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命题&l联言选言命题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命题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标志

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必„/一„就„

2、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

如果A,那么B。 符号表达:A=> B。

有前件就必有后件(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则:如果肯定其前件,则必然可以得到后件。简称:有前必有后。)

无前件未必有后件(否前未必否后)

有后件未必有前件(肯后未必肯前)

无后件则必无前件(否后必肯前)——逆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如果A,那么B。 符号表达:A=> B。

并非(A=>B)= A且非B

(A=>B)=非A或B(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我们知道前件为假,后件不管真假,整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当我们知道后件为真的的时候,前件不管真假,整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标志:只有„才...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

只有A,才B。 符号表达:B => A。

有条件未必有结果

无条件则必无结果(逆否命题)

有结果则必有条件

无结果未必无条件

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只有A,才B。 符号表达:B=> A。

并非(B=> A)=B且非A

(B=> A)=非B或A(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我们知道前件为真,后件不管真假,整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当我们知道后件为假的的时候,前件不管真假,整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

等值命题:只有A,才B=如果B,就A。

三、特殊语言标志

1、不„不„ 如果不A,那么不B。 -A=》-B B=》A

2、没有„没有„ 如果没有A,那么没有B。-A=》-B B=》A

3、除非„否则„ 等于 必须„否则„

例:除非调查,否则就没有发言权。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

A.如果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

B.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如果有发言权,则一定做过调查。

E.或者调查,或者没有发言权。

转换:除非今天不下雨,否则今天的体育课一定在教室上。

4、其它

A以B为必要条件/A是B的必要条件/A是B 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前提条件、先决条件)/A是B的前提

A以B为充分条件/A是B的充分条件

A以B基础/A是B的基础/A是B的基本要求

A源于B/ A离不开B

5、假言连锁 A=>B, B=>C ,A=> C

例1: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者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会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在稳定增长

B 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例2: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A.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B.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C.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D.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例3:如果不能保证四小时睡眠,那么大脑将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那么第二天大部人都会感觉到精神疲劳。

因此,可以推断( )。

A.只要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就能消除精神疲劳

B.大部人的精神疲劳源于睡眠不足

C.如果你只睡眠三个小时,那么第二天一定会精神疲劳

D.如果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则必然保证了四小时的睡眠

例4: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

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可推出:

A. 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

B. 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

C. 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

D. 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

例5: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都,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

A.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例6: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A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A.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A城市

D.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例7: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只有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而不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不可能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下列()项可以从题干中推出。

A.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

B.主张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人,不可能认同不走改革之路

C.一旦树立了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能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未必一定要走改革之路

例8:某水果店只有进货价低于正常价格时,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水果而获利;除非该水果店的销售量很大,否则,不能从果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水果;要想有大的销售量,该水果店就要拥有特定品种水果的独家销售权。因为种种原因,该水果店没有得到特定品种水果的独家销售权。

由此可以推出:

A.该水果店的销售量很大

B.该水果店的进货价低于正常价格

C.该水果店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水果而获利

D.该水果店获利很少

例9: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

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

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

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

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

例10:

以上4张卡片均为一面是图案,另一面是阿拉伯数字。现在断定:如果一面是梅花,那么另一面是6。

如果要检验该断定正确与否,且只允许翻动以上两张卡片,正确的选择是( )。

A.翻动第一张和第三张

B.翻动第二张和第三张

C.翻动第一张和第四张

D.翻动第二张和第四张

例11:只有具备足够的奖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而这种高科质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断定?

A. 苹果牌电脑拥有高科质含量,并长期稳定地占领着市场。

B.西子洗衣机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并不缺乏高科技含量。

C.长江电视机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因为该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

D.清河空调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的厂家缺乏足够的奖金投入。

E.开开电冰箱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的厂家有足够的奖金投入和技术人才。 例12: “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社会事业的进步。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所以社会事业的建设也会取得显著的成绩。”

与上述文字推理形式相同的是( )。

A.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现在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因此民主得以保障

B. 效益与公平是矛盾统一体,没有公平很难取得更大的效益。某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因此,该企业也实现了分配公平

C. 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分工越细。现在社会化程度提高了,因此现在社会分工也更细

D. 清正廉洁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作风正派、严于律己的领导干部就是合格的领导干部

例13: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种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段论述最为相似?

