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密尔的选举权思想

  摘 要: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一书中充分地论述了选举权思想。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分为扩大选举权和限制选举权两个部分。他主张扩大选举权,同时提出了一些限制性条件。这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体现了他的阶级立场,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密尔的选举权思想。

  关键词:密尔;选举权;普选;限制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25-02

  一、密尔选举权思想产生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逐渐强大起来的工商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经济制度、实现自由竞争,而要实现经济制度改革,就必须掌握政治权力。为此,资产阶级要求权力再分配,必先实现议会制度改革。1830年,资产阶级领导人民开展争取普选权斗争,争得了1832年的议会改革,工商资产阶级开始在议会中同土地贵族阶级分享统治权,并逐渐取得了优势。此后,工商资产阶级利用他们手中已有的部分权力,继续推进改革议会制度,以彻底扫除封建残余势力、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以便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与此同时,随产业革命而逐渐壮大起来的工业无产阶级,也逐步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7年开始的宪章运动表达了工业无产阶级对参与国家政治的渴望,给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带来了威胁,资产阶级在支持宪章运动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打击和排挤工业无产阶级于议会之外。

  密尔作为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继续主张推进政治民主化,扩大选举权以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维护其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又以种种理由对普选权加以限制,以防止工人阶级的民主要求越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范围。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密尔的选举权思想

  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扩大选举权和限制选举权。

  (一)扩大选举权

  1.扩大选举权的范围

  密尔所描述的“代议制民主政体是,代表一切人而不仅仅代表多数的民主政体”[1]125,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多数民主政体。在密尔看来,“这种民主政体是唯一平等的、唯一公正的、唯一由一切人治理一切人的政府、唯一真正的民主政体”[1]125。然而,让密尔担心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民主政体内,绝对权力容易落入那部分占人数上多数但不是最有教养的阶级手中,并且除了该阶级本身所具有的良知、节制和克己之外,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去限制权力的滥用。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只能通过扩大选举权,给民众投票的权力参与到国家的政治讨论中。

  密尔认为,对一个没有投票权也不希望获得投票权的人来说,要么永远是一个不满分子要么就是对社会事务不关心的人,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也就与他无关。而与别人同样关心事务的人却不给予发表意见的通常特权是不公平的。因此,统治者和统治阶级都不能专横地排除任何人和任何阶级的选举权。

  2.复数投票权

  密尔主张受过更高教育、拥有更多财富、智力较高和更有教养的人应该享有两票或两票以上的投票权,即复数投票权。他主张复数投票权的依据是在多数国家,大多数的选民都是体力劳动者,因而存在着政治知识水平太低和阶级立法的危险。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在对待同一事物上,具有较高道德和才智的人的意见和判断较之较低道德和才智的人有更多的价值;较聪明和较高道德的人有权主张其意见具有较大的分量。国家的事务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事情,人们在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时无人需要完全牺牲自己意见的,因为“意见总是可以被计算进去,按某种数字计算,对于其意见具有较大分量的人的投票则派给较高的数字”[1]133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会引起被派给较低票数的人的厌恶感。

  密尔也意识到复数投票权的提出会引起极大的争论,因而他的态度是相当谨慎的,复数投票权不能超过代议制度基本原则所设的界限。“复数投票权不应进行到那种地步以致那些因而享有特权的人们,或他们主要所属的阶级(如果有的话),将利用它来压倒社会中所有其余的人。”[1]136因此,为防止复数投票权的危险应向社会中的最穷苦的人开放,可以通过某种考试来衡量是否可以获得复数投票权的资格。

  3.妇女应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在论述选举权时,密尔认为妇女也应该享有同男子一样的权力,性别的区分与政治权利是毫不相干的。他说“所有的人对好政府具有同样的心,所有人的福利都同样受到它的影响,他们都同样需要在政府中的发言权以保证他们的一份利益。”[1]140妇女因为比男子柔弱,所以更需要好政府的保护,现在的妇女有自己的思想、愿望和职业,她们跟男子一样保有财产、金钱和商业的利益,因而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也应当让她们享有选举权。

  给妇女选举权,是为了保证不受暴虐的统治,妇女不会滥用选举权,最坏的情况是她们会作为单纯的从属者按照男性亲属的命令投票。给予妇女选举权,提高了她们在普通人眼里的尊严和价值,同时使她们得到了应有的尊敬。给予妇女选举权,使她们参与到政治中,使她们对自己的政治责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她们不再妨碍男子的政治良心。

