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电子教案

小白学校备课纸

2.学生分组实验。

3.交流:怎么知道已经找到空气了?

4.学生汇报。(预设:塑料袋鼓起来说明有空气存在。注射器里空气流动出来。)

5.提问:那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里面的确是有空气存在吗?

6.引导:如果老师给你们准备一盆水,你能让我们看到空气吗?

7.学生实验并汇报。(预设:看到水里有气泡) 8.引导小结:注射器往水里推看到了气泡,证明了注射器里的确有空气存在。

9.提问:粉笔和砖头里有空气吗?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

三、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A 不湿的纸

1.出示瓶子,塞入餐巾纸。

提问:把瓶子倒扣进水里,纸会湿吗? 2.学生猜测,说说理由。 3.教师演示实验。

4.讨论:报纸为什么没有湿?

5.引导小结:瓶子里充满了空气,所以水不能进去,报纸也就不会湿。 B 吹不大的气球 1.谈话:会吹气球吗?

请一名学生到台前吹气球,然后放在塑料瓶里吹。比较两次气球的大小情况。

小白学校备课纸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充满空气的气球或塑料袋,松开口,提问:你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

2、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研究过,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是会流动的。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谈话:空气受热时会怎样流动呢? (板书:热空气) 2、实验1:感觉热空气

讲述: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哪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提问:说明热空气可能向哪里流动呢? 4、提问: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向上流动吗? 5、实验2: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讲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6、提问: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7、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板书:热空气上升) 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

2、实验3: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讲述:在木棍两端各挂一个大小相同的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蜡烛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蜡烛,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提问:为什么用蜡烛火焰烤过的纸杯会上翘? 4、小结:点燃蜡烛后,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升了。

5、谈话:热空气用什么用途呢?请阅读P.7“热空气的用途》”部分文字,思考:图中是什么?他们是谁发明的?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 6、制作并放飞热气球

(1)出示自制热气球,简介制作及使用方法。 (2)演示放飞热气球。 四、研究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提问:那冷空气又是怎样流动的呢? (板书:冷空气)

2、提问:能通过一些事例证明冷空气下降吗? 3、启发回忆: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冷气飘向哪里?打开冰箱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 4、小结: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板书:冷空气下降) 五、讨论:

1、制冷空调、取暖器分别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2、推想: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3、小结:在自然界里,地面上空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板书:空气流动——→风) 六、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白学校备课纸

一、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1: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

(1)展示三只点燃的蜡烛,按图所示。

(2)猜一猜:这三只蜡烛中,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4)学生讨论: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2、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你能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些问题。

二、研究空气的成分

1、实验2: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师:为了弄清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做个实验。

(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见书9页)(瓶内水上升)

(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瓶内水上升,因为瓶子内的空间原先被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时燃烧了一部

分空气,就空出了一部分空间,这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5)师:这种水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燃烧时燃烧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支持燃烧。)

(6)小结: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

2、实验3: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1)想一想:饮料瓶中剩下的空气还能不能支持燃烧呢?

(2)学生实验:我们继续分组实验,按要求做实验(见书10页),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火柴熄灭了,不再燃烧了。)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5)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火柴不能继续燃烧,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6)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7)小结:剩下的这部分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

3、分组讨论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4、汇报交流探讨结果。

5、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

6、那空气中除了有这两种气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气体呢?猜一猜,你是怎么知道的?

7、阅读资料:空气的组成。(见书10页)

8、汇报:通过阅读,我们知道:

(1)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由哪些气体组成呢?

板书:

氧气21%支持燃烧

氮气78%

二氧化碳水蒸气„„1%不支持燃烧

(2)你知道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3)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可能是哪些气体?

9、实验4:证明空气中有少量的水蒸气。

(1)想一想:空气中有少量的水蒸气,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水蒸气存在呢?

(1)学生观察实验:观察学生各自带来的冰冻矿泉水瓶,放置空气中,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产生?(瓶壁外有小水珠出现)

(3)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4)讨论:瓶子外壁出现小水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由于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

(6)小结: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

(7)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饼干会变软)

三、总结:

1、现在,同学们知道三只蜡烛,为什么罩小杯

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 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

1.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知道这杯水的温度,谁愿意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

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

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思考和发现?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儿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思考和发现。) (四)、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 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

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

①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

②第一次测量数据为0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 ③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

④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要分工明确。

(六)、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

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大家从这六个数据发现了什么?