A.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

B. 经过对最近六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因此,可以说这批健身器的质量是合格的。

C. 如果某种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就可能出现滞销现象。“卓群”领带的供应量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因此,一定会出现滞销现象。

D. 凡是超越代理人权限所签的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份房地产建设合同是超越代理权限签定的,所以它是无效的。

例14:一支攻击型军队必须具有“三大件”:一是航母编队,一是战斗机,一是海外军事基地。 目前的中国“一无所有”,根本无法形成攻击链。因此,聪明的兰德公司认为:“中国距离‘破坏’地区军事平衡还相差很远。”

下面哪一选项在论证方式上与题干相同?

A.崛起的中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自己的脊梁。中国要崛起,所以,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B.只有聪明且勤奋,才能有大成就;李明既不聪明也不勤奋,所以,他不会有大成就

C.如果吃高蛋白、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品过多,就会发胖;我很少吃这类食品,所以,我不会发胖

D.如果139是偶数,则它能够被2整除;139不能被2整除,所以,139不是偶数

联言选言命题

一、联言命题

1、定义: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标准形式“A并且B”

2、语言标志:不仅„而且„/既„又„/虽然„但是„

3、推理基础: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所有的变项都是真的。只要有一个变项是假的,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4、矛盾命题:并非(A且B)=非A或非B=如果A,则非B=A、B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二、选言命题

(一)相容选言命题

1、定义:断定事物若干个可能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标准形式“A或者B”

2、语言标志:可能„,可能„/或许„,或许„

3、推理基础: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命题是真的,则它所有的变项中,至少有一个真的(这是必然的),至多可以全部为真(这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变项都为假的情况下,这个相容选言命题才是假的。只要有一个变项为真,则这个相容选言命题真。

4、矛盾命题:并非(A或者B)=非A且非B

(二)不相容选言命题

1、定义:当一个选言命题的变项不能同时为真时,那么这个选言命题就是不相容的。

2、语言标志: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两者不可兼得

3、推理基础:一个真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必须有并且只能有一个变项时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4、矛盾命题:并非(要么A,要么B)=A且B或者非A且非B

例1: “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

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 )

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

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

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

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

例2: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的包装。 如果上述断定成立,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 没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 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 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例3:如果能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那么工业用电的增加则不会影响居民用电。目前工业用电在增加,而且居民用电受到了影响。

由此推出( )。

A. 目前没有利用河槽发电,或者没有利用潮汐发电

B. 不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工业用电—旦增加,那么居民用电就会受到影响

C. 目前河槽和潮汐发电都没有被利用

D. 即使利用了河槽和潮汐发电,如果工业用电过量,那么居民用电也会受到影响 例4:有甲、乙、丙、丁四人,如果甲炒股,那么乙、丙、丁也都炒股。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也为真:

A.如果甲没有炒股,那么乙、丙、丁也没有炒股

B.如果甲没有炒股,那么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没有炒股

C.如果乙、丙、丁都炒股,那么甲也炒股

D.如果丁没有炒股,那么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没有炒股

例5:以“如果孙强、李超不是优秀共青团员,那么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为一前提,若要必然推出“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则需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前提?( )

A.周红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B.孙强是优秀共青团员

C.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而孙强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D.孙强和周红都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例6:对某班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后发现:该班的学生或者喜欢打篮球,或者喜欢打羽毛球;如果喜欢打排球,则不喜欢打羽毛球;该班的班长喜欢打排球,因此他也喜欢打乒乓球。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A.该班的班长至少喜欢三项体育活动

B.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都喜欢打羽毛球

C.喜欢打篮球的学生都喜欢打乒乓球

D.该班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只有篮球、羽毛球、排球和乒乓球四项

例7: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 )

Ⅰ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例8:假期间,学校组织高二(五)班的同学于7月20日外出旅游,小明说:“如果我去,小强与小林就一定都会去。”小强说:“如果我去,那么小燕与小芬至少有一个人会去.”小燕说:“只有不下雨,我才会去。”小芬说:“只有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下,我才会去。”天气预报显示,7月20日,小雨,32至37摄氏度。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选项中可以推出的是( )

A.小明、小强、小林、小燕与小芬都没有外出旅游

B.小燕、小芬没有外出旅游,但小明、小林与小强外出旅游

C.小燕、小芬与小强没有外出旅游,但小明与小林外出旅游

D.小明、小强、小林、小燕与小芬都外出旅游

例9: 总经理:根据本公司目前的实力,我主张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这两项工程至少上马一个,但清河桥改造工程不能上马。

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的表达了董事长实际同意的意思?