  (二)限制选举权

  1.选举权的限制条件

  第一,“任何不会读、写以及――我再加上――不会做普通的算术运算的人参加选举是完全不能允许的。”[1]129密尔认为把选举权给一个不会读的人,就像把选举权给一个孩子一样,是因为他自己的懒惰使他自己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除了读和写之外,地球的构造、自然分区以及政治分区;本国的历史和制度等这些基础知识都应作为获得选举的条件。对于获得选举权的知识条件极不关心的人,其投票权也不能真正表达政治见解,因此,要普及选举必先普及教育。

  第二,不交税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密尔认为,不交税的人通过投票处置他人的财产容易导致浪费,他们以公共利益为借口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密尔主张“代表权的范围应与纳税的范围相同,无过无不及”[1]131。因此,贫穷阶级如果要获得选举权就得征收看得见的税。在大多数国家,工人家庭都是通过购买茶、白糖等缴纳了间接税,间接地支付了公共开支的费用,但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注意到这种间接税的。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密尔认为最好对成年人课以直接税,或者成年人为取得选举权额外缴纳一笔税,或者选民要缴纳一笔随国家总费用而增减的费,从而使每个选民都感觉到自己的投票权就是自己的钱,有效避免盲目投票而带来的浪费。

  摘 要: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一书中充分地论述了选举权思想。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分为扩大选举权和限制选举权两个部分。他主张扩大选举权,同时提出了一些限制性条件。这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体现了他的阶级立场,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密尔的选举权思想。

  关键词:密尔;选举权;普选;限制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25-02

  一、密尔选举权思想产生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逐渐强大起来的工商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经济制度、实现自由竞争,而要实现经济制度改革,就必须掌握政治权力。为此,资产阶级要求权力再分配,必先实现议会制度改革。1830年,资产阶级领导人民开展争取普选权斗争,争得了1832年的议会改革,工商资产阶级开始在议会中同土地贵族阶级分享统治权,并逐渐取得了优势。此后,工商资产阶级利用他们手中已有的部分权力,继续推进改革议会制度,以彻底扫除封建残余势力、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以便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与此同时,随产业革命而逐渐壮大起来的工业无产阶级,也逐步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7年开始的宪章运动表达了工业无产阶级对参与国家政治的渴望,给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带来了威胁,资产阶级在支持宪章运动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打击和排挤工业无产阶级于议会之外。

  密尔作为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继续主张推进政治民主化,扩大选举权以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维护其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又以种种理由对普选权加以限制,以防止工人阶级的民主要求越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范围。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密尔的选举权思想

  密尔的选举权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扩大选举权和限制选举权。

  (一)扩大选举权

  1.扩大选举权的范围

  密尔所描述的“代议制民主政体是,代表一切人而不仅仅代表多数的民主政体”[1]125,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多数民主政体。在密尔看来,“这种民主政体是唯一平等的、唯一公正的、唯一由一切人治理一切人的政府、唯一真正的民主政体”[1]125。然而,让密尔担心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民主政体内,绝对权力容易落入那部分占人数上多数但不是最有教养的阶级手中,并且除了该阶级本身所具有的良知、节制和克己之外,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去限制权力的滥用。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只能通过扩大选举权,给民众投票的权力参与到国家的政治讨论中。

  密尔认为,对一个没有投票权也不希望获得投票权的人来说,要么永远是一个不满分子要么就是对社会事务不关心的人,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也就与他无关。而与别人同样关心事务的人却不给予发表意见的通常特权是不公平的。因此,统治者和统治阶级都不能专横地排除任何人和任何阶级的选举权。

  2.复数投票权

  密尔主张受过更高教育、拥有更多财富、智力较高和更有教养的人应该享有两票或两票以上的投票权,即复数投票权。他主张复数投票权的依据是在多数国家,大多数的选民都是体力劳动者,因而存在着政治知识水平太低和阶级立法的危险。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在对待同一事物上,具有较高道德和才智的人的意见和判断较之较低道德和才智的人有更多的价值;较聪明和较高道德的人有权主张其意见具有较大的分量。国家的事务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事情,人们在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时无人需要完全牺牲自己意见的,因为“意见总是可以被计算进去,按某种数字计算,对于其意见具有较大分量的人的投票则派给较高的数字”[1]133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会引起被派给较低票数的人的厌恶感。

