环节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整个培育践行进行适时调节。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量化评定等方法,全面把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要搭建动态检测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培育模式进行多方位、全程化的监控预警;要把握各要素、各环节间的反馈关系,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节与修正,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机制。“由谁主导”是反馈优化机制实施的重要问题。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馈调节机制的主导者主要包括党、国家、政府及各级行政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体中起决策作用的组织和个人等,这些主导者的决策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效果,而决策主体的多样化、分散化不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保障。因此,要探索构建“一体化运行、专业化推进”的培育和践行合力保障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大众媒体等多方共同协作、相互联动的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高 地 《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26日   11 版)

贯彻落实“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体系、知识体系向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和自觉行动有效转化。实现这一转化,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机制,增强人们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此,要以利益互动为前提,以传播认同为重点,以实践转化为目标,以反馈调节为保障,妥善处理个体与社会、自觉与传播、认识与实践、达标与优化的相互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人民群众“熟知于心、践之于行”。

利益互动机制。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由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所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在阶级社会,这种利益共同体因不同利益主体间的阶级立场的根本差异,不可避免地陷入无休止的矛盾和冲突之中,并最终宣告解体。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现实基础,从根本上确保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协调共进和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种利益共同体的集中反映,构成了个人、集体、国家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精神纽带。准确把握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互动关系,不断增进个人、群体与国家的利益认同,是人们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基础。为此,就要着力调节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与基本利益的相互关系,使共同利益寻求和公共利益培育及时转化为基本利益的增进,成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从而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个体条件。

传播认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凝练性不能完全替代其接受的有效性,相反只有通过广泛有效的社会传播,才能最终成为人们的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由传播内容、传播者和传播方式、接收者等要素构成。从传播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性需要进一步阐释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度解读“三个倡导”“24字”的深刻内涵,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话语体系上的重新编码,努力实现其由国家话语向个体话语、由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有效转化。从传播者和传播形式来看,核心价值观传播进入了“所有人向所有人”的视觉化、社会化时代,打破了原有的抽象、线性的传播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投入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兴媒体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媒体公信力,充分发挥新媒体透明度高、传播力强、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接收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主体。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性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和模式的多样化。

实践转化机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中介和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引导群众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推动其丰富发展。具体来说,要通过努力创建公正合理的民生环境,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民生资源,妥善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问题,使人民现实而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使他们在“生存型民生”向“发展型民生”的跃进中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现实基础。要按照“可信、可亲、可敬、可学”原则,探索构建“民众发掘、国家引导、心灵共鸣”的先进典型挖掘和宣传方式,通过发掘群众生产生活一线涌现出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生活化”“接地气”的示范效应,引导群众将典型学习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自觉追求,努力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

反馈优化机制。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并非一个单维、线性的流程式结构,而是通过一定的传播路径达至人民群众的价值传递,再经优化反馈的循环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反馈,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化标准和策略。评价是反馈优化机制实施的中心环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要统筹效果评价、要素评价与环节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整个培育践行进行适时调节。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量化评定等方法,全面把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要搭建动态检测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培育模式进行多方位、全程化的监控预警;要把握各要素、各环节间的反馈关系,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节与修正,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机制。“由谁主导”是反馈优化机制实施的重要问题。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馈调节机制的主导者主要包括党、国家、政府及各级行政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体中起决策作用的组织和个人等,这些主导者的决策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效果,而决策主体的多样化、分散化不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保障。因此,要探索构建“一体化运行、专业化推进”的培育和践行合力保障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大众媒体等多方共同协作、相互联动的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 践行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
  • 践行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 今年以来,全党上下.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部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主动融入各行各业的工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查看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文如下. 社会主义核心 ...查看


  • -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习主席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讲话的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 ...查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浅析
  •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标杆,指引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健全利益保障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实行社会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示范引领机制等五个方面,从外推与内生角度分别对社会主义核 ...查看


  •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 代化 李建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查看


  • 2016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笔试试题附答案
  • 2016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笔试试题 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说明:1-5题为单项选择题,6-2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 1. 教师最核心的职责和任务是( ) ...查看


  • 2015年滨州市公务员继续教育网上培训作业题及答案
  • 2015年滨州市公务员继续教育网上培训 作业题及答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总题数:20,总分数:20.0) 1.( )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A. 物资储备 B.军事力量 C.经济水平 D.核心价值观 2.社会公德的内容不 ...查看


  • 大力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 专论 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党.国家.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着眼于进一步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出要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出科学概括,对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要求.深 ...查看


  • 党课结业考试 1
  • 党课结业考试 一.什么是中国梦? 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大学生,更离不开我们的青年学生党员,亦即青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