A.环岛绿地、宏达小区河清河桥改造这三个工程都上马。

B.环岛绿地、宏达小区河清河桥改造这三个工程都不上马。

C.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两个工程中至多上马一个,但清河桥改造工程要上马。

D.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两个工程至多上马一个,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也要保证清河桥改造工程上马。

E.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两个工程都不上马,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也要保证清河桥改造工程上马。

例10:小行星悬浮在太阳系边缘,极易受附近星体引力作用的影响。据研究人员计算,有时这些力量会将彗星从奥尔特星云拖出。这样,它们更有可能靠近太阳。两位研究人员据此分别作出了以下两种有所不同的断定:一、木星的引力作用要么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要么将它们逐出太阳系;二、木星的引力作用或者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或者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如果上述两种断定只有一种为真,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木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并且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B. 木星的引力作用没有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但是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C. 木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但是没有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D. 木星的引力作用既没有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也没有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E. 木星的引力作用如果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就不会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命题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标志

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必„/一„就„

2、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

如果A,那么B。 符号表达:A=> B。

有前件就必有后件(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则:如果肯定其前件,则必然可以得到后件。简称:有前必有后。)

无前件未必有后件(否前未必否后)

有后件未必有前件(肯后未必肯前)

无后件则必无前件(否后必肯前)——逆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如果A,那么B。 符号表达:A=> B。

并非(A=>B)= A且非B

(A=>B)=非A或B(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我们知道前件为假,后件不管真假,整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当我们知道后件为真的的时候,前件不管真假,整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标志:只有„才...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

只有A,才B。 符号表达:B => A。

有条件未必有结果

无条件则必无结果(逆否命题)

有结果则必有条件

无结果未必无条件

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只有A,才B。 符号表达:B=> A。

并非(B=> A)=B且非A

(B=> A)=非B或A(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我们知道前件为真,后件不管真假,整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当我们知道后件为假的的时候,前件不管真假,整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一定是真的)

等值命题:只有A,才B=如果B,就A。

三、特殊语言标志

1、不„不„ 如果不A,那么不B。 -A=》-B B=》A

2、没有„没有„ 如果没有A,那么没有B。-A=》-B B=》A

3、除非„否则„ 等于 必须„否则„

例:除非调查,否则就没有发言权。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

A.如果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

B.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如果有发言权,则一定做过调查。

E.或者调查,或者没有发言权。

转换:除非今天不下雨,否则今天的体育课一定在教室上。

4、其它

A以B为必要条件/A是B的必要条件/A是B 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前提条件、先决条件)/A是B的前提

A以B为充分条件/A是B的充分条件

A以B基础/A是B的基础/A是B的基本要求

A源于B/ A离不开B

5、假言连锁 A=>B, B=>C ,A=> C

例1: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者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会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在稳定增长

B 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例2: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A.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B.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C.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D.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例3:如果不能保证四小时睡眠,那么大脑将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那么第二天大部人都会感觉到精神疲劳。

因此,可以推断( )。

A.只要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就能消除精神疲劳

B.大部人的精神疲劳源于睡眠不足

C.如果你只睡眠三个小时,那么第二天一定会精神疲劳

D.如果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则必然保证了四小时的睡眠

例4: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

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可推出:

A. 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

B. 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

C. 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

D. 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

例5: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都,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

A.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例6: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A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A.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A城市

D.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例7: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只有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而不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不可能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下列()项可以从题干中推出。

A.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

B.主张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人,不可能认同不走改革之路

C.一旦树立了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能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未必一定要走改革之路

例8:某水果店只有进货价低于正常价格时,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水果而获利;除非该水果店的销售量很大,否则,不能从果农那里购得低于正常价格的水果;要想有大的销售量,该水果店就要拥有特定品种水果的独家销售权。因为种种原因,该水果店没有得到特定品种水果的独家销售权。

由此可以推出:

A.该水果店的销售量很大

B.该水果店的进货价低于正常价格

C.该水果店不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水果而获利

D.该水果店获利很少

例9: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

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

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

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

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

例10:

以上4张卡片均为一面是图案,另一面是阿拉伯数字。现在断定:如果一面是梅花,那么另一面是6。

如果要检验该断定正确与否,且只允许翻动以上两张卡片,正确的选择是( )。

A.翻动第一张和第三张

B.翻动第二张和第三张

C.翻动第一张和第四张

D.翻动第二张和第四张

例11:只有具备足够的奖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而这种高科质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断定?