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

3.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 班级交流各组的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七)、后续研究:

师: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

感觉?哦,金属棒的这一端真的变热了,和同学们猜的结果一样。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了:金属棒的这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图示)

3、金属棒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猜测,是否正确呢?该怎么检验?对,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

2、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酒精灯、几根牙签、木夹和凡士林。(教师出示凡士林)并介绍:这个小盒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如它可以粘住牙签、火柴等。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过程呢?

3、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

4、小组上台汇报设计成果。

学生交流,并完善方案。(应用木夹夹住金

属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差不多,牙签粘的距离应差不多,给牙签编号„„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示)

5、听了刚才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肯定又有新的启发吧?下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下。

6、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出这么新颖的方案来。那等会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为了使实验更成功、更安全,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小提示,请你们默读一遍。(课件出示,学生默读)

7、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8、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现象。(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图示上标出)

9、小结: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发现无论是在金属棒的一端加热,还是在中间加热,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都是有规律的。谁来总结下,热在金属棒上到底是怎样传递的?

三、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是从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如果我把这根金属棒换成一块金属圆片,热在这块圆片上又会怎样传递呢?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2、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

小白学校备课纸

2.学生分组实验。

3.交流:怎么知道已经找到空气了?

4.学生汇报。(预设:塑料袋鼓起来说明有空气存在。注射器里空气流动出来。)

5.提问:那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里面的确是有空气存在吗?

6.引导:如果老师给你们准备一盆水,你能让我们看到空气吗?

7.学生实验并汇报。(预设:看到水里有气泡) 8.引导小结:注射器往水里推看到了气泡,证明了注射器里的确有空气存在。

9.提问:粉笔和砖头里有空气吗?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

三、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A 不湿的纸

1.出示瓶子,塞入餐巾纸。

提问:把瓶子倒扣进水里,纸会湿吗? 2.学生猜测,说说理由。 3.教师演示实验。

4.讨论:报纸为什么没有湿?

5.引导小结:瓶子里充满了空气,所以水不能进去,报纸也就不会湿。 B 吹不大的气球 1.谈话:会吹气球吗?

请一名学生到台前吹气球,然后放在塑料瓶里吹。比较两次气球的大小情况。

小白学校备课纸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充满空气的气球或塑料袋,松开口,提问:你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

2、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研究过,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是会流动的。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谈话:空气受热时会怎样流动呢? (板书:热空气) 2、实验1:感觉热空气

讲述: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哪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提问:说明热空气可能向哪里流动呢? 4、提问: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向上流动吗? 5、实验2: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讲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6、提问: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7、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板书:热空气上升) 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

2、实验3: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讲述:在木棍两端各挂一个大小相同的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蜡烛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蜡烛,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提问:为什么用蜡烛火焰烤过的纸杯会上翘? 4、小结:点燃蜡烛后,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升了。

5、谈话:热空气用什么用途呢?请阅读P.7“热空气的用途》”部分文字,思考:图中是什么?他们是谁发明的?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 6、制作并放飞热气球

(1)出示自制热气球,简介制作及使用方法。 (2)演示放飞热气球。 四、研究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提问:那冷空气又是怎样流动的呢? (板书:冷空气)

2、提问:能通过一些事例证明冷空气下降吗? 3、启发回忆: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冷气飘向哪里?打开冰箱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 4、小结: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板书:冷空气下降) 五、讨论:

1、制冷空调、取暖器分别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2、推想: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3、小结:在自然界里,地面上空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板书:空气流动——→风) 六、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白学校备课纸

一、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1: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

(1)展示三只点燃的蜡烛,按图所示。

(2)猜一猜:这三只蜡烛中,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4)学生讨论: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2、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你能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些问题。

二、研究空气的成分

1、实验2: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师:为了弄清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做个实验。

(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见书9页)(瓶内水上升)

(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瓶内水上升,因为瓶子内的空间原先被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时燃烧了一部

分空气,就空出了一部分空间,这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5)师:这种水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燃烧时燃烧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支持燃烧。)

(6)小结: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

2、实验3: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1)想一想:饮料瓶中剩下的空气还能不能支持燃烧呢?