  密尔也意识到复数投票权的提出会引起极大的争论,因而他的态度是相当谨慎的,复数投票权不能超过代议制度基本原则所设的界限。“复数投票权不应进行到那种地步以致那些因而享有特权的人们,或他们主要所属的阶级(如果有的话),将利用它来压倒社会中所有其余的人。”[1]136因此,为防止复数投票权的危险应向社会中的最穷苦的人开放,可以通过某种考试来衡量是否可以获得复数投票权的资格。

  3.妇女应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在论述选举权时,密尔认为妇女也应该享有同男子一样的权力,性别的区分与政治权利是毫不相干的。他说“所有的人对好政府具有同样的心,所有人的福利都同样受到它的影响,他们都同样需要在政府中的发言权以保证他们的一份利益。”[1]140妇女因为比男子柔弱,所以更需要好政府的保护,现在的妇女有自己的思想、愿望和职业,她们跟男子一样保有财产、金钱和商业的利益,因而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也应当让她们享有选举权。

  给妇女选举权,是为了保证不受暴虐的统治,妇女不会滥用选举权,最坏的情况是她们会作为单纯的从属者按照男性亲属的命令投票。给予妇女选举权,提高了她们在普通人眼里的尊严和价值,同时使她们得到了应有的尊敬。给予妇女选举权,使她们参与到政治中,使她们对自己的政治责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她们不再妨碍男子的政治良心。

  (二)限制选举权

  1.选举权的限制条件

  第一,“任何不会读、写以及――我再加上――不会做普通的算术运算的人参加选举是完全不能允许的。”[1]129密尔认为把选举权给一个不会读的人,就像把选举权给一个孩子一样,是因为他自己的懒惰使他自己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除了读和写之外,地球的构造、自然分区以及政治分区;本国的历史和制度等这些基础知识都应作为获得选举的条件。对于获得选举权的知识条件极不关心的人,其投票权也不能真正表达政治见解,因此,要普及选举必先普及教育。

  第二,不交税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密尔认为,不交税的人通过投票处置他人的财产容易导致浪费,他们以公共利益为借口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密尔主张“代表权的范围应与纳税的范围相同,无过无不及”[1]131。因此,贫穷阶级如果要获得选举权就得征收看得见的税。在大多数国家,工人家庭都是通过购买茶、白糖等缴纳了间接税,间接地支付了公共开支的费用,但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注意到这种间接税的。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密尔认为最好对成年人课以直接税,或者成年人为取得选举权额外缴纳一笔税,或者选民要缴纳一笔随国家总费用而增减的费,从而使每个选民都感觉到自己的投票权就是自己的钱,有效避免盲目投票而带来的浪费。


相关文章

  • 西方政治思想和思潮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查看


  •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 自由主义 1 自由主义的渊源 通常情况下,一般以17世纪英国革命1作为起点,特别是洛克作为第一个真正具备自由主义特征的思想家.到19世纪"自由主义"才第一次被用来称呼一种政治运动或者一种政治派别. 传统自由主义 2 革命 ...查看


  • 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 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04月19日 10时19分00秒 来源:<求是>2015/08 核心要点: ■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 ...查看


  • 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1
  • 2015年04月15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5/08 作者:袁银传 核心要点: ■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统治.规范民 ...查看


  • 西方思想史
  • 西方法律思想史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亚里士多德崇尚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_____政体,因为他认为中产阶级具有中庸的美德. (C ) A .君主 B .贵族 C .共和 D .平民 2._______理论上的国家具有乌托邦的性质.( ...查看


  • 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意义及办法初探
  • 作者:郑广永 人大研究 2008年08期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我国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中将逐步实行城乡同比例选举.这个建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政治公平正义 ...查看


  •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作业一
  • 政治学原理作业一 单选题.(共25道试题,每题4分) 1.(B)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q ...查看


  • 读书报告--[论自由]
  • 读书报告--<论自由> 自古以来,自由就是一个被大家所关注的名词,多少人倾尽毕生去追求自由,却根本不了解自由的真谛,就如同论卢梭的那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每个 ...查看


  • 约翰密尔[论自由]读后感
  • <论自由>读后感 进大学以来,新闻评论这一科的课堂大概是最"人满为患"的吧,我想并不仅仅是因为杨震老师"铁一般的纪律",更多的还是因为能够被他所讲的东西以及他那种凌厉的气场所吸引吧.所以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