A. 苹果牌电脑拥有高科质含量,并长期稳定地占领着市场。

B.西子洗衣机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并不缺乏高科技含量。

C.长江电视机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因为该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

D.清河空调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的厂家缺乏足够的奖金投入。

E.开开电冰箱没能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但该产品的厂家有足够的奖金投入和技术人才。 例12: “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社会事业的进步。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所以社会事业的建设也会取得显著的成绩。”

与上述文字推理形式相同的是( )。

A.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现在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因此民主得以保障

B. 效益与公平是矛盾统一体,没有公平很难取得更大的效益。某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因此,该企业也实现了分配公平

C. 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分工越细。现在社会化程度提高了,因此现在社会分工也更细

D. 清正廉洁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作风正派、严于律己的领导干部就是合格的领导干部

例13: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以下哪种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段论述最为相似?

A.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

B. 经过对最近六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因此,可以说这批健身器的质量是合格的。

C. 如果某种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就可能出现滞销现象。“卓群”领带的供应量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因此,一定会出现滞销现象。

D. 凡是超越代理人权限所签的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份房地产建设合同是超越代理权限签定的,所以它是无效的。

例14:一支攻击型军队必须具有“三大件”:一是航母编队,一是战斗机,一是海外军事基地。 目前的中国“一无所有”,根本无法形成攻击链。因此,聪明的兰德公司认为:“中国距离‘破坏’地区军事平衡还相差很远。”

下面哪一选项在论证方式上与题干相同?

A.崛起的中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自己的脊梁。中国要崛起,所以,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B.只有聪明且勤奋,才能有大成就;李明既不聪明也不勤奋,所以,他不会有大成就

C.如果吃高蛋白、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品过多,就会发胖;我很少吃这类食品,所以,我不会发胖

D.如果139是偶数,则它能够被2整除;139不能被2整除,所以,139不是偶数

联言选言命题

一、联言命题

1、定义: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标准形式“A并且B”

2、语言标志:不仅„而且„/既„又„/虽然„但是„

3、推理基础: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所有的变项都是真的。只要有一个变项是假的,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4、矛盾命题:并非(A且B)=非A或非B=如果A,则非B=A、B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二、选言命题

(一)相容选言命题

1、定义:断定事物若干个可能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标准形式“A或者B”

2、语言标志:可能„,可能„/或许„,或许„

3、推理基础: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命题是真的,则它所有的变项中,至少有一个真的(这是必然的),至多可以全部为真(这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变项都为假的情况下,这个相容选言命题才是假的。只要有一个变项为真,则这个相容选言命题真。

4、矛盾命题:并非(A或者B)=非A且非B

(二)不相容选言命题

1、定义:当一个选言命题的变项不能同时为真时,那么这个选言命题就是不相容的。

2、语言标志: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两者不可兼得

3、推理基础:一个真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必须有并且只能有一个变项时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4、矛盾命题:并非(要么A,要么B)=A且B或者非A且非B

例1: “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

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 )

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

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

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

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

例2: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的包装。 如果上述断定成立,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 没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 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 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例3:如果能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那么工业用电的增加则不会影响居民用电。目前工业用电在增加,而且居民用电受到了影响。

由此推出( )。

A. 目前没有利用河槽发电,或者没有利用潮汐发电

B. 不利用河槽或潮汐发电,工业用电—旦增加,那么居民用电就会受到影响

C. 目前河槽和潮汐发电都没有被利用

D. 即使利用了河槽和潮汐发电,如果工业用电过量,那么居民用电也会受到影响 例4:有甲、乙、丙、丁四人,如果甲炒股,那么乙、丙、丁也都炒股。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也为真:

A.如果甲没有炒股,那么乙、丙、丁也没有炒股

B.如果甲没有炒股,那么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没有炒股

C.如果乙、丙、丁都炒股,那么甲也炒股

D.如果丁没有炒股,那么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没有炒股

例5:以“如果孙强、李超不是优秀共青团员,那么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为一前提,若要必然推出“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则需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前提?( )