(2)学生实验:我们继续分组实验,按要求做实验(见书10页),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火柴熄灭了,不再燃烧了。)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5)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火柴不能继续燃烧,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6)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7)小结:剩下的这部分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

3、分组讨论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4、汇报交流探讨结果。

5、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

6、那空气中除了有这两种气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气体呢?猜一猜,你是怎么知道的?

7、阅读资料:空气的组成。(见书10页)

8、汇报:通过阅读,我们知道:

(1)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由哪些气体组成呢?

板书:

氧气21%支持燃烧

氮气78%

二氧化碳水蒸气„„1%不支持燃烧

(2)你知道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3)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可能是哪些气体?

9、实验4:证明空气中有少量的水蒸气。

(1)想一想:空气中有少量的水蒸气,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水蒸气存在呢?

(1)学生观察实验:观察学生各自带来的冰冻矿泉水瓶,放置空气中,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产生?(瓶壁外有小水珠出现)

(3)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4)讨论:瓶子外壁出现小水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由于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

(6)小结: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

(7)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饼干会变软)

三、总结:

1、现在,同学们知道三只蜡烛,为什么罩小杯

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 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

1.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知道这杯水的温度,谁愿意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

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

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思考和发现?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儿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思考和发现。) (四)、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 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

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

①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

②第一次测量数据为0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 ③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

④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要分工明确。

(六)、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

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大家从这六个数据发现了什么?

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

3.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 班级交流各组的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七)、后续研究:

师: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

感觉?哦,金属棒的这一端真的变热了,和同学们猜的结果一样。老师现在有个疑问了:金属棒的这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呢?你为什么这样猜测?(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图示)

3、金属棒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猜测,是否正确呢?该怎么检验?对,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

2、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酒精灯、几根牙签、木夹和凡士林。(教师出示凡士林)并介绍:这个小盒里装的就是凡士林,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如它可以粘住牙签、火柴等。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细小物体了。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热在金属棒上传递的过程呢?

3、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

4、小组上台汇报设计成果。

学生交流,并完善方案。(应用木夹夹住金

属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差不多,牙签粘的距离应差不多,给牙签编号„„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图示)

5、听了刚才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肯定又有新的启发吧?下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下。

6、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出这么新颖的方案来。那等会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为了使实验更成功、更安全,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小提示,请你们默读一遍。(课件出示,学生默读)

7、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8、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现象。(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图示上标出)

9、小结: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发现无论是在金属棒的一端加热,还是在中间加热,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都是有规律的。谁来总结下,热在金属棒上到底是怎样传递的?

三、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是从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如果我把这根金属棒换成一块金属圆片,热在这块圆片上又会怎样传递呢?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2、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


相关文章

  • 小学计算机六年级上册第八课教案
  •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八课<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电子教案
  • 勐 班 乡 中 心 小 学 电子 备课教案 学年学期 2016学年上学期 年级班级 学科册次 数学上册 备课教师 勐班乡中心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6年11月 日第 周 星期 第六单元 第 节(课)本课题共 课时 2 3 4 勐班乡中心 ...查看


  • 五年级美术上册电子备课
  • 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张汪镇大宗村小学电子备课 第 1 页 共 40页 张汪镇大宗村小学电子备课 第 2 页 共 40页 课题:色彩的和谐 张汪镇大宗村小学电子备课 第 3 页 共 40页 张汪镇大宗村小学电子备课 第 4 页 共 40页 ...查看


  • 二年级上册全新湘教版音乐电子教案
  • 开阳一小 二 年级 音乐 学科组备课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阳一小 二 年级 音乐 学科组备课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阳一小 二 年级 音乐 学科组备课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查看


  • 小学电子教案标准表一年级英语上册
  • 教 案 本 学校:许辛庄小学______ 年级:一年级________ 学科:快乐英语_____ 教师:毛洪艳________ 年 月 日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小学课堂教 ...查看


  • 三年级科学上册 和动物比本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和动物比本领 教学目标: 1. 用感官细致地观察物体,并正确选择观察方法,判定物体:能正确使用观察测量工具,体会工具的作用:能仿照给定格式,书写研究报告. 2. 知道噪声的危害,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3. 知道人体感官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了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
  • 武威第十九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 2012 ---- 2013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学校科目年级教师 2012-2013学年度第学期教学进度表 武威第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八物理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 ...查看


  • 青岛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1
  • 第一课<班级管家小助手> 一.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 的基本操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 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