A.周红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B.孙强是优秀共青团员

C.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而孙强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D.孙强和周红都不是优秀共青团员

例6:对某班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后发现:该班的学生或者喜欢打篮球,或者喜欢打羽毛球;如果喜欢打排球,则不喜欢打羽毛球;该班的班长喜欢打排球,因此他也喜欢打乒乓球。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A.该班的班长至少喜欢三项体育活动

B.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都喜欢打羽毛球

C.喜欢打篮球的学生都喜欢打乒乓球

D.该班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只有篮球、羽毛球、排球和乒乓球四项

例7: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 )

Ⅰ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例8:假期间,学校组织高二(五)班的同学于7月20日外出旅游,小明说:“如果我去,小强与小林就一定都会去。”小强说:“如果我去,那么小燕与小芬至少有一个人会去.”小燕说:“只有不下雨,我才会去。”小芬说:“只有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下,我才会去。”天气预报显示,7月20日,小雨,32至37摄氏度。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选项中可以推出的是( )

A.小明、小强、小林、小燕与小芬都没有外出旅游

B.小燕、小芬没有外出旅游,但小明、小林与小强外出旅游

C.小燕、小芬与小强没有外出旅游,但小明与小林外出旅游

D.小明、小强、小林、小燕与小芬都外出旅游

例9: 总经理:根据本公司目前的实力,我主张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这两项工程至少上马一个,但清河桥改造工程不能上马。

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的表达了董事长实际同意的意思?

A.环岛绿地、宏达小区河清河桥改造这三个工程都上马。

B.环岛绿地、宏达小区河清河桥改造这三个工程都不上马。

C.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两个工程中至多上马一个,但清河桥改造工程要上马。

D.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两个工程至多上马一个,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也要保证清河桥改造工程上马。

E.环岛绿地和宏达小区两个工程都不上马,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也要保证清河桥改造工程上马。

例10:小行星悬浮在太阳系边缘,极易受附近星体引力作用的影响。据研究人员计算,有时这些力量会将彗星从奥尔特星云拖出。这样,它们更有可能靠近太阳。两位研究人员据此分别作出了以下两种有所不同的断定:一、木星的引力作用要么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要么将它们逐出太阳系;二、木星的引力作用或者将它们推至更小的轨道,或者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如果上述两种断定只有一种为真,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木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并且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B. 木星的引力作用没有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但是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C. 木星的引力作用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但是没有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D. 木星的引力作用既没有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也没有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E. 木星的引力作用如果将它们推至最小的轨道,就不会将它们逐出太阳系。


相关文章

  • 1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精品题库试题 理数 1. (2014重庆,6,5分)已知命题p:对任意x∈R,总有2x>0; q:"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qB ...查看


  •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案
  • 一.课题:<常用逻辑用语>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3.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4.理 ...查看


  • 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
  • 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 定义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亦称条件命题.例如:1. 如果在淀粉溶液里加入碘酒,那么淀粉溶液会变蓝.2. 只有水分充足,庄稼才能茁壮生长.3. 一个代数方程能得到根的计算公 ...查看


  • 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 1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怎么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2 二.复习预习 1.对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 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为命题真假判定提供一个策略. ...查看


  • 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及答案
  •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451 C.x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在命题"若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向下,则 2 ( ...查看


  • 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查看


  • [判断推理]'假言命题'小结
  • 2011-1-12 14:01:53 阅读数:2468 我是新手?还在为如何备考公务员发愁?! 高手考友等你结识! 什么是假言命题 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叫做假言命题.假言命题又叫条件命题. 条件关系的种类: ( 1 ...查看


  • 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与命题真假的关系, 会使用推断符号"⇒" : 2.结合具体命题,初步认识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 ...查看


  • 简易逻辑单元测试题
  • 寿光中学2013级数学<简易逻辑>阶段性检测 命题人:刘文春 审核人:米静 时间:2014/11/26 组长签字: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道题5分,共60分)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查看


  • 简易逻辑全国高考试题精选(含答案)
  • 简易逻辑全国卷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11. "m"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的( ) (m2)x(m2)y30相互垂直"2 A.充分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 设 ...查看


热